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门客的娇养日常 > 第10章

第10章

柳山县这一片大都种高粱,一家多则几十亩,少则几亩,加在一起不是个小数目,若真是秸秆能做糖,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所以昨天才有风声,今天就惊动这么多人。 李茂贤还是昨天的那套说辞,“我同六叔说了,等他家高粱收了,便把秸秆拉过来,我试着做,村里想看的都过来,能不能成到时候再看。” 再着急也不能现在就砍高粱吧,怎么也得等,得到了李茂贤的话,来的人也都说,不会让你白忙乎的,真要成了,村里各家各户都记你的功劳。 虽然都是一个村子的,可能做糖就能卖钱,能卖钱的就不是小事,总归要先探探口风才好。 客套了一顿,那些人放心的离开了。 不管高粱秸秆怎么样,麦芽糖还得继续做,在县城买的麦子只泡了一半,家里的锅不够用,分两次。 昨天碾好的高粱米被去了壳,把壳子和糠扬干净了,粒子再磨成粉,这次不用糯米了,改成了高粱面。 磨粉的事是李青木抢着做的,李茂贤一直在琢磨儿子说的榨汁床。 李家的族长李本善晚些时候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孙子,他们这一支人丁向来兴旺,跟李青文同辈的有三十多个,这里面大的都当爷爷了,小的还光着屁股。 他来自然也是为了这事,对着本家的人,李茂贤也就多说了一些,李本善连连点头,“这是大家伙的事,不能让你一个人忙,我让家里头闲着的人都过来帮把手。” 李茂贤连忙说不用,“秸秆收回来才需要人手,现在要做趁手的工具,还差几块木头……” “我们家棚子里有,你挑就行。”李本善痛快的道,“真中,这玩意都能捣鼓出来,真给咱们老李家长脸。” 一窝小的在西屋,同辈分的人嘴上跟李青宏和李青风说话,眼睛却不住的往李青文身上瞟,他们这个弟弟不傻了以后,变好看了! 其实脸还是那张脸,就是眼睛比从前有神了,所谓画龙点睛,眼睛对五官是非常重要的,李青文已经听村里人夸过很多次了。 李青风不耐烦他们偷偷看弟弟,道:“看什么看,眼珠子快掉到地上了,也不怕踩碎了!” 李青勇嘿嘿笑了一下,“咋了,从前我们多看一眼你都不让,现在还不行,你们家仔儿也不是个丫头,就算是丫头也没有护着这么严实的。” “仔儿要是个丫头,你们这样看,我就把你们眼珠子给挖下来。”李青风哼了一声。 几个小子无话不说,又问了麦芽糖的事情,看上去馋的不行。 李青文突然开口道:“你们想吃麦芽糖的话,可以把高粱面拿过来,顺便一起做了。” “高粱面都能做糖?!”几个小子都惊到了,那玩意不咋好吃啊,没觉得甜,怎么做出来的糖。 “不信就算了。”李青风翻了个白眼。 他这样,几个小子都觉得是真的,屁股像是着了火,一个个的往外蹿,都想回去问问爹娘。 说完话,李本善发现孙子都跑了,骂了一声“猴崽子”,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拦不住,溜的时候更快。 骂完,发现小孙子们一个个拉着爹娘又来了,嚷着说要用高粱面做糖吃。 大人一头雾水的被拉来,脾气好的还在问咋回事,脾气不好的已经上手凿了好几下了,但是为了那口吃的,被打的疼的咧嘴也没撒手。 陈氏听小儿子说了,把几个妯娌迎进来,说家里过几天做糖,谁家想要麦芽糖,可以把高粱面端来,一并做了。 来的几个女人也是头一次听说高粱面能做糖,好奇但是没有多问,毕竟是人家换口粮的本事,打听多了也不好。 都是本家人,陈氏也没有客气,直接说了,一斤高粱面出糖多少还不一定,只有出锅之后才能知道。 做东西都有损耗,这个都明白,被拉来了,要是不点头孩子不定回去怎么闹,几个女人嘴上一个劲的说着麻烦了,心里头想着,回去定然笤帚疙瘩往屁股招呼一顿。 李茂贤跟着李本善去挑木头,家里头都是一摊子活,女人们没坐一会儿也都走了。 刚送走这波人,邱货郎就跟着来了,这回没挑着担子,一看就是说说事儿的,李青宏都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今天是啥日子啊,可真是热闹。” 说完,他就去二爷爷李本善家里喊人。 邱货郎看上去有点激动,进屋后屁股还没坐下,就问道:“婶子,家里头还有字糖和熊猫糖没有,我拿去县城的那些都卖光了,铺子那边托人催好几次了。” 陈氏也听说这糖卖的好,但是家里头实在是没有了,上次做的那些家里头一块没留。 “那啥时候能做出来?”邱货郎追问道。 “还得个三四天吧。”陈氏估摸着,“做好给你挑到家里去。” 说了一会儿话,李茂贤被喊回来了,进屋同邱货郎道:“昨天才去了县城,早知道往你家走一趟,省得你还跑一回。” “没事,叔,我没啥大能耐,就是腿脚勤快。”邱货郎笑道,他上次卖糖可得了不少糖和铜板,头一次赚这么轻巧的钱,巴不得往这边多跑几趟呢。 “听说你们昨个去县城还特意去铺子里打听了……”邱货郎道:“那糖卖相好,招孩子稀罕,卖的特别快……眼瞅着快要秋收了,到时候肯定忙,叔,你们这次可多做点。” 李茂贤点头,“这个你放心,秋收也耽误不了做糖。” 夸完了,邱货郎又道:“掌柜的托付我问问,能不能再弄的甜点,样子是够好看了,就是味道有点寡淡。” 这个事情爷几个早就说过了,李茂贤道:“可以往里面加白糖,不过到时候价可就不一样了。” “那是,那是。”邱货郎连连点头。 第15章 邱货郎走后,李本善家几个儿子扛着木头过来了,和李茂贤一起做木工。 秸秆做糖的事情在村子里一宣扬,那几个种了甜杆高粱的人家可就热闹了,别说左邻右舍,隔了两条街的都过来说他们今年运气好。 甜高粱产量稍微低一些,但也有人种,猪爱吃这种秸秆,有人说猪吃这个长膘多,多出几斤猪肉,卖的钱就能抵少的高粱了。对于这个,有的信,有的不信,养猪的人家有的会种个一亩半亩。 这几天,村里人都在说这事,陈氏去还粮食,一路上被好多人问,回到家就同李青风道:“你嘴巴可是真快,这回要是做不出来,可就丢人了。” “我爹也没把话说死啊。”李青风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我只是说了两句,是别人传的到处都是。” 李青文道:“娘,是我同四哥说的,也不能怪他。” 他这样说,李青风终于不用再挨陈氏的瞪了。 李青勇虽然挨了一顿揍,可他娘往李青文家拿了两斤高粱面,他这几天捂着屁股也很高兴。 除了他,另外几个孩子也都如愿以偿,有的是家里没那么紧吧,有的则是怕孩子吃不到这口,又哭又嚎的丢人。 在高粱成熟前,麦芽先长好了,这回做法略有些不同,剁碎的麦芽放到锅中的水里,然后再往里倒高粱面,不停的翻炒,灶膛一直都烧着炭火,陈氏和蒋氏时不时就摸一下锅边,微微发烫是最好的。 烧了一个多时辰,掀开锅盖看,锅上面一层白色的像是小颗粒,再烧一会儿,小颗粒就没了,糊化后成了糊状,锅里冒起一个个的热泡,很快都破裂,喷出一股股的热气。 这种热气最烫,不小心被噗上,像是火烧一般疼。 差不多了,再往锅里放麦芽,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发酵时间了。 陈氏刚说等着就行了,李青木就跑了出去,李青宏探头看了一眼,“青木哥是不是不得劲啊,这半天跑了十几趟茅厕了,要不你回去歇着吧,今天忙的过来。” “没事,不用歇。”李青木连忙摆手,“就是屋里头有点闷,出来透口气。” 俩锅同时烧,确实热气蒸腾的,姜氏看了李青木几眼,没说话。 陈氏把干粮拿出来,准备随便对付一口,李青木则借口有事回去吃了。 看着人走了,陈氏道:“怎么没留你青木哥吃饭啊,跟着忙乎了半天。” “我瞅见的时候他都到门口了。”李青宏咬着高粱饼子道。 “哎,这孩子可真是。”陈氏擦了擦手准备把人叫回来。 不管是亲戚还是村里人,一般过来帮忙,主人家都要管饭,干完活再自己家吃饭,没这个道理! “别去了。”李茂贤道:“等会我跟他说。” 李青文高三奋战一年,睡眠不足,到了这里后,那股困劲好像也跟着来了,晚上早睡不说,中午还要躺一会儿,怕积食,就先垫几口,等醒了再吃。 他这样能睡,李家其他人一开始还比较担心,怕他一睡再做个十几年梦,后来看他只睡两刻钟就起来,精神头确实比不睡足,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今天李青文跟着李茂贤弄了半天甘蔗床才得空躺一会儿,半梦半醒的时候,听到西屋窗户外头有人说话。 “青木,做糖你不用避着,叔喊你来帮忙,也没想瞒着你……” “这个简单,你学会了以后可以自己做……你家男丁少,不能出去找活干,在家里做做糖换点粮食也能贴补点。” “叔,这些年,你没少帮扶我们家,你家也不宽裕,我实在是没脸再跟你抢事做……” “我家几个小子都大了,就算是卖力气也能找到活做,你们家孩子还小,这几年你就得多受累了。” “你们俩大男人客气来客气去的干啥?青木你别觉得有什么亏欠,往前捋,你叔从小到大的衣服和鞋都是你娘给缝的呢,我们成亲的被褥也是你爹娘找人凑出来的……这样三天三夜也算不完,过日子就跟走路一样,有时平路,有时下坡,上坡的时候难,相互拉一把,这样大家伙才能走的远……” 听着听着,李青文就睡着了。 再醒时,糖发酵的差不多了,锅里的面变得像是豆腐渣一般,然后通过过滤把塘渣和糖水分开,然后再把糖水倒到锅里熬煮。 这个下午李青木一次也没往外跑。 熬糖的时候,李青木把山楂给洗了,切开掏出里面的籽,这个过程中嘴里的口水哗哗的,当然不是馋的,而是下意识的反应。 这野山楂难怪便宜成这样,个头小不说,里面的籽还大,去掉籽之后,皮肉都没有多少了,几十斤切完就装了一盆。 果肉放到屋子外头的锅里煮,不一会儿就煮熟了,那股酸的倒牙的味道真是醒神。 果肉一煮就烂了,随便捣几下就成了山楂泥。 锅里的糖汁熬的差不多了,开始做字糖,这次在黄豆面和芝麻面里都加了白糖,然后再用麦芽糖汁和面。 像“旺”“囍”“财”什么的都可以嵌在面里做糖,李青文只记得“福”字的做法,其他的不会,也就不给自己找难题了。 虽然做了两次,姜氏和陈氏俩人还是不怎么熟练,李青文跟着一起做, 李青风搅和着锅里的糖汁,心里头想的是,娘把白糖藏到哪里了,为啥自己在家里没看到过? 上次做的不怎么如意,这次李青文打算用白面和黑芝麻面做熊猫糖。 邱货郎说铺子掌柜的点名说多做熊猫糖,李青文想,大熊猫这种萌物,在这个时代都能吃的开,果然是国宝啊。 其实自从上了高中,李青文也鲜少会碰这些东西了,他手生,面糖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做,做毁了损失也不大,等熟练了,也能跟字糖一样,一次做个十几斤。 杨树村和附近的村子都不种小麦,也很少买这种精细的面粉吃,要不是做糖能卖钱,哪里舍得花钱买这个。 第16章 山楂卷 除了熊猫形状的糖,李青文还做了猫爪糖,还是白面和黑芝麻面做材料,中间是白色桃心的形状,上面是四个可爱的小指头。 没有色素,只靠黑白颜色也能做出这种俏皮的图案来。 在糖汁熬好后,并没有完全舀出来,留了个锅底,然后把捣好的山楂泥倒进糖汁里炒。 李茂贤和李青木在拉糖,炒糖的事情姜氏接过去,这个不难,山楂泥颜色变深后就可以出锅了。 炒好的山楂泥盛出来摊放在平坦的油纸上,放在外头自然晒干或者风干就好了。 除了李青文,李家其他人都知道这种山楂不好吃,但没人怪他乱用糖汁,还很期待做出来味道会如何。 他们还在忙着收尾,听到西头有人哭叫,李青风蹬着墙往那边看了几眼,回来道:“我老奶奶又开始闹了。” 李青风口中的老奶奶是族长已故弟弟的遗孀张氏,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李青文对这个小老太太还有些印象,因为她太能闹腾了。 这年头,家里男人健在日子还难呢,一个女人把孩子拉扯大难比登天,张氏干活远远不如嘴皮子,就靠着一张能诉苦的嘴巴,既从本家兄弟那里得钱得粮,还靠着说哭就哭的本领给俩儿子娶了媳妇。 张氏的男人叫李本高,排行老三,上头有兄长,下头有妹妹,因为是男丁中的最小一个,李青文要叫一声老爷爷。 李本高是服徭役的时候出的事,听说好像是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结果人几天就没了,这么年轻就抛开爹娘媳妇和孩子去了,乡里乡亲的也都觉得可惜。 但是,这年头不管是孩子还是年轻人,遭病遭灾熬不过去的太多了,只能说命薄。 张氏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自家男人是为了这个家才去做的徭役,没了也是全家亏欠她们三房。从那以后,她也不下地了,只有别人敢抱怨一声,她就开始哭,哭男人没了,她们孤儿寡母被欺负,不如死了算了。 本来,他们家就因为李本高的死而痛苦难受,她这么一闹,更添烦心,后来索性就由着她,爱干不干,反正三房母子加起来才五个人,每家多做点,也就不用听她天天号丧。

相关推荐: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萌物(高干)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流萤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火影之最强白眼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失身酒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