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沉云见月明 > 第72章

第72章

儿。” “没问题,周书记,我还有个事儿找您呢。” “啥事儿?” “咱们县里是不是有其他公社养长毛兔啊,油草岭也想养一些,周书记能不能牵个线,让我们村子里的过去学习学习,顺便购买一些他们的兔子。” “养兔子啊,现在养兔子的很多,兔毛虽然值钱,但农村个体养殖,很多都不注意卫生,兔子乱拉乱尿,很容易弄脏兔毛,脏了的兔毛不值钱。而且那种长毛兔肉少,卖兔肉也不值多少钱。” “之前张湾大队养过一年,没有集体养殖,而是把兔苗分给了各家养殖,最后因为养殖不当,死了很多,兔毛因为太脏也没卖上好价钱。后来村民们就不愿意养。不过他们村有些人家还有兔子,前些日子,张干事还说让我帮他找找收购兔子的单位呢。 你们如果养的话,可以去收购张湾大队的兔子,我跟他们说说,比其他公社的要便宜。 另外,我再联系下向阳公社。” “谢了周书记,我等您消息哈。天不早了,我先回村子里了。” “行,路上小心。” “对了,周书记,你也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你看就我们两个村子和柳林村的这条路又窄又坑洼。下雨的时候最难走,您能不能帮忙向上面申请点儿资金,把我们的那条路修一修。” “富裕跟修路还卦边了?” “领导不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吗?路不通,再多再好的东西运不出去,不也白搭。” “有些道理,但...”周书记为难了:“那条路不是不修,最主要的还是纱罗村。修路就要占用他们的地,而且,他们一直和草子村不对付,这修了路草子村的也要走,他们就觉得吃亏。这么些年,一直拖到现在。” “纱罗村我知道,这个我来调解,周书记可以先把资金帮忙申请下。” “你要是有把握,我可以帮你们申请。” “我试试,争取明年开春咱们把路修上。” 周书记觉得玄,以前也不是没有调解过。 姜糖觉得没什么难的,无外乎动了各自的利益,那就想办法,把利益均衡。 ... 通往村里的路,人人都嫌弃,就比如刘秀兰,姜糖骑车带着她一路墩的屁股都快开花了,不愿意坐,直接下车步行:“省里给你分的是啥山沟沟,这路还不如山路好走。 他们估计是看你小,好地方分你过去,怕你胜任不了,只能给你个最差的,早知道这样,让你爸跟人打声招呼了。 关系咱还是有的。” “妈,我觉得这样挺好,路是不好,明年...明年我一定把路修起来。” “呦呦,瞧这口气,也不怕牛吹破了皮。” “刘秀兰同志,请相信从你肚子里出来的,绝对各个优等品。” “我是有这个自信,但融合了你爸这个脓包就不确定了。” “...”姜糖被自家妈语出惊人弄的语塞。 “你不是说自行车是公社一个同事不用的破车吗?这明明是个新车。” “啊...那个,他主要吧,家里孩子多,吃不上饭,想着把自行车租出去,有点儿收入,我租了,一个月一块钱。” “家里都吃不上饭了还能买自行车啊,这是什么人家?” “...年轻人冲动,有了钱脑子一热就买了,买了就后悔,又退不了,就想了这个法子。” “孩子不都几个了还年轻?” “...” 佛说: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 ...啊,老天啊,她无能! 两人到村口就遇到了从地里回来的村民,见是姜糖都热情的打招呼:“姜干事回来了。” “回来了。” “这是...” “我妈-刘秀兰同志,她不放心我,特意过来看看。” 众人一听是姜干事的妈,忙上前打招呼:“刘同志,你生了个好闺女啊。” “姜干事自从来到我们这里,帮了我们不少忙,做的都是大实事儿,是个好干事。 我们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领导。” 姜糖在一旁听的面红耳赤,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好,不过这位大娘很押韵啊。 立马得到了刘秀兰同志的回应:“应该的,这都是她应该做的,孩子小,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添麻烦,不添麻烦,姜干事给我们换来了许多好东西,现在可是我们的大福星。” 刘秀兰被一群人簇拥着都有些晕乎了,飘飘然了。 拿出了她二十多年教育水平,和几位婶子们一阵输出。 也成功的把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和婶子们透露了出去。 当场就有位婶子说她家的鸡姜干是随便吃。 如果不是赶着回家做饭,非要拉着她妈回家里逮鸡不成。 等和众人分开,刘秀兰同志面上的喜悦一直没下来过:“这里的人可真热情。” “刘秀兰同志,你能有这样的待遇,全是你闺女给你争的,我厉害吧。” “厉害厉害,我几个儿女都了不起。” “呐,前面这个就是我住的地方,一个月一块钱的租金。” “一块钱,咋还要钱啊。” “正常情况下我是要在村里挨家挨户轮流住的,我一个十七八岁的大闺女,妈你愿意让我这样住下去?” 第90章 一块钱咱家掏的起 刘秀兰忙摇头:“一个人住好,一块钱咱家掏的起。” 等刘秀兰进了院子,看着青砖瓦房好几间,陪房都是砖头的,又觉得村里人傻:“这么好的房子都没人住?他们竟然租给了你?” 姜糖没敢跟她说闹鬼的事儿,含糊道:“这里之前是老地主的房子,家里人都死绝了,一直空置着,恰好我来了,我就相中了这里。 青砖瓦房,大院子,高围墙,我一个人很安全。” 刘秀兰转了一圈,点了点头:“这地方确实不错。” 看屋里那崭新的被子又疑惑了:“哪来的新棉花被,你才刚上班,有这个钱买被子?” 姜糖忙解释:“啊,公社给补贴的,咱毕竟也是公职人员,这点儿福利待遇还是有的。” “是吗,那可真好。” 母女两人没在家里待太久,就被三花奶奶叫走了。 今天轮到她家吃饭。 三花奶奶家三代同堂,一家子十几口子人。 今晚的饭菜也不简单,二合面馒头,炒豆角,放了几粒米的米粥。 这已经是三花奶奶家最高规格了。 姜糖以为刘秀兰同志会嫌弃,没想到吃的挺欢。 就是姜糖发现,三花奶奶家里的男娃和女娃吃的不一样。 男娃可以吃一个二合面馒头,女娃没有,就那个几粒米的米汤,就半碗,菜倒是随便吃,但菜咸啊。 “刘同志,你生了个好姑娘啊,特别能干,现在在我们村都出了名了。 是个好干事。 今年有十七了吧,这要在我们公社扎根吗。 如果要扎根,这个年岁的姑娘,最好先在当地找个人家,也好有个照应,免得你们当大人的担心。 我们家老五,高中毕业,今年二十一,正好在公社中学当老师。...老五,快叫你刘婶子。” “刘婶子。”被点名的老五叫了声后,红着脸不着痕迹的看了眼姜糖。。 姜糖这会儿正感慨有些地方老一辈人重男轻女那根深蒂固的观念呢,并没有发现张老五那跟大姑娘的似的眼神。 刘秀兰哈哈笑了:“乡下能供出个高中生不容易啊,婶子这头脑开明。 我也是个老师,教小学的。 跟婶子说吧,我们戎区也算是比较注重教育的了,但还是有那么几个人家不愿意让孩子上学的。 特别是家里的女孩子,总觉得上学没必要,不如在家帮忙带带弟弟妹妹,做做家务划算。 我跟你说啊,可别小看女孩子。 就说我家里吧,三个孩子,一儿两女。 从小儿子怎么糙怎么来,两个女儿我养的精细。 从小麦乳精鸡蛋补着,花衣服穿着,饭都不怎么会做。 要不然租了那么大一个房子,干嘛还要麻烦乡亲们啊。 还好,有你们这些热心的。 要不然我和她爸爸非得担心死不可。 我们家糖糖被我们惯的,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 一个月光零花都得十块钱。 我和他爸商量好了,以后找人家,如果连媳妇的零花钱都拿不出来,我们铁定不能嫁过去的。 我的女儿,娇养了这么些年,可不是嫁过去受苦的。 如果嫁的不好,我们宁愿在家养着。 话说回来,还是孩子们争气。 我两个女儿,从小学习就好,毕业都是学校推荐的工作。 给我们争气,我们脸上也有光啊。 婶子家人丁兴旺,又是个开明,有远见的,以后这些孙子孙女,跟春笋似的,一个个都起来了。 到时候,你家这家境,这排面,估计整个村子都比不了。” 谁不知道,油草岭村最难缠,最重男轻女的人家就是三花奶奶家。 她大儿子家里就生了两个女儿。 又没分家,三花奶奶每天骂的最多的就是大儿媳和两个孙女。 大儿媳母女在这个家里,干的最多,吃的最少。村里谁人不知道? 现在被刘秀兰同志这么一捧,三花奶奶面色红润,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刘同志说的对,领导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呢,咱们当女子的,不比男人差。” 刘秀兰忙放下手里的碗,双手拉着三花奶奶的手,又是一顿夸:“要不说婶子你开明呢。可不是这个理。”说完,又指着旁边的几个孙女道:“这俩姑娘也上学了吧,挺机灵的,就我教书这么多年,一看就能看出来,以后铁定不差了。 有你家老五这个中学老师辅导着,你们家孩子铁定要比村里其他家孩子先一步吃上铁饭碗。” 刘秀兰同志说的就是老大家的两个闺女。 俩闺女一个十二,一个八岁,都还不识字呢,但被刘秀兰同志架着,也不好意思说没上过学,只能笑着点着头:“是啊,是啊,我们家有老五这个先例,脑子指定不差。刘同志说的对啊。” 三花奶奶现在畅想着家里的孙子孙女们以后各个有出息,端上了铁饭碗,逢年过节,一兜子一兜子的点心罐头的往家里送,想想都喜人。 三花奶奶和刘秀兰同志一见如故,最后听说想买两只鸡,给姜干事补补身子。 立马带着她去了鸡窝,让她随便挑。 于是,临走的时候,刘秀兰提着一只五六斤的鸡高高兴兴的向三花奶奶告别。 留下姜糖拿着钱往张家人怀里塞:“这是纪律,我们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该多少是多少,要不然这鸡我们不要了。” 姜糖这些天已经把这几句话说了上百遍了,最后总能通过这句话压住那些热情的村民。 而一旁的三花奶奶,在看到刘秀兰提着鸡,闺女在后面付钱的样子。 又是一阵感触,这要是她闺女儿子该多好。 于是等姜糖母女一走,三花奶奶就对着一家子道:“老五,这两个月你放假在家也没事儿,以后上午你就教他们几个学认字。咱们老张家,以后一定要个个端上铁饭碗。” 说完看向几个孙女:“你们几个明天也跟着你们小叔学,如果学的好,这次开学,我就让你们去上学堂。” “娘,咋就突然让她们学认字了,我还有事儿呢。” “你有啥事儿?这些天也没指着你下地,开荒的事儿都是你几个哥哥干的,你在家里教教孩子学习难着你了?” “没有没有?” 三花奶奶又看着剩下四个儿子:“这次开荒种菜,说是秋收村里能收,你们家的孩子能不能上学,就看这次能种出多少菜。 儿媳妇们,人家刘同志说的对,咱女人也不差。都给我支棱起来,小辈们这么多个,我就不信我三花培养不出来一个姜干事这样的。 还有,你们都给我争口气,将来也让你们奶奶吃上罐头,喝上麦乳精。” 第91章 小丽帮忙越忙越帮 张家的几对夫妻觉得娘有些上杆爬。 但这杆子姜干事的妈递的好啊。 特别是老大两口子。 回到屋里,激动的不行,老大媳妇跟两个闺女说

相关推荐: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我在末世养男宠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妄想人妻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我以神明为食   碧荷衍生文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深海gl (ABO)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