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终极大魔王 > 第31章

第31章

契约 高子菡沉默片刻, 慢慢说:“今日之事还是裴小娘子先起头的。她说自己没占卜出好结果,广宁公主好奇,追问是什么占卜, 我们便顺势说起了近来东都最流行的扶乩仙法。” 说完仙法,高子菡自己都顿了顿。经过今天这些事,她哪能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仙法, 说是邪术还差不多。高子菡想起刚才的事情, 脸色又变白了, 东阳长公主看到心疼, 忍不住说:“子菡, 不舒服就不要想了,这些事都结束了。” 说着, 东阳长公主回头对李朝歌道:“盛元,子菡不舒服, 你还是找其他人问话吧。” “阿娘,我没事。”高子菡止住东阳长公主的话, 她攥了攥手指, 磕磕巴巴地回想道, “我们给广宁公主解释后,广宁公主兴致很高,我们便提出对扶乩仙……对那个东西许愿。前面的步骤都是一样的, 先取碟子,放清水,融入朱砂, 最后滴入自己的血,混合成颜料后画出阴阳方位。传言中扶乩就是这样请的,我也不知道哪一步出了问题, 竟然会召唤出鬼怪。” 李朝歌听到,问:“方位是怎么画的?” 高子菡用手比划了半晌,突然想起来之前召唤扶乩的符纸还在,连忙道:“那张纸应该还在侧厅,你们快去取来。” 长公主府现在一片混乱,幸好没人敢接近侧厅,那张符纸还好端端放在桌上。侍女战战兢兢地去侧厅,她们也不敢看,胡乱团成一团,就赶紧拿到李朝歌面前。 东阳长公主和高子菡看到那张纸,脸色大变,内室里的女眷轰得一声散开。李朝歌接过东西,展开看了看,心里已经有数了。她合上符纸,对东阳长公主和高子菡说:“你们不必紧张,长公主府现在有清气镇守,未来三四十年内都不必担心被秽物上门,你们尽管放心。高表姐,这张符是谁教你画的?” “教?”高子菡皱眉,颇为疑惑,“没有人教啊,坊市传言里就是这样画的。这张符纸有什么问题吗?” 还不算蠢到无药可救,李朝歌将纸折好,收回衣袖里,说:“纸没有问题,是上面的符号不对。这是一个阴气很重的召煞阵,被它召过来的东西绝不会干净,你们还在朱砂里混了血,难怪。” 东阳长公主毕竟是宫里长大的,对这些巫蛊鬼神类的东西天然怀着警惕。她越听眉头皱得越紧,最后,脸色已经阴沉一片:“大胆,是谁故弄玄虚,敢当谋害本宫的女儿?” 李朝歌挑挑眉,没说话。东阳长公主以为有人故意将存问题的扶乩图纸透露给高子菡,变着法害高子菡死,李朝歌却觉得,未必是故意的。 准确说,未必是针对高子菡。高子菡刚才说了,她们是见到坊间盛行,所以才跟风拿来玩。如果一开始流传时就是这种图纸的话,那高子菡几人只是误入罗网,运气好,将这件事闹大了而已。这么大规模的流传,不像是东阳长公主仇家的手笔,更像是有人布局,想无差别收割人命。 这些话李朝歌没有对东阳长公主和高子菡说,如果李朝歌的猜测是真的,那这件事背后的牵连将非常恐怖,一切未明朗之前,透露太多只会打草惊蛇,徒惹恐慌。不如让东阳长公主继续误会下去,她们母女俩行事招摇,估计招惹了不少对家。东阳长公主光一户户排查仇人就要耗费很久,以这对母女高调的作风,接下来洛阳恐怕有的热闹。这对李朝歌来说正好,将水搅浑,她才有机会顺藤摸瓜。 李朝歌什么也没说,任由东阳长公主误会下去。东阳长公主气的不轻,骂了好半天,东都许多贵妇都被她扯下水,话里话外透露出不少八卦。李朝歌先前就知道东都有些贵妇玩得很开,但今日才知道玩的有多开。李朝歌默默听着,等东阳长公主骂得差不多了,才道:“东阳姑姑,真凶是谁可以慢慢找,现在当务之急是保全性命。高表姐,你们召唤来扶乩后,都许了什么愿望?” 高子菡听到自己中了别人圈套,也气得不请。她阴沉着脸,仔细回想道:“我许的愿望是要成为全场最高之人,长孙三娘想要怎么吃都不长胖,长孙五娘许愿父亲不要皱眉,曹娘子想让祖父快点好起来。” 李朝歌在脑中过了一遍人,问:“裴楚月呢?” “她没说。”高子菡道,“她是在心里默默许愿的,我们怎么问都不肯说,我也不知道她许了什么。后来我出门,突然失去意识,等我再想起来的时候,我就在阁楼上了。” 李朝歌轻轻点头:“我明白了。难怪当时她喃喃高处,原来这是你和她做的协议。” 高子菡和东阳长公主脸色发白,谁都不敢问李朝歌话语中的“她”是谁。过了一会,高子菡鼓起勇气,问:“我只是闹着玩,并没想过当真,更没想过和那些东西做协议。会很严重吗?” 李朝歌没回答,心说怎么可能不严重。天之道在于制衡,妖鬼可以靠修炼获得强大的法力,同样,便无法拥有灵智,并且每一次进阶都要经历九死一生。而人天生有灵,生而会语,却寿命短暂,身体脆弱,受天道庇佑。每一个新生儿在娘胎里都会有一股鸿蒙之气,出生后这股鸿蒙之气越来越弱,等鸿蒙散尽之时,也是寿命到达终点之期。因此,妖魔鬼怪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人的,尤其是厉鬼,他们跳出六道轮回,为天道不容,接近人时会被鸿蒙之气排斥,除非得到了本尊的邀请。 比如书生邀请女鬼狐仙回家过夜,比如中元夜里大敞门户,请鬼进来做客,再比如,像高子菡等人扶乩,主动请鬼帮忙。 她们滴入自己的血,就是开放身体这道天然屏障,允许鬼怪进入她们的身体。而鬼一旦替她们实现了愿望,那就要收取报酬了。 和厉鬼做交易,无论是实现愿望的方式还是后续支付的报酬,都不会有好事。 看到李朝歌的脸色,高子菡也明白事态严重。她心里重重一沉,不由问:“那之后,我要怎么办?” “你已经没事了,安心养病吧。”李朝歌说完,悠悠补了一句,“该担心的,是另外几人。” 李朝歌这话虽然在安慰高子菡,但并没有作假。李朝歌没有探高子菡脉搏,仅是粗粗一看,就能感觉到高子菡体内灵气充裕,清净无垢,这一辈子都不必担心被污秽阴邪近身了,厉鬼哪还敢回来找她。不过另外几个人,恐怕就不太妙了。 “真的吗?”高子菡还是不敢放心,她将信将疑,指着自己的后脑和侧腰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醒来后,头特别疼,腰上也是,都黑青了。真的不是鬼在作乱吗?” 李朝歌眼睛都不眨,大义凛然地说:“可能是鬼附身的时候伤害了你的身体,都是皮外伤,养几天就好了。” 高子菡揉了揉自己脑袋后面的包,渐渐当真:“好吧。” 李朝歌该问的已经问完,其它问题就算问了高子菡也不知道,李朝歌起身,说:“高表姐,你好生养病,我先走了。” 东阳长公主站起身,想要送李朝歌出门,李朝歌拦住,说道:“东阳姑姑留步,你在这里照顾表姐吧,我自己出去就行。” 东阳长公主确实不放心女儿,她推脱了两次后,便顺势坐下,让侍女送李朝歌出去。侍女为李朝歌掀开珠帘,李朝歌正要离开,突然听到高子菡在身后喊:“等一下。” 李朝歌顿住,回头看向高子菡。高子菡脸上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奇怪,她尴尬地捏了捏手,最终还是抬起头,别别扭扭地说:“虽然我不喜欢你不合群的性格,但这次,谢谢你。” 李朝歌还以为是什么事,她不在意地嗯了一声,穿过珠帘,快步朝外走了。 高子菡伸长脖子,透过半开的窗户,看到李朝歌走到正堂外。庭院中,一个白衣男子正负手站在檐下,看到她出来,两人低声交谈了什么,便一前一后朝外走去。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一个极浓烈,另一个极清浅。他们行走在浩浩荡荡的春光中,几乎让人觉得耀眼。 东阳长公主不悦地数落:“你这个孩子,盛元今日救了你,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我只是说真心话罢了。”高子菡慢慢倒在引枕上,李朝歌和东都贵女圈格格不入,高子菡恼恨李朝歌不遵守世间给女子默认的规矩,又由衷地羡慕她,可以大步行走在阳光下。 世人喜欢她,不喜欢她,对李朝歌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呢?她从来没有关心过别人的看法。 李朝歌和顾明恪一边往公主府外走,一边说:“她们五个小娘子用血做契,和厉鬼做了交易。高子菡的愿望是更上一层楼一览众山小,结果差点被吊死在最高层。其余几人的愿望都和家里人有关,唯独裴楚月没有说出来。你小心些。” 别把鬼打死了,抢了李朝歌的功劳。 顾明恪点头,道:“好,我尽量。”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出正门,公主府的下人齐齐行礼,恭送李朝歌出门。李朝歌没有在意身后的人群,而是问:“你接下来去哪儿?” “大理寺。” 李朝歌轻轻啧了一声,不由问:“你今日不是告假了吗?” “东阳长公主的宴会中止,请假理由作废,自然销假了。” 这个说法听起来还挺有道理,李朝歌无话可说,感慨真乃劳模也。李朝歌想起莫琳琅的事,顺势说道:“正好,我也有事去大理寺。今日我要是能看出鬼的原身,何至于放跑那个东西?我去问问莫琳琅,阴阳眼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明恪不紧不慢,问:“你有提审令吗?” 李朝歌一顿:“没有。但人关在大理寺狱里,这不就是你说一句的事吗?” “不合规矩。”顾明恪声音清清浅浅的,说,“你无官无职,非大理寺内部人员,非刑部特派,也没有宫里委任,不能见朝廷钦犯。” 李朝歌对美人的容忍度一向很高,但顾明恪显然是个例外。李朝歌深吸一口气,努力和平地说:“我知道这不合规矩。但是,我们都这么熟了,你就不能通融一二?” “首先,我们不熟。其次……”顾明恪回眸,冷淡地瞥了她一眼,“谁告诉你私交好,就能不遵守规则了?” 李朝歌拳头都硬了,她捏了捏手指,慢慢说道:“我也不想动手。但是,若有人让我不痛快,我只能让对方加倍不痛快。你要是再堵我的路,我就只好杀了裴纪安,我们谁都别好过。” “好啊。”顾明恪不为所动,淡淡道,“为维护公平秩序而死,是他的荣幸,你去吧。” 顾明恪就是拼着丢人,回天庭重置世界第三遍,也不会为了李朝歌违背原则。目无王法,破坏秩序,还敢威胁他? 顾明恪不惯她这毛病。 李朝歌被噎住,一时间又想动手。顾明恪这个人真的刀枪不入,说好听些是原则性极强,说难听些,简直迂腐不化。 他们俩正在僵持,街口突然飞驰来一辆马车,直奔东阳长公主府而去,看形制是宫里的车架。李朝歌马上意识到这是来找她的,今日她和李常乐一同出宫,厉鬼的事闹出来后,李常乐吓得回宫,李朝歌却还留在长公主府。李常乐走时把马车也带走了,现在宫里听说了长公主府闹鬼的事情,赶紧派人过来接李朝歌。 李朝歌不想回去,今日的事情闹这么大,回宫后,皇帝和天后肯定轮番盘问,到时候又不让她们出宫了。李朝歌可不想被关在宫里,正好马车上的宫女没看到她,李朝歌往旁边侧了侧,用手遮住自己脸,打算悄悄开溜。 她才走了两步,猛不防被人拉住胳膊。李朝歌惊讶地回头,见顾明恪一脸正直,微微抬高了声音,对长公主府门口的宫女们喊道:“你们在找她吗?盛元公主在这里。” 李朝歌当即心里就骂了一句,然而她想躲也来不及了,宫女们回头,一看到李朝歌,慌里慌张围过来:“公主,您没事吧?圣人和天后担心极了,奴婢这就保护您回宫。” 李朝歌被宫女们团团围住,几次尝试都无法脱身。她抬头,用杀人一般的目光看向顾明恪,顾明恪毫不躲闪,甚至对她颔首笑了笑,说:“公主一路平安。” 宫女们见是顾明恪将李朝歌送回来的,十分感动,纷纷行礼道:“多谢顾郎君提醒。郎君万安。” 李朝歌被宫女们拉着,眼睁睁看着顾明恪整了整衣袖,扬长而去。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他脸长得好看,自己选的,不能生气。 她怕自己忍不住,迟早有一天被顾明恪气死。 第52章 求我 李朝歌一路憋着气回宫, 等入宫后,果不其然,皇帝和天后都在殿里等着她了。 文德殿里, 李常乐刚刚哭过,被宫人带下去梳妆。门口的太监禀报:“盛元公主至。” 皇帝正和天后说李朝歌呢,赶巧她就回来了。皇帝立刻道:“快宣。” 李朝歌进殿, 中规中矩给皇帝、天后行礼。皇帝仔细看了看, 问:“朝歌, 听说今日东阳府上不太平, 你没事吧?” “谢圣人关心, 儿臣没事。”李朝歌说完后都站好了,突然想起自己是一个正在积累势力的公主, 需要拉拢人心,只好又生硬地加了一句, “李常乐和其他娘子们可还好?” “常乐一切平安,就是被吓到了。”皇帝说着叹了一声, 头痛地按了按眉心, “多事之秋。罗刹鸟的事刚刚了结, 宴会上又闹出怪事。这次还发生在公主府,等传出去,不知又要被人说成什么样子。” 李朝歌见状说道:“这次和罗刹鸟不同, 扶乩是那些娘子自己召来的鬼,和圣人有什么干系” 天后见状也说:“是啊,圣人, 你勿要过度自责。大唐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人口,怎么能不发生些事情呢?圣人不要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你精神不好,需要静养,不能再耗神了。” 皇帝这些日子头疾越发严重,已经到了无法视物的程度。皇帝一直忍着不说,不想让外朝看出端倪。他总觉得自己的病一定会好,偏偏世事不遂人意,这段时间灾祸一件接着一件,皇帝就是想静养都不行。 皇帝叹了一声,不想再谈自己的病情,直接说起长公主府的事情:“听常乐说,高娘撞了邪,她现在怎么样了?” “儿臣走时,高子菡服了汤药,精神大好。剩下的不过些皮肉擦伤,不足为患。长公主今日受了惊吓,但除此之外,并无不适。” 皇帝听着抬起眉,他作为舅舅,这样说自己的外甥女不好,但是,皇帝还是惊奇道:“高娘已经完全好了?” “是。” 皇帝听完许久说不出话,天后眼睛缓缓扫过,说:“皇家的血脉有龙气保佑,鬼怪不敢近身也不奇怪。高娘没事,其他几个小娘子也平安回家,圣人尽可放心了。” 皇帝想到另几位牵扯其中的娘子,忧虑地叹了口气:“朕倒不是担心鬼怪作乱,而是担心朝中老臣。裴老夫人、舅公等人都年事已高,要是被这些东西吓到,出了什么好歹,朝中可担当不起。” 天后和李朝歌一齐沉默,皇帝长吁短叹,她们两人就静静听着。李朝歌对长孙家、裴家没什么特殊感情,甚至隐隐敌视。前世李朝歌上位时,没少被裴家、长孙家的党羽为难,资源只有这么多,李朝歌爬上来了,裴家、长孙家就要少一块,谁愿意呢? 天后作为小户出身平民皇后,对于垄断了绝大部分资源,却还端着姿态对寒门挑挑拣拣的世家同样不会抱有好感。只不过现在时机不成熟,她还需要用裴家、长孙家罢了。天后等皇帝自己感叹了一会,才不走心地劝道:“圣人尽管放心,裴家老夫人和舅公有先帝龙气庇佑,必然会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区区邪祟,奈何不了这二位的。” 皇帝说这些话,一方面诚然担心,另一方面,也在暗示李朝歌。李朝歌的神通他是见过的,她能驱走东阳长公主的鬼怪,自然就能保护裴府、长孙府。皇帝本意是想让李朝歌去裴家、长孙家走一圈,无论有没有鬼,多少求个安心。然而李朝歌像是没听懂一般不接话,素来善解人意的天后也没破译出皇帝的言外之意,皇帝见她们没反应,便也没有再说。 为帝王者,暴露真实意图是大忌。皇帝想到众人已经平安回到府邸,东阳长公主府的鬼怪也被赶走,接下来应该没事了。他便放了心,没有再提让李朝歌驱鬼的事,反而说:“最近东都不太平,怪事一桩接着一桩。这些日子,你们便不要出宫了。” 看,果然来了。李朝歌很不情愿,但她也知道急躁解决不了问题,便忍住心急,安安静静地应了。 皇帝最近精力不好,李朝歌报了平安,就主动请辞。她回到德昌殿,看着周围熟悉的摆设,颇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只是短暂地获得了一天自由,就又被关起来了。她必须想办法,尽快搬到公主府去。 · 李朝歌接下来几天修身养性,老神在在。她听闻长孙府、裴府和曹府都请了和尚作法,道场十分盛大。李朝歌不屑地笑了一声,静静等着接下来的事。 高僧作法后,接下来几天东都风平浪静,甚至长孙家和曹家频频有喜事发生。 长孙涣最近在朝堂上一帆风顺,可以说得上心想事成。他自己暗暗心喜,回家后洗脸,意外地发现他在掉眉毛。 这不是什么值得记挂的大事,长孙涣并没有当回事。同时,沉疴许久的曹太师在今年春天忽然身体好转,短短半个月内,不光头风、腿痛等老毛病好了,甚至能下床,去花园里走三圈都不见累。 太子李善听说太师身体转好,十分高兴,亲自去曹家探望。朝廷内外都喜洋洋的,前些日子闹鬼的阴霾仿佛是晨间的雾,被太阳一蒸,就渐渐消散了。 然而太子探望后没几天,情况突然急转直下。长孙涣的眉毛掉的越来越严重,到最后他不得不借用妻子的眉黛,靠螺黛来遮掩。在一次常朝日,长孙涣禀报政事,说得好好的,忽然一头朝地面栽倒。 众人大惊,皇帝也吓了一跳,连忙让御医给长孙涣诊脉。但是长孙涣就像睡死过去了一般,怎么唤都不醒。御医给长孙涣针灸穴位,过了一会,无奈摇头。 皇帝没法,只能归因于长孙涣太累了,让人小心将长孙涣送回府。早朝散去后没多久,宫外又传来消息,曹太师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从石头上摔下来,胫骨摔骨折了。 曹太师那么大的年纪,骨折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前朝的消息很快传到后宫,李朝歌听到,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宫女把这些稀奇事传给李朝歌,本是期待李朝歌的反应,毕竟李朝歌前段时间抓妖除怪,异常踊跃。然而宫女的预想落空了,李朝歌毫无波澜,宫女等了一会,不甘心地问:“公主,前段日子长孙家和曹家的娘子在东阳长公主府撞鬼,今日长孙府和曹府就接连出怪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门道?” 李朝歌的表现依然很冷淡,不紧不慢道:“长孙家和裴家百年望族,人脉通天,他们不是请了得道高僧过来作法吗。让他们问得道高僧去,问我干什么?” 宫女一听,也不敢再说。长孙家极力压着消息,但是皇帝舅舅府上出怪事的消息,还是迅速传遍洛阳。 四月廿一,东阳长公主带着高子菡来宫里道谢。东阳长公主在文成殿里和皇帝说话,她眼珠子一转,打发道:“子菡,你不是成日嚷嚷着要进宫来找盛元吗。今日天气好,你别在这里杵着了,和盛元出去走走吧。” 东阳长公主的意图如此明显,李朝歌无奈,只好带着高子菡在宫里散心。洛阳四月的天气十分舒服,她们两人在御花园走了一会,找凉亭坐下。 四周花团锦簇,清风徐徐,杨柳风吹得人遍体生暖。高子菡喝了道茶,七拐八拐,最终没忍住,小心翼翼地试探:“盛元,曹家和长孙家的事,你听说了吗?” “略有耳闻。”李朝歌淡淡应了一声,撇着茶沫道,“长孙相公和曹太师吉人自有天相,想来一定会没事的。” 皇帝的舅舅长孙宇高寿,已经致仕,但依然牢牢把控着朝堂。长孙宇的几个儿子俱在朝为官,即便是不成器的庶子,也占据着上州刺史之位。其中长孙涣是长孙宇的嫡长子,这一代长孙家的领军人物,亦是长孙三娘和长孙五娘的父亲。 至于曹太师就不必说了,曹太师是太子的老师,和东宫关系十分亲厚。曹太师骨折后,太子十分忧心,又是遣送御医又是赏赐药材,三天内已去了两趟曹府。 高子菡嘴唇动了动,李朝歌的话倒也没错,但高子菡大费周折入宫,可不是为了听这些客套话。她偷觑李朝歌的脸色,几番斟酌,最终还是八卦之心占了上风。她放下茶盏,悄悄问:“盛元公主,你听说长孙三娘的事情了吗?” “我在深宫消息闭塞,对外界的事情,委实不太了解。”李朝歌慢慢吹开茶碗上的雾气,问,“她怎么了?” “长孙家一直捂着消息,但我听相熟的娘子说,这几天长孙三娘的状况很不好。她那天在公主府就频繁吃糕点,没想到回家后,依然狂吃东西不止,拦都拦不住。听说长孙大娘子嫌弃丢人,将她捆在柱子上,不允许她再碰食物。结果她吃不到东西,竟然开始咬人。长孙家的女眷被吓到了,只能放开,让她继续吃。长孙大娘子悄悄来找过我母亲,打听那天给我看病的神医是谁。我母亲将神医的名帖递了过去,说来也怪,明明那天神医给我扎了一针就好了,但是他去看长孙三娘,却怎么都治不好。” 李朝歌心知肚明,高子菡转好,可不是郎中扎那一针的功劳。李朝歌听完后轻轻点头,由衷叹道:“你消息真是灵通。” 长孙家捂得死紧的消息,也能被高子菡打探出来。她们这些东都贵女,表面上亲亲热热姐姐妹妹,私底下,啧。 高子菡笑了笑,一副古道热肠的样子,道:“大家都是闺中密友,长孙三娘出这么大的事,我当然要关心一二。” 高子菡说完后,期待地看着李朝歌。高子菡记得很清楚,长孙三娘那天许的愿望是怎么吃都不胖,结果现在疯了一般吃东西。话说回来,长孙五娘和曹娘子的愿望也分别实现了。长孙五娘希望父亲事事顺心,不要皱眉,长孙相公果然就掉了眉毛,直到今日还昏迷不醒;而曹娘子想让祖父病痛全消,身体健康,曹太师旧疾倒恢复了,只可惜好过了头,反而在花园里摔成了骨折。 其他人不知道内幕,只以为是意外,但高子菡明明白白地记着每个人的愿望。这几天她听着外面的消息,又是惊讶,又是后怕。 那日所谈之事,一一应验。要不是高子菡被李朝歌救下,现在她许的愿望也应验了。 高子菡简直毛骨悚然,她和东阳长公主心惊胆战地在府里躲了好几天,甚至长公主都想去道庙里求平安符。但稀奇的是,其他府上古怪不断,最先闹鬼的长公主府却平静如初。高子菡这几天吃好喝好,身体反而比以前更健康。高子菡和东阳长公主等了几天,见他们家确实没事的样子,才渐渐相信,长公主府安全了。 李朝歌和顾明恪竟然没有说大话。高子菡已经憋了好几天,今日一见着李朝歌,高子菡忍不住打听鬼怪的事。现在除了不知道愿望的裴楚月,其他人的都实现了,李朝歌就没什么打算吗? 李朝歌察觉到高子菡的视线,她轻轻放下茶盏,似笑非笑地了了高子菡一样:“表姐和长孙三娘金兰情深,令人感动。不过,长孙三娘出事,表姐看我做什么?” 高子菡见李朝歌还装傻,都急的坐不住了:“别人没办法,你肯定是有办法的。事情越闹越大,现在不仅是小辈,连长辈都牵扯进来。长孙家、裴家都是有脸面的人家,曹家也和东宫感情深厚,若是这三府的顶梁柱出事,朝廷恐怕会大地震。盛元,你又是救人又是问话,想来也是关心这件事的。你就真的坐视不理?” 李朝歌斜倚到凭轼上,从容不迫地抻了抻袖子,悠悠道:“那天我提醒过他们,鬼藏在他们身上,贸然回家会祸害亲长。只可惜他们不信,还责怪我刁难他们的宝贝娘子。我本来想帮他们的,是他们不让我多管闲事。” 高子菡眨眨眼,试探地问:“那你要怎么样才肯帮忙?” 李朝歌垂眸笑了笑,她容貌极盛,这样一笑如云开雨霁,十里桃夭,明艳中却倏忽转过一道冷意:“我李朝歌可不是什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既然当初不把我当回事,那现在,让他们来求我吧。” 高子菡听后咋舌良久,最终什么也没说。李朝歌这个人,委实是锱铢必报,爱憎分明。爱起来有多深,恨起来就有多狠。 高子菡平心而论,如果换成她,她是不敢这样和裴家、长孙家拿乔的。可是李朝歌敢,就算是庞然大物又如何,有人惹她不痛快,她就要狠狠回击过去。 有些人,真的活得像朝阳一样,一往无前,无忧无惧。 高子菡这里探了李朝歌的口风后,果然,没多久,皇帝就试探地提起这件事。 “最近曹相公的病越发不好了。太子去探望了很多次,他自己郁结在心,这几天也病了。”皇帝叹气,忧愁道,“真是多事之秋。” 李朝歌就当听不懂皇帝的话外音,积极扮演着一个好妹妹的角色:“太子生病了?我明日去看看太子。尊师重道是好事,但终究太子才是一国之本,把自己急病了可不妥。” 太子这几天确实身体不好,但太子一直大病小灾不断,生病是家常便饭,皇帝提起这个,重点并不在于太子生病。但李朝歌完全没听出来,注意力一股脑跑到后边去了。 皇帝只好说得再明白些:“太子和曹公师生情深,曹太师病情危急,太子怎么能安下心?长孙涣已经缺朝好几日,听说现在还昏迷着,唉,处处都不安生。” 李朝歌点头,说道:“曹太师和长孙相公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很快痊愈的。” 皇帝说得这么明显,李朝歌不可能听不懂,但她还是不接。天后见差不多了,笑着接话道:“太子诚孝,但也太多愁善感了。不过曹太师是太子的老师,长孙相公和太子从小亲厚,现在这两人都一病不起,难怪太子郁结于心。太子的病是心病,想要治病,还得从根源上医起。依我看,若是曹太师和长孙相公痊愈,太子心结解开,说不定就能很快转好。” 李朝歌几次三番推拒,并不是真的要拒绝,而是借此谈条件。如今长孙家、裴家被掐中命脉,皇帝也有求于她,此刻不开条件,还什么时候开? 天后都开口了,李朝歌知道这是天后在提醒她。李朝歌露出一副忧愁的样子,说:“太子是国本,不容有失,如果能为太子分忧,我万死不辞。只可惜我不通岐黄,不能治好曹太师和长孙相公,真是惭愧。” 天后看了看皇帝,说:“宫里有的是名医,只要能把两位肱骨重臣治好,钱财靡费都不是问题。我听闻,这段时间长孙家不甚太平,兴许是小鬼作祟,才害得家宅不宁。长孙大娘子请了许多和尚道士作法,这几天闹得人心惶惶,可惜都收效甚微。朝歌,你对这些奇门遁术最是精通,不如你去帮他们看看。无论有没有小鬼,多少安了长孙大娘子的心。” 天后说话总能说在皇帝心坎上,皇帝脸上露出释然之意,点头道:“正是如此。最近东都里流言蜚语传的到处都是,长孙家乃是朕的亲舅,岂容市井闲人指点?赶快破除闹鬼的传闻,制止流言,肃正门楣,才是当务之急。” 李朝歌垂着眼睛,慢慢说:“先前我隐晦和长孙家提过,只可惜他们

相关推荐: 表妹妄求   翡翠女王[高干异能].   把反派大佬变成了小甜甜   媚狐   【综英美】狐狸精是没有良心的番外   [三国同人]东风戏   见色起意(有肉)   我的极品美女老师   正宫变小三   短篇恐怖故事:商场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