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祖祖辈辈种了这么多年的高粱,托李茂贤的福,大家才能有了这等机遇,自然都不想错过,李茂贤和杨树村俨然成了十里八乡人茶余饭后说的最多的。 李茂贤从来没想过藏私,答应自己村子的人,也不会拒绝其他村子的,大家都是乡邻,守望相助才能过的更好。 李茂贤这般,来人都很放心了,他们早就打听过,拍着胸脯应承,他们也会跟杨树村的人一样,一亩地的秸秆一根不少的送过来。 秋雨过后,一天比一天更冷了。 天还没亮,陈氏起来,抱柴禾的时候隐约看到门外好像有影子闪过,她到门口看,发现竟然站了好几个人。 这几个人脚下踩着的草鞋都是泥巴,穿着单薄,冻的嘴唇发白,瑟缩在一边。 看到陈氏出来,几个人明显有些意外,“打、打搅了。” 陈氏赶紧把这些人让进来,一问才知道这些人是百里之外村子的,连夜赶路,半夜才到,怕惊扰到李家人,所以一直在门外等着。 陈氏多往锅里放了一碗米,把炕烧热,让他们在屋里暖和着。 几个人也是为了甜杆高粱的事情来的,李茂贤强按着他们吃了早饭,几个男人特别过意不去,一个劲的道谢。 他们并不是同一个村子的,因为离的远,这次相约而来。 李茂贤听说过他们那个地方,知道是特别穷特别旮旯的地方,跑一趟十分不容易,详尽的告诉他们熬糖的工序,还取了今年村里刚收下的甜杆高粱种子给他们。 几个男人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惶恐极了,连忙把兜里的钱掏出来,问李茂贤够不够。 李青文也在东屋,看到男人们手里有铜板,有发黑的银坠子,半截的银镯子,杂七杂八一大堆。 这些银钱一看就是凑的,男人们忐忑的看着李茂贤,生怕不够。 李茂贤喉头动了动,道:“这些种子不用钱,你们拿回去种,明年秋天收了粮食还回来就行了。” 几个男人惊呆了,半晌才胡乱摆手,“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退让到最后,李茂贤还是没收他们的钱,拿到种子的男人们万分感激,不停的鞠躬作揖,李青文看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几个人在李家呆了半天,离开的时候不但带上了种子,也多了半袋子的干粮,干粮还烫着,是陈氏抓紧烙出来的。 这几个人前脚才走,李青云和付川后脚就到了。 李青云嫁到几十里外,一年到头也不容易回来一趟,着实让家里人惦记。 陈氏笑着捏了捏女儿冰凉的手,道:“赶路冻够呛吧,赶紧上炕坐着去。” 李青宏和李青风接过付川手里的东西,“姐夫,前阵子下了雨,路上好走不。” “好走,好走。”付川憨厚的脸上带着笑,“你俩个头又蹿高不少。” 做为李家唯一的闺女,李青云性子像极了陈氏,能干,要强,在家时是勤谨的姑娘,嫁人是勤快的媳妇,谁提起来都会说个好。 性格豪爽的她见到李青文,眼泪止不住的掉,抱着弟弟的脑袋,哭道:“我们仔儿好了,老天爷还是长眼的,我们家从来不做亏心事,仔儿就不该受那个罪!” 李青文的衣服都被大姐的眼泪打湿了,劝说无果。 “别哭了,要不眼睛又该发疼……”付川在旁边小声说道。 李茂贤闻言看向女儿的脸,“怎么,云儿的眼睛还没好?” 付川还没开口,李青云便抢先道:“没事,爹,前阵子赶着织布,熬的久了,眼睛有点不得劲,歇歇就好了。” “娘你托人给我捎信,我先前就知道仔儿好了,只是手头活忙,一直到现在才脱身……”李青云擦了擦脸上的泪,端详着李青文,道:“我也有半年多没看到仔儿了,又俊了,以后不知道招多少姑娘惦记呢。” 这话倒不是自夸,李家的男人都是高个头,相貌在十里八乡都是出挑的。 一家人坐在炕上亲热的说这话,突然听到在李正亮喊了声“爹”。 姜氏心尖一颤,夺门跑了出去,看到院子中央抱着孩子的男人,捂住了嘴巴。 李青文走的不慢,他出来时,一家人已经把中间那个高大的身影给围住了。 回到阔别半年的家,李青瑞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咧着嘴巴,露出一口白牙,“爹,娘,儿子回来了……” 家里头三个女人都开始抹眼泪,李茂贤倒是自制些,拍了拍长子的肩头,“平安回来就好。” 李青瑞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最后落在了李青文的身上。 “大哥。”李青文笑着喊道。 李青瑞声音发哑,“仔儿,我的好幺弟,大哥等你这一声等了十多年啊……还好,不晚,不晚……” 一家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李青瑞被簇拥着进了屋,外衣被陈氏扒掉,躺在炕上,后背是熟悉的坚实和温度,他忍不住发出了舒服的喟叹声。 在外面受累也罢,风光也罢,终究是回到家才能安心下来。 李青云和李青瑞同一天回来,李家喜气洋洋,陈氏合不拢嘴,和儿子女儿说着话,又小跑着去前街问有没有人去县城,割点肉回来做点好的。 大人们正说着话,李正亮骑在李青瑞的腿上,在他爹口袋里摸出一个硬邦邦的袋子,还以为是啥好吃的,费劲的打开,发现里面好像是一堆白色的石头,失望极了,噘嘴扔在炕上。 白花花的细丝银锭滚了一炕,坐着的几个人愣住了,下一刻都瞪大了眼睛,“这、这、这么多银子?” 向来镇定的李茂贤嗓子都干巴巴的几乎发不出声来,“老大,这钱?” “哎呀,我差点忘了!”李青瑞把儿子拎到一边,坐起来道:“这就是那棋盒卖的银子。” 第22章 当时爷三个去县城没卖棋盒,陈氏听说了还有点惋惜,那毕竟是八两银子啊,换成粮食得堆成山! 惋惜归惋惜,这个家是李茂贤做主,这事她搁在心里也就罢了。后来家里做糖能赚钱,这事慢慢的就不怎么惦记了。 本来都快忘了的,没料到大儿子这个时候带着这么多银子回来了。 陈氏声音有些发抖,“老大,这、这是多少?” “棋盒卖了五十两,半路上花了八十多文给茂群叔治病,剩下的都在这里了。”李青瑞说着话,转头看向李青文,“仔儿,爹在信里说那东西是你做的,当真?” 对于这个数目,李青文也很震惊,闻言道:“这东西是我在梦中见到照搬出来的,取巧罢了。” 李青瑞乐了,“仔儿是真谦逊,你不知道,买这个棋盒的人可是赞不绝口,说这东西设计的精巧绝妙,一直追问我是谁做出来的呢。” 李青文十分汗颜,“若是他知道怕是要失望了,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是哪个聪明绝顶的人发明出来的。” 李青瑞伸手捏了捏弟弟的耳垂,笑容温厚,“别人如何哥不清楚,我们仔儿在哥心里是顶聪明的。” 感受到兄长的爱护,李青文咧嘴无声的笑了。 李家其他人盯着那银锭看半天了,眼珠都舍不得眨一下的,乖乖,这可是真真儿的银子,从前顶多看过成色下等的银角子,这样规整的银锭却是第一次见。 万万没想到,那样一个木头框子加几个木块,竟然能卖这么多银子! 李青云和付川并不知道什么棋盒的事情,只觉得银子晃得有些眼晕,像是做梦一样。 见家里人这般,李青瑞道:“我接到爹的信,先按照上面写的一步一步的过了关,没去铺子里找人问,府城有不少喜欢稀奇玩意的富家子弟,我着人打听这些,去见了坊间传言中品行尚可的一位公子。他瞧上眼了,我试探着说了五十两,他二话没说就让下人把银子给了。” 事情比所有人想象的都顺利,其实刚拿到银子时,李青瑞心里也跟开了锅一样,只不过日子过去的久了,他看上去才比家里人看上去平静些。 姜氏抱着小儿子,唇角含笑,“仔儿可真是招财进宝的小福星,醒了之后,咱家喜事一件接着一件的。” “可不就是!”陈氏一拍大腿,简直不能再赞同。 李青宏迫不及待的跟李青瑞炫耀道:“除了这棋盒,仔儿还会做各种糖,大哥,你肯定猜不到,高粱秸秆还能做出那么多糖来!” 这下轮到李青瑞发愣了,这确实是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李青风从炕上下去,很快端了一个大盘子进来,盘子一半是切的方方正正的沙琪玛,另外一半是颜色深红的山楂卷。 李正亮飞快的爬过来拿起一块沙琪玛往他爹嘴里塞,“爹,这是小叔做出来的好吃的,你快尝尝。” 这小子还记着他娘说过,他这半年做的调皮捣蛋的事情都会告诉爹,为了屁股少遭罪,他现在开始卖好。 陈氏则给女儿和女婿递过去,刚才高兴过头,险些怠慢了女婿。 付家不但种地还织布,日子比李家好些,即便如此,也是普通人家。付川淳朴厚道,有什么吃食都紧着家里孩子和小辈,自己没吃过什么点心之类的。 此时被硬塞了好几块沙琪玛,他粗粝的指头小心的捏着放到嘴里,入口酥松绵软,甜香十足,他不自觉的眯了眯眼睛。 李青瑞更在意的是高粱做糖的事情,三口两口吃完,便问了起来。 不用李茂贤开口,李青宏和李青风俩人一人一句的就说了。 没有亲眼看到糖稀做出来,光听着,李青瑞就有些目怔口呆。 李正明很久没看到爹爹了,冷不丁的见到,一直害羞的躲在娘亲的怀里,这个时候慢慢的探出小脑袋,把小手里攥着的熊猫糖递过去,怯生生的道:“爹……” “好儿子!”李青瑞上去重重的摸小儿子的脑袋一把,接过糖来先仔细瞅了几眼,啧啧道:“还真跟画上去一般。” 看完了,李青瑞把糖直接扔到了嘴里。 李正明看着消失在爹爹嘴里的可爱小熊,嘴巴扁了扁。 对于李青瑞来说,字糖什么是稀奇,但比不上高粱糖稀重要,后者能惠及的太多了。 还没等他再问,家里就来客人了,很面生,一看就是别的村子的。 客人大老远的来,李茂贤当然要接待,李青文和姐姐姐夫一干人等都去了西屋。 这波客人刚坐下一会儿,又有人来了,这次是郭大全领着来的,也是别的村子的人。 接下来,一波又一波的人上门,李青云和李青瑞都咋舌不已。 “要是二哥也在,咱们一家人就齐了!”李青宏忍不住道:“前阵子,二哥还跟我说想姐了,要不我明天去县城把二哥接回来吧……” 其他人都觉得好,陈氏倒是有几分犹疑,儿子到底是在铺子里做事的,不能随便回来,要不就没规矩了。 李青云道:“不好让卓儿耽误事,我们回去的时候去县城一趟,见一面。” 李家人不管老小做事都很认真,不光自己的事,别人的事情也一样,就算多么想一家团聚,也要顾及会不会给铺子添麻烦。 眼瞅着天要黑了,家里头客人还有不少,陈氏托付的人回来了,拎着刚买的猪肉,沉甸甸的,有好几斤。 “呀,你家小子和闺女女婿都回来了,怪不得要买肉哩。”来人笑眯眯的说道。 陈氏客气的留他吃饭,来人连连摆手,“你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坐到一起,说说话,我就不打搅了,下次赶上再说。” 时候差不多了,陈氏要做饭,李青风道:“娘,让仔儿做肉吧,他做的好吃。” 虽然上次一只鸡最后只剩下了一堆骨头,可家里人吃了李青文做的红烧鸡块,喜欢的不得了,到现在还念念不忘。 陈氏笑骂道:“你个小兔崽子是嫌弃我做的不好吃?” “娘做的也不差,咱们仔儿做的更好吃!”李青风振振有词的道。 李青文主动请缨,“我来做吧,娘,平时你和嫂子围着灶台转个不停,今天正好歇一歇。” “我们仔儿可真孝顺!”陈氏心里熨帖,眉开眼笑。 姜氏也是一脸期待,“这次我可得好好学学。” 李青文下地洗手,李青风亦步亦趋的跟着他,“仔儿,这次肉里也放糖嗷。” 李青文点头爽开的应承下来。 买回来的肉一块是瘦的,一块肥瘦相间,李青文把瘦肉切成丝,另外那块切成块,敲开两个鸡蛋,蛋清放到肉丝里,蛋黄流进空碗中。 姜氏在旁边认真的看着,不懂的地方先记着。 红烧肉的做法跟红烧鸡块一样,姜氏一看便会了,默默的记在心里。 家里除了油盐和酱油,还有一坛子酱,这酱是村里大娘做的。大娘娘家是专门做酱的,手艺娴熟,都是用黄豆和盐,她做出来的酱就比别人家的香,所以村里很多人都用豆子去她家换酱,一坛子能吃一年。 李家口味重,大腿那么高的坛子里面的酱已经见底了,就着酱和糖稀把肉丝给炒了,咸香的味道很快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红烧肉和简化版的京酱肉丝做好了,李青文又顺手炒了鸡蛋。 东屋说话的人闻到香味,猛然回神,这才发现时间不早了,不再闲叙,起身告辞。 李茂贤把客人送到大门外,回来时,饭菜已经摆放好了。 李青云手搭在李青文的肩上,“能吃的弟弟做的饭菜,我这个姐姐是头一份,说出去怕不是要别人羡慕坏了!” 李青文嘴角翘起,“大姐你爱吃,就多留家几日,想吃什么我给你和姐夫做。” 李青云开怀的笑着,眼中隐隐有水光闪现。 大梁男尊女卑,男子主外,女子主内,做饭都是女人的事情,男子鲜少动手,因着李青文做的吃食与众不同,李家更多的是意外和惊喜。 一家人喜气洋洋的落座,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油亮的红烧肉和酱香扑鼻的肉丝都受到了大家的喜欢,一边吃一边夸赞,最后连一点汁液都没剩下。 陈氏也很满足,就是稍稍有点心疼空空的油罐子。
相关推荐: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小寡妇的第二春
薄情怀(1v1)
失身酒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火影之最强白眼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双凤求凰
实习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