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棋人 > 第146章

第146章

载难逢的良机说不定就再也遇不到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拄着拐杖掷地有声,他是思任发那一代的人,经历了思家最强大的时候,对于恢复思家的辉煌有着别样的执念。 思禄是一个留着一撮八字胡的黑瘦汉子,看上去能有个三十多岁的样子,听见老人有些不敬语气也没有生气,反而是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八叔说的对,此刻当然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八叔有没有想过,万一这明国是故意吐露出这个消息,为的就是引我们上钩然后一举歼灭呢?”思禄反问道。 “这!”思老八沉思片刻,“不可能!那沐斌之死天下皆知,怎么会有假!” “他的生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的几十万大军,若是那沐瓒已经掌控麾下兵马,甚至在沐斌临死之前就已经布置好了后手,那您说,我们贸然出兵是福还是祸?”思禄再问。 这次思老八不吭气了,只是胸膛的剧烈起伏还是能看出他的不满。 这是什么嘛,打仗就是打仗,不要怂就是干,搞的这么多弯弯绕干什么? 你祖父那时候就是凭着族人的勇武给你打下了这偌大的家业……这缩水了的家业。 见那位八叔不服气,思禄没有强求,反而目视其余族老,“大家还有什么意见都说出来,兼听则明,我思禄也不是个听不进去劝告的人,若是有好的计策可助我思家重返云南,我思禄也洗耳恭听!” 只是有了思老八的前车之鉴,此刻的思家族人都做了闷葫芦,有人开始点上一杆旱烟美美的抽了一口。 “报!家主,云南府有消息传来。” “哦!”在场之人纷纷起身都勾着头去看思禄手里的密信。 思禄也不藏掖,直接展开后当众读了出来:“沐瓒成为新任黔国公代镇云南,明国皇帝发兵十万前往云南。” “你看看,我就说嘛,咱们都这样了还闹什么闹,大明是什么?天朝上国! 咱们就老老实实的在这安度晚年就行了,若不是……哎,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抽着烟袋的是思老五听到了这个消息最是激动,一把年纪还差点蹦起来。 思老八见状再不提攻打大明,只是犹不死心的冷哼一声,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此处。 “八叔!”思禄叫了几声也就作罢,再看族老们,一个个唉声叹气的全走了。 等到只剩思禄一人的时候,他脸上的无奈苦笑转而变成了冷笑,“传令下去,所有的探子给我仔细的查。 查清楚明国皇帝到底派了多少兵马来云南,还有那沐瓒,这么心急的宣告自己上位,还刻意的将朝廷的兵马布置透露,这其中一定有事,给我都查清楚了!” 那人领命而去,思禄远眺天空白云朵朵,心中一阵激荡。 “爷爷、爹、大哥,你们的愿望,禄儿一定帮你们实现,我一定会带领家族重回故地!” 紫禁城乾清宫 自从沐斌死后,大明似乎是过了多事之秋,已经有两个月没有能够让朱祁镇感到棘手的事情出现。 他现在每日除了看看奏疏,给远处边地的巡抚将军们回回“情书”。 生活似是瞬间平淡下来,每天最重要的事竟然成了跟后宫的妃子们造人。 至于频率最高的自然是杨采薇,没办法,不管是以前的他还是以前的朱祁镇,正儿八经谈恋爱的也就只有这么一个杨采薇了,对他的偏爱自然要多过其他妃子。 不仅如此,现在的杨采薇的位份已经从昭仪升为了嫔,令嫔: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这也是朱祁镇突然想到了后世的一部电视剧而赐,只是希望杨采薇不会像那个真实的令妃,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影子里。 朱祁镇自然也不会这样,他又没有富察皇后的,没有人又岂会有什么影子呢? “皇上,您冷不冷?臣妾给您拿个炉子过吧?”杨采薇陪着朱祁镇坐在漱芳斋中。 原本夏日望过去的郁郁葱葱,现在的后花园只让人觉得萧瑟。 朱祁镇放下手中的奏疏,对杨采薇笑言:“不用。” 可看着杨采薇有些发白的嘴唇,他一拍额头,竟然忘了杨采薇从小生活在琼州,那里四季如夏,可不是对京城冬天的寒冷没有抵抗力。 “金齐,快!给令嫔拿几个炉子过来,记得要包的好一些!”朱祁镇吩咐一声,转而继续看着那本奏疏。 实在不是朱祁镇不想陪着杨采薇,只是这个事颇为的重要,是大同那边代王世子上书请承袭藩王爵位的,所以才不得不郑重对待。 那成炼世子为人还算是有些贤名,也没有明显的劣迹。 朱祁镇虽然想像伊王与庆王一样将代王一脉也除封,可论起来前面两个藩王也都算是找了个正当理由给干掉了。 那伊王冲撞了自己,可以强行安上一个造反的帽子,那庆王上书几次请求迁地也能说是他自愿的。 可这代王,朱成炼他爹倒是弄得民怨沸腾,可考虑到其他十几个藩王的看法,现在还是暂时不宜妄动。 先搁置吧,等到那天有了好借口再处置了他,若是他识相主动提出来要放弃袭爵那自然是最好的。 想到这里,朱祁镇突然眼睛一亮,叫过一旁的金齐耳语几句,然后哈哈哈大笑的抱起了旁边的杨采薇。 杨采薇脸一红,看着大亮的天色,脸红似熟透的苹果一般。 “皇上!现在天还亮着呢!您这是干什么!”杨采薇捶打着朱祁镇的肩膀。 朱祁镇不以为意,这个动作跟后世的岛国动作片中的台词功效异曲同工,除了让我更兴奋外毫无作用。 “朕看你实在冷的受不了,朕如何能坐视不管?这就亲自帮你取暖!”朱祁镇一脸的正气凛然。 “皇上!您快放臣妾下来!”杨采薇紧咬着嘴唇轻轻叫道。 朱祁镇白了怀中佳人一眼,脚步反而加快了几分。 至床前,轻放手,下帷幔,关门……嗯,一气呵成! 大同代王府,此时的代王府因为新丧未满三年,过年是不能贴春联的,以示对亲人的思念。 代王的寝宫中早已经没了血腥味,世子朱成炼坐在哪里,身边是伺候的李大用。 “你说元敬给我带的皇上口谕,是不是真的? 皇上真想让我前去军中历练,归来成为一个手握实权的大明藩王?”朱成炼满脸狐疑的问道。 李大用似是没有听见,甚至开始轻轻的打起了呼噜。 “李大伴!” 朱成炼怒声惊醒了李大用,他睁开眼睛,满是期待的说:“什么?世子要吃饭了吗?走走走,老奴早就饿了。” 朱成炼瞪着李大用,最后还是无奈一笑,起身出门。 第369章 正统十五年的冬天,不像是去年那样寒冷,只是一个冬天也没怎么下雪,对明年的夏粮影响恐怕不小,更何况干旱带来的另一个直接的产物就是蝗灾,蝗虫在这个时代还只能依靠人力,将所有可能产出蝗虫的地方如滩涂之地一一清理改造,只是作用始终是不如后世好。 究其原因,其实是在荒地与水利两方面的利用差,众所周知,后世的地皮比黄金都贵,自然没有什么蝗虫大肆繁衍的土壤了。 其余科技方面,直接让蝗虫绝种这种方式,就不是现在的科技水平所能达到的了。 想到这里,朱祁镇缓缓从佳人身边抽出胳膊,蹑手蹑脚的走出了漱芳斋。 说来也奇怪,杨采薇自从来了宫里就十分的嗜睡,朱祁镇也曾想过是不是她有了身孕,可太医查了之后却说除了没有怀孕之外,令嫔的身子没有任何毛病,可能是年龄还小,就有些爱睡觉罢了,朱祁镇这才算是放心。 来到门外,金齐已经准备好,等朱祁镇一出门,就将一个披风给朱祁镇披上,主仆二人向乾清宫缓缓而去。 “看样子,是要下雪了!”朱祁镇看着阴沉的天空,那灰蒙蒙的样子,就像是天空中的雪云投影。 金齐跟着看了一眼,却什么也看不出来,不过既然皇上说了那想来应该是不会有错的,便跟着附和:“皇上明察秋毫!这次必然是大雪!” 朱祁镇白了金齐一眼,这厮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走过了乾清宫,朱祁镇却没有停步,继续朝着外朝走去。 “皇上,要不奴婢给您拿几个暖炉?天气还是有些冷的,走的时间长了难免有寒气入体!”金齐看朱祁镇不准备回乾清宫便这样建议。 朱祁镇没说话,摇摇头迈开大步朝南而去,金齐因为被去了势,脚步较正常人小一些,跟着朱祁镇就得跑着才不至于被落下,时间不长,就有些气喘了。 “金齐,你这身体不行啊,尽早多锻炼锻炼,别回头再走到朕的头里了,那就不能轻饶你了啊!”朱祁镇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金齐一愣,用上了吃奶的力气摇头否定,“呸呸呸!皇上您说什么呢!您万寿无疆,一定是古今最长寿的帝王!” “朕这么长寿,你让太子怎么办?”朱祁镇瞥了他一眼,眼见金齐表情有些严肃,也没有忍心出言训斥。 金齐一愣,万没有想到朱祁镇会有这一问,不过愣神的功夫,朱祁镇已经走远。 “您是君父,对太子殿下来说更是如此,奴婢以为,太子一定会更加欣喜的!”金齐跟上来笃定的说。 朱祁镇没再答话,他相信金齐是真心这么想的,可这种话从一个太监嘴里说出来,被人知道了免不了要有什么风言风语。 甚至于自己这个问题也不该问,作为皇帝,一举一动都要注意政治影响,哪怕只是一个字一个行为都会被人放大。 朱祁镇一路穿过乾清门之后,通过后左门、中左门,向东通过左翼门,再转而向南通过文渊阁东面的一个小门,才得以走入了这个象征着权势的所在。 此时的文渊阁内,除了六位阁臣之外,还有许多的中书舍人忙碌,他们算是皇帝跟阁臣的秘书,一些小事会交给他们办理。 基本上能在内阁做中书舍人的,有很大的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阁臣的一员,前途可谓是无上光明。 朱祁镇走入文渊阁内,只见其间水汽袅袅,混杂数个铜炉中冒出的滚滚的烟气,两者一番中和之后,消散在了屋中,干湿度颇为宜人,炉中的是精炭,桌案上摆的是沉香,为屋内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直叫朱祁镇感叹一句,古人可真会享受。 “参见圣上!”中书舍人吕原第一个发现朱祁镇,用大声来提醒其他人。 这段日子以来,朝中无事,朱祁镇也没了前些日子的“戾气”,行走各处都不让人行大礼参拜,说是要仿照古之圣贤,以礼相见。 这当然让满朝的大臣振奋,毕竟谁不想有一个像仁宗宣宗那样的好老板,最起码也不要是太祖、太宗这种。 对比之前的所作所为,朱祁镇能说出仿照古之圣贤这种话,已经很让他们满意了。 于谦带着五位阁臣向前见礼,君臣分别落座,一片融融恰恰。 “朕今天来是想跟各位卿家聊聊这蝗虫,今年天旱,想必明年必有虫灾滋扰,不知道各位卿家有什么好办法没有?”朱祁镇没等屁股坐热就开始问话。 蝗虫嘛,这对于各个阁臣来说都熟得很。 张益可能跟曹鼐呆的时间长了,现在每次都喜欢给朱祁镇做马前卒,为了不让皇上的话落在地上,他第一个接了起来。 “皇上,这蝗虫可通令各地府衙,抽调人手去荒地、滩涂之地清理虫卵,想必明年就不至于太过担心了。”张益建言道。 朱祁镇点点头,“朕自是知道的,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每年如此,还是难绝虫患,朕想要一个长治久安的法子,不以官员品行而有所影响。” 几人对视一眼面面相觑起来,都觉得朱祁镇是不是又受什么刺激了,这是想拿谁开刀呢? “众卿不用如此表情,朕并未迁怒与谁,只是苦于蝗虫之患,想找一个法子罢了。”朱祁镇解释了一遍。 皇帝都这么说了自然没有人再去想歪,一个个苦思冥想的,就差把脑袋给揪秃了。 到得最后还是朱祁镇先开口:“朕以为蝗虫之患,重点在预防二字。 如你们所说的那样就算,只是不够彻底,同一片滩涂你清理了,明年他再干你再清,什么时候才有个头? 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兴修水利,将我大明水系灌溉功能也提高上来,又可以增加北方粮食产量,何乐而不为? 再有就是开垦荒田,只要将无主之地耕种,蝗虫自然起势难大。 正好河南、宁夏、福建三地正在清理黄册,不如就从这三地开始。 让那些对此时有意见的世家大族去开垦田地,就算是对他们为大明培养文人做的嘉奖了。” (抱歉啊,以后都是三更了……) 第370章 朱祁镇说完,于谦暗暗佩服,还是皇上绝啊,收了地,又要让人家干活,这买卖只赚不亏啊! 于谦这么想,自然也有别人会这么想,例如张益,他马上就劝谏朱祁镇:“皇上,世家大族占得的田亩刚刚被收回,此时推广这种政策,恐怕他们难以接受啊!” 朱祁镇遗憾的点头表示同意,“那就算了,谁开给谁就是,只是这八十年的免税期竟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实在让臣无奈啊!” 什么八十年,你什么时候说八十年了!皇上,您也这么大了,说话不要大喘气行不行? 不光是张益如此想,高谷苗衷,甚至一向寡言少语的蒋琬也是同一个念头。 “皇上,臣在户部任职时间最长,臣以为,您所提之策甚好,一定能大大提高士绅的积极性。”刘中敷抚须道。 朱祁镇自然知道这样一来,难免普通百姓会受到影响,可是急事他不说以世家大族为主,政策一出,谁有钱有人谁就占优势。 现在不说,到时候就不会是这样了吗?还不如顺水推舟,给天下人一个错觉,朕不是想逼死你们,而是用新田换你们的旧田。 与其提心吊胆跟我躲猫猫,不如咱们一人退一步,当然,这也与黄册的梳理不顺有关系,这些日子杀得新科进士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都跟李琦几个人一样,只是手笔越来越大。 后来朱祁镇专门过问过这些事,锦衣卫说那些进士想着反正也贪了,多少都是杀头,不如一下搞个痛快,搞一笔就收手。 朱祁镇倒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们那个也没有真的收手,见朱祁镇没吭声就越来越肆无忌惮。 有时候政治是需要妥协的,哪怕你是皇帝也一样,现在明朝还好,因为朱元璋留下的祖制,不用娶什么不喜欢的姑娘。 “于谦,朝中有没有精于水利的人?”朱祁镇问。 于谦仔细思索片刻,刚想开口又看了一眼高谷说:“世用是工部左侍郎,这些事他比臣更了解,还是世用来说吧。” 现在于谦的表现,特别像道家的风格,凡事不爱自己说话,都给下面人表现的机会,一副我才低德薄的样子。 朱祁镇甚至有时候在想,若是再加上点霸气,这就是一个妥妥的权谋皇帝了。 “启奏皇上,臣倒是知道徐有贞善治水。”高谷一张嘴就推荐了一个“宝贝”。 朱祁镇有些纳闷的问:“这徐珵什么时候改名的?” 原本徐珵是因为迁都的建议被满朝文武不齿,在拜访陈循的时候,陈循给他出的主意,只是没想到,这个时空自己回来了,还是绕上了这个名字。 不过当了有些日子皇帝了,要说朱祁镇还对这个人有太多的看法那倒不至于,虽说野心大了点,可他确实能治河。 “皇上您知道这回事?”高谷不知道朱祁镇的想法,还以为皇上因元玉迁都言论而不喜。 “听人提起过,说他嫌弃自己没朋友特地改的名字,没想到是确有其事了。”朱祁镇打了个哈哈。 “呃,是是是!”高谷哈哈一笑。 朱祁镇转而望向了于谦,“于谦你以为如何?” 首辅自然没有意见,点头同意,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问于谦,其实是因为徐有贞找于谦给自己说情,于谦提了之后,朱祁钰没同意。 徐有贞以为于谦答应了自己却言而无信,再往后就是徐有贞跟刚直的于谦政见不合,这才有了后来的天顺朝蛊惑朱祁镇杀于谦。 现在他自然不想让这事重演,有些时候吧,你认可一个人是想要全方位的保护他的。 见众人没有意见,朱祁镇便道:“既然人选定下来了,朕就说说朕的打算,这次的水利工程朕称为: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始于教员在一九五二年视察黄河时提出,属于华夏大地的战略性工程,当代长城。 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 而且直到他穿越的时候,总体工程进度也还在初期阶段,中线、东线工程(一期)完工,西线还处于规划阶段。 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对现代化的后世来说还尤为困难,更不要说对于现在的大明,苦民更有甚于隋炀帝时的京杭大运河。 “皇上,您这是,这是!”高谷大喊着,只是话却怎么也说不下去了,他总不能说皇帝跟隋炀帝一样吧?这不是咒大明二世而亡? 不过传到朱祁镇这不算建文也是第五世了,再怎么也好听一些。 朱祁镇没说话,他当然知道未说出来的话是什么。 见皇帝并没有恼羞成怒,稳如泰山的样子,于谦紧皱的眉头也松开了。 是了如何皇上也不会做这等的蠢事,自己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高谷说着见朱祁镇也不反驳,自己也觉的没趣,丢下一句:“若是您真的执意要如此,那臣就只好请辞,还请陛下三思!” 朱祁镇点点头,“怎么,说完了?” 见那高

相关推荐: 我真不是绝世大佬   第一剑修观察报告   我被游戏NPC上身了   四合院:最后的赢家   龙尸美人   豪门俏寡O,就是我   豪门养女之掳掠   被我撩过的人都说不放过我[快穿]   山荷叶的再遇见   我想是自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