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想要问问你。” 林窈是说的是徐辛家走到一起的事,“此事并未传开,只是家里的消息灵通而已,不无需担心。” 辛安放下手里的点心,“徐家的人在淮江帮了我爹的忙,又从我爹手里入手了大量的糖,到目前为止也只是生意上的事,别的倒也没涉及,我爹也没那个胆子。” 第359章 路遇山匪 徐家和辛家的这点事在真正的权贵眼中不是什么秘密,谁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有多少眼线,林窈知道辛安并不意外,皇帝不也知道吗? “说起来,其实就是做买卖而已,非要说有什么,就是徐家要的量大,我爹让利比较多,仅此而已。” 林窈笑了起来,“都说让你别紧张了,我也就是这么一问。” “你问我肯定是要告诉你的,就是...” 辛安叹息,压低了声音,说辛家就是商户,能攀上一个侯府就了不得了,即便是有了侯府她爹在淮江也是尽量的低调,轻易不会将侯府二字挂嘴上,就怕惹了侯府不满。 徐家找上门自然也是诚惶诚恐,得知徐家有皇子更是担心,生怕被牵扯进什么事里头,“辛家没有读书人,我爹也不指望着飞黄腾达,就想多赚钱做个富家翁,心里虚的很。” “说起来还是没见识,胆子小。” 再富贵的商人在真正的权贵跟前又算什么? 她的话倒也没乱说。 林窈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心里也明白了怎么回事,只怕是徐家有意拉拢辛家,辛家一介商户哪里敢说个不字,即便是侯府对上了徐家也得后退。 若是当年老侯爷没有急流勇退或者还有强硬的底气,当然,也有可能早被皇上寻了个什么理由处置了。 但不管怎么说,辛家被徐家拉拢是事实,二皇子的钱袋子算是有了着落。 辛安苦着一张脸,“林姐姐,我可是太难了。” “我有时候都在想是我拖累了我爹,要不是我嫁到了侯府,我爹他...“ “你爹早就被其他人吃干抹净了。“ 林窈笑道:“没侯府在后头,你爹就是一块大肥肉,肥的流油的那种。” “咱们这些人也没谁容易,随时都在权衡利弊,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我看你爹才是最聪明的。” 辛安笑的无奈,“可惜家里的儿郎都不喜念书,若是能出一两个会念书的,以后能入朝为官多好,一直靠别人心里也不踏实,花销还很大。” “赚钱如同涓涓细流,花钱那叫一个波涛汹涌。” 林窈笑了起来,就觉得她形容的极为贴切,“这话你在我跟前说不合适,应该说你在谁跟前说都不合适,你的富贵已超过许多人。” 严文惠笑着走了过来,林窈赶忙起身扶着她坐下,看她小心翼翼抚着肚子,辛安恍然,“严姐姐是有孕了?” 严文惠的笑都比以往慈爱了好些,“都快四个月了。” “我竟是一点都不知道,现在说恭喜不晚吧。” 辛安笑眯眯的看着她的肚子,就发现周围的孕妇还真不少,家里那几个就不说了,二皇子、堂嫂、还有严文惠,真是生的争先恐后。 “一点都不晚,早前并未说出来,知道的人并不多。” 辛安的目光又落在了林窈的肚子上,林窈道:“别看我,我没有。” 真是忧愁啊,成婚都那么久了,怎么还没动静呢? 看着大家都生,她还是挺着急的。 “倒是你,怎么也还没动静?” 辛安笑着说她不急,“府中很快就要有三个孩子,不差我这一个,慢慢来嘛。” 林窈说唐荣又有了贵妾,“只怕等人家从任上回来就不止三个孩子了,一大窝,看你和唐二弟眼不眼馋。” 林窈没说的是,唐荣子嗣兴旺这件事都被有些老太太提及多回了,在她们的眼中这种才是孝顺儿孙,一成亲就不停的生孩子,成亲一年就抱仨,可给有些老太太羡慕坏了,还说什么出色的儿郎在子嗣一事上也要出色才行。 同一时间,孝顺儿孙唐荣已经在赴任的路上走了五日,早已经远离了京城,距离上任的地方还要走上十来日,两日赶路让他面带倦色。 曹姨娘伺候在侧,小心殷切,唐荣却不甚喜欢。 没有别的,只因曹姨娘生的有些普通,在容貌上差了陶怡然许多,甚至都不如另外两位姨娘,这让唐荣很是不满。 可不满归不满,曹姨娘还有个勉强算是看得过眼的娘家,父亲虽官职不高,但还有一个有些本事的兄长,若是提携一番,也是有锦绣前程的。 “路上颠簸难受,你也多歇息吧。” 曹姨娘规矩的坐在一侧,不敢说话,她已经感受到了唐荣对她的不喜。 “世子,咱们穿过前面的林子就到了渝州了。” 护卫开始让人警戒,出了京城都不太平,尤其是那种并不太光亮的林子。 唐荣说穿过了林子就进城,晚上找个客栈好好的歇息一晚。 马车进入林子,惊的枝头的鸟儿乱飞,随即又恢复了正常,此刻整个林子只能听到马蹄声回响,多少有些渗人,车夫不由的加快了速度,想尽快冲出这片林子。 就在快要看到曙光的时候,马儿猛然一声嘶鸣,而后直直都的往前扑,在众人在还回过神来的时候马车已经侧翻,随后从林子里冲出来一群山匪准备开始劫掠,护卫们慌忙迎战,好在唐纲担心唐荣的安全,给他的护卫都是些训练有素之人,很快就有山匪倒下,半柱香都没到剩下的山匪就隐藏进了林子深处。 护卫们也不去追,忙着去救唐荣,幸跟着后面的马车没有出事,随行的大夫忙下车上前查看。 唐荣是被拖出来的,脑袋上直接破了个口子,手臂也有擦伤,曹姨娘倒是也没事,马车要翻的时候她一把抓住了唐荣,最终倒了在他的身上,自己只是脑袋被碰了一下,问题不大。 众人手忙脚乱的将唐荣给扶了起来,到此时所有人都相信唐荣是衰神附体了,在府中就这样,出了京城还这样,一行人除了他和一匹马谁也没受伤。 “世子请上车吧,这个林子还是要赶快出去才行。” 唐荣面色铁青,看了眼地上躺着的没气的山匪差人去报官,而后转身上了后面的马车。 等到晚上府衙的人才赶来,还带着礼,说是多谢唐荣帮他忙清扫了山匪,“世子不知,这股山匪以山林为依仗在这一带为非作歹,但凡有富商路过他们都会遭他们的毒手,非得留下点钱财才行。” “今日遇到世子他们损兵折将,想来短时间内不敢出来了,衙门再派兵围剿一番,往后这条道也会太平。” 一通马屁拍上去,唐荣除了说自己也是除暴安良外也说不出什么,只能自认倒霉。 第360章 赴宴谨王府 “听说这位世子在京城是总走霉运,明明出行护卫不离身,还不是被揍就是被狗咬,谁知道还能遇到山匪。” 从唐荣下榻的客栈出来,几个当地的官员瘪嘴摇头,实际山上那窝山匪并不会经常下来,路上也算平顺,今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下来了,还真遇到了这么一只肥羊。 “我听说是娶妻后才这么倒霉的,可能是时运不济。” 这里距离京城不是十分的远,自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几人好一阵窃窃私语后准备围剿山匪去了。 唐荣伤的不算太厉害,但留疤是一定的,好在大夫带了一些好药,只说会尽量减少疤痕的大小和颜色,但想要一点看不出来也不可能。 最要命的是当时慌乱之下被人摸了鱼,唐荣随身带的银票被摸了,这一路若不想办法就只能过苦日子,到了任上还要节省些日子,等着唐纲送钱。 “世子可要继续赶路?” 上任是有行期的,过了行期不好解释,唐荣只能吩咐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就出发,尽快到任上去。 想到到了任上再无人能约束他,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 至于损失的那些钱财,到了任上自然有办法更多的弥补。 到了二月初六,辛安几位的女眷的新衣裳已经做好,正在做最后的修改。 “二嫂嫂,真的要带我们去谨王府?” 那可是王府啊,想也不敢想。 “新衣裳已经穿在身上,还能有假?” 没事就和几个姑娘混迹在一起的辛安越发年轻,“这次赴宴的人比你们上次出门见到的还要多,身份上还要贵重些,翠屏姑姑教你们的规矩都要记住,到了王府莫要乱走,跟着我。” 这些话赵氏已经和几位姑娘叮嘱了好几次,这次她不会跟着一起去,也和王氏表明了原委,更多的还是不想王氏为难。 王府那样的门第,自己身份不够即便强行去了也是白搭,还容易被人看不起。 如此一来王氏对让她是越发满意。 二月初八一早辛安就开始打扮了起来,今日的杏花宴不能太抢风头也不能太过普通,还得给谨王妃留下一个好印象。 “妆容别太重,发髻稳重些,抹点发油将短头发都压下去。” “准备换的衣裳多带一身,首饰也戴一套。” “水就不喝了,到了地方少不得要喝茶,到时候麻烦。” 翠屏姑姑今日要一同前往,亲自来指点辛安今日的打扮,“香粉也不用,也无需佩戴香囊,谨王只喜欢果香和花香。” “将这个发簪换了,我记得有一套鸽血红的头面,拿出来看看,这簪子也不是要一味求新,也得要些底蕴。” 她说的那套是成亲第二日老太太送来稳住她的,就戴过一次,的确是好东西。 “戴全套会不会太隆重?” “无需都戴上。“ 翠屏亲自为她挑选发簪,等全都戴上后辛安眼睛一亮,“姑姑巧手。” 不用满头金灿灿,瞧着清爽舒适,自看又能看出发簪的不凡,的确不失礼。 收拾妥当去了前院,三位姑娘已经陪着王氏的在说话,眼里都有着说不出的欢喜雀跃。 此时已是日头高升,空气中隐隐带着初春的躁动,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春回大地,好似人们的精气神也都回来了,吆喝声叫卖声,孩童的调皮声交叠在一起,鲜活无比。 谨王在长平街,从侯府过去需要两炷香,方才走了一半的路马车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挑开帘子才察觉今日路上马车格外多,大多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去的。 “去年恩国公的水华宴也是车水马龙,但也是快抵达恩国公府马车才开始堵,今日堵的倒是远。” 辛安很是感慨,侯府的权势已是不俗,即便如此她也想象不到王府权势该是如何? 王氏道:“恩国公府的水华宴每年都办,收到帖子的越来越多,但谨王府即便是在之前也很少摆宴,即便是摆宴也不会邀请太多人,今日勋贵只怕不少,尤其是皇室宗亲应该都会到,这些人出门排场本就不小,算一家三辆也很多了。” 毕竟他们侯府都出了两辆车。 唐泉儿姐妹三个更紧张了,原本以为侯府就已经顶了天了,现在听来竟是天上还有天,那层天就是侯府都不容易够着。 “别担心。” 辛安朝她们道:“主家摆宴求的是热闹喜庆,也不会有人想着在王府闹事,只要不乱走,不乱说话,就不会有事。” “你们二嫂嫂说的是,但也别太拘谨,大大方方的,你们也是侯府的女儿,不差别人什么。” 接下来的路走的越发的慢,有时候还要停下来等上一阵,此时谨王府门口的管事有条不紊的请客人下车,疏通道路,又有人在王府大门后为客人引路,看着忙碌不休,实则井井有条,半点不显慌乱。 被堵了一路的宾客也是眉眼带笑,一个赛一个的和蔼宽厚,半点没有因堵车就不满。 可见足够的权势可以让所有人保持良善。 “威远侯夫人您来了?” 王府大管家笑着上前拱手,“您路上辛苦,里面请。” “吴长史,您客气了。” 亲王府的管事可是四品官,值得被客气对待。 进门后有丫鬟上前,恭敬的领着几人往待客之处去,辛安略微扫过,王府虽看着不奢华却处处透露着威严,翘角飞檐五脊六兽,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自有气派。 且瞧着簇新,当是重新修缮不久,可见皇上对谨王是真的很看重。 没走一会儿就听到了说笑声,映入眼帘是一处占地不小的院子,假山流水,荷塘凉亭,杏树桃树春意盎然,淡粉色的杏花傲立枝头,“难怪说是杏花宴,这里的桃树真不少,桃树也有了芽包,与其说是花园,不如说是果园。” 因为她看到了李树和梨树,枝头的花朵已是相继绽放。 领路的丫头略微欠身,“王妃喜爱果香,王爷便在这院子里种满了不同时节的果树,杏花李花梨花过了就是桃花,接下来几个月果子相继成熟,满园果香。” “真是别有意趣,连杏树下的亭子都是草顶,更是相得益彰。” 还是有权有势的人更会享受,有这么大的院子折腾,穿过院子的时候她还在桃树下看到了几丛野葱,只怕也是从山上挖来种上的。 果真是返璞归真。 第361章 是偶然,也是运气 穿过院子,入眼便是宽大庭院,有不少宾客紧蹙,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笑意,还没走近便听到里头恭维声不绝。 有体面的丫头迎下阶梯,上前见礼,而后领着一行人进了门,“启禀王妃,威远侯夫人到了。” 王氏笑着上前见礼,“见过王妃娘娘。” “快免礼。” 谨王妃看着并不十分威严,端庄婉约,唇边带着浅浅笑意,“威远侯夫人,好久不见,可还好?” “回王妃,一切都好,王妃可好?” “也都好。” 谨王妃笑问,“身边这位可是府上的二少夫人?” “正是。” 王氏侧身,辛安上前一步见了礼,谨王妃道:“你送来茉莉我极为喜爱,只是冬日并非茉莉开花的时节,你是如何办到的?” 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都落在了辛安身上,有人好奇有人诧异,有人讥讽有人羡慕,别管送了什么,能在这样的场合被谨王妃提及,可见那礼是真的送到了心口上。 “回王妃,茉莉在冬日开花原本也是无心之举。” 辛安扬起笑来,“花匠冬日搭了暖棚,养了些水仙,那茉莉就摆在在一旁,叶子日见青绿,花匠便多烧了些柴火,尽可能的模拟出茉莉开花那个时节的气候,误打误撞的让那茉莉开了花。” “是偶然,也是运气,更有可能是那茉莉得知王妃回来了,提前绽放相贺。” 谨王妃跟着笑了起来,“二少夫人不仅模样出众人也聪慧,竟还生了张巧嘴。,茉莉幽香,柔和舒缓,回京这些日子不得闲,幸而有那盆茉莉我才睡的香些,这可要好好的多谢你。” 辛安笑着说大夫告诉她茉莉花的香味不仅能让人愉悦,还能舒缓安眠,“我原还有些将信将疑,小小一朵花怎能有这样大的本事,今日听王妃亲口说便信了,回头也要搬上几盆到院子里,只能令人愉悦这一点就是极好的。” 此时周围的那些夫人们也琢磨到了里面的道道,所谓运气都是背后的偷偷用功,谨王妃喜爱茉莉并非秘密,她们送礼的时候也未必就没想到,不过是因为冬日里茉莉不开这才作罢。 唐家的这位二少夫人在送礼一事上果真有些门道,也不知道提前准备了多久。 谨王妃好似没有感受到众人眼神的异常,朝辛安微笑着颔首,辛安又忙将唐泉儿三个介绍了出来,说她们是本家堂妹,如今在京中陪兄长们念书的。 三位姑娘恭敬行礼,听了谨王妃两句赞赏的话后便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目不斜视,规矩的很。 陆续又有宾客到来,要不说人家是王府,地方大,这么多在这殿里也不显拥挤,也不用早早的退出去给后来的人腾地方。 王氏预料的不错,来的宾客大多都皇室中人和京城有爵位的人家,那些个朝中大臣的女眷都没怎么看到。 昌侯府来的时候辛安第一眼就看到了林窈,在哪家都吃得开的林窈在谨王妃跟前也没了往日的跳脱,昌侯夫人也都守着规矩,再一次让辛安感受到了谨王的权势。 巳时过半来的宾客便少了起来,谨王妃开了口,“府上有杏树二十来棵,幸得皇上惦记,王爷不在京城的这几年杏花树也长的不错,今春又开了花,便想着借这个机会请了亲朋好友来坐上一坐,一来许久不见总想和大家叙叙旧,二来这番美景也不愿独享。” 谨王被流放,流放谨王的皇帝却命人照顾着王府的杏树,这就有意思了。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开始纷纷附和,说杏花是如何如何的好看云云。 谨王妃笑道:“都是老杏树了,每年结的杏子不少,甜软多汁,往年也是皇上让人将其制成杏干送到王爷的手上,好
相关推荐: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大风水地师
皇嫂
朝朝暮暮
有只按摩师
掌中之物
生化之我是丧尸
进击的后浪
女儿红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