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棋人 > 第74章

第74章

还有胡濙 “皇上,武进伯作为国朝勋贵,身受世劵,却行如此不法之事,不杀不足以告慰太宗厚赐,为了祖宗基业,请皇上定夺!”胡濙唾沫横飞的与曹鼐对线。 “胡尚书,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况且面对一个正准备为国捐躯的功臣,你如此说,岂不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了?有什么事不能等战事平定之后再定夺?”曹鼐也不退让。 “曹首辅,你如此行为,可是想得军中威望?”胡濙不屑的看着曹鼐。 曹鼐被戳中心事,也不恼火,只是微微一笑道:“我一心为公,胡老尚书怎么能如此看我?” “司马昭之心罢了。”胡濙冷哼一声。 “好了好了,别吵了,既然对朱瑛之罪有争议,那就等他回来再定夺吧。 这石彪如此坏法,即刻起打入天牢,由三司会审,尽快审理安定民心!”朱祁镇一锤定音。 胡濙虽然不满,可终究朱瑛已经离京,只能多拔出点石彪这条线上的人聊以自 慰了。 “臣等遵旨!” 眼见处理完了这个麻烦事,朱祁镇打了个哈欠,早朝结束,准备回去再睡一个回笼觉了。 朱祁镇走后,胡濙一言不发闷头返回户部衙门,于谦跟在身后,今天王直有事请了假,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宫门。 “源洁公!能请您一共乘车吗?”来到宫外,于谦终于开口。 胡濙板着一张脸,面色不好看的反问道:“我这一个快入土的老头子,怎么敢跟炙手可热的于大人共乘马车呢?还是不要让我的暮气沾染了您的前程为好。” 于谦苦笑着拉着胡濙道:“源洁公,就算要治罪,您也得听完我的辩白才行吧?总得给犯人一个机会,不能直接下定论吧。” 见于谦自比犯人,胡濙脸色这才好了一些,冷哼一声坐上马车,等于谦上车之后,马车才开始缓缓启动。 “不是要辩白?还不快说!”胡濙瞪了于谦一眼道。 “源洁公,您是为了大明稳固,我今天所作所为,甚至冒着被弹劾造反也要保武进伯一命,也是为了大明江山,您可能明白吗?”于谦问。 胡濙瞥嘴道:“勋贵骄横,你就算施恩又能得几分忠心?况且你一个兵部尚书,跟他们这些丘八走的近了,皇上就当真一点不介意吗?” “源洁公,我于谦所作所为天地可鉴,日月可明,皇上是一代英主,自然能明白我的心意,况且,就算是皇上有所误会,正确的事我就不做吗?”于谦反问道。 不等胡濙反驳,于谦接着说:“源洁公,您可知皇上清理军屯之心?治理军中空额之意?” 胡濙默然点头,随后一声长叹:“有时候真不知道咱们这位皇上,到底想做什么?” “源洁公,您可曾想过,侵占屯田之事自士奇公,历经三朝一直是朝中大患,皇上如果要快刀斩乱麻,会惹来多大的反弹?” “所以老夫才要削弱勋贵实力,到时才好动手!哪料到你竟然……”胡濙吹胡子瞪眼道。 “可源洁公有没有想过,皇上要做的,只是治理军中积弊,而不是让文官一家独大?”于谦问。 胡濙一时语塞,良久方才开口道:“宋与士大夫共天下。” “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就没有这个打算。” 第181章 养济院中,朱祁钰满面春风的来到教室门外,此时董太启已经重新开始授课,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可精神头比昨天好多了,显然是太医的药起了作用。 朱祁钰看了两眼就准备走,可碰巧课间休息,一群孩子闹哄着出来,见朱祁钰在门外,纷纷围在他的身边喊着王爷。 朱祁钰见董太启也想起身见礼,摆手制止了对方,摸摸身边孩子的小脑袋,走到董太启身边,开口就让董太启激动起来。 “欠你钱的那人已经下狱,估摸着三年的牢狱之灾是跑不了了。 至于你所借的印子钱,朝廷法度本就明令禁止,现在放印子钱的赌坊,以及背后的人,都已经被皇上处置,以后就不用担心再有人来找你麻烦了。” “谢王爷!”董太启说着就要跪下来,被朱祁钰拦住。 “要谢还是谢皇兄吧,送人进顺天府我行,处理这些个不法之徒,还得是皇兄出面,我可没那么大权力。 唉,不知何时我就要就藩离京了。” “皇上与王爷都是学生的恩人,学生定当铭记在心,日后定然竭尽所能报答!”董太启强撑身子还是向朱祁钰弯腰行了一礼。 “你呀,明年就是正科大比,到时候千万不能再像这次一样,喝酒误事了,不能为了一个错误,再做下另一件错事。”朱祁钰感慨道。 “是,学生定然谨记在心!”董太启也深有感触的道。 又是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又是狗蛋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说:“王爷,又有董先生的朋友来找他了。” 朱祁钰脸一黑问:“什么人?” “老夫于友,见过王爷!”于友紧随其后来到二人面前。 面对着朱祁钰眼神的询问,董太启微微点头,然后平静的对于友行礼道:“不知道老师找学生有何事?” 于友看着董太启严肃的问:“康平,考试误了时辰怎么不告诉我,我在朝中也有些同年,总能帮得上忙的。 不是我方才去你私塾找你,这才知道你已经不在那住了,让我一通好找啊!遇见麻烦怎么不去找老师?” “康平,你与令师叙旧吧,我就先走了。”朱祁钰冲于友点头离开。 于友眼中一丝尴尬闪过,看向董太启多了一丝希翼。 “老师,学生自己没有把握好时间,自然要承担后果,您也不用太过挂怀了。” 董太启始终不能释怀,自己醒来书院的人早已经前往贡院,没有人交代明显是不可能的。 “至于说麻烦,现在在这养济院中做一个教书先生,倒也清净,孩子们也都是纯真之人,不用老师费心了。” 于友忙说:“你我师生,我这个老师帮忙有什么费心不费心的? 康平,你知道我是很看好你的,你有麻烦,我又怎么能视而不见? 这样,你现在跟我一同过去,我将你欠下的租金补交,到时候也可以继续回去住,好过在这养济院中,毕竟条件还是差了点。” 这于友倒是没有说错,毕竟是公益机构,就算是有朱祁钰在,基础设施也不是那么容易赶上平均水平的,除非是重新建设。 可董太启却坚定的摇了摇头说:“刘叔厚道,已经免了我欠的那一月租金,学生谢老师挂念。” 于友尴尬的目光四处望望,然后突然想到什么,语气中竟有些兴奋的说: “康平,可你私塾收的学生总归是要教的吧?不如为师将他们收到书院里,也不用你与那些父母再费精力了。” 这确实是董太启为难的地方,毕竟自己现在呆的地方,想来平民百姓家,是不愿意让自己孩子来这学习的。 原本自己是准备发了工钱之后,一一登门道歉退钱,可总归不如于友说的这样,给孩子安排到书院里方便,董太启登时心动了。 “如此麻烦老师,学生心中惶恐,还是学生自己处理吧,您还是专心备战会试的好。”董太启试探的问道。 想起刚才于友见到郕王的表现,董太启心里已经开始回过味来,怕不是来找郕王殿下跑官的吧? 果然,于友呵呵一笑道:“太启,老师还有事想让你帮帮忙,这些许小事,就当老师的一点心意吧。” 已经是赤裸裸的交换了,如果是再早一段时间,听于友这么说,董太启必然心中喜悦,可现在只觉得分外刺耳。 “不知老师想让学生帮什么忙?”董太启问。 于友显然已经做好了打算,马上接道:“看你跟郕王殿下如此熟悉,虽然恩科必中,可毕竟还有优劣之分。 为了我们登堂书院的名声,老师想请你跟郕王殿下美言几句。 到时老师做了翰林,也好在朝中为你们师兄弟铺路,我们师徒同气连枝,又有你跟郕王的关系,以后定然可以平步青云。” 董太启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自己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原本剩下最后一点的尊敬也消失不见了。 “老师,郕王殿下只是奉旨管理养济院,并不经常过来,况且学生与王爷也并没有什么深交,恐怕这个忙着实是帮不上了。”董太启谢绝了于友的提议。 没有这个事,别说是如于友所说的利益交换,就算是让自己白干,董太启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可现在,董太启只觉得眼前熟悉的人,竟然那样陌生。 “康平,这可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就算没有郕王的举荐,我依然是进士,你就不考虑以后的退路吗? 如你所说,跟王爷关系并不如何深厚,那老师可是你以后最大的助力,更不要说我门下如此多的学生,他们可都是你在官场中的盟友啊!你真要放弃这个优势吗?” 董太启不为所动的说:“老师说的对,但学生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可,我对仕途没什么太大追求,请老师体谅!” “你!董康平,老夫看你是个人才这才好言相劝,不要以为我欠你什么!如此不识抬举,哼!”于友怒极拂袖而去。 “先生,你的朋友都好凶啊!”二丫见状吐了吐舌头。 董太启温和一笑,摸着二丫的小脑袋道:“去叫大家回来,咱们上课了。” 第182章 明朝只要五品以上官职,都可以进宫面圣。而这次牵连又多是勋贵,武将的官职本就高配,随便一个指挥使都是三品大员,跟着掺和的还真不少。 自朱祁镇早朝之后,就开始陆陆续续有来请罪的,多是原来朱瑛的部众,其中不乏是在京师保卫战立下功的勋贵,其中武安侯郑宏是已知爵位最高之人。 至于石彪手下,因为石彪的下狱,跟他牵连一起的全都拿下来了,倒是没有谁还有机会再进宫了。 “皇上,武安侯还跪在门口,看架势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金英进入暖阁说。 朱祁镇生无可恋的躺在床上,这不怕你硬顶,就怕死缠烂打。 有朱瑛在前,这些跟他亲近的勋贵们都想提前获得皇上的原谅,这才能高枕无忧。 “这帮勋贵,看石彪要完才知道害怕了?平时老实点不比现在跑到朕这来强多了?”朱祁镇恨铁不成钢。 “皇上,奴婢说您还睡着呢。您就安心在此歇息,过些日子也就淡了。”金英说道。 朱祁镇瞅了他一眼说:“朕躲着就有用了?就算这两天安生了,那私底下走关系托门路的说不定就能走到后宫里,到时候再让朕如何躲?”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一劳永逸那种?” 朱祁镇问了一句,金英正想着怎么回答的时候,朱祁镇自答:“不行,这口子不能开,要不就没几个人治罪了。” 金英听了差点咬到舌头,庆幸自己没开口,不然就打扰皇上的思绪了。 “他们都是在正门吧?”朱祁镇问。 金英忙答道:“是是,都在正门,后面就是内宫了,他们这些外臣自然不能进去。” 一说内宫,朱祁镇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别样想法,看看金英意有所指的道:“这天色眼看就要暗了。” 金英先是一愣说:“皇上,该吃晚膳了,奴婢给您叫?今天想吃什么?” 朱祁镇白了金英一眼,意有所指的说:“昨天在皇后宫里吃的那份带皮牛肉不错。” 金英这才明白朱祁镇的意思,恨不得打自己几个大耳刮子。 “对对对,您最喜欢带皮牛肉了,不过皇后娘娘宫里的是家乡私厨做的,不归尚膳监管,奴婢这就让人去跟娘娘那边通秉一声,皇上摆驾坤宁宫。”一紧张话都没了章法。 朱祁镇又白了金英一眼说:“行了行了,就这几步路,还通秉什么,走吧。” 主仆二人偷摸从后门出了乾清宫,留门前的勋贵大臣望眼欲穿。 “侯爷,您说皇上会见我们吗?” “废话,刚才金总管不是说了嘛,皇上今日操劳,刚躺下歇息,等皇上醒了自然会召见我等。”武安侯郑宏胸有成竹道。 “我怎么觉得皇上根本不想见我们,这都到了晚膳的时候了,也不见个传膳的内官,要不我们先走?明天再来好了。” 郑宏吹胡子瞪眼的说:“觐见圣上还能由你讨价还价?要滚赶紧滚,别在老子这逼逼赖赖。” 几个人面面相觑,都觉得郑宏这货脑 子 有 病,这明显就是金总管的搪塞之言,他还真信了。 片刻之后,乾清宫门前只剩郑宏一人跪在原地,其余人等皆已返家。 “且,你们这些人怎么懂,古有三顾茅庐,今天就见皇上认错,还这么浮躁,没出息的玩意,迟早要完。” 北风萧萧,禁宫之中亦是不免冰凉,武安侯郑宏孤零零的跪在原地,面前的大门迎风却纹丝不动。 朱祁镇自从昨天酒后没能控制住自己,原本的一些心理障碍顺其自然的消失了。 甚至觉得自己可笑,怎么着也是自己媳妇,有什么可别扭的? 这一想通,就一直心里痒痒,到了坤宁宫不仅烟宁惊讶,就连钱皇后也诧异,朱祁镇好像突然变了个人一样。 刚开始朱祁镇还有些拘谨,可二两酒下肚,整个人就放开了,直接搂着钱皇后就开始鸾儿鸾儿的叫,身旁宫人自然懂事,悄悄推出门去,轻轻封上门窗。 “皇上~”钱皇后眼神迷离。 “嗯?”朱祁镇下意识回了声。 “臣妾想给您诞下子嗣绵延香火。”此时钱皇后脸已经红透。 朱祁镇闻言,那还能把持的住…… 只能说对于朱祁镇的灵魂来说,这个滋味还是初尝,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以至于去上朝的路上,朱祁镇还一副心事满满的样子,不时吸口气回忆昨晚。 金英跟在一旁,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充耳不闻的做一个无情的机器人。 经过乾清宫门前,早起扫撒的宫人已经上工,见朱祁镇经过,连忙跪在地上。 可能是这点动静着实整齐划一,在空旷的皇宫中显得大了点,郑宏猛地抬起头,见面前殿门依旧紧闭,就快速左右转头观察,袖子拭去嘴角涎水。 “臣郑宏,哎呦。”郑宏叫了一声,然后想面对朱祁镇而跪,可跪了一夜膝盖早已经麻木,上身一动,下身不听使唤,直接顺着台阶咕噜噜滚了下来。 朱祁镇诧异的透过清晨的微光观察到了这一幕,有些好笑的问:“这个是谁?” 金英倒是眼尖,快速回答道:“应该是武安侯郑宏。” 朱祁镇摆摆手,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膝行而至。 “他昨天在这跪了一晚吗?”朱祁镇问。 “是皇上。” 朱祁镇盯着笨拙起身的郑宏,心中不忍的说:“去给郑侯爷扶起来。” 小太监领旨来到郑宏身边,跟郑宏耳语两句,二人携手来到朱祁镇身边。 “皇上,臣……” 朱祁镇向着奉天门而去道:“早朝要开始了,别讲究这些虚礼了。” 可郑宏依旧是固执的跪在地上,郑重其事的磕了头后才跟上了朱祁镇,落后他一个身位。 “说说吧,你怎么回事?”朱祁镇问道。 郑宏倒也不隐瞒,直说:“臣没出息,跟着朱瑛一起做过几次生意。” “家中的商产交了吗?”朱祁镇问。 “交了,当时皇上一说,臣就交了,要不也不至于这么没出息,是臣一时猪油蒙了心,请皇上责罚。”郑宏啪啪抽了自己几个嘴巴。 “回去把钱补上,剩下的事等朱瑛回来再说。”朱祁镇说着,没有再理郑宏,独自穿过了奉天殿。 皇上这是赦免我,还是没赦免我? 第183章 朱祁镇虽然避开武安侯郑宏,可终究这郑宏是从乾清宫方向来的,被朝中大臣看到了,难免心里揣测。 昨天与郑宏一起求情的勋贵们更是都围了上来,一个个望眼欲穿的看着郑宏,活脱像看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给郑宏看的浑身起鸡皮疙瘩。 “滚滚滚,这都是什么眼神?”郑宏怒道。 “侯爷,您昨晚住在宫里了?”一个声音惊讶的问道。 郑宏本本想装个逼认下,可一想朱祁镇的模棱两可,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去去去,我怎么能住在宫里的?我是来的早了,想求见皇上。”郑宏说。 “想必侯爷不是来得早,而是根本就是在门前跪了一夜吧?”旁边一人指着郑宏的膝盖怪笑一声。 “咋的,你有意见?本侯爷身体好,就是跪上三天三夜也无妨,你个小鸡仔玩意,还敢在这取笑我,想让我替你爹教训教训你,弥补一下缺失的父爱?”郑宏不甘示弱。 对面勋贵父亲早年战死沙场,听见这话脸都绿了,苦着一张脸退回到人群中。 见没有人再围观自己,郑宏总算是松了口气,别看他是个武将,可脑子一点不差,皇上明显不想让人堵他,自己要真傻呵呵说皇上给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那以后再有人堵宫门,自己就必定要背锅。 今天是九月十一,明天就是乡试第二场,礼部与翰林院的官员少了一多半,整个早朝都显得很空旷。 就在朱祁镇以为今天早朝就这么结束的时候,户部侍郎刘中敷出列跪倒。 “顺天府、河间、保定、真定等府州县以旱蝗田亩无收,请皇上免去被灾地区赋税。” 朱祁镇心中一叹,这个年代根本不像后世一样,天地中处处有灌溉井,甚至在铁路出现之前,漕运作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候,运河沿岸是严谨抢水灌溉,以保护运河畅通的。 再加上这个时候粮食产量十分低迷,每次遇见旱灾,大量滩涂与盐碱地中蝗虫就会大量繁殖,将所在地区种植作物啃食干净。 总之不是水灾颗粒无收,就是旱灾颗粒无收,真正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三五年能碰上一会,一个地方就能富峪不少。

相关推荐: 记忆里残存的碎片   请你一枪崩了我   熊孩子重生记事   地平线上的我们   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光之国:上号代打?你还说不是挂   转生后,主子不准成精   爱情,独角戏(上)   追花逐梦   都市的巫觋在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