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管事在厨房里说一不二,他这小帮厨能不能学到手艺,或者能不能做下去,领到工钱,都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小吉半点不敢违拗。 “你帮了我不少,快去忙吧,我一个人能行,过会儿就能做好。”顾青竹善解人意地朝他笑笑。 小吉见劝不动顾青竹,自个又被催得自顾不暇,只得摇头放弃了,赶着去井边洗菜。 盘中的鸡脯肉已经腌制入味,顾青竹改刀切丝,热锅冷油,爆香姜葱干辣椒,滑入鸡肉丝断生,快速加烧酒陈醋去腥增香,而后加薄笋片翻炒,再添一丁点酱油上色。 翻炒片刻,沿锅边淋入少许沸水,拈细碎盐粒一撒,灶膛烈焰蒸腾了热气,使调料的味道更好沁入,鸡笋相间,肉食的鲜香和山珍的嫩甜融为一体,激发出非一般的香郁滋味。 须臾,汤水浓缩,鸡丝笋片挂上了浓稠的酱汁,顾青竹取一个素净白盘,迅速出锅装入,再点缀一两片香菜叶。 将锅重新洗净,灶间大火烧旺,淋入冷油,青红辣椒丝、香菇丝、胡萝卜丝、笋尖丝一起倒入,快速爆炒,以手抄水,点滴入锅,三五息后,加盐调味,这菜讲究的就是猛火快炒,除盐之外不加任何调味,唤发纯粹本味,青、红、黑、黄、白,五色食材自然混杂,清爽干净,赏心悦目。 鸡汤差不多熬了有大半个时辰,此时,后加的笋块差不多也熟了,顾青竹加盐调味,用小勺尝了一小口汤,唇齿间漫溢鲜香,是鸡肉的浓香与冬笋的鲜嫩完美融合。 瓦罐里的粥经慢火炖煮,已经软糯细滑,顾青竹将焯过水的嫩笋衣撕成小片点缀在粥上,捻一点点盐,撒些许葱末,仿佛是嫩黄的玉兰花瓣漂浮在初涨的春水上,色彩鲜明,安逸静谧。 四色菜食新鲜出炉,香气早勾着厨房里的大厨和帮工们不时张望,顾青竹去请厨房管事安排上菜。 厨房管事适才临时调走了小吉,便是有意为难,却不料,顾青竹竟然真的靠两个主材做出了四道菜食,他抱着挑剔的眼光,用小碟搛了少许,每样尝了尝。 他眼中瞬间冒出惊异之色,口中未有半分言语,扬扬手,打发人用大托盘将四样菜食端了出去,顾青竹掸掸衣角,略顺了顺鬓边的碎发,也跟着去了。 钱漫正拉着慕锦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见伙计捧着托盘鱼贯而出,显而易见,顾青竹当真做出了菜肴,并且过了厨房管事的关,她不禁有些诧异。 一盘鸡丝笋片、一碟五彩笋丝、一钵鸡笋汤、两碗笋衣银牙粥,依次摆在两人面前,此时正到了饭点,慕锦成被面前粥碗的清香之气吸引,用小勺吃了一口,入口即化,软糯丝滑,竹香幽雅,唇齿留香。 “若把鲍鱼海参比作浓妆艳抹的的国色牡丹,而这粥便是临水照影的君子水仙,这味道只在一个淡字上,粥淡,笋衣亦淡,如君子两袖盈风,坦坦飘逸。”慕锦成忍不住又抿了一口,垂眸低叹。 有些鲜明的过往在他心中翻滚,时过二十余年,突然重逢这山野味道,他的脑海里突兀地出现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而这张脸只有面对他时,才会有最容易满足的笑容。 “若论风流,谁又及你慕家二爷呢,水沉为骨玉为肌,倒也合了这碗粥,我倒想听听,你又能把这些胡诌出个什么花来?”钱漫吃了粥,果然无可挑剔,她遂用筷子指了指其他菜肴。 “鸡丝笋片香辣浓郁,恰似初夏火红榴花,五彩笋丝缤纷绚烂,正如春日百色蔷薇,而鸡笋汤鲜香不腻,唯有八月暗香桂子可比,这一桌菜食倒是十分有趣,加上寒冬高洁水仙,刚巧凑齐了四季轮回。” 慕锦成每样尝过,每样都是惊艳难当,他向来自诩是个吃喝玩乐的行家,今日一尝,方才知道天下美味,他不过只得其中一二罢了。 虽说这四道吃食用的只有冬笋和野鸡两个食材,可却偏偏做出不同的滋味,菜式瞧着也没有大厨的精细,装盘造型也略显粗笨,可舌尖上却有意想不到的细微感受,四样同食,鲜、香、醇、浓、糯,每一种滋味都恰到好处,增一分嫌肥腻,减一点则寡淡。 “啧啧,就这些个,竟也能被你夸上天,我瞧着,半点没有你说的那般好,不过是乡下烧的玩意儿。”钱漫听不得他如此夸赞,撇撇嘴,用筷子在菜里挑剔地拨来拨出。 钱漫的话触到了慕锦成的痛处,他前世的母亲就是地道的山里人,给他做的也是寻常的饭菜,可那是家的味道,一生,乃至此生依旧惦念的味道。 “山野滋味,讲究的正是干净纯粹,大小姐锦衣玉食,自是看不上的。”慕锦成冷冷说道。 钱漫在慕锦成处碰了软钉子,一时缄口不言,干坐无聊,只得百般嫌弃地搛了菜来吃。 “菜,我按约定做了,大小姐已经尝过,还合口味吧,眼瞅着时间不早了,我还有两个朋友在别处等我,您是否可以兑现之前的承诺?”隔了半晌,顾青竹低声问。 闻言,钱漫猛然拍下筷子,拧眉对顾青竹发火:“喂,你这菜做的这么差,还想要钱?鸡丝太辣,五彩笋丝,大部分用的还是我店里的食材,至于这个鸡汤咸的要命,只有这个粥能勉强吃,再说米还是我的呢。” “鸡丝和笋片都是淡口的,加点辣,会更有食欲,而鸡汤微咸,才能激发浓郁鲜味,至于搭配用的食材也是问过,经大小姐允许的,不然,厨房也不会给我用,再说,这菜,大小姐吃的也不少啊。”顾青竹眼光瞥了桌上的盘碟,不卑不亢地回答。 她这会儿终于知道小吉为什么劝她早早离开,明摆着,面前的女孩百般刁难,分明是想白吃不给钱。 “给你用配料不假,可这菜做的完全不行,我也就是凑合吃一点,为此,我没法付你一两银子,趁我没反悔找你要柴火调料钱,你赶紧走吧。”钱漫不耐烦地挥手,起身就要离开。 “你……你早打定主意耍我,哪怕我做出龙肝凤髓来,你都不会付钱的,对吧!”又急又气的顾青竹猛冲过去,张开双臂,一把拦住了她。 “做什么!想造反呢,这里可不是你们蛮荒乡下,任你撒野!”钱漫没想到顾青竹会不顾一切扑过来,她伸出指头,瞪圆了眼睛厉声道。 “钱大小姐,你这又是何必呢?” 第二十六章 好心做了驴肝肺 慕锦成拧眉,偏头挖挖耳朵,有些不耐地说。 “菜也吃了,粥也喝了,纵使滋味不如您的意,也是人家辛辛苦苦做的,又何苦为难人,不过是一两银子,钱大小姐若手头不宽裕,我先替您垫着,下次我问令兄要就是了。”慕锦成慵懒地往椅背上一靠,伸手探到袖袋里,作势要往外拿钱。 钱漫不过是想当着慕锦成面戏耍顾青竹,看这乡下丫头如何低头求饶,像她这种生活优渥,骄横霸道的大小姐,在平淡富足的生活中找一点折磨人的乐子是常有的事。 往日,钱家兄妹惯会如此,慕锦成大多不掺合,却也不会当面说这样讥讽的话,钱漫隐约听出他有看轻不喜之色,赶忙分辨道:“我不过是与她闹着玩,谁说不给了!” 慕锦成并不答言,只痞痞地翘着嘴角,似笑非笑,手却在袖子里摸索,钱漫生怕他抢在自个前面给了钱,落了面子,她飞快地从荷包里拿出一块碎银子,有些不甘心地砸向顾青竹。 顾青竹抬手轻巧抓住,小小的一块握在手心里,硌手,说实在的,她并不知道这一丁点大的东西有没有一两重,但好歹比在菜市卖的价钱高,又得来的这般不易,她不打算纠结了。 将银子小心收入荷包,顾青竹转身回了厨房,钱家大小姐长得漂亮,却有一副歹毒心肠,而旁边的青年虽帮她说了话,可一眼看去也不是啥好人,还有令人不悦的恶习,顾青竹对这样的两人毫无半点好感,连谢谢两字都不想说。 慕锦成看着顾青竹拿了钱就走的背影,微微惊讶,心中冒出一丝恼意,难不成自个好心做了驴肝肺,这人竟然连句敷衍的谢谢都没有,果真是个没见识又凶又贪财的乡下丫头! “瞧瞧,三爷的怜香惜玉用错了地方,人家不领情呢。”钱漫蛇腰一扭,贴上他,笑得肆意。 “好啦,菜也尝了,饭也吃了,我该走了。”慕锦成稍稍后仰,推开椅子起身。 “这算哪门子吃饭?走走,去楼上雅座,我最近新得了一坛翠涛酿,还没来得及喝,我二哥缠着要了好几回,我都不舍得给他呢。”钱漫一把扯住慕锦成的袖子。 “你……”慕锦成欲言又止,忍了忍心中的不耐烦,转头,故作色眯眯地上下打量她鼓囊囊的胸口,“大小姐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你个银样蜡枪头,难不成还怕我强了你?!”钱漫挑衅,美目微瞪。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风风火火的宝应一头闯了进来,见到两人,苦着脸道:“三爷,你原在这里,叫我好找,快与我家去,老爷正生气找你呢。” “我爹叫我做甚?”慕锦成慌了,心突突跳。 “我哪里知道,还是赶快走吧,要不然去迟了,又要挨揍!”宝应垂眉耷眼,几乎要哭出来了。 “快走,快走!”慕锦成一把夺了钱漫手中的半截袖子,也不与她告别,急匆匆走了。 “嗳……”钱漫完全没反应过来,慕锦成主仆已经离开。 “到底出了什么事呀?”慕锦成大步疾行,心急火燎地问。 “三爷,你慢着点,小心脚下!”宝应可没他那双大长腿,他小跑着跟在后头呼唤。 “说!是不是韩老头告我状了?” 片刻的工夫,慕锦成已经把自个最近做的出格的事都想了一遍,除了跟韩守义死乞白赖地要钱,去和钱溢斗鸡,把钱输了精光,他也没干什么其他的呀。 “不对,今儿离月底还有几日呢,还没到报账的时候。”慕锦成突然灵光一闪,想起至关重要的一点,他背手站定,等着宝应追上来。 “我……我这……这不是为了救……救你嘛,不搬……搬老爷,哪……哪里镇得住钱大小姐!”平日里跟着主子胡作非为,这会儿气都差点跑断的宝应,弓着身子呼哧呼哧喘气,话都说不连贯了。 “瞧你小子还有点良心,可你就不能提前给我个眼色啥的,害我险些白白吓死!”慕锦成心下松懈,笑着在宝应的额头上弹了个爆栗。 “我哪敢呢,再说,您若没了害怕的样子,钱大小姐也不信啊。”宝兴摸摸额角,生疼,委屈道。 “你……”慕锦成刚想骂他是蠢材,却见顾青竹背着竹篓走过来,他一下子哑了。 顾青竹远远看见他作威作福地当街打骂下人,对他更生厌恶,见他眼光瞥过来,一埋头,加快了脚步越过去了。 慕锦成伸手掩饰地捋捋头发,自个适才还想为无意害她伤了手指道歉来着,可这丫头见他跟避瘟神似的,算了,他这南苍第一纨绔公子,不与这山野村姑一般见识! “爷,咱现在到哪去?”宝应对慕锦成时不时露出匪夷所思的神情早已习惯,他只顺着自个的想法问。 二十年前,慕锦成降生时,天现五彩祥云,饱读诗书的谭家老先生说是祥瑞之兆,可在宝应眼里,他这位爷就是个三魂六魄不周全的可怜人,虽从小得老太太和夫人百般溺爱,可常被老爷吓破胆,神魂不定也是常有的。 宝应是慕家的家生子,打小就和其他四五个小子一起被选出来,陪伴慕锦成长大,这些人中也就数他最大胆淘气,两人一起做过所有的坏事,是撒尿和泥巴的交情,他也是对慕锦成最忠心的人。 “回家!”慕锦成迈开步子就走。 “嗯?”宝应一时没反应过来,忍不住抬头看天,日头明晃晃挂着,他的爷竟然在这个时辰破天荒地要回家了。 且不提慕锦成这会子回了家,哄得老祖宗高兴,只说顾青竹背着竹篓回到菜市,见顾大丫和郑招娣守着满地的笋壳在等她,这会儿已过了饭点,菜市除了她俩,就剩烂白菜帮子和萝卜根,连个打扫的人都没有。 “咋去了这么久?”顾大丫揉揉抻累的脖子,歪头问她。 “我今儿给酒楼里做了一顿鸡笋菜,老板吃了高兴,赏了一两银子。”顾青竹将那一块银子递给她们瞧。 郑招娣接过,好奇地看了看,顾大丫也伸手摸了摸,她们家里都是大人当家,还没见过碎银子长啥样,顾青竹望着她俩头挨头仔细琢磨的样子,决定不说出酒楼里遇见的糟心事。 “这敢情好,咱明儿再来卖!”顾大丫听她这样讲,十分高兴。 “你傻呀,青竹厨艺好,今儿又碰巧逮着野鸡,这才能卖到酒楼去,明儿光有笋,没了荤腥,谁稀罕呢。”郑招娣不认同的摇摇头,将银子还给顾青竹。 “县城里酒楼饭店多的是,哪天你要来卖笋,咱们换一家再去碰碰运气,说不定有喜欢纯味儿的呢。”顾青竹低头收拾竹篓道。 “青竹,我的厨艺不好,再说,我见着生人都不敢说话,你可一定要帮我。”顾大丫一把抓住她的手,急切地说。 “嘶……”所谓十指连心,顾青竹被顾大丫这么一抓,伤处疼得心尖儿直打颤。 “你这是怎么弄的?” “谁欺负你了?” 两个姑娘异口同声问道。 “没有,我熬鸡汤的时候,拿陶罐盖子,不小心烫的。”顾青竹笑了笑,缩回了手,将伤处蜷在手心里。 “这得多疼啊,亏你还笑!”郑招娣有些心疼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你俩赶快去买粮食吧,青竹的竹篓我来背。”顾大丫双肩上一左一右挂着空竹篓,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三人赶到三生粮铺,依旧还是一百五十文一斗,里面的伙计似乎换班吃饭了,顾青竹没见到前日那个叫秋生的青年。 郑招娣家里只有她和她爹两个人,马上就要春暖花开,郑家禄要出山找活,他做的是红白喜事吹拉弹唱的活计,主家一般都管饭,有时两顿,有时一天都有,郑家禄不回来吃饭,郑招娣只做一个人的吃食,熬一锅粥能喝一天。 现下粮价这么高,她舍不得多花钱,只买了一斗米,一斗面,到时掺点粗粮野菜,够她吃好些日子了。 顾青竹买了一斗半米,又打了五斤香油,今儿得了一两银子,三篓冬笋算是卖出天价了,除了给阿奶的口粮,她决定留下二斤香油,春上多食野菜,加点油炒炒,会更好吃些,对弟妹长个也有好处。 付账时,伙计用戥秤称了银子,只有九钱三,顾大丫和郑招娣齐齐转头看向顾青竹,伙计见此,生怕三个姑娘不信,还细细把秤花指给她们看。 “就按这个算吧。”顾青竹摸了下左手上的赤藤镯,摇摇头道。 一下子少了七十文,差不多半斗米钱了,她着实心疼,可就这点银子,挣的十分不易,还险些要不到,如今也只能权且将就。 今日多得了钱,顾青竹记得小妹想吃饴糖,特意去杂货铺称了半斤,又给青松买了几本书,这是年前,她去接阿弟时,柳先生特意嘱咐的。 大丫临来时,顾世福给了她一些钱,让她买几副青山的伤药,顾青竹便带着她去了德兴药行,那里价格公道,货真价实,柜上十五儿显然认出了顾青竹,很客气地给她们抓了药。 没在药行见着谭老板,顾青竹心里莫名松了口气,她还欠着石斛呢。 第二十七章 阿奶二叔逼粮 三人采买停当,顾青竹带着两个姐妹到了丁家面馆,很奢侈地要了一碗面片汤和八个馒头,丁氏特意找了个大海碗,多放了些汤水和菜叶,三个女孩子难得敞开来吃白面馒头,又分食了面片汤,郑招娣胃口小,吃的少,多余的都填了顾大丫的肚子。 这一顿饱饭吃到撑了,顾青竹又买了十几个肉包,连带饴糖,分了一些给大丫和招娣,郑家禄让招娣买粮,顺道一起出来,大概不会说什么。可孙氏是个妇人,心肠不坏,只是碎嘴,青山病在床上,青川年纪小,难免贪玩,大丫跟着出来一天,家里家外少做的事,都压在她一个人头上,若再空手回去,难免会被唠叨个没完。 两人推让了一番,最后还是收下了,三人买的粮食不多,决定分担着背回去,这样还可省下搭车的四文钱。 从南苍县走回顾家坳,足有二十多里路,三姐妹一路走走说说,从繁华的街市走入山林,路边越来越多是光秃秃的树木和灰色的大石块,林中深处有成片的松树,无精打采的松针经过寒冬风雪,墨绿色变得十分憔悴,仿佛一个蓬头垢面的老人,枯寂地站着。 天色渐暗,三姐妹回到顾家坳,顾青竹和郑招娣背回自个粮食,三人在路口分手,各自回家。 顾青松舍不得点灯,搬了小杌子坐在院里,借最后的天光看书,拿着布老虎玩偶的青英挨着他坐着,好奇地瞪着大眼睛,张望书上那些个方块字,厨房里的红薯粥散发出经冬的甜糯味道。 看见弟妹在等她,顾青竹加快了脚步,心里一下子亮堂了,今儿所受的苦痛全都烟消云散,她脸上漫溢着欢喜的光。 “阿弟,我说过多少回了,晚了去屋里点灯看,仔细伤了眼睛。”顾青竹推开篱笆门,等不及走近,满含宠溺地责备。 “阿姐!”青英已经一天没见到顾青竹,立时飞奔到她怀里。 “今天有没有淘气?”顾青竹摸摸她的头,低头瞧见她鞋上沾的草屑。 “哪有?我很乖的,不信,你问阿哥。”青英拉着顾青竹的手撒娇,眼光却飞到了哥哥脸上。 “今天我们去竹园里填土的。”顾青松放下书,笑着接过姐姐的竹篓。 “你要温书,她又小,那些活,留着我明天干一样的。”顾青竹拿出肉包和饴糖递给顾青英捧着。 “家里的事,哪能都指望阿姐一个人,我若日日只知道读书,岂不是成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五谷不辨,四时不分的书呆子了,阿姐也不想要个傻阿弟吧。”顾青松帮着拿米油,打趣道。 “我不要,我才不要!”顾青英皱着小眉头,一本正经地摇头。 “好啦,我们洗手吃饭吧,姐都饿了。”夜风带走了白日最后一点温度,刮到人脸上凉飕飕的,而顾青竹心里却暖意融融,有这么懂事的弟妹,是她天大的福气。 吃了晚饭,顾青松就迫不及待去看新书,青英则欢喜地坐在灶间吃糖,顾青竹怕她吃坏牙,一次只给她两颗,她一点点吃着,一脸满足的笑容。 顾青竹洗了碗筷,把早上剩下的冬笋剥了壳,剔掉坏的,纵向切成长条,在滚水里焯了,又用盐腌上,方才洗漱睡觉。 手上的伤口有些红肿发烫,幸好现下是冬天,她背着弟妹,偷偷抹了些伤药,今儿一天实在太累了,一躺下,她便睡着了,一夜无梦到天亮。 第二日又是个好天气,太阳暖融融地照着,连清晨的风都少了些许冷意,顾青竹擀了面皮,做了片儿汤,她在院里支上凳子架竹匾,将腌制一夜的笋摊开来晒。 “青竹,你在家呢。”吴氏推开篱笆院门走进来,脸上罕见地挤出了笑容,满脸的褶皱像一朵深秋开败的老菊花。 五年来,她头一回在顾青竹面前这般陪着小心说话,这让顾青竹十分意外,事出反常必有妖,她心里提起了十二分的警觉。 “我听大丫娘说,你昨儿卖笋去了?”吴氏搓搓手,瞥了眼紧闭的屋门。 “对,再不卖就被人偷光了,可惜笋不值钱,大的两文,小的才一文。”顾青竹心里疑惑,依孙氏不爱管闲事的性子,不太会在外面说三道四,更何况是在孙氏面前提她了。 多存了心眼的顾青竹,故意暗指二房偷笋,报的却是县城菜市的笋价,她只想验证吴氏说的话,若当真是孙氏说的,那一两银子的事只怕瞒不住。 谁知,吴氏直接略过偷笋的事,眼冒精光地直奔主题:“这价格不低了,你卖了不少钱吧,都给我,只当是二月的口粮了,也免得你出山去背粮!” 顾青竹已然知道吴氏是在借孙氏诳她,不过,她说的价再正常不过,这要换在翠屏镇,恐怕还卖不出这个钱来,故而吴氏对她说的话没有半点怀疑。 “哎呀,阿奶,你说的太迟了,我在村长面前答应过的,每月初一,要给你一斗半稻米,三斤香油,一点不能少,半刻不能等,再说,今年米价疯长,一天一个价,我昨日一早拿卖笋的钱全都买了米,也只刚刚够,油钱还没着落呢。”顾青竹瞥了眼阿奶急切的神情,露出一副愁苦的模样。 “你这个败家玩意儿,买那么多米做什么!整日就知道吃吃吃!算了算了,钱既然花完了,就快把稻米给我!”吴氏听完这话,气得七窍生烟,终于撕下最后拙劣的伪装,跳脚大骂。 眼见吴氏瞬间露出本性,顾青竹反倒松了口气,她慢腾腾地说:“今儿没到日子呢,离二月初一还有几天,再说香油还没买,阿奶到日子再来,粮油定不会少,今天是万万给不了了。” “行了,行了,香油暂时没有就下次再给,我也不计较,现下有啥给啥,我没工夫和你磨叽!”吴氏十分不耐烦,火烧眉毛似地催促。 “阿奶为着什么事这般着急?难道二叔又惹了什么麻烦?”顾青竹眉头微蹙。 “你只管给我分内的口粮,旁的不要瞎问!”吴氏最容不得旁人说小儿子,更何况是顾青竹,她气哼哼地反驳。 前些天,赌坊里的管事带着伙计来讨债,把二房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了抵账,连飞到树上的一只黒公鸡也网走了,今儿更是放了狠话,若再赔不出利钱,就当场卸掉顾世贵一条胳膊,让他长长记性! 吴氏哪里见过这般凶神恶煞的阵仗,一下子慌了,别看她平日里与人吵架吵地声嘶力竭,鸡飞狗跳的,可若真遇见凶恶之徒,立时就怂了,只剩俯首帖耳任人摆布的份。 顾青竹见她终于说出本意,面色冷厉地说:“我奉养你,是尽我爹的本分,至于二叔,他养不养你,我们小辈不便插嘴,但想从我这搜刮钱粮倒给他,门都没有!你的口粮,定好了是二月初一给,我既不会迟半刻,更不会早一天!” “你这个铁石心肠的死丫头,你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八成死的连尸首都找不到,我如今就剩这么一个儿子,全指着他给我披麻戴孝养老送终,今儿万一他有个好歹,我还咋活!”吴氏说着,不管不顾地大声嚎哭。 “我爹只是出门行医,他会回来的!想当年分家,我爹是带着我们直接走的,你狠心地连一只碗一双筷子都舍不得给,再说,这些年二叔整日沉迷赌钱,恐怕把你棺材本都哄去败光了,这样的儿子留着还有何用!”顾青竹面色凝重,沉声说道。 “好你个丫头片子,要粮不给,倒编排起你二叔来了,看我不打死你!”顾世贵瘦如麻杆,鼠目黄牙,他见吴氏迟迟不归,着急忙慌地找了来,正听见顾青竹的话,闻言,撸起袖子,扬手就要打。 “住手!你一个长辈打孩子,成何体统!”背着胡琴的郑家禄恰巧赶到,一把擒住了他手。 跟在他身后跑来的郑招娣,见着凶神恶煞似的母子俩,立时白了脸色,一把将顾青竹拉到自个父亲背后。 “我管教子侄,与你一个外姓人何干!”顾世贵要不到钱粮,已是急红了眼,他挣扎几次,脱不了郑家禄的钳制,遂咆哮道。 “你有本事对那些个上门讨债的人耍横去!”郑家禄嗤笑一声,手上却加了力气。 “快放手!”吴氏上前掰郑家禄的手,一心想救儿子。 “吴婶子,依我看来,今儿既出了不可收拾的事,不如趁机给他长个教训,也好拘着他认错受罚,也免世贵兄弟在歧路上越走越远,如若不然,往后必定变本加厉地在外头乱来,你一年年老去,又能维护到几时!”郑家禄看在与顾世同相交一场的份上,对吴氏好言相劝。 “嘶……”顾世贵挣不脱,只得忍痛抱着手臂,嘴上却逞能,“瞧把你给能的,也不撒泡尿照照,自个连个媳妇都续不上,还想管我的闲事儿!” “世同兄是多好的人,你却这般不堪,真不配做他的兄弟!”郑家禄嫌恶地甩了他的手,觉得自个简直是对牛弹琴,这种人没脸没皮,说再多,也不过是浪费口水罢了。 第二十八章 春雨贵如油 吴氏心疼地扒着顾世贵的袖口,查看他的手腕,只见皮包骨的肌肤上通红一片,眼瞅着顾青竹有郑家禄撑腰护着,今儿就算硬抢,只怕也是不能得手了。 “你给我等着,二月初一早上,我准时来收粮油,若少了半点,看我怎么收拾你!”吴氏恨恨地嚷嚷,撂下这句狠话,便与顾世贵一前一后地离开了。 “你没事吧?”郑家禄上下打量顾青竹。 “我没事,多亏郑叔来得及时,这会子到家里坐坐吧。”顾青竹将郑家禄往屋里让。 郑家禄摆摆手,拉了拉身上半旧的灰夹袄:“不了,适才肖家坝的人捎口信来说,请我过去帮两天忙,我脚程加紧点,大概中午就能赶到,你们一处玩吧。” 没走出两步,郑家禄又折了回来,轻声说:“若你阿奶和二叔再来寻你麻烦,记得去找村长做主,切莫硬抗,以免白白吃了亏!” “我晓得了。”顾青竹低低应了一声。 郑家禄点点头,遂不再说什么,快步走了。 顾青竹拉着顾招娣回到厨房,有些疑惑地问:“你和郑叔怎么来得这么巧?” “我们昨儿不是说好要帮大丫挖笋的嘛,我适才刚走到你家院子外面,就听见你阿奶闹哄哄的声音,你知道我没本事吵架,只能找我爹来,恰好在路上遇见他正要出去。”顾招娣搓搓衣角,腼腆地说。 “真谢谢你了,我以为又要跟年三十那天一样被抢了。”顾青竹感激地握着她的手。 “你二叔被人逼债,是自作自受,他前儿厚着脸皮到村里各家借钱,可谁敢借给这种好吃懒做的赌鬼?家家都找由头推掉了,他也就是能祸害你,一回两回的,我爹说,乡风都被这样的人带坏了,村长肯定不会对这种歪风邪气置之不理,更不会袖手旁观!”顾招娣反手拉着她,安慰道。 顾青竹留招娣吃了碗面片儿汤,嘱咐了弟妹几句,两人拿了家伙什出门了。 大丫家的竹园比顾青竹家的大很多,接连几日,三个姑娘都在挖笋,顾青竹继续到酒楼饭馆里卖笋,慢慢摸索出一点门道,大丫和招娣在菜市也学精了,妇人们再难偷盗,三人一日日将冬笋卖出了比平常多出很多的价钱。 孙氏每天晚上坐在床上数钱,可总也数不清,被大丫笑了好几回,她过日子最会精打细算,虽不识字,却将家中一年的大大小小收支都画在一张纸上,旁人看不懂她的画,唯有她自个知道,顾青竹这次帮她家把笋卖出了往年双倍的价钱。 这样一来,青山的药费有了指望,家里背的那些债,拣紧要的还了几笔小数额的,作为对顾青竹的回报,孙氏白天常让青川接了青英一起玩,也总留她吃午饭。 青英不过是个六岁的小女娃,吃不了多少,顶多是一两个窝头一碗稀粥就饱了,在孙氏手上不过是多加一瓢水的事。 能和青英一处玩,青川最高兴,铁蛋也常来,三人结伴到小溪边挖蚯蚓,去山脚下捡松球,不吵不闹能一直玩到顾青竹回来,而后再依依不舍,各自回家。 阿姐和小妹都不在家,顾青松常常将就吃点早上剩下的粥,腾出了更多时间温书,他心里拧着一股劲,他暗暗下了决心,就算不到学塾去,他明年也要去参加童生试,并且一定要考到前三名,这是阿姐的愿望,也是他们一家的奔头。 到底是入了春,太阳都比冬日里暖和,接连几日天气晴好,山风吹到人脸上,已不似冬天刮骨般的疼,男人们到地里做活,已经要将棉袄脱了挂在树枝上了。 南苍县几家做家常菜的饭馆,起先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顾青竹的冬笋,没想到食客们都很喜欢冬笋的鲜嫩,各家掌柜的上赶着每日要她送,大丫家的笋卖得差不多了,顾青竹还介绍村里其他人去卖,半点也不藏私,旁人自是念她的好。 天无久晴,隔了几日,老天开始淅淅沥沥落雨,这雨不大,没有电闪雷鸣的大阵仗,只是细细绵绵,密密匝匝,白日接着黑夜,斜风细雨不停歇。 这是农人们盼望已久的雨水节气,春雨贵如油,顾青竹被雨困在家里好几天,心里却是欢喜的,她隔着雨帘张望,似乎能看见桑条、茶桩得了及时雨,枝枝丫丫里蕴藏了一个冬天的急切就要破壁而出了。 顾青竹趁着下雨,在家里绣罗帕,而顾青松则有了大把时间温书,每每看到得意处,总要抑制不住地大声诵读,青英就在阿姐的安宁娴静和阿哥的意气风发里玩她的小老虎布偶,或者隔着沙和小乌龟说悄悄话。 雨过天晴,日头再次升起,农人们等不及地纷纷扛起锄头下地干活,经过几日雨水洗礼,山林田地到处焕发出清新的气息,菜畦里的青菜叶面上滚动水珠,就连竹叶老茶都显得鲜亮了不少。 顾青竹迫不及待地去看茶园里的长势,她家的茶树是她母亲王氏从南边带来的茶种培育的,三年才长成小苗,为了茶树更好的生长,王氏向来只采初春一季茶,直到顾青竹十岁当家时,茶树才真正进入盛产期,可以采春、夏、秋三季。 三年前,顾青竹在原来茶园上边又开了几垄梯田,用扦插法培了新枝,今年就能开始采收,顾青竹仔细查看大蓬的茶桩,那上面已经隐约可见一个个米粒般大小的红点,这每一个红点都是一枚新茶,这个发现,让顾青竹生出了无比的希望。 她又转去桑园,为了采摘方便,桑园里每年冬天都会剪掉无用的岔枝,弱枝,只留几截壮枝,顾青竹细细看过,每个枝条上的芽嘴都明显鼓了起来,显然积蓄了整个冬天的新生力量正在蠢蠢欲动。 冬闲的时候,顾青竹已经给茶园桑园上足了肥,但她每日还是要到园子里看看,松松土,每日发现芽苞不一样的变化,这令她对未来有了更确定的期翼。 去年之前,她都是和村里人一样,是卖鲜茶叶的,可茶叶娇贵,旁的不说,单十多里山路跑下来,茶叶不仅软塌不好看,还会被背篓人的后背捂得发热,茶叶的香气就变了味儿,所以,顾家坳的鲜茶叶从来只能卖给翠屏镇上的茶行。 可是无论年景丰歉,谁家都没卖出过好价钱,遇上风调雨顺的时节,茶叶好,却总要被茶行百般挑剔压价,倘赶上时运不济的年份,遭了天灾虫害,茶叶减产,那就更不要说了,一家子起早贪黑,还挣不出半年的吃食,可茶叶不摘又不行,会影响夏茶秋茶的收成。 远在二十多里地外的南苍县,每年都有大茶市,客商云集,价格公道,可那么远的路途早就把顾家坳人的活泛心思堵死了,试想,谁会收掺了汗味的鲜茶叶呀! 顾青竹去年卯了劲想挣钱,从来不放弃任何可以尝试的机会,她在收第三茬春茶的时候,真背了鲜茶叶去南苍县茶市,可每一个收茶的掌柜只是看看闻闻,却都惋惜地不肯收,直到遇见三生的韩守义,他做这行小三十年了,经验老到,他是真看中了顾青竹的茶叶,当知道她是跑了几十里路来的,十分意外,意外翠屏镇除了慕家茶山外,居然还有更好的茶树。 韩守义不会为东家做亏本的买卖,自然没有收购顾青竹的茶叶,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破例把她带进了后场茶作坊,给了她一小撮蒸青散茶。 那一天的顾青竹在作坊里大开眼界,足足待了两个时辰,将制茶的过程牢牢记在心里,她极聪明,知道韩守义是在帮她,帮她把山里的茶卖进南苍县,收获高出翠屏镇几倍的价钱。 顾青竹拿出之前挣下的全部的钱,甚至把父亲留下的最后一点积蓄也拿了出来,买下了制做茶饼的整套工具,釜甑规承。 这些工具,尤以规承最重,规是铁铸的,内有圆形凹槽、而承是青石做的盖子,能合在规上,这两样都是实打实的分量,从南苍县背回顾家坳,真把她累了够呛。 村人都不看好顾青竹自个制茶,顾家坳祖祖辈辈几代人都遵循的老理,岂会被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轻易打破,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心血来潮,白糟蹋茶叶,阿奶更是疯子般骂她败家,在这样一边倒的困境中,只有弟妹和大丫招娣坚定地站在她一边。 有了制茶工具,顾青竹就在家中厨房制茶,饭菜的味道,松毛燃烧的油味以及规承的石性铁味,都破坏了茶的香气,使之失去天然本色,与那一小撮蒸青散茶相比,差得还很远。 她在失败了几次后,终于悟出制茶需要洁净的地方,无香无味的柴禾,至于规承的生味,只能用熟茶叶反复压拍,将茶汁沁入其中,慢慢熬熟。 家里没有合适的地方,顾青竹就想到茶园里搭窝棚,她既有了新想法,就去砍竹子,招娣帮着割茅草,大丫则喊来了她大哥和郑长林,一天时间,几个人合力,在茶园旁新整出一小块平地,搭了个像模像样的窝棚。 顾青竹在窝棚里,又试了两次,制出了和三生茶作坊里一模一样的蒸青茶饼,终于赶上了最后一茬春茶。 第二十九章 惊蛰 当韩守义见到顾青竹送来的茶饼,条索清晰,表面深紫泛光,不由得惊讶,他做了多年掌柜,见过的好茶,品过的好茶,不计其数,这般完美的,却不多见。 尤其是这样的茶饼是一个十几岁女孩子初次制出来的,更是稀罕,韩守义老成持重,面上虽是不显,心中却暗暗赞许,这姑娘不仅聪明灵透,一点就通,还很能吃苦,有不服输的劲儿。 她的茶叶好,茶饼又制的无可挑剔,韩守义给的价格自然高,随后,顾青竹接连又做了夏茶和秋茶,收购价格虽不及春茶,但胜在量大,故而有不错的收益。
相关推荐: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芊芊入怀
薄情怀(1v1)
带着儿子嫁豪门
满堂春
流萤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我有亿万天赋
珊璐短篇C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