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的是,折腾到半夜, 也没找到第二颗珍珠。 蒋立平道:“这东西本来稀有才贵, 千百个河蚌鲜有一颗, 能寻到一个运气就不错了。” 大家伙在水里脚都泡皱了, 纷纷上岸, 围坐在火堆旁,陶锅里煮着切下来的蚌肉, 闻着味儿就十分鲜美。 李青风和李青勇还有李青文三个人都不死心, 顺着溪水往上走, 水越来越深。 怕天黑溺水,江淙和蒋立平把三个人拽了回去。 将刚才李青文取出珍珠的蚌壳拿给他们看,江淙道:“这个蚌壳纹路跟其他的不一样,个头也大,可能是从上游冲下来的,在这继续捞可能只会白费力气。” 听他这样一说, 三个人算是在岸边的火堆坐下了,他们拿着旁边破碎的蚌壳跟手里的比,眼睛都看酸了,只觉得这个比别的花纹更加的粗, 但它个头也大,粗些是理所应当的…… 他们都信服江淙的话, 不再下水, 而是想着顺着水逆流上去, 寻到这河蚌原本生的地方。 其他人并不是这样想的, 这东西全靠运道,真要去寻,那就是浪费气力和功夫。 李青文接过江淙递过来的碗,埋头喝了一口汤,咸淡适宜,意外的十分美味。 不等他说,其他人也纷纷道:“江淙,这肉煮的好。” “你这都是跟仔儿学的吧,从前可没这手艺,没白烧那么多火。” 李青文一口气把汤和蚌肉都吃进肚子,擦着下巴上的水,道:“哥,好吃。” 江淙又给他添了一碗,李青文这次慢慢的尝着。 之前被江淙不小心碰到,李青文不好意思了一会儿,后来意外得到了珍珠,之前的那点不自在烟消云散,他觉得没甚事,男人嘛,有个磕磕碰碰不算啥。 江淙沉默着摸了摸他的头。 吃完饭,时候不早了,他们得回去护着采蘑菇的人,起身收拾锅灶和碗筷盆子。 李青文把蚌壳也装上,这东西也是有用处的,丢在这里可惜了。 晚上,女人们睡在架子车围成的圈里,马儿在外圈吃草,男人在更外面的地方打铺。 这个时节不冷不热,在野外睡觉也十分舒适。 李青文睡的很快,半夜却被李青勇一脚踢醒,他睁开朦朦胧胧的眼睛,发觉身边没人,不甚清明的眼睛四处寻看,见江淙坐在不远处的火堆边。 今天他哥要守夜? 李青文还在寻思,就听到蒋立平即便压低声音也不小的叹气,“之前往家里写信,你嫂子便要来,我一直拦着,谁知道她跟着宿卫的营队去到京城,亏得有青卓在,要不……” 这个时候李青文还有些迷糊,半睡半醒的,听到二哥的名字,稍稍提起了些精神。 “冬梦一直喜欢你,她这次跟着你嫂子追到了京城……”蒋立平道:“要不是青卓拦着,她们就要来边城了,你说,路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咋办?” “冬梦也是傻,你都跟她说的恁清楚,还不死心。”蒋立平又叹了一口气,拨了拨火,道:“她岁数不小了,早该许人家,一直拖到现在,秦家也是为难。” 这回李青文醒了,他翻身起来,火堆边的俩人回过头来 李青文穿上鞋,走到火边,打了个呵欠,道:“蒋大哥,你们家嫂子要来边城?” 他都听到了,蒋立平也不瞒着了,点头道:“可不就是,一声不吭都走到京城了,这次收到信,青卓跟我说的。” 蒋立平为难啊,他媳妇说,这两年,家里的事情她都弄利索了,不用他担心,这次不单自己,两个大点的孩子也跟着一起来了。 蒋立平也想早点和家人团聚,但是京城本就边城路途遥远,并州大灾,流民盗匪四起,他真是怕媳妇孩子出事。 可是,让她回去,想想也是不肯的,所以收到信后,蒋立平快要愁死了。 江淙道:“你在这里长吁短叹也没用,嫂子这次下定了决心,青卓挡的了一时,挡不了一世。” 蒋立平也是明白,所以才一直嘬牙花子。 这时,火堆里的木头突然爆开,大团的火星弹向李青文这边。 李青文刚要躲,江淙伸手挡住他的面前,拦下大部分火星,剩下的飞到李青文的头发上,立地便传出来一股焦味。 江淙用另外一只手按在他头上,将火星生生压灭。 顾不得被烧焦的头发,李青文赶紧抓过江淙的手,抹了一把,掌心有点烫,好像并没有伤到。 怕看不真切,李青文去旁边找来水袋,冲洗江淙的左手,然后扯到火光亮处察看。 倒是蒋立平忍不住说了一句,“他那皮糙肉厚的,烫一下没甚。” 李青文看了,也摸了摸,觉得好像确实没烫伤,这才松手。 从始至终,江淙没说甚,也没动,任由他动作。 坐回远处,李青文道:“蒋大哥,你也别着急,我们冬天去趟京城,把嫂子接过来……” “不好。”蒋立平连连摇头,“去年冬天那样,可是把人吓死了,哥也不想你出啥岔子。” 从前李青文他们往来边城和并州,送信、买卖东西、和家人团聚……每次都很艰辛,蒋立平很清楚。 边城离京城比并州更远,而李家人现在也在这里,李青文千里迢迢接人再回来,蒋立平实在不忍心让他遭这个罪。 他想见媳妇和孩子吗,想,做梦都想,但不能让李青文冒这个险。 李青文心里头寻思这事,又问:“冬梦姑娘是谁,她来边城是为了我哥?” 江淙正抓着木棍搅火,闻言手顿了一下,道:“她爹从前是我们营的校尉长,平时走的近,相互熟识,我一直把她当做妹妹。” 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听的,李青文转头问蒋立平。 蒋立平道:“冬梦从小就喜欢你哥,你哥一直把她看做妹妹,那个傻丫对江淙情根深种,一直念念不忘。我听青卓说,她这次是苦苦哀求了你嫂子,你嫂子也是糊涂,竟然把她带到京城。她这回定是偷着跑出来的,秦家怕是要急坏了,唉。” 江淙看着火,道:“这阵子只能先让青卓代为照看,我会写信给老胡,让他们回洪州时把她送回去。” 蒋立平深知江淙对秦冬梦除了爱护之心,绝无他意,那丫头就算来了边城,也只会吃更多的苦,早点回去才是最好的。 听他俩说完,李青文才道:“我还是想去一趟京城,二哥离家好几年,想要见见他。捡的那块石头,范阳城的铺子都打磨不了,京城能人辈出,应该有办法。陈文大哥说好东西拿到京城卖的价格更高,咱们辛苦这一年打猎、挖药材,合该卖个好价。” 说这话时,李青文去京城的心慢慢的定下来。 蒋立平转头看向江淙。 江淙的脸色被火光映的斑驳,瞧不出什么神情,片刻后,他道:“仔儿想去京城,坐船好些,从临肃走,那里有码头。” 蒋立平和李青文都一愣,他们都不知道,临肃那里竟然有通往京城的船只。 江淙道:“陈文大哥刚从那里回来,他说,临肃给京城贡送香料和海物,都是用船运送过去,风向对,十几二十日能到京城。” 听说这么快,李青文觉得真好! 蒋立平也觉得好,这样也能避开并州的灾乱,就是不知道海上有没有危险。 他们还想细说,可是有人起来了。 车子圈着的里面,女人们陆续醒来,大家相互招呼两声,趁着夜色想早点回家。 出来这几日,她们身上轻快了不少,收获这多蘑菇,可得早点弄回去晒上。 车上堆满了装着蘑菇的麻袋,麻袋口被绳子捆的死死的,车往前面走,女人们跟在后头,俱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虽然李青风等人还想去探一下珍珠,但得先把婶子伯娘送回去再说。 回家心切,虽然车上装了东西,她们归程一点都不慢,花了跟来时差不多的时日,回到了整整齐齐的新家。 男人们正在院子外头弄粮仓,平整场院,远远的就听到女人的笑声,却没放下手里的东西,更快的干起了活。 一辆辆满载着蘑菇的架子车停在了空地上,女人们一边从车上把自家麻袋往下背,一边吆喝男人过来帮忙。 很快,男人们便围了过来,看着这多蘑菇,也都是眼睛发直,地里的粮食还没收,蘑菇却是先丰收了。 李青风俩兄弟先把猴头菇的篓子拿到窗户下面,然后再回去背其他的。 李青瑞抱着孩子也出来了,姜氏想要接丫头抱一抱,但身上有点脏,她还是忍住了。 因为有江淙他们帮忙,李青文家的蘑菇最多,卸车之后直接放在地上晾晒,偌大的院子铺满了,最后地方还不够,李茂玉娘三个把针线拿出来,一边串一边挂起来。 怕筐子里的果子压烂,李青文赶紧倒进盆子里,李正亮和李正明哥俩站在盆子边开始吃。 第107章 回到营地后, 蒋立平便去找陈文,询问临肃的事情。 临肃一年有四趟船回京城,今年最后一次在三个月后,他们捕捞到的海产贡物做为节礼送往京城。 陈文问他打听这个做啥, 蒋立平便苦笑着把媳妇要来的事情说了。 陈文点头, “你媳妇想要一家团聚, 人之常情。” 另外一边, 李茂贤和李青瑞正在院子里刨木头, 按照李青文说的,他们要做一个大的木头榨汁轧棍, 要不地里恁多高粱秸秆, 没时候能榨完。 李青文蹲在地上捡刨下来的木头花, 将想去京城的事情说了。 李茂贤和李青瑞都不同意,这回轮不到他去。 今年李青文在边城和并州之间走了两遭,从年前到现在几乎一直在路上,这次他怎么也不能再出那么远的门。 陈氏和姜氏也不赞同,点名要李青瑞和李青宏去,村里其他人想要跟着就跟着, 现在不像从前,不缺李青文这一个人。 不但不让许他出门,还不让李青文秋收,今年虽然种的地不少, 但村里和逃荒的人更多,这次有很多帮工, 咋着也用不着他。 除了杨树村, 其他逃荒的人今年都没有在边城种地, 他们得靠着帮工来赚粮食, 要不以后的日子咋过? 李青文要是跟他们抢活干,那就是夺人家的生路。 不让干活也就罢了,也让他少看书练字,只在家歇着就行。 李青宏更是把种菜和药材地里拔草的活全揽了过去。 头一次,全家都摇头,李青文嘴巴的口水都说干了,被他娘赶到一边。 就连小侄子,都看着他道:“小叔,你快听话吧,别让爷爷奶奶他们操心了。” 李青文:“……” 这话好熟悉,明明是姜氏天天跟李正亮说的话,连语气都是一模一样的。 李青文去营地找江淙,却没见到人,听人说好像出营地了,不知道是在忙啥。 没找到人,李青文走的时候碰到周从信,正好停下来,跟他打听京城的事情。 听说他想去京城接人,周从信十分惊讶,“你问的可真是巧,再过一阵子,我们公子要回京城,也要从临肃坐船走。” 躲灾归躲灾,周丰年还得回去给老娘过大寿,早早的就打算好了。 一听周丰年也要去京城,李青文厚着脸皮问他们能不能跟着,周从信笑道:“船大的很,再多装三四十人都没事。” 李青文立刻来了精神,问仔细后,回去就把这事告诉了爹爹和大哥。 李茂贤和李青瑞连连点头,说知道了,他们会去找周从信商量,让李青文别操心这些。 营地里外,所有人都在为秋收做准备,大人们一天要往田地走好几次,小孩子们也在飞快的割着野草,好像只有李青文一个没事可做。 二哥拿来的所有书都已经烂熟于心,李青文便把练字的时间加了一个半时辰。 练完字,他走到外头,大大的伸个懒腰。 后灶的锅里有温水,李青文舀到桶里,拎着桶去牛棚。 雅库特野马太多,营地的马厩容不下,现在都被牵去了外头,村里的人一起盖了新的马棚,今年的冬天,它们也会有自己的新家。 除了野马和羊,甜枣还有李青风的小马还在马厩养着,水和草料都有老邢头他们管着。 李青文想趁着天气尚且暖和,给它们洗个澡。 他刚到马厩,就看到老邢头端着一盆白花花的米粥进牛棚。 李青文愣了一下,一般牛马下驹或者生病的时候,都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大都是炒黄豆或者炒麦子,还是头一次看到喂米粥的。 将木桶放在马厩外头,李青文跟去了牛棚。 他走到门口,就看到一匹老牛躺在地上,大大眼睛半睁半合,看上去不太好。 老邢头将米粥盆子放在它的脑袋旁边,喃喃道:“吃吧,耕了这么多地,种了恁多的庄稼,也该知道知道米是是啥味的……” 牛喘息都很吃力了,更别提吃东西,老邢头便用手抓着米粥喂它。 牛伸出舌头舔了舔的他的手,低低的哞哞叫了两声,湿润的大眼睛里满是哀伤和不舍。 老邢头把一根绳子它的角上,低声道:“活着干活,死了还得被吃肉……下辈子可别做牛了,我把角给你帮上,以后托生成个人吧……” 说完,他仿佛又觉得不妥,把绳子又从牛角上解下来,“做人也难,要是投胎不好,这辈子更苦。” 牛棚里很安静,老邢头的低语清晰可闻。 李青文看着,心生几分悲戚,想说两句话安慰都无法开口,就那么站着。 看到他落进来的影子,老邢头转头,问道:“小仔儿,你说做人好还是做牛好?” 李青文走进牛棚,半跪在地上,伸手轻抚着老牛的脑袋,道:“还是做人好些。” 老邢头把身上的旧衣服脱下来,盖在牛身上,道:“那就希望它下辈子做个衣食无忧的人。” 俩人守在牛身边,一点点的把盆里的米粥喂给它,待米粥见底,老牛也慢
相关推荐:
[HP]诸王之女王
情欲的盛宴[百合花传奇]
从成为超兽冥王开始加入聊天群
快穿:原女主只想上位
羽球少妇,娴姐
尼玛,不要诱惑我好吗?(穿越 女穿男)
大干妖女婠婠
蜜谋许久_高h
艳奴天香传(H)
昭昭之明(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