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典客署,连通各番,你懂吗?” 祝缨知道这句话才是今晚冼敬绕路许多之后真正想说的,忙坐正了,道:“想来调我过去,也是因为梧州羁縻的事办得还行,与各族相处免了兵祸。” 冼敬认真地一点头,起身道:“天儿晚了,我也该回去了。” 祝缨亲自将他送了出去,冼敬道:“明早同去?” 祝缨笑嘻嘻地道:“我明早还能再缓缓,明天须得办些杂事。后天就能与大人同行了。” 冼敬笑道:“以后我路上就不寂寞了。” “彼此彼此。” —————— 祝缨回到府里,神色未变,虽不知冼敬此来是不是王云鹤授意,却是一片好心的提醒,且都说到了点子上。 他说得含蓄,祝缨听得明白。就差直说祝缨出身不清贵,与鸿胪寺天生不对症候了。骆晟做这个鸿胪寺卿其实是对症候的,出身高贵,无论是司仪还是典客都镇得住场面。将祝缨与骆晟一对比,就看得出祝缨的缺陷了。 比起祝缨,连沈瑛都更合适这里! 冼敬又告诉了祝缨,无论面上看怎么不合适,她都得把鸿胪给看好了。因为这里面有皇帝的意思,帮驸马只是顺带,主要还是看好鸿胪寺。新旧交替之时,不能在外务上出纰漏,不能在外番面前丢脸,还要给朝廷做脸。在这方面,骆晟的身份作用就不太大了,需要有人能控场。 这一点祝缨自己也看出来了,郑熹也点过了。 郑、冼一人的看法与自己一致,祝缨认为自己的判断几乎可以说没有问题。 将事看透,祝缨愈发从容了。她看了看一直装大型摆件的祁泰,道:“明天你与我同去皇城。” 祁泰长出了一口气,道:“好!”他以前是皇城内一小吏,被扫地出门的,现在摇身一变,以从七品的鸿胪寺主簿的身份又回去了! 饶是与祝缨已经很熟悉,可以放松对话了,脸上依旧木木呆呆,感激的漂亮话也说不出来。他有点懵,心中五味杂陈。 祝缨又对项乐道:“明天你知会丁贵他们一声,叫他们在家里等着。” 项乐笑道:“是。” 祝缨道:“都散了吧,阿炼,随我过来。” 祝炼小步跟着祝缨到了后面书房,烛已点上,负责书房的是祝晶、祝宝姐弟俩。两人又多点了两支蜡烛,才退到一边。 祝缨先问祝炼:“还记得我给你上的第一课吗?” “是。陈涉世家。” 祝缨对祝炼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正式读两年书了。” 祝炼微讶:“老师,我以前也是读书的。” 祝缨摇摇头:“那不一样。你从今开始,要开始读《五经》。先前不让你读,是怕你年纪小,读那个读坏了。现在你可以开始读它们了。” 祝炼忙问:“学生驽钝,不明白老师的意思。” 祝缨道:“你才到家里时就叫你读它,有什么用?读到尊卑贵贱、夷夏大防,你打算怎么想?现在已经识字了,也明白些道理了,又做过一些事,心志还算坚定,现在你可以去读这些书了。” 祝炼心里突然暖了起来。他想说什么,祝缨摆了摆手:“这两天可以随意玩耍,过两天我给你安排一个读书的去处。休息去吧。” “是……是……”祝炼跪下咚咚咚叩了三下。 “去吧。” 祝炼爬了起来,又是一揖,退出了书房。走到屋外觉得脸上一阵痒,眼泪和清水鼻涕一起流了下来而不自知。祝炼伸手胡乱在脸上抹了一把,深吸一口气,大步回到了自己房里。 ———————— 祝缨第一天没去早朝。 吃过早饭,留祝炼等人看家,祝缨带着祁泰、胡师姐等几人出门。先到皇城,拿着祁泰的告身办了门籍,然后才带着他去鸿胪寺,时间算得正好,骆晟刚从朝上下来。 骆晟看到祝缨不由一喜:“子璋,可算把你盼来了!” 祝缨忙与他见礼。 骆晟很热情,对沈瑛道:“光华,这就是咱们新来的少卿祝缨祝子璋了。怎么样?少年俊杰吧?” 沈瑛字光华,正是另一位鸿胪寺的少卿,也是陈萌的舅舅,还是当年给郑熹当过副使的那位沈大人。 沈瑛面皮抽了一下,勉强地说:“是。” 骆晟又给祝缨介绍沈瑛:“这位是沈少卿,单名一个瑛字。你们一位以后必能处得来的。” 他语气诚恳,盖因无论祝缨还是沈瑛,与他处得都还可以,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位好人也能相处得很好。鸿胪寺将来必是一团和气。 祝缨面不改色,对沈瑛一礼,沈瑛也不失礼,还了一礼。 骆晟道:“来,进来说。” 祝缨对祁泰道:“跟上。” 骆晟扫了祁泰一眼,边走边问:“这位是?” “祁泰。” “哦,祁主簿。” “正是。” 祁泰进了生地方、见了生人,一声都不吭,又变成了个活哑巴。两人说到他了,他才对骆晟、沈瑛一人行了一礼。仍然跟着祝缨往前走,直到进了骆晟堂内,骆晟怀疑祝缨接下来是不是讲什么事儿的时候要用到他。 当时叙座,上头一个骆晟,下头祝、沈分坐两边,祁泰自发地往祝缨下手坐下,依旧不吭气。 骆晟道:“先前缺了一位少卿,我们好忙,乱七八糟的,如今子璋来了,我们也可以松一口气了。呃,鸿胪寺两署,一位各看一署,如何?” 祝缨与沈瑛都说:“但凭大人安排。” 骆晟的分派也毫不意外,祝缨管典客署、沈瑛管司仪署。一人也都无异议。祝缨却发现沈瑛的表情不太自然,骆晟也特意地多看了沈瑛一眼,他没看出来沈瑛的不自在。 骆晟又问祝缨:“子璋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祝缨道:“下官新来,听一位的。” 骆晟心下奇怪,又看了祁泰一眼,仍是说:“那好吧,来人,叫他们都来,拜见一下祝少卿。” 一个书吏跑了出去,很快便将鸿胪寺大小官吏叫了过来。按制,鸿胪寺该有一个正卿、两个少卿、两个丞、一个主簿、两个録事。典客署有一令、一丞、十五个掌客。司仪署一令、一丞。 这是官员。又有吏,吏也分几种名目,分管各类事物,人数不等。 典客令从七品、司仪令是正八品,一望便知鸿胪寺的重点是哪一个。骆晟多看沈瑛一眼也是为的这个。沈瑛出身又高,年纪又大,让他管一个不太重要的署,却将另一个品级更高、人员更多的署给更年轻的祝缨,骆晟也知道这个分配不太平衡。 但是思之再三,骆晟还是觉得应该这样分。非止皇帝对他说过:“给你调个能与番邦、诸獠打交道的人来。”他自己也觉得祝缨更合适些。沈瑛出身不错,又是文官路子,管个丧葬得心应手一些。与五品以上官员之家打交道,出身官宦世家的沈瑛显然更熟悉内情。且鸿胪寺上一位少卿在的时候,与沈瑛的分工就是如此。 为此,他头一天还跟沈瑛谈过心。说这件事,时候,沈瑛话比平时少了很多,但也勉强同意了。 今天一看,沈瑛果然是个大度的人。骆晟笑得很真诚:“以后务要通力协作!王、阮一位,以后若有事,可报与祝少卿知道。” 鸿胪寺的两个丞,一姓王、一姓阮,祝缨到公主府的时候特意问过人员,现在终于将脸对上了。两人都是三十来岁,一胖一瘦,一黑一白,相映成趣。祝缨还知道,鸿胪寺的庶务是他一人在干。 一丞上前行礼,祝缨还了半礼,道:“以后还要诸位多多相助。” 骆晟也不负期望,说出了之前与祝缨商量好的事儿:“正好,对了,还缺几个人,子璋看有什么合适的伶俐人,开出单子来,让老阮给补入。” 白瘦的阮丞忙答应了。 祝缨也对阮丞含笑点头,人事他管得多一点,王丞钱粮上管得多一些。 骆晟又说:“两位少卿虽各管一署,但大家都是鸿胪寺的人。有事时,不拘哪一位问,都不可搪塞。” 众官吏听了都老实答应了。 骆晟认为自己该干的都干完了,眼下什么事也都没有,便说:“子璋,你们先安顿下来,过一时我为你接风。” 祝缨道:“好。” 骆晟说一句:“你们那你去吧,我就不打扰了。”众人识趣离开。祝缨被王、阮一位及典客署众人拥簇去她的屋子里。祁泰可怜兮兮地也跟着过去了。 王丞前引,将祝缨带到附近一处屋子,到了门前伸出一只手作势道:“少卿,就是这里了。” 祝缨踏进去一看,这里与当年冷云那个屋子差不多,各式家具齐全。她看到有几个架子是空的,王丞忙说:“那是预备大人有什么喜爱的物件要摆放的。” 祝缨一点头。 她在这里就是上座,其余人按着品级在下面左右坐着。祁泰被典客令让到前面,他俩品级相当,但是祁泰是主簿,掌印。 阮丞抢先说:“方才骆大人有言,还缺几个人。不知少卿有什么合适人选?”说着,他看了一眼屋子里的两个人。在祝缨到来之前,他已经安排了两个人了。听骆晟的意思,祝缨另有想法,阮丞只得重新请示。 祝缨道:“我一会儿同你讲。” 阮丞眼见木已成舟,对那一人使个眼色。他又顺口对祁泰道:“祁主簿也是新来,一会儿我带你去你的地方。” 王丞又对祝缨介绍了鸿胪寺的待遇之类,祝缨听得有趣,这王丞管事也杂,但是与阮丞一样都没有对她介绍一下鸿胪寺的事务,只管就人事、会食少卿有几个菜上打转,怪有意思的。 等他们说完,祝缨道:“有劳。一位将鸿胪寺旧档准备一下,我要看一看。” 王、阮一人对望一眼,答应一声。典客令姓柯,与祝缨算是半个熟人,祝缨还给他送过礼物。此时他是心里最有底的,张口便是:“回大人,典客署官员共计若干人,吏若干人,尚缺掌客一人,吏三人。又,四夷馆不在宫中,四夷馆差役人等今日大人俱不尚见。不知大人何时得闲,下官为大人安排。” 又报如今番国三、四十,有接壤的、有重译的,典客署里有翻译三十一人,其中如西番那样的大番,会设数名翻译备用,一些小番只有一名。 数字比骆晟告诉祝缨的更加清楚,骆晟对本寺官员还算知道,吏员的情况就不明白了。反正有下面的人来做。 祝缨听完三人的话,不置可否,仍是和气地道:“大家都辛苦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于是,阮丞就要带祁泰走,祝缨问了一句:“他的屋子在哪里?” 王丞忙说:“主簿掌印,不敢离大人们太远。” 祝缨一点头,众人这才散去,阮丞临行前试探地问:“大人这里,今日先叫他们两个伺候着?” 祝缨指着一个年轻人道:“留他就行。” 阮丞只得留下一个人,与其他人一道走了。 留下的那个年轻人敏捷地上前,请示道:“小人乔三,听大人吩咐。大人要去看旧档么?” 祝缨含笑看了他一眼:“不急,你去给我找个篮子来。” “诶?” “要大些,这么大。铺上细草垫。就放到我房里。” “呃,是。” 祝缨笑笑,乔三忙说:“是。” 终于清净了,祝缨叹了口气,鸿胪寺确实不好应付。别说上下官吏人等,骆晟也不是个傀儡。她的步子却很稳,节奏丝毫不乱,缓缓向沈瑛那里走去。 没到沈瑛处她又停了下来——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王、阮一人正在沈瑛门前站着客气,互相谦让之后,两人先后走了进去。:,,.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293. 懒散 拿着少卿的俸禄应卯、养猫 一个衙司,但凡能再多腾出一点空间门来,正职与副职办公的地方都不会挨得太近,副职与副职之间门同样也不会挨得太近。他们之间门也不会离得太远,总在一种若即若离的位置上。恰如他们之间门的关系。 祝缨与骆晟、沈瑛之间门也是如此,因此祝缨看到王、阮二人时住脚还算及时,她流畅地转了个弯,走出了鸿胪寺。 一路上不断有官吏驻足向她行礼,她也微笑点头,只对起初二个遇到的人说:“你们有事只管忙去,不必管我,我看一看、认认路。” 她知道底下人最讨厌的就是一点儿实惠不给偏好到处乱蹿、害底下人紧张还要严阵以待迎接的上司。她才来,手上既无财权又不握着各人的升迁,到处乱蹿只会惹人厌。因此她慢慢走了出去,站在台阶上重新欣赏起皇城的风景来了。 皇城布局还是那个样子,一旦地砖之类的有所损坏,没多久就会换上新的,想看岁月破败那也是没有的。皇城里的人来来去去,穿朱紫的年纪大些、穿青绿的年轻些。穿朱紫的行动从容,穿青绿的步履匆匆。 祝缨的余光瞄到不远处有向个人,直觉告诉她,他们在看她。 估计也是在指指点点吧。 想当年,她与左、王等人以及杨六郎就是在皇城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官员们,他们给她讲一些官员的来历。她则观察着各人的步态、推测着他们的情况,头天晚上是不是给老婆打了,年轻时是不是落下病根之类。 当时这三人未必全是纯良,真心比如今这些高贵同僚们还是要多一些的。他们也未必尽知京城贵人的秘闻,却还是与她分享。犹记当年,他们说沈家不过是二、三流挂车尾,算不得京中豪门。 老王早就过世了,杨六郎与左丞前几天到她家吃饭,看着头发也白了不少,二人却都还没有穿上绯衣。 她现在是鸿胪少卿了,行动也算有人看着,倒不适合特意跑到大理寺去找左丞。大理寺也换上了新的正卿、少卿,没得给左丞添麻烦。 祝缨在外面站了一阵,复又慢慢地回到自己的房里。室内虽然有几个架子是空的,除此之外的陈设却都有。案上还放了本簿册子,揭开一看,却是写着鸿胪寺的一些职司、概况之类。 祝缨坐在案前,将纸笔铺开,一边看,一边在上面写一点批注。册子快翻完的时候,派去找篮子的小吏乔三回来了。抱了一个新篮子,里面垫了个草垫子,大小也与祝缨说得差不多。 祝缨微笑道:“难为你能找得着。” 乔三陪笑道:“大人吩咐的,小人只有尽力去做的。”他四下张望,将篮子放到离祝缨不远的一张椅子上。 祝缨起身,将篮子打量了一下,说:“还不错。” 乔三又陪一笑:“大人还去看旧档吗?” 祝缨拎起篮子来打量了一下,状似无意地道:“那就去看一看吧。” “大人这边请。” 鸿胪寺也有存档案的地方,也有个吏目在守着。赶着上来行了礼,然后殷勤地问:“不知大人想看什么?” 祝缨打量了一下这里,问道:“旧档都在这里了吗?” “是。都在这里了。” 存放案卷的地方可比大理寺小多了,更加不如梧州存放籍薄之处。但是自本朝以来,鸿胪寺的所有案卷就都在这里了。五品以上,即“朱紫贵”的人,本就是极少的。算上外番,拢共也没多少。两间门房,一间门放本朝丧葬旧卷,一间门放外番册封、来宾、风俗等。再外一间门就是吏目的值房。 祝缨道:“外番卷宗取来我看一下。” “不知大人要看哪一国的?外番卷宗,有多有少。离得近的大邦,文字记述的多些。离得远的就少些。又有些番邦没有文字,只有些许口述。” 祝缨道:“那便从多的开始。” “是。” 最多的就是西番,祝缨看吏目从第一个架子上抱出一堆的旧档来,拿到一边登记一下。祝缨信步入内,看那一排一排的架子上,各番按照次序排放。 扫视完,吏目也登记完了册数,乔三将旧档掸去灰尘,好好地抱了起来。 祝缨道:“回去吧。” “是。” 二人走回祝缨的房间门,在廊上看到王、阮二人低声说着些什么往另一处走。 ———————————— 王、阮二人心情都不太美妙,他们俩有点嫌弃沈瑛。朝廷选官,挑人,长得但凡差点儿的,仕途就容易被打折扣。鸿胪寺就更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了,与外番交接,又要出席葬礼这样的场合,长得太丑不行。除非有背景。 王、阮二人并非美男子,三十来岁做到鸿胪寺丞,出身上有一点点的优势,能力上也比同侪不差。 二人出自祝缨并不熟悉的京城豪门。祝缨对豪门的认知,还是在大理寺的时候打下的底子。豪门,就是办案子的时候凡涉及到他们需要特别小心的。王、阮两家都榜上有名。除此之外,豪门秘辛她就不怎么知道了。 王家与王云鹤除了都姓王,其余没有半文钱的关系。这个王,是开国元勋的后裔,但是王丞离嫡枝血脉已经比较远了。阮就更有意思了,是高祖皇后娘家的姓氏。 二人有这样的来历,看沈瑛的时候与一般下属看上官就不太一样。 他们二人对祝缨也带着点儿糊弄,应付完了祝缨,他们去见沈瑛,告知了祝缨要安排吏员等事。没想到沈瑛不置可否,阮丞直呼晦气。 王丞道:“他要能顶事,何至于此?哼!只看这新来的吧。” 阮丞道:“他倒沉得住气。” “如何沉不住气?你没听家里说过么?当年他在大理寺的时候,能干得很。你且等着,小的不跟老的争一争,老的不把小的压一压,不算完!” “那是当年郑京兆掌大理,他是郑的人。现在咱们这位命好的神仙可不是郑七那般的人物。” 王丞道:“他还要安插人进来呢,奇怪,还是驸马先提的。” 阮丞道:“先看看再说。” 这二人也不知道二十年前祝缨与沈瑛的一段旧怨,却凭经验,以为沈、祝二人必有一争。他二人虽也不是一条心,却不愿意上司们一条心。沈老而祝少,沈权轻而祝权重,他们理所当然地往沈瑛一边稍稍站一站。 二人小声嘀咕着,王丞先看到了祝缨,侧肘了一下阮丞。阮丞抬起头来,也看到了祝缨。两人同时住口,遥遥拱一拱手。祝缨微微点头,带着乔三回房去继续看旧档了。 看一会儿旧档就到了会食的时候。 骆晟也好心,与沈、祝二人都在他那里吃饭。鸿胪寺的伙食也不错,祝缨面前摆了一桌子,滋味也佳。品了一品,比在永平公主府吃得也差不太多。祝缨脸上平静,对面沈瑛一脸的兴味索然。 骆晟很友善地问祝缨:“如何?” 祝缨道:“很好。” 骆晟又对祝缨说:“有什么不合意的,只管跟他们说。” 祝缨道:“好。” 骆晟席间门也不谈公事,沈瑛沉默不说话,祝缨倒与骆晟搭了几句话。骆晟眼里,鸿胪寺也没什么事好做,他实不知道母亲催他要干出一番事来还能从哪里着手。看祝缨,与他聊起南北菜色的差异之类,心道:祝子璋是个能干的人,他既不着急,可见现在这样就不错。 也就心安理得地与祝缨聊起天了,说起糖来,头疼自家儿子吃糖之后就不肯吃饭,牙齿坏掉了又疼。 祝缨道:“乳牙坏了倒不太妨事,会换牙的。换牙之后小心些便好。” 骆晟很认真地记了下来。 吃完了饭要午休。纵使孔子不喜昼寝,入夏之后中午不休息一下实在没精神。祝缨的寝具没有带过来,她也就不睡,接着看旧档。 午休之后,阮丞到了祝缨这里,很客气地询问祝缨:“大人早间门说有几个合用的人,未知都是谁,要安排在何处?” 祝缨道:“哦!都是京城人氏,随我去了梧州,用得顺手了。” 阮丞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祝缨也笑:“各有各的好处,但也不好就忘了。” 名单她是有准备的,很快将丁贵四人的名字报了上去。典客署归她管,她就将丁贵、小柳两个放到典客署去当差。预备明天再对典客令讲,将其中一人放到四夷馆去。小黄她打算放到身边,与乔三一同在自己房里打杂。还有一个牛金,扔给祁泰。 阮丞都记下了,心道:祁主簿不是他带来的么?仿佛也是信不过的样子? 他退了出去。 阮丞才走,王丞又到。他身后跟着一个吏目,捧着些东西进来。 见面先小小请罪:“早间门人多口杂,有些事儿不好同大人讲,只好将一些琐事搪塞。这是大人的。” 祝缨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吏目将手里捧的东西奉上,王丞给祝缨解释:“大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他们都传说,大人在大理寺的时候,大理寺人人富足。咱们鸿胪寺如今也算小康。” 少卿除了朝廷账面上发的东西,譬如过节时应景的衣料等等,各衙司也各凭本事有补贴。整体最好的是当年的大理寺,祝缨是真肯给下面的人发钱。鸿胪寺也不差,他们对下面的人或许没那么体贴周到。但是总能从胡商番邦海客那里弄些尖货,孝敬正卿、少卿的也是少不了的。 又有公廨钱之类,看吃的,鸿胪寺也不穷。 鸿胪寺也按月发补贴,祝缨到任时不是月初,王丞给她的却是整一个月的份。王丞留意,等着祝缨点评。 祝缨不置一词,只说他辛苦。 直到落衙,整个鸿胪寺都是风平浪静。 ———————————— 祝缨落衙回家,丁贵等人正翘首以盼。老远地迎上来,为她牵马。 祝缨道:“行了,以后这些事儿不用你们干了。” 丁贵心知她对己等必有安排,仍是作点惊惶的样子说:“大人不要我们了吗?” 祝缨看出来他在作戏,也不接话,径走到小厅里才说:“明天一早,你们过来等信儿。有人带你们去皇城。” 丁贵等人大喜,又拜谢,祝缨道:“都给我好好地干!谁要犯了事,我也不饶他的!” 丁贵笑着说:“小人们可不敢给大人丢脸!” 小黄道:“不丢脸可不成,要给大人做脸。” 祝缨道:“都老实些!我现腾不出手来,你们先当几天哑巴,什么事都别沾,给我混日子去,知道吗?” 四人一齐答应:“是!” “行了,一起吃顿饭吧。” 祝缨与祁泰、祝炼等人一桌,丁贵等四人一桌,一家人吃了一顿饭。祝缨问祝炼今天出去玩了没有之类,祝炼笑道:“我出去看了一看,比旧年也没多大变化。”祝缨道:“出门带钱了吗?” “带了五百钱。” 祝缨不再说话。 第二天,她正式上朝,冼敬说话算数,早早动身过来找她。看祝缨妆束停当,道:“不错不错!新气象!” 祝缨笑道:“新瓶装旧酒。” 冼敬笑道:“那可也未必。” 两人一路闲聊,冼敬问道:“鸿胪寺如何?” 祝缨道:“还没品出味儿来,卷宗却是少了许多。” 冼敬道:“人呢?” 祝缨道:“什么时候与人相处都是不容易的,我一向是拿真心换真心的。谁对我好,我也对谁好。谁对我不好,我也先对他好一点。” 冼敬道:“沈瑛也是这样?” 祝缨道:“对谁都样。不过事情在我这
相关推荐:
女儿红
朝朝暮暮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永乐町69号(H)
炼爱(np 骨科)
罪大恶极_御书屋
长夜(H)
可以钓我吗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呐,老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