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的牛马都在,并未显得多空旷。 出来的急,李青文只带了帽子和手套,顶风跑了一会儿,鼻子被冻的通红。 他一路到了周瑶从前住的房子,敲响门后,开门的是他表妹刘月蓉,自打来到边城后,刘月蓉姐妹一直跟着周瑶学医,平时打下手,她们几个都是住在一起的。 看到李青文,小姑娘笑的眼睛眯了成了一道月牙,“哥,你回来了!” 李青文点头,捂着刺痛的鼻子往里走,“弄回来不少好东西,你要是有空就去家里坐一坐,挑点自己喜欢的。” 刘月蓉先是高兴的应下,然后道:“等等吧,等孩子睡着了。” 孩子?! 李青文一时没听懂,还没看到周瑶,倒是听到屋里传来一阵嘹亮的婴儿哭声。 屋里面,刘月云抱着小小的婴孩起来,边走边哼,原本一脸烦躁的周瑶听到了门口的动静,披好衣服走了出来。 进到里面,李青文才发觉,多了两道屏风,周瑶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看到他,挑了挑眉,“回来了?” 李青文点头,“刚到家。” 和上次分别时,周瑶看上去没甚变化,一脸明显的困倦,坐在凳子上,把烧的热气腾腾的热水倒入茶碗之中。 李青文看她脸上浓重的黑眼圈,劝道:“要不你先睡一觉,睡好了我再过来。” 提到这个周瑶就一脸烦躁,将茶碗重重的放在李青文的身前,“睡甚睡,一会儿就得被吵醒。” 仿佛应和她一般,里面原本微弱下来的孩子哭声又大了起来,旋即便听到了刘月蓉和刘月云姐妹俩哄孩子的“哦哦”声。 李青文往里看了一眼,但是被屏风挡住了,问道:“谁家的孩子,怎么放到你这里来了?” 像是被他逗笑了,周瑶道疲惫的脸上多了几分神采,“还能是谁家的,当然是我的。” 以为她在开玩笑,李青文回了一句,“你甚么时候成亲的,我咋一点都没听说?” 应该是谁家的孩子生病了,所以送过来治病的,李青文是这般寻思的。 但周瑶好像并没有说笑的意思,摆手道:“成甚么亲,这孩子是我生的。” 没有一个姑娘会把这种事情拿来开玩笑,李青文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里面的孩子哭声又大了,刘月云说可能是饿了,周瑶起身说要去喂奶,李青文便告辞回家。 回到家以后,李青文闪身去了后屋,同娘亲问起了周瑶的事情。 “她回来时就抱着这个孩子……”陈氏道:“听说孩子他爹已经死了,唉,周姑娘这样菩萨一样的人,命未免也太苦了。” “她家的小丫头特别闹人,嗓门也响亮,是个磨人的主儿。”姜氏也叹息道。 周瑶回来时,姜氏和陈氏还有李茂玉也一直帮着看孩子,姜氏生的两个女儿都很乖巧,不咋哭,省心的很,她一个生了四个孩子的人了,依旧被周瑶家的小娃娃给哭的心慌。 李青文这时候才敢确信,那个哭起来惊天动地的孩子竟然真的是周瑶亲生的。 年幼时便跟随父亲流放,周瑶有一身的好医术,救无数人于苦难,自己却无法脱身,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成亲生子,结果相爱的人却英年早逝…… 李青文沉默良久。 哄孩子的事情李青文帮不上忙,第二日,便和小四哥和村里其他人一起,将周瑶旁边的两个房子收拾出来,用柴禾烧的热热的,这样周瑶和孩子一天分开几次,她好抓紧时间睡个觉。 村里的人对周瑶一向敬重有加,知道她带着孩子回来,纷纷送上自己家缝制的小被子、小衣服和尿布什么的,以表达她过去对大家伙的照顾之情。 因为奶水不足,另外从村里寻了个新媳妇给孩子喂奶,再加上李茂玉娘三个,还有陈氏和姜氏的帮忙,周瑶终于慢慢稳住了阵脚。 李青文再次来看她时,周瑶倒是没有之前那般疲态,啜着蜂蜜水,兴致勃勃的问他京城的事情。 周家原本也是京城人氏,只不过后来获罪,再也没有回去过,京城是周瑶的老家,小时候的记忆依旧还在,说到京城时,虽然不复从前怀念的神态,但也依旧跟别处不一样。 另外,周瑶着重问了李青文洪州的事情,看他两眼发光,脸上带着不自觉的笑,她形状姣好的眼睛眨了眨,看来是自己瞎担心了。 看着周瑶莫名的眼神,说个不停的李青文问道:“怎么?” “没甚。”周瑶懒懒的靠在后面的被子上,嘟囔了一句。 因为屋子里烧着助眠的熏香,说着话,俩人都昏昏欲睡,江淙进来时,便看到李青文和周瑶对着打呵欠,不同的是,一见到他,李青文便立刻清醒,像是欢乐的小鸟一般飞了过来,而周瑶只是扯过被子,让他们出去把门关严了。 因为李青文刚才打了瞌睡,刚从森林归来的江淙一边跟周瑶打招呼,一边给李青文包裹的严实些,要不然等会出去被风雪一激,受了风寒可就不好了。 半闭着眼睛,看到那两道身影亲密的靠在一起,周瑶翻了个身,听到门响后,埋头睡了过去。 因为江淙回来,李青文从周瑶那里出来,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到了营地里面,跟老邢头还有方氏等人一起凑了个热闹。 在京城时,特意打造了十几个铜火锅,跋山涉水的带回了边城,到了冬天这个闲暇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 李青文前世生活的北方小镇,冬天里家家户户都爱烧火锅,提前将排骨煮一煮,火锅肚子里面先码一层酸菜,再放一层排骨,然后再放炸丸子,再码一层酸菜、海带、冻豆腐,然后铺一层成片的五花肉,装满再倒一些老汤,这样火锅就算是装好了。 火锅中间是个铜制的烟囱,从上到下都是空的,可以放木炭烧。 一排火锅全都摆在门外,炭火在底座处烧,白色烟刚冒出来就被风吹的到处都是,同时,香味也传出去很远。 虽然一个火锅便能顶一盆菜,但他们这里都是胃口不小的人,李青文又用竖窑做了烤鱼,这个东西看着麻烦,其实比别的菜更加的简单,弄干净鱼之后,塞好料,放进去烤熟就行了。 铁锅里熏了几只鸡,焦香气冒出来,把鸡皮染上一层诱人的颜色,就是烧完糖的铁锅得赶紧洗,要不,凉下来以后可就难弄干净了。 铜火锅烧好后,有的送去了李家,有的送去了周丰年那里,当然周瑶也是少不了的……分到最后,摆到马永江他们桌上的就只剩下了三个,当然是三桌各一个。 难得江淙和蒋立平同时有空闲,齐敏把孙家的人请来,马永江也带过来陶若凝和陶老爷子,老孙则去李茂群那里拉了一车啤酒过来。 此时,边城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李青文看着那一桶桶几十斤重的啤酒,不由得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你要常温还是冰镇的啤酒。 还没看他们喝,李青文想了一下,手背都忍不住冒出一层鸡皮疙瘩,牙疼。 第240章 饭弄的差不多了, 李青文去猪圈那找老邢头,跟羊一样,边城的猪也是从安阳关换来的。 边城的冬天不好过, 人和可以靠着火炕和火墙, 还有暖和的被褥,牲畜的圈可都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像是猪圈,不能跟并州时候一样,得盖的严严实实,墙砌两道,上方的顶棚也是厚厚的,猪身上的毛稀疏又短,不能保暖, 应当好好照看着。 李青文到时,老邢头正好喂完猪, 风很大,里面的母猪叫唤的声音都听不太清楚。 他一来,不用多说, 老邢头也知道该吃饭了, 一同回去, 洗手的时候,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上了桌子, 最中间的是冒着淡淡青烟的铜火锅。 齐敏和另外几个人一起,将木桶弄开, 往外倒酒。 待所有人坐齐后,开始吃饭, 铜火锅上面的盖子拿下来, 有人用筷子将上下几层菜挑开, 肉、酸菜、丸子、冻豆腐这些经过热煮后,汤水和味道相互混合,咸香十足。 大家伙埋头开始吃,吃的冒汗了,再喝一杯凉爽的啤酒,每个人都会发出舒服爽快的声音。 烧火炕和火墙的屋子很热,这啤酒比高粱白酒更受欢迎一些,就是喝多了得一趟趟跑茅厕,然后大家伙换成白酒继续喝,一直喝到半夜才将将尽兴。 一个个带着酒气散去时,李青文在旁边房子的被窝里已经睡过去了。 曾经这里挤了几十人,现在大多数回到洪州成亲生子,房子里面没有那么挤了,但依旧闹哄哄的。 江淙回来时,李青文听见些动静,但没有睁开眼睛,一下睡到了第二日天明。 江淙要去新城找周丰年,一同吃过早饭后,李青文回家。 今天风格外大,没什么人串门,恰好李茂贤也在家,李青文便想着先试探试探口风。 “爹。”李青文递过去一碗茶水,鼓气勇气道:“我的亲事……” “这个不急。”李茂贤一反从前缄默的模样,接过茶水,痛快道:“等你读完书以后再说。” “读完书我也不想……”一边观察着爹爹的脸色,李青文一边循序渐进的开始逼近自己的目标。 李茂贤看着小儿子,点头道:“那就等到你想再说,强按着牛喝水总是不好,害人误己。” 没想到爹如此让步,李青文有些意外,还想再开口,李茂贤却道:“仔儿,人这一辈子很长,人生在世没有想的那般顺遂,很多事情顺其自然最好。” 李青文正琢磨爹的这话,李正颜回来了,往爷爷身上扑,李茂贤把孙女抱到外间去扫身上的雪。 因为小侄女的突然出现,李青文的计划被迫中断,这让他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又消散而去。 这两天,姜氏抱着小女儿去周瑶那里住了两日,之所以留宿,是因为周瑶的女儿在有玩伴的时候就不那样哭个没完。 周瑶医术再高明,也没法治小儿啼哭,不用她开口,听孩子哭哑嗓子的姜氏也心疼这个小东西。 不可避免的,李青文又听到了一些关于周瑶和这个孩子的事情。 这个小丫头才几个月大,而周瑶去年春天才从边城回安阳关探亲,算算日子,大概回去没多久便成亲了,偏偏孩子他爹又没了…… 因为周瑶救助了很多人,大家伙相信她的为人,大都只在心里犯嘀咕,鲜少说出来,大冬天的,没甚事情做,可不是天天瞎捉摸。 虽然不说,但只要口风和眼神有些不一样,总归就会一些话传出来,毕竟不是人人的嘴巴都那么紧的。 李青文倒是没闲着,回来后,便跟陶若凝还有孙家人一起商谈了好久,自然是关于两家案子的事情。 江面上一上冻,李青风带着人去钓回来许多狗鱼,回来后,有的冻上,有的炖了,有的炒成了肉松,李家则把肉化冻后剔下来剁成肉泥,做丸子和灌肉肠。 因为老祖宗说那铜火锅好吃,李青文特意去了二爷爷家里,教几个婶娘怎么装火锅,自然被留下来吃饭,吃完饭又陪着老祖宗说了一下午的话。 回去的时候,李青文绕到营地里面,顺便去方氏那里拿梅干菜,还没到地方,先看到了老孙和小姑。 老孙把雪铲到车上,然后往营地外面拉,因为冬天下雪不断,光铲雪不够,还得把雪拉出去,要不很快就堆无可堆。 老孙铲雪,李茂玉站着没动,好像一直在说话。 李青文刚要招呼一声,就看到老孙抬手把小姑上的帽子给掰正了…… 待李青文拿上菜干往回走,心里头还在想刚才看到的。 老孙他们早就是自由身,因为之前在洛维大公的领地豁出性命打仗,发了一笔横财,他们原本都可以舒舒服服的回老家盖新房置地,再加上以后有做蜡烛赚钱的分成,日子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齐敏和马永江他们再次来边城,一个是因为喜欢的姑娘在这里,另外一个是想收边城的货物运送到京城,两地奔走,既能赚钱,又能为两个案子出力。 老孙跟着来边城时,李青文是有些不解的,因为他说了不想再东奔西走,只想安心的过日子,却又从洪州不远几千里来到了这儿…… 原来跟马永江和齐敏他们的目的并无差别啊,可是之前从来没发觉过,不知道是他们之间确实没甚么,还是他没有想到过。 因为不确定,李青文回去后也没有说,只旁敲侧击的问了几句,倒是没想到,原来娘亲早就知道小姑和老孙的事情。 “你小姑好看又能干,只要是眼睛不瞎的,都能看的到……” 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了,陈氏想到小姑子从前受的罪,依旧耿耿于怀。 到了边城之后,本村和其他村子的人都有相中李茂玉的,也到她这里来打探过口风,陈氏从来没劝过李茂玉再寻他人。 在边城这里,李茂玉和四个孩子好好的,不缺吃穿,又有哥嫂看顾着,日子顺风顺水,别提多惬意了,再嫁人曾经的过往不免被提及,好好的日子不过,何必再遭受这个罪呢。 是以,陈氏只在李茂玉面前提了两个,看到李茂玉摇头后,剩下的自己便谢绝了。 老孙跟其他人不一样,李茂玉帮着他们这群人做饭洗衣时,他也不声张,只默默的帮把手,并无逾越之言和动作,就这样水滴石穿了好几年。 大家伙住的都不远,就算老孙的动作再隐蔽,日子久了也能被人看出来,不过直到他被朝廷赦免无罪,也都没有说什么,回去看了家里的长辈,又不声不响的跟了过来。 这次他回到边城后,陈氏第一次听李茂玉问她,觉得老孙如何。 李茂玉从前吃了不少苦,真的打算这样一直守着孩子一直到死,再也不想重蹈覆辙,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老孙这么多年对她如何,李茂玉心里还是有些不能平
相关推荐:
薄情怀(1v1)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召唤之绝世帝王
双凤求凰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小寡妇的第二春
交易情爱(H)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火影之最强白眼
认输(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