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一天就面对了这种事,也让众人心中多了些猜测。 就算王文这种巡抚一地的大佬,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进士依旧很是重视,在众人进门没多久,就笑呵呵的从书房迎了出来。 众人不敢托大,赶紧行礼参拜,一番客套之后,王文皱眉看着一身酒气的李琦,脸上满是不喜表情。 “这个徐星,在我眼皮子地下,还敢作妖,这些生瓜蛋 子就算被你忽悠了又怎么样?幼稚!”王文冷笑一声,继续回书房中察看庆王的田册。 至于李琦等人,则是被他安排在府中住下,说是舟车劳顿,要等明天一早再开始工作。 远在京城的朱祁镇,好像是心生感应,突然停下翻阅奏折的手,抬头看了看窗外。 “进士们应该已经到地方了吧?”朱祁镇问。 金英赶忙回禀:“回皇上,前往河南府的进士们,前天已经到了,宁夏卫那边还没有消息,想来也就在这两三日间。” 朱祁镇点头,正欲说些什么,新任户部尚书杨善于门外求见。 “臣杨善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善进门便跪。 “怎么了?”朱祁镇问道。 “启奏皇上,前番京城粮价动荡,户部却束手无策。 臣细细想来,应该是户部所属商行没能像粮司那般,承担起应有责任。 臣建议,日后户部商行以行业拆分成数个商号,各商号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共同维稳物价,不知皇上以为可否?” 朱祁镇闻言大喜,连说了数个好字,“杨善,你果然不负朕的期望,你这个想法好啊!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赶紧实施!” 杨善呵呵一笑道:“全赖皇上此前安排,臣才能想到如此精妙的点子。 若说想法,还是皇上高屋建瓴,早就做好了规划,臣只能是照葫芦画瓢,皇上不说臣剽窃就好。” “你倒是会说话!”几句话说的朱祁镇龙心大悦,直对这位早前不喜的侍郎刮目相看。 杨善趁热打铁请求道:“皇上,既是要改,那就请皇上赐名吧!也好让臣等时刻记住皇上的交代,为大明多出一份力!”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那就再行业前面冠以皇明之号以做区分。 记住了,有了这个名字,就是代表大明在做事,做事要有规矩,要讲大局。 还有,严查仿冒,千万不能使朝廷声誉受损!” “皇上圣明烛照,臣五体投地!”杨善马屁拍个不停。 “还有事吗?”朱祁镇已经重新拿起了桌上奏疏,准备送客了。 杨善赶忙点头说:“微臣还有一事,如今我大明钞法没落,民间已近乎弃用,臣以为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第340章 朱祁镇放下奏疏问:“你有什么想法?” 杨善早有准备,“启奏皇上,臣以为钞法之意,在于便利商业,减少铜钱转运之难。 而现在民间多用金银替代,既是如此,不如朝廷亲自推动,也好让金银早些替代钞法,让民间贸易得以繁荣。” 朱祁镇心中一动,他问:“你是想让朝廷铸造金银钱币?” 看着点头的杨善,朱祁镇心思一转,这也是个办法。 宝钞为什么民间不用了?是因为宝钞没有公信力,朝廷不能保证其价值。 而金银不同,金银天然就有稀缺性,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存在,只是单单这样,还不能达到他的目的,他要的是彻底稳定货币体系。 想到这里朱祁镇终于下定了决心,“你这个想法不错,只是朕觉得,单纯的铸造金银数量一多既不方便。 也会因民间的私采而使得金银价值变低,这样,以后金银等物皆如铜般铸币,普通金银不参与民间流通。 你们户部尽快照着这个思路拿出一个章程出来,记住,一定要让货币,控制在朝廷手中,不能被任何人所影响。” 杨善一愣,似是在消化朱祁镇所说的想法,良久之后,方才领命出宫。 朱祁镇拿起奏疏又放了下来,问向金英道:“福建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金英摇头,“奴婢最近没听到福建那边有什么消息,奴婢这就去问袁彬。” “算了!也不知道郭懋跟俞鉴事情都办的怎么样了……希望一些顺利吧!”朱祁镇自语一声,终于将心神沉入奏疏之中。 永宁卫,一出靠海的人家,宅院不大,看着有三进的样子,门上一个俞字被海风吹的几乎没了颜色,零零星星的跟其余庄户隔了老远。 此时的俞家门口,俞鉴伸手叩击门上铁环,发出咚咚声响。 不多时,只听门内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谁啊!” 俞鉴长出一口气,赶紧高声回道:“我是俞鉴!老家的亲戚!” “俞鉴?”里面声音带着疑惑,随后们缓缓打开,走出一个中年妇人,“你是?” 俞鉴见状赶忙打招呼:“婶婶好,我是俞鉴,我爹叫俞修静!” 夫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的点头,脸上露出一抹奇怪神情,有些不咸不淡的说:“原来是俞鉴啊,快进来吧,怎么提前没打声招呼,你的两位叔叔都出海捕鱼去了。” 俞鉴一愣,他来之前可是已经来过信了,怎么看样子信没收到?或者…… 俞鉴没往下想,只当是没收到,将礼物交给婶婶之后,婶婶脸上笑容多了不少。 “你看你!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都是自家人这么见外干什么!”婶婶嘴上埋怨着,手里可一点不含糊,提着那些礼物就送到了屋里。 跟在后面的俞鉴只听见婶婶叫了一声:“爹,大爷爷家的嫡孙俞鉴来了,这是他给您老带的礼物!” 话音一落,俞鉴已经跟着进了门,只见正堂里面,一个老人正躺在床上抽着旱烟,时不时的还会咳嗽两声。 俞鉴赶紧跪下来砰砰砰磕头:“叔祖好,孙儿俞鉴给您请安了!” 俞海脸颊清瘦,可是颧骨高突,看样子以前并不瘦,应该是年纪大了之后,才开始消瘦起来,见俞鉴来了,一双浑浊的眼睛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是嗯了一声,便没有再说话。 俞鉴有些尴尬的跪在地上,也不知是要不要起来。 也是婶婶不想让气氛太过尴尬,边笑边来拉俞鉴,“你看看,做了官就是有礼貌,赶紧起来,你小爷爷年纪大了,又不爱说话,你别害怕,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 “行了秀英,你出去忙吧,我跟这小子说两句话。”俞海在床边磕了磕自己的烟袋锅对儿媳妇说道。 婶婶一听,有些担心的看了俞鉴一眼,小声交代一句:“别跟你二爷爷顶啊,他脾气不好。那行爹,你们爷孙俩好好聊聊!有事叫我!” “谢谢婶婶!”俞鉴目送婶婶离开,在一转头,不知何时自己的叔祖已经从床上起来,正站在自己面前静静的打量着自己。 “你爷爷,是什么时候走的?”俞海终于开口。 “我爷爷是正统十一年驾鹤西去。”一说去世的爷爷,俞鉴的神情也有些落寞。 俞海点头,“哎,可惜临死也没能见上大哥一面!”声音里充满了遗憾。 俞鉴见状赶紧说道:“二爷爷放心,爷爷是在梦中去世,无病无灾,没受罪!” 俞海终于露出点笑容,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日子都是掰着指头过得,指不定他那天也没了。 “那就好,没受罪好啊!我估计就没这个福气了,一身的伤病,到了日子也得遭罪。”俞海感慨道。 “不会的!孙儿可以为二爷爷请御医给您调养,保证二爷爷长命百岁!”俞鉴赶紧表态。 俞海看了他一眼,俞鉴感觉自己在这一眼下如同不着寸缕,被看了个通透。 “怎么看御医?去京城?还是得给皇帝卖命去出海下西洋?”俞海反问完不等俞鉴作答便说,“个人有个人的命,大哥没受罪是他德行高,上天的恩赐,我就不行了,到时候受罪什么也是我的命,我也得受着。” “二爷爷,孙儿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不是这个是什么?你来不就是为了劝我出海的吗?”俞海纳闷的表情很伤人。 俞鉴顿时泄了气一般的点头,可是随即又抬头说:“即使您不去,我也会去请最好的太医来为你调养身体!血脉亲情岂是其他什么可比的?” 俞海一愣,似乎是没想到俞鉴会这么说。 可随即又是自嘲一笑,“嘴倒是挺甜!行了坐下先喝杯茶吧,你两位叔叔还没回来,到时候有新鲜的海鱼吃,你久居京城,平时可见不到这些东西。” “谢二爷爷,孙儿能不能问问,您为什么不想再出海了? 孙儿以为您原本数次陪同郑和下西洋,征服大海就是您一生的目标,我觉得我们俞家人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梦想。” 俞鉴一边说着,一边看着俞海,想从他的表情中得到一些更有用的信息。 可俞海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将手里的烟袋锅拿出来,重新填充烟草,时间不长就有一阵白烟出现,给他闻的够呛。 “俞鉴!门外有你的朋友找你!”门外传来婶婶的声音。 俞鉴倒是早就知道锦衣卫要来保护他跟俞海一家,可俞海不知道,闻言猛然站起身子,目光寒芒迸射的看向门外。 “二爷爷,这是皇上专门派来保护咱们的,孙儿去看看!”俞鉴说着奔向门外,俞海虽然相比方才松了口气,却还是跟着来到院中。 “我来了,谢谢婶婶,这是我的……”俞鉴说着已经来到门口,只是跟那人一对视,他就觉得事情不对,怔然停下了脚步。 那人一见俞鉴,狞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把长刀,直奔三人而来。 俞鉴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可身边是老弱妇孺,一伸手就将婶婶拉到身后,他怒目而视道:“你是何人!” 那人已经将刀抽出鞘,“想知道,就下去问阎王吧!” 第341章 一把大刀在俞鉴眼中缓缓放大,就如同口口相传的那样,人死之前真的会回忆…… 实则这只是俞鉴的想象,面对这个凶器,他一介文人纵使气节不亏,可勇气还是差了些。 将家人拉在身后之后,就紧闭双目准备接受马上而来的死亡。 “当!” “噗!” 一声脆响之后紧接着又是一声闷响,俞鉴诧异的睁眼,他刚刚好像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景象,还没来得及回味,就被人给打断了。 目光移动,那个凶狠的大汉此时已经呆立不动,手中的那把骇人的大刀掉在一边。 “是谁!这么不讲江湖道义,竟敢偷袭!”那人嘴中突然有鲜血低落,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然后向后一仰,闷声倒地。 俞鉴茫然的目光来到那人身后位置,只见两个汉子来到院内,一个不惑中年,一个及冠青年,都在整理手中的飞刀。 “你们是?”俞鉴一时间脑子有些转不过来弯。 “俞大人,我二人是奉命来保护你的,在下张松!” “李剑!” 说完二人又向俞海他们点头示意,从怀里掏出郭懋书信递了过来。 待俞鉴详细确认信件真实之后,这才长出一口气,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婶婶见没了危险,哆哆嗦嗦的站直了身子,倒是俞海一双包含沧桑的眼中没有一丝波澜。 “多谢二位,若不是你们,恐怕今天我们一家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俞鉴依旧后怕的说道。 听俞鉴这么一说,张松跟李剑同时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留李剑处理那人尸体,张松接话道:“俞主事说的我们兄弟汗颜啊! 我们奉命前来保护你们一家,若是真遭了贼人暗算,那才是百死莫赎! 幸好没有酿成大错,否则真不知道该怎么向郭大人,向皇上交代了!” “张哥,什么都没有!”在尸体上快速寻摸过的李剑抬头说道。 张松点头,“这帮人还真专业,竟是提前准备好了。” “俞鉴,你是我们的亲戚还是仇人?为什么你一来,就有杀手找过来!”婶婶突然开始大喊。 俞鉴束手无策的站在那,口中我我我的说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 张松二人默默处理着自己的事,这是俞鉴的家事,他们也不方便说什么。 “好了!秀英,事已至此,你就算杀了俞鉴也无济于事。况且,这也不是他能做的了主的,要怪就怪那些贪心的人吧。” 沉默如山的俞海一开口,婶婶不敢多言,默默退在一边,不停的抹泪。 “二位差官,劳烦你们了,我跟俞鉴说两句家里话,不知道行不行?”俞海又看向张松二人。 “老爷子那里的话,我们本就是来保护你们的,不用问我们兄弟,也不用管我们俩。”张松忙说道。 俞海似是松了口气,啪嗒啪嗒就又抽上了旱烟,向屋里走去。 俞鉴见状不敢耽搁,随着房门的一声轻响,祖孙二人消失在了张松二人的视线中。 婶婶一看处理尸体的李剑,却是无法想象这个看着也才刚刚成年的孩子,如何能做出这种她想都不敢想的事。 正看着,李剑突然抬头,嘴里露出一口大白牙。 “妈呀!”婶婶惊叫一声,赶紧跑到了厨房避难。 “我这么可怕吗张哥?一个老娘们都怕我,以后怕不是要找不到媳妇了……”李剑一脸落寞。 张松那压抑不住的大笑传进了房间中,此时的正堂内,俞海一扫方才漠不关心的样子,一声轻叹坐在桌前,点了点身边的凳子,俞鉴会意赶紧坐了过去。 “我不是不愿意再出海,实际上,只要你出过两次海,你就再也忘不了那片天地。 那安静时如蓝宝石一般的海面,狂暴时比黑夜还要深沉的深渊。 它的美丽,是每一个见过的人都难以忘记的,让人沉醉疯狂。”俞海缓缓开口,为俞鉴刻画出了截然相反的两幅画面。 俞鉴静静听着,不敢打断俞海。 “不是我年纪大了,不敢出海,只是,我不能! 你去问问你爷爷,你爹,我当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多少人畏之如虎的海域我都如履平地,凭的就是我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俞海此时不再像一个老翁,而像是一个常胜将军。 “古之先贤愚公也不外如是了!”俞鉴有种感慨道。 俞海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他也听不大懂,但是知道俞鉴是在夸他。 笑完是一声长叹:“哎!都过去了,自从郑公死后,宣德帝驾崩,就没有我们的天地了,你可知我为什么不愿意出海吗?” 俞鉴眼睛一亮,终于说到正题了,“请二爷爷教我!” “别整这文绉绉的词,听起来费劲,也没别的,就是有人告诉我不让我出海,否则就要灭我们俞家满门。”俞海说到。 俞鉴紧皱眉头,他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人明目张胆到这个地步。 不过想想那个杀手,心中疑惑也就少了,随即是满腔无处发泄的怒火升腾。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俞鉴突然大喊。 俞海并没有阻止,看着俞鉴样子,反而多有些欣慰,“这才是我们俞家的种!” 发泄了心中的郁气,俞鉴看向俞海,“二爷爷,现在您愿意出山吗?” “去!凭什么不去,不是为了子孙我这把老骨头有什么怕的。 现在可好,我愿意当缩头乌龟,这帮子畜生倒是不依不饶的! 既然这样,我还就跟他们杠上了,有本事去皇宫把我弄死!”俞海脸色通红,满是怒火。 等祖孙二人再出房门,俞海已经没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带着笑意在俞鉴的搀扶下来到院中。 婶婶一看,也赶忙擦擦湿漉漉的双手出了厨房,“爹,您这是?” 不等俞海说话,院门外又传出了敲门声,张松和李剑身形绷紧,正要上前。 “秀英!开门秀英!大白天的锁什么门啊!”门外传来了俞海大儿子俞修义的叫声。 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毕竟有死尸在前,谁也不知道这来的是不是又一波杀手。 “来了来了。”秀英答应一声,赶紧跑过去开门。 等到俞修义与俞修文兄弟二人,带着儿子辈,拖着满满几袋子的海货进门。 看着满院的陌生人,甚至地上还有一具尸体,即使是面对海浪也毫不畏惧的他们登时就乱了神。 “这,你们是谁?爹,嫂子你们没事吧?”俞修文看着还不到三十岁,惊叫道。 俞鉴赶忙上前见礼,“二位叔叔,我是俞鉴,俞修静之子!” 随后将方才发生的事细细详说,几人这才恍然大悟,看着自己的老爹等待着一家之主发话。 “赶紧收拾东西,咱们这就跟着元器入京,哼,想逼死我们,我倒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俞海冷哼一声。 俞修义等去休息东西的当口,张松赶紧凑到俞海旁边道:“老爷子你刚才说是谁要逼死你们?” 俞海上下打量了张松几眼,反问道:“你们俩是锦衣卫吧?” “老爷子目光如炬,我二人正是天子亲卫。”张松抱拳道。 “那就太好了,你们一定要好好查查这姓蒲的! 福建宗族都是以他们蒲家马首是瞻,只要打掉了他们!这海面上的海盗就没了!”俞海恨声说道。 张松与李剑对视一眼,试探的问道:“您是说,这个杀手是他们蒲家派来的?” 俞海眼睛一瞪,“那不然呢?就是他们威胁我不让我出海!” 张松哈哈一笑,“老爷子放心,这蒲家马上就到头了!” 第342章 泉州城,不知何处的一个逼仄潮湿加黑暗的小屋。 借着油灯的些微亮光,蒲思源奋力挪动身子,想带动身后柱子朝门口挪去,可惜只是徒劳的让头顶簌簌落下些灰尘罢了。 “吱呀~” 门被人推开,郭懋随之走进来,身后是一片黑暗,这才让蒲思源知道原来已经到了晚上。 “郭大人,小人真的不知道你问的那些事情。 什么网罗仕子,妄图通过家中关系来影响朝廷制度,这些都是莫须有的罪名。 老朽年迈经不起这些折腾,真若是大人想
相关推荐:
极品仙妃:帝少的心尖宠
赖上无良痞公主
憋屈炮灰养崽后奋起[快穿]
全球觉醒:从觉醒虚空恐惧开始
我想是自由鸟
万事屋的顽皮天师
我可不是侦探
群雄
打死那个撒比苍云[剑三]
庶女为妃之王爷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