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了踹。” 大家都说没事,回去多做几顿好吃的就行了。 李青文满口答应,说给四个人单独做酱肉,其他人不干了,也都想让蒋立平踢一下,蒋立平才不会让他们称心如意。 刘和只知道鹿快脱角时会找个地方蹭掉,漫山遍野掉到哪里都可能,却没想到这里竟然这么多。 他道:“这定然是山神感谢你留下人参而赐下的赠礼。” 收到礼品的李青文很高兴。 月到中天,有人开始生火早饭,有人开始做爬犁,恁多老角,他们的爬犁定然装不下,得弄几个新的出来。 这里树木多,他们工具也齐全,老角这东西堆上去相互勾着,不用担心掉,做个简单的就行。 听刘和说,鹿习惯在哪个地方脱角,以后还会来这里,李青文就停手了。 来日方长,不急。 一起吃饭就容易拉近感情,刘和知道了他们是流犯,丝毫不在意,也听说了边城的事情,但却只口不提部落的事情。 蒋立平他们也不好奇,知道很多部落都有各种规矩,避开唯恐不及,不想招惹麻烦。 吃完饭,李青文一脸期待的问狗吃啥。 雪车上有肉,刘和去喂,李青风也跟着,领头那只狗冲着他一直叫,李青风冷着脸走了。 晚上,李青文和江淙躺在双人的睡袋里,一直到睡着,李青文的嘴角都是翘着的。 月光融融,睡袋里暖暖的,这个冬天好像并不冷。 第二日,李青文是被狗叫声惊醒的,起来发现领头那只大狗正在和李青风对峙,刘和拦在他们中间,解释说,他的狗亲近李青文,想和他玩才会往他身上弄雪…… 李青风手里攥着一把狗毛,当着那狗的面,吹散在空中,狗声叫的更大了! 马永江目瞪口呆,他没想到,李青风都能跟狗打起来。 在一片鸡飞狗跳中,众人随便填填肚子,把拉着老角的爬犁拴在拉人的爬犁上。 这回慢慢走,再也不用担心会丢了谁。 一路行到森林边缘,刘和停了下来,和众人分别。 领头的狗冲李青风呲牙,这次主动走到李青文跟前,湿漉漉的大眼睛盯着他。 刘和笑道:“它想让你摸摸头。” 李青文惊喜万分,伸手摸了摸毛茸茸的狗头,手感果然如同想的那般好。 看着狗拉雪车离开,李青文还在回味那滋味。 第60章 就在李青文等人坐着爬犁回营地之时, 京城也下起了雪。 文正书院在京城立足百年之久,虽然现在风光不在,但从前这里可是出过不少有名人物,传闻最盛的是一位太傅, 那位太傅出身寒门, 靠着勤敏好学, 位极人臣。 这等传奇经历自然被人所津津乐道。 传言那位太傅喜欢在书院的一个池子里洗笔墨砚具, 时间久了,池壁都被墨迹浸染,乍眼一看, 整个池子仿若一块砚台。 传着传着,就成了在这里洗墨,便能才高八斗,仕途亨通, 现在这个池子俨然成了文正书院许愿之地, 学子们的笔砚都会在这里清洗。 寒冬腊月, 黑咕隆咚,书院中的人尚在酣睡, 洗墨池边已经蹲了一个人。 李青卓熟练的将桶中毛笔取出, 斜放在池边, 再将池水舀入一方方砚台之中浸泡。 池水冰凉刺骨, 手很快冻的通红, 李青卓站起来将双手拢在嘴边呵气, 他不怕冷,只担心手冻僵, 学堂上无法握笔。 他跟随商队到京几个月, 凭借着周丰年的推荐信, 顺利的进入文正书院。 文正书院现已落寞,跟那些人才辈出,佳名远播的书院无法相提并论,但李青卓没有一丝一毫的失望和后悔,他认认真真的学习,恨不得把睡觉的事情都挤出来看书。 但囊中羞涩,他不得不在读书之余做事赚钱。 到了京城后,李青卓才知道,这里的东西贵的离谱,光在书院吃住就几乎花去了他所有的银子,还要另外买书,笔墨也要消耗,剩下的钱根本不够。 一开始,他靠抄书赚了钱,但这个费时,他不敢多做,怕耽误功课。 后来偶然一次帮人洗笔,被夸赞细心,然后就有人为了这个专门找上他,愿意出钱让他清洗笔墨砚具,当然必须得在书院的洗墨池中洗才行。 这里就读的非富即贵,出手自然也就大方,李青卓便欣然应下。 李青卓知道这里很多人是故意找上他,想借机羞辱,让他这个“穷酸相”的人滚出学院,不要脏了这里的地方,但他并不在乎,与渴望了多年的读书相比,这些恶意不值得一提。 李青文他们回去的路上,又下起了雪,这次雪不大,但是风咆哮的很凶。 来时立的棍子都没了影,但江淙没有迷失方向,带着大家径直回营地。 李青文一直盯着他的眼睛,生怕会像上次那般受伤。 其他人不明就里,都笑他,“怕你江大哥被风刮跑了,可真是看的死死的。” 江淙也非常小心,时不时主动回身给他看,省得他担惊受怕。 快到营地时,天还亮着,他们特意在外面转了两圈,待天黑之后才进营。 这次拉回来的东西很多,为了少些麻烦,在外头多挨一会儿冻也值得。 李茂贤每日都会在营地走动,官兵中有个并州人,俩人多说几次话就熟悉了,那人得知他们转年后可能回去,托他给家里捎个口信,李茂贤欣然应下。 这天傍晚,李茂贤原本正在收晾晒的牛粪,不知道怎么的,干到一半就跑到石头墙的门口处,那些官兵已经跟他混个面熟,道:“又来等你家小子?你都白跑多少趟,别在这挨冻,这大的风,路上怕是耽搁了。” 李茂贤笑着回应,却不离开。 天黑之后,守门的士兵换班,李茂贤还站在那,待看到远处飞腾而起的沙雪时,冻僵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过了石头门,听到李茂贤的声音,李青文跳下爬犁,飞快的跑过去,清脆的喊道:“爹!” 李茂贤一把抓住小儿子,“都回来了,可还顺利?” “顺利,顺利。”李青文把手从兔皮里拿出来,滚热一片,握在李茂贤的手上,只觉得凉的像一块冰,赶紧把自己的手套给他戴上,“爹,你咋不穿戴齐全再出来!” 一看儿子这样路上应该没受冻,李茂贤便放心了,“我就站了一会,没大碍。” 他刚说完,守门的官兵就笑了,“你这个当爹的咋说瞎话糊弄儿子呢,明明站了好半天了……” 他们的话还没说完,李青文已经推着李茂贤往回走了,还不忘回头告诉江淙,“哥,我先回,你们别急,我去弄饭食。” 李茂贤原本是来接人的,却早早的被儿子给拽回来,他无奈的坐在炕上。 李青文一件一件的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大大小小在炕上堆了一堆。 李茂群他们闻声出去帮忙,李茂贤在屋里都暖和过来了,外头的人还没忙完。 李青文到家也没歇着,赶紧把灶膛都点着,煮饭。 留在家里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啥时回来,没法提前准备。 李茂贤他们在家也没闲着,从伙房借了小磨,磨了好多天,弄出两袋子高粱面。 炖菜费时,李青文便和高粱面做面条,李茂贤和郭大永他们过来帮忙,俩人虽然不会做饭,但有把子力气,可以揉面。 醒面的时候,李青文炸了一大锅蘑菇酱,他舍得放油,蘑菇酱翻炒的时候的油汪汪的。 蒋立平和江淙把东西送过去,陈文十分意外,他以为这些贡品要到来年春天可能才能凑齐,没想到这么快就好了! 把东西收下,陈文跟着俩人又过来了,想听听他们如何顺利的完成任务,另外还想吃个饭。 李茂贤和李茂群会伺弄菜,他们在家也不咋吃,攒了许多白菜。 在煮面条的时候,李青文估量着时间,又多了一锅醋溜白菜和野芹菜炒肉。 等他做好,蒋立平和陈文恰好也到,立刻盛面条吃饭。 屋里的火墙烧的烫手,把咸香十足的蘑菇酱和到热乎乎的面条里面,特别下饭,许多人吃的都冒汗了。 陈文这阵子忙着安置刚到的流犯,忙的没吃好饭,这一顿吃的比他们出去的人还多了大半碗。 周瑶也是饿极了,在野外她和一众男人吃,回来就得注意避嫌,她没到桌子上挤,李青文从一个锅扎了几个炖的差不多的鸡腿给她放在碗里。 不知道咋被马永江看到了,也嚷着要,他这一嗓子把李青风招来,俩人像是狼一般蹲在灶台前,秃噜秃噜吃着碗里的面条,眼睛却一直盯着冒着热气的陶锅。 他们这边才吃完饭,伙房那边的人听到信儿了,送过来两盆豆腐,这次不用换,特意多做的,拿来给他们尝尝。 李青文把豆腐一块块的捡出来,正想往盆里装几个鸡腿给他们带回去,马永江却死死的压着锅盖,“给他们拿生肉,伙房锅大火旺,很快就煮好了!” 他和李青风齐心协力,多少个李青文也拗不过,不得已割了一嘟噜腌肉。 虽然他们这顿饭吃的很快,但收拾完也后半夜了。 陈文走后,大家伙揉着肚子躺在炕上,李青文原本还想练半个时辰字熟悉熟悉,被李茂贤给拦住了。 江淙就着松明的亮,一针一线的缝枕头。 李青文的枕头不知咋刮破了,在外头一直将就着,回来有针线就好办。 刚缝到一半,李青文就不干了,拉着他进被窝,嘟囔道:“夜里干针线活最费眼了,不差这一晚。” 躺下后,江淙把胳膊横过来,李青文枕在上面,睡的多了,他觉得不比枕头差啥。 灭了灯,屋里漆黑一片,不用看,待颈子上吹过的气平稳下来,江淙就知道李青文睡着了。 整个晚上江淙的手也不用特意伸着,因为睡一会儿,李青文就会滚到他胸口处。 在他们出去寻贡品的这些日子,边城来了好几拨流犯,约莫几百人,当李青文第二日看到恁多人时,一时间竟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冰天雪地中押解而来的流犯这这一路可是受了许多罪,听说道上死了二十几个,路上又增了许多新坟。 因为新来了许多人,边城的这个冬天多了几分动静,但大都是哭喊之声,还有官兵无情的呵斥。 李青文没啥空闲想这些,回来以后要读书练字,空下来的时间便把那些油果子敲碎,蒸煮,这些活他不用动手,有李茂贤和李青宏他们帮着做。 拿到皮子的董明要教做酒,李青文实在腾不出空,先让李茂群去学,李茂群激动的一个晚上没睡好。 他都没想过,自己还能在这里学门手艺! 李青文和李青宏把自己没咋吃的榛子给李茂贤尝,李茂贤吃了一点,又分给了儿子。 虽然取蜡的事情李青文不用动手,他也没闲着,把土筐里长的差不多的菜拔出来,筐里的土倒砸碎,添点牛粪,继续栽种。 在土筐里种菜听起来有点蠢笨,但却不能小瞧。 枝条编的筐大都三尺多长,两尺多宽,里面装着厚厚的土,就拿姜来说,这里的肥土掺上点糠,把催了芽的姜块种下去,好好伺候,三四个月能长出大几十斤生姜。 只两筐,这一年种个三四回,一边吃一边种,还剩下一大堆。 这仨屋子看着挤吧,能容几十个土筐,几乎整个屋子都摆满,冬天有暖炕和暖墙,一年不停歇,能出许多菜。 把长的差不多的白菜背到伙房,他们有人专门腌咸菜、萝卜和酸菜,李青文麻烦他帮着腌。 都入冬这么久了,第一次见到新鲜的菜,伙房的人一边摆手一边说着好好好,摆手的意思是,这么鲜的菜腌了太可惜,直接吃多好啊,嘴上答应的是愿意帮忙。 这多士兵吃喝拉撒可不是小事,他们有专门的菜地,当然,伺候菜地的大都是流犯。 秋日里菜地就空了,别说士兵,就是上头的人吃的也都是菜干和腌菜,新鲜的菜相当的难得。 李青文放着新菜不吃要腌了,谁听了都是一脸懵。 “这不快要过年,我们老家那边都要吃酸菜饺子……”李青文解释道。 伙房的人喷出一口唾沫星子,“我们这酸菜多的是,你随便拿,看到没,那些缸里全是,酸味都有好几种哩,我给你切几颗尝尝……” 最后,李青文把菜留下,任由他们随便处置。 李青文说想要育苗,李茂贤便打了些木头架子,木头架子高低十几层,每层铺上土,做苗床足够。 苗床刚做好,拉回来的油果子蜡也被煮出来了,这回得了好几盆蜡油。 要做蜡烛这天,大家把手里的活都先放下,围着李青文看,这蜡烛是如何做的。 没有竹子就把木头劈成极细的签子,在木签上半边裹上一层纸,这纸是李青文练字后留下的,已经攒了厚厚的一大叠。 把野草茎从上到下一圈圈的缠在被纸裹着的木签上,按理说最灯芯草最好,这里找不到,但普通的草可到处都是,随便在雪底下就能薅一大把。(注:1) 木签子长长的,把绑着草茎的一头扎进蜡油盆中,然后再拿出来,上面便会挂上一层蜡油,此时蜡油还没有完全干,蘸着蜡油用手来回搓涂匀,拿出来放在一边晾。(注:2) 一共做了几十个木签,几根几根的浸泡到蜡油中,搓蘸了蜡油后,待晾的差不多,再把这些竹签继续往桶里放……如此重复许多次,木头签子上头的蜡油越来越厚,蜡烛已具雏形。(注:3) 即便眼睁睁的看着李青文动作,众人依旧时不时惊叹出声,这玩意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啊,真是想不到!! 众人夸李青文夸的口干舌燥,却不停嘴,对着李茂贤使起了劲,“叔,你这儿子生的好,个顶个都是有出息的,青瑞稳重,青卓聪明好学,青宏老实能干,青风和小仔儿就更别提了……” “都是
相关推荐:
召唤之绝世帝王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双凤求凰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爸与(H)
我在末世养男宠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萌物(高干)
南安太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