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棋人 > 第164章

第164章

王龑是在发泄,并不是真的这么昏头的想法,苦笑连连没有接话。 “公子,有明军两骑三人逃了出来,正向杭州方向而去。”突然一个探子传来情报。 “杀了!”王龑淡漠的说。 第419章 随着探子领命退走这里重新陷入了安静,王龑带着闲情雅致的坐下开始喝茶,仿佛城中的惨叫与厮杀与他无关。 至于他所说无能的瓦剌,与阿剌知院,倒也不是真的不想掺和一脚。 只是现在他们本身就面临着危险,又如何能腾出手来觊觎大明? “张掌柜,我们丞相有紧急军情处置,还请您见谅!” 草原上不知何处的一片水源旁边,张岩等在一个奢华的帐篷门口,被一个人拦住。 张岩脸色有些不好看,他已经连着求见了几天时间了,丞相大人不是不在,就是在忙。 连个好点的理由也没有说过,真是太不拿他当回事了。 “丞相大人如此,可是不将我们东家放在眼里?只是想与丞相商议大事,就左右推脱,难道是不想要我们的大量粮食了?”张岩也有了脾气。 “你怎么敢这么说话?我们丞相也是你可以妄议的?”守门那人脸上一恼,就伸出蒲扇大手向张岩抓来。 本就是一时激动,张岩见此情形那还敢有意见,连连后退却没办法脱离对方的大手。 “不得无礼,请客人进来!”此时帐中突然传来了阿剌知院的声音,守门的自然不敢不听,将张岩放了进去。 “哼!”张岩重重哼了一声,走入帐中。 进入帐篷,入目只有阿剌知院一人,对于他在忙军政大事的托词更是心里不爽。 虽然我地位不高,但是好歹也算是代表了身后的王家,你这么轻看我,小心我不卖你粮食!张岩气恼的想到。 阿剌知院是什么人?在瓦剌的内斗中最后胜出,甚至做了第二个也先的存在,头发丝都是空的,哪里看不出张岩的想法。 不过对于张岩背后的人,他还是需要他的粮草的,也就不跟张岩这个毛头小子一般见识了。 “呵呵,张掌柜,我可不是在敷衍你。 想必你在大同也听说了,喀剌沁最近趁机吞并数个小部落。 现在他们已经成为草原中不可忽视的一方势力,就算是如今的瓦剌也不敢说能够胜过。”阿剌知院说道。 见张岩神色一动,阿剌知院接着补充道:“那张掌柜可知道此时喀剌沁已经开始试探我们瓦剌,甚至不日就要进攻吞并?” 张岩瞠目结舌的看着阿剌知院脱口而出道:“不会吧!” 随即又觉得这话说的不够稳重,想到了这段时间活跃的喀剌沁部落,他心头震动间,已经对阿剌知院的话信了八成。 “张掌柜可知,这喀剌沁的先锋是谁?”阿剌知院乘胜追击。 “是谁?”张岩配合的问。 “马可古儿吉思!就是那个逃了的脱脱不花幼子!”阿剌知院见张岩对人名没有概念,进一步解释说。 这一刻的张岩已经全信了,这先帝的幼子,可比现在的大汗更有继承权,“这样,想必现在丞相的处境也……” 不等张岩说完,阿剌知院沉默点头,长叹一声说:“现在已经是内忧外患,原本被压下来的反对者,已经重新活跃! 如今的我已经自顾不暇,希望张掌柜能够将这件事回禀,也好让王公子伸手援助。 如此我才能在腾出手之后,配合王公子的大计啊!”阿剌知院充满期望的眼神落在了张岩身上。 “呃……这……” 不说草原的寒风呼啸,阿豪三人一路奔波,几次遇险,甚至引路将士都死在半道上,这才在一天时间内赶到了大明水师杭州驻地。 说明来意之后,被人请进了军营,时间不长已经是大明水师千户的向洪接待了二人。 “大人!军情紧急!”阿豪见来人马上开口说道。 向洪神色严肃中也透露着从容,闻言点头,“都督大人已经接到锦衣卫的消息,早安排人马赶赴松江府,你们毋需太过忧虑!” 阿豪跟骆承业对视一眼,惊喜和振奋溢于言表。 “水师果然是精锐!不光军容肃正,还如此的高效!”骆承业忍不住夸道。 从来到水师营地开始,他就信了从安邦的话,身为大明子民,见到国家强盛自然高兴。 向洪谦虚摇头,“二位冒着风险才是真英雄,请现在营中休息,都督大人已经派人调查二位路上遇袭的事了。” 二人再次对视一眼,心中对水师的好感陡然上升。 辞别向洪之后,骆承业夸完水师,还劝阿豪参加。 阿豪虽然意动不过还是惦记着家乡的码头,一时间不能下决定。 却说驻杭州水师都督孙镗,亲自带人前往松江府,一路上数千大军浩浩荡荡。 根据锦衣卫的线报,倭寇人数远没有上次多,三四千人已经顶天了,只要自己一到,那顷刻间就能将倭寇歼灭。 “报!都督!松江府方向已经没有倭寇踪迹,看痕迹应该是朝苏州府方向去了!”军中斥候来报,也让孙镗吃了一惊。 “倭寇原是以劫财为主,怎么会如此快的转移? 而且不退反进,这不是要深入我大明的腹地? 苏州一过就是南京,万万不能有失! 传令下去,转向苏州,全速前进,务必要将倭寇歼灭在苏州城下! 所有斥候现在第一要务找到倭寇踪迹!延误军情者军法论处!”孙镗怒吼一声,一马当先向北转向。 斥候不敢怠慢,赶紧着急同伴,将孙镗的命令分派,向着苏州方向与追寻倭寇踪迹而去。 嘶嘶! 战马一声高亢的长嘶声中摔倒在地上,马脖子已经插上了数根箭矢。 水师斥候顺着马匹到底翻滚着想要逃走,却被更多的箭矢射中,整个人变成了刺猬一般。 “死了!把人拖走埋好,千万不能让水师的人马发现!” 带头蒙面人交代完后,手下麻利的收拾好了现场,甚至将落下血珠的干草都清理干净…… “唔,这孙镗倒是聪明,只不过你眼睛太瞎,不如本少爷!”王龑自得一笑。 此时他的面前水汽蒸腾,身处在一间豪华大房间中,一股好闻的香气在整间屋子里铺满。 身边束手而立的伙计,正一动不动等着王公子的吩咐。 马上,王龑便说道:“传我命令,将水师的夜不收都给安排好了,千万不能让孙镗发现了他们的目的!” 等到伙计离开之后,王龑又自语:“孛来,若是你有用,那咱们未必不能合作。” 第420章 “都督,倭寇好像消失了,我们前往苏州方向的人马都没有发现他们。”负责探查消息的一个副将如此禀告。 若是他再派人前往寻找,一定能发现自己派出去的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被人伏击,这才是没有消息的根本原因。 只是现在刚刚开始进军,人手都是才派出去的,又要探查极远之地,这才让他没有想到这个可能。 孙镗没有什么表情,依旧是以最快的速度前往苏州城。 副将将自己的情报汇报完毕,刚想回去,就有一个负责追踪倭寇动向的将士前来汇报情况。 “都督!将军!”将士骑在马上,有些微微气喘。 “如何?可是有了发现?”孙镗见状极关心的问道。 将士快喘了两口气,点头禀告道:“启禀都督!倭寇的大队人马在前往苏州途中,突然转向,已经接近崇明岛,看样子是要逃亡海上!” 孙镗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次倭寇的行动怎么雷声大雨点小。 既没有在松江大肆劫掠,又没有继续深入。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回倭国可能还是赔本的买卖,完全不像是倭寇的作风。 “你们可探查清楚了?不存在倭寇分出疑兵,吸引我军注意力?”孙镗再度确认信息的准确性。 将士用力点头,他们自然不会将没有核实的消息上报,不然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孙镗自然没有再怀疑,只是想不通倭寇的动机,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 不过任凭孙镗如何去想,在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的时候,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按照将士指引,再度改变方向。 “大部队方向不变,万龙,你带麾下千户所前往苏州、南直隶等地,若有军情,务必速速报与我知道!”孙镗如此说道。 此时的大明水师,可不是卫所可比,没有逃军的千户所,满员足足千一百二十人。 人手又是大明精锐第三军,即使是正面对抗这二三千的倭寇,也是丝毫不怕的。 拖延时间等候大军支援,更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也是孙镗做的两手准备。 万龙领命而去,孙镗带领大部队继续追击倭寇,倭寇乘船而来,自然没有战马骑乘。 不过现在的大明水师还有些有名无实,手中战船虽然开始配备,可做不到所有部队都配置。 加之士兵多步卒,还未能精善水战,面对上了岸的倭寇自然选择了最熟悉的战斗方式。 只要在倭寇上船之前凭借战马优势截住他们,自然可以一役以毕全功。 被孙镗追击的倭寇们,已经跑到太仓州。 因为附近有镇海卫的存在,倭寇们甚是低调。 一个个穿着独有的木屐,在地上不停踩踏出人数众多的痕迹。 相比着追击而来的孙镗大部队,速度简直可以用蜗牛慢爬来形容。 “田谷君,如此愚蠢的行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头上长了一道长疤的八本木步不耐烦的跺着地问向身边同伴。 田谷優也发狠的踩踏着地面,停了八本的问话,稍稍停息叹息道:“等我们将明军主力吸引过来,就能前去参战了!”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万一被明军全歼,我们岂不是无法完成天皇交代的任务?”八本木歩埋怨道。 田谷優看了他一眼,什么天皇的任务,你小子就是怕死!还大日本武士呢! “我也想为天皇尽忠,可是谁让我们不是将军的嫡系?希望海面上的接应早点来吧,这样,说不定还能立些功劳!” 二人聊着,跟着大部队向崇明方向越走越远。 此时在他们北边,正有一支明军整装待发,为首一个小将,面白如玉,嘴角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看样子年龄不会超过二十岁。 “怎么样了?”镇海卫千户费漠激动的问向夜不收。 “启禀费千户,倭寇已经在我方五里之外,脚踏大地不知何为!”夜不收摸不着头脑的回报道。 “脚踏大地?难道这是他们倭国的什么仪式? 不管了,管他什么情况,兄弟们!随我来!定叫他们又来无会! 区区百余人马,敢来我们镇海卫的地盘,真是不想活了!”费漠坐骑跟着他的话语,不安的用马蹄刨着脚下地面。 “千户!贸然前往攻击,恐怕不妥,要不还是回禀指挥使大人再做决定?”夜不收满脸的不愿意。 费漠年龄小刚刚袭职没有多久,正是要建立威信的时候,哪能听夜不收的意见。 白脸一摆,没再搭理他,高举手中兵刃,大喊一声冲啊,便一骑当先冲了出去。 后面的将士见到千户已经出动,就算心里有别的想法也不敢不跟,一个个内敛精神,跟着费漠杀向倭寇。 “哎!这小子!怎么不听劝啊!这么动手,有功也是过!哎!”夜不收叹息一声,却也只能跟上。 “田谷君,你听到什么声音没有?怎么像是战马的马踏声?”八本木歩狐疑的朝着北方望去。 片刻后,脸上疑惑神色尽去,他脸色大变的喊:“明军来了!” 实则不用他提醒,如此明显的未曾隐藏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发现了费漠的踪迹。 一个个倭寇,在头目的指挥下开始朝着不利骑兵冲锋的地形跑去。 也是此地多水系,身边就有大河滔滔,河岸边都是淤泥,也不利于战马冲杀。 一行百余的倭寇,在看见明军的时候,就不再顾忌自己任务,开始沿着河边疯狂逃窜,期望能避开费漠的追杀。 只是两条腿哪里能跑的过四条腿的战马?在倭寇的印象里自从看到了明军之后,几乎只是转瞬间,身边就传来了战马的喘息声。 跑的最慢的田谷優惊恐回头,只见费漠手中马刀闪亮,混着日光劈下,晃花了他的眼睛,也让他没看清自己是怎么死的。 “哈哈哈!兄弟们!跟本千户杀啊!把这些倭寇都斩杀在大明!让他们再也不敢觊觎我朝百姓!杀!”费漠大笑着,冲到了倭寇的队伍中,左右劈砍之下,数人已经授首。 第421章 成为了明军的靶子,顿时有些倭寇就破了防,尤其是那些新被征兵的倭人,更是哭了出来。 “妈妈!我想回家!” “会子!你不要等我了,这片土地太可怕了!你早些做歌姬了吧!” “妹妹,哥哥对不起你,不能回去送你出嫁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 “叽里咕噜说的什么?还不如鸟叫好听!赶紧给爷闭嘴吧!”费漠边杀边骂,只是身下的坐骑速度越来越慢。 原来是踩进了河边的淤泥里,重量太重已经陷进去半根马腿了。 身后的镇海卫将士自然也都遇见了这个难题,纷纷从马上跳下, 原本的脚力优势,现在也被缩小到了一个很小的差距。 只比倭寇多了一天的休息时间,可是身上的甲胄现在却成了拖后腿的,双方转眼间陷入了追逐战。 “哎!早知道就命人在前面堵截了!”费漠大悔。 只是现在情况已成了这样,说再多的也没用了,只能追了。 前面的八本木步忽然发觉身后喊杀声变小,这一回头才发现明军战马陷进了淤泥里,开始下马追击。 可都是长了两条腿,谁还跑不过谁了? 当下心中清醒,脸叫了数声的田谷君,只是无人应答,也不耽误他逃命。 这边一追一逃,在后面还不知道已经交火的孙镗,此时正为夜不收被阴死恼怒。 却原来还是王龑安排的人马,想着既然要因明军前往追击,就要做的像点,特意在路上埋伏了几波人马。 将夜不收杀了之后,就扔在路上,给后面的人来收,更进一步刺激了孙镗,连连催促尽快追杀。 南直隶这边的情况,自然早早的就被锦衣卫送到京城。 原本正在修身养性的朱祁镇看了,连忙着急内阁大臣商议对策。 至于六部的尚书们,在朱祁镇的可以冷落下,已经完全被内阁取代了君前奏对的作用,成为了大明的第二梯队官员。 这次又是倭寇作乱,自然要由于谦与蒋琬这两个负责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阁老为主。 “一,将倭寇尽快歼灭;二,组织大军,攻打倭国。 三番五次寇我大明海边,真当我大明好欺负?” 随着朱祁镇将权利进一步下放,他身上皇帝的威势也越来越足,开口间令阁员们大气都不敢出。 等到朱祁镇说完了,主管户部的阁员刘中敷方才开口:“皇上,我大明这些年多有战事,区区一倭国实在不值得我们兴师攻打,得不偿失啊!” “是啊皇上,请您三思!”高谷也是保守派,一听这话,马上跟进。 其余几人也都在观望,想看看朱祁镇会怎么处理这事。 朱祁镇没有生气,抬眼看了二人问:“你们知道倭国有什么吗?” 二人对视一眼,皆是摇头表示不知。 其他阁员也都竖起了耳朵,想知道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见勾起了几人的兴趣,朱祁镇没再卖关子,“倭国有纯度极高的白银矿!只要灭了他们,咱们大明不管花多少银子,都能从倭国赚回来,什么藩属之地,没有驻军算藩属吗?做人要务实!” 朱祁镇老气横秋的在几人面前指点江山,几个老头子对视一眼,主管礼部的苗衷不再沉默。 站出来奏对,“皇上,太祖列下了十五不征之国,这倭国就是其一,这岂不是有违祖制?” “太祖说不征不假,可太祖说别人打我们也不还手了?”朱祁镇忍不住斜眼。 这苗衷出了名的温厚简重,不过在他看来就是妇人之仁,甚至是为人太过圆滑。 苗衷被朱祁镇这么一怼,无言以对的退了回去,此时朱祁镇再看,已经没有阁员明着反对。 便又将自己的要求说了一遍,临了还加了一句,钱不够的可以由司礼监酌情出一部分。 这下刘中敷彻底没话说了,况且皇上刚才还解释倭国有品质极高的银矿,银矿是什么?是钱啊! 见重新开始讨论这事的阁员们,朱祁镇倒没再听下去,自己的要求已经表达清楚了,具体怎么做,就让这些大臣们头疼去吧。 “集结所有水军、沿海卫所的兵力一战定乾坤!” “还是以水师为主,卫所还要保卫大明江山,万万不能轻动!倭国虽小也不是急的来的事!” …… 此时的镇海卫处,原本的追杀已经变成了混战。 毕竟倭寇脚下穿的是木屐,跑的时间长了就被脚穿皮靴的费漠追上。 不过倭寇毕竟身上没有甲胄,辗转腾挪间比大明的将士要方便许多。 真是因为如此,即使明军占了人数上的优势,比倭寇多了一倍,却在背水一战的倭寇面前也没有讨得多少好处。 “看刀!”费漠怒吼一声,将眼前这个跟自己纠缠了许久的倭寇一刀劈死。 喘着粗气看向别处,发现迟迟不能击溃倭寇,自己身边的弟兄还不住的倒下,这心里就有些急了。 嗖! 嗖嗖! 嗖嗖嗖! 就在这胶着之时,只听耳边箭矢划过空气,然后对面的倭寇身上开始出现一声声闷响。 费漠再看,数个倭寇已经中箭倒地,再一回头,只见招展的孙字大旗出现在身后,箭矢自然是孙镗命人放的。 有援军赶来,明军自然气势大盛,反观倭寇见到孙镗心中都是胆寒,身后就是大河,连个逃的地方都没有,手里的倭刀越来越无力。 背水一战也是在有希望的情况

相关推荐: 记忆里残存的碎片   请你一枪崩了我   熊孩子重生记事   地平线上的我们   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光之国:上号代打?你还说不是挂   转生后,主子不准成精   爱情,独角戏(上)   追花逐梦   都市的巫觋在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