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空间九零辣妻 > 第342章

第342章

,以往总要多问两句再给,现在这两句还是问,但是数目上放宽了一些。 钱没白花,七月初,捷报传来。 郑侯安排两路大军主动出击,兵士经过了整顿、补给也跟得上,取得了一些战果。 捷报传来,顿时压住了郑侯病重的消息,皇帝很是高兴,给郑川赐爵,又在宫中设宴,宴请朝廷百官。又下旨,慰问郑侯,命郑侯尽力而为,要打得胡人畏惧天威主动求和才好。 君臣有一阵子没有听到好消息了,大部分喝得微醺,皇帝也有了些酒意,在宦官的搀扶下要往后宫休息。 他亲近册封了一位美人,温柔和顺又会耍些无伤大雅的小性子,十分合意。才到爱妃殿外,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引得扭头后看。 来人是郝大方:“陛下!太子殿下请您往前面去。” “嗯?” “相公们接了个奏本,见您已到后面来了,不敢擅闯,太子殿下便派了奴婢来请陛下移驾。” 皇帝心情不错,道:“前面带路。” 步辇跟着郝大方掉头,一行人回到了前殿。 太子、丞相、冷侯等人都在,个个面色凝重。皇帝微醉,并未留意道,含糊地问:“这是怎么了?” 郑熹当地一跪:“陛下,臣父病重。” 皇帝的酒醒了大半:“什么?” 郑熹又重复了一遍,眼泪也流了下来,将郑侯的奏本递了上去。 皇帝眼睛有点花,让太子来读。 郑侯的奏本写得情真意切,先是感慨自己的年老、岁月的无情,又是写对皇帝的忠诚、对国事的担心。最后写怕自己撑不到最后,所以要先上本,写一写自己对后事的建议。 郑侯希望让祝缨暂代他的职位,理由也简单:祝缨是个忠臣,其次是比较能干。 皇帝忙说:“召郑侯回来!祝缨暂代,能行么?” 因被胡人痛打过,皇帝在这件事情上也学乖了。祝缨的忠心那当然是有的,但是领兵,他行吗? 郑熹道:“臣父统兵多年,看人一向准的。” 皇帝又问王云鹤,王云鹤道:“不是祝缨行不行,而是别人不怎么行。 眼下朝中诸将皆不如郑侯,郑侯所定之策,当优于旁人。派人替换郑侯,有能力的,可能会改变策略,多半没有郑侯高明,易败。没有能力的,一旦自负只会做得更糟糕。如果循规蹈矩,就会战战兢兢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也易败。一旦策略有变,是一连串的变动,谁都不能保证改道会改成个什么样子。 要在大事上能坚持,小事会变通,能应付这个局面的,祝缨是一个。” 皇帝听到这里,也已取中了祝缨,他仍问窦朋。 窦朋道:“祝子璋一向务实。” 皇帝又问太子,太子很稀罕郑、王居然都没有反对祝缨,他想了一下,道:“丞相们说得有理。” 丞相们于是建议皇帝下诏,召郑侯回京“述职”、“受赏”,郑侯离开期间,让祝缨暂时处理前线事务。 ———————— “这不是胡闹吗?祝子璋何时领过兵?要说他安抚北地,我也不说什么了。代郑侯?要是胜了,就该收兵。若是还有大战,就该选派良将!这算什么?让郑熹的门生接着把持北地军务?”一个文士模样的人说。 冼敬道:“这话过了!他可不是什么郑家门下。” 余清泉道:“可也暧昧不明。且他确乎未显将才。” 冼敬问道:“陛下首肯,政事堂也签了名,不然呢?” 先前那个文士道:“总不能都交到他一个人手上吧?不如……分其权?” “嗯?” 文士道:“也是为了保全他。权柄太重,易生祸端,对他也不是好事。您算算,他如今在北地的权势!恐怕盛极而衰。他身上有四个使职!” 文士一个指头一个指头的掰着数,听得冼敬背上泛起汗来,惊道:“确乎不好收场!” “他还不到四十岁。”文士又添了一句。 这位是冼敬的同年,如今也在京城,现做了学士,与冼敬关系倒是不错。 冼敬道:“我去同相公说去。”心里想的却是,难道老师看不出来?为何会同意呢?哪个臣子有这样的权柄,都是不好的。 他找到了王云鹤,想听听王云鹤的看法。 王云鹤道:“既是使职,待胡人求和之后,便可解职入京。到时候,他也有四十岁了吧……” “只怕到时候威势已成,陛下也难以驭使他了。” 王云鹤道:“陛下与大臣,当是相知、不相负。驭使?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念头?” 冼敬忙反省,王云鹤道:“眼下第一要应付外敌。” “是。” 冼敬这里还是听了王云鹤的话,将自己人按住了。不料没几天,宫中却又传出旨意来,派了冷侯到前线,将前线兵马分作两部,冷侯领东路、祝缨代领西路。 冼敬听到消息,惊出一身汗,急急去找王云鹤辩解:“不是我!” 王云鹤的眼睛抠了进去,看了一眼冼敬,道:“我知道。” “诶?难道是……不对啊,郑熹也不应该……冷侯……” 王云鹤:“别猜了,是穆成周。” 冼敬目瞪口呆:“陛下能听他的?” 王云鹤道:“只要对陛下说,祝缨手上的权利也太大了,易使人不知有天子。” 冼敬低声问道:“您……怎么知道是他进言……” “陛下与政事堂商议的时候说的。”:,m..,.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370. 节度 能被政事堂选中,也都非凡俗。…… “什么?!!!”苏喆惊声尖叫,“凭什么啊?!!!!” 苏喆气得要死! 京城的旨意下来了,居然是分兵! 苏喆北上本是凭着一股子的意气,她是她阿妈唯一的继承人,是在阿翁身边教养长大的孩子!在刘相公府里混个闲差她也接受了,刘相公有趣、阿翁也是为了她劳心劳力。 可是! “凭什么?”苏喆尖利地质问,“阿翁哪里对不起他们了?打从记事起,阿翁就为这朝廷经略南方,好吧,不说以前,就说现在!阿翁这般辛苦,他们凭什么分兵?!!!郑侯都要将北地交给阿翁的,皇帝凭什么要分兵?” 这是苏喆所不能理解的! 卓珏等人也是一腔的愤怒! 包主簿道:“莫不是朝廷之中,奸佞当道?若是王相公主政,当不致于此!” 林风与祝青君努力将苏喆给拉了回来,林风道:“你先别疯行不行?!等义父说话,怎么你倒先替主父做主了呢?” 祝青君则缓声道:“小妹,你缓一缓,看看大人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苏喆怒道,“我自打被阿妈接回家里来就没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林风有些无措,他是有些怕苏喆的,只好频频向祝青君使眼色。 祝青君低声对苏喆耳语道:“你再生气一点儿,闹得更大一点儿,咱们才好向大人陈情。” 苏喆催怔,旋即大吵起来。林风在一旁与项安等人故意一唱一和:“北地现在如此安乐,都是大人夙夜劳心!” “是啊!大人辛劳一年有余,郑侯都以事相托,怎么朝廷又生出事端来了?” 所有人都在为祝缨鸣不平。 苏喆等人可不管什么“保全”! 祝文将眼睛瞪出了血丝,对卓珏道:“凭它什么!!!没有大人,北地能有现在和乐的样子?” 卓珏自己的心里已经怒气高涨了,还要安抚这些人:“是朝廷这些人为大局考虑嘛!” 如果没有苏喆等人先闹起来,他现在应该已经闹开了。十分不幸的是,朝廷的诏命下到了行辕,他作为一个正经读书人出身的官员,还得安抚苏喆等人。 安抚了半晌,卓珏也怒了:“陛下这是要干什么?!索性,咱们去寻大人说明白去!这也太欺负人了!” 卓珏有私心,为他卓氏族人,为他南士诸友,一开始不给还罢了,郑侯先举荐祝缨代理大营,他们也跟着忙了很久,且忙且乐,朝廷又安排了冷侯过来分兵。给出去的还带往回收的吗? 最冷静的只剩祝缨了。 祝缨看着林风与祝青君两个人合力将苏喆往后拖,唇角微翘。 苏喆看到了更生气了:“阿翁!你笑什么?!!!你还笑得出来呢!!!” 祝缨摆了摆手,轻声道:“好啦,我知道你的心意。” 林风与祝青君试探地略松了一松手,看苏喆没有扑上去,才小心地往后退了半步。 祝缨看了看眼下室内诸人,都是自己人。才说:“要沉住气。” 苏喆小声嘀咕:“我已经够温和冷静了。” 祝缨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然而无论如何,都要等到击退胡兵之后再说呵。京城里怎么想的,我大约能够知道一二。小妹,你想一想,冷侯是不好相处的人么?” 苏喆是一点也没被祝缨绕晕,她认真地说:“此一时彼一时,京城养老的冷侯与北境挂帅冷侯可不是一回事儿!” 苏喆越说越气:“凭什么呀?!!!您和冷侯分作两路,他的补给您还得‘酌情’给他筹措?怎么就不将讨胡都交给您?” 祝缨道:“你还是来北地的时间太短,再看一看就知道了。” 被偏爱的孩子总是格外的有底气,苏喆就是个被偏爱的孩子,她理直气壮地问祝缨:“还要看什么?咱们青君哪里不好了?我看的就是青君立了功,也不见表彰,凭什么呢?她难道不值一个校尉?” 祝青君道:“哎,先说眼前。” 苏喆道:“我就是在说眼前!辛苦这么久,脏的累的都是您带着咱们在干!” 北地子弟们看着苏喆等人闹,渐渐收起了玩闹之心,在包主簿的带领下,往祝缨的案前一排一排地跪下:“大人,大人怎么忍心抛下我们呢?我们还是听命于大人!” 祝缨拍了一下桌子,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祝缨道:“怎么了?真当自己是新媳妇儿,就等着受欺负了?把手上的活儿给我干好!” 风行草偃,苏喆再不服气,也被林风与祝青君给按了下去。 ———————————— 让苏喆一个平素机灵冷静的小姑娘生气的,正是朝廷的谕旨。 好么,这就分兵了?北地能有如今的局面,绝对有祝缨的辛劳!哪怕来的是冷侯,大家也是不乐意的。 南人不乐意,北地人也不乐意! 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凭本事拿功劳从祝缨手里换好处,现在来了个冷侯!又得再多一群需要“相处”的人。 郑侯回去就回去了,再来一个新长官算怎么回事儿?更让苏喆厌恶的是,祝缨还要兼着北地的使职,什么屯田、决狱、转运都压在了祝缨的身上。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苏喆怒道:“怎么管自家的补给就算了,冷侯的补给也要您给酌情呢?阿翁,您怎么这么老实啊?!!!酌什么情?先管您自己!怎么户部的人都死绝了吗?又要连累您!” 祝缨倒不意外,朝廷么,就是不愿意让京城以外的人有太大的势力。朝廷下这个旨她也是理解的,她没有领过兵,冷侯是老将,很好理解。分兵,大约是为了“制衡”。 理由都是现成的:郑侯的规划也是分兵,连同大营,一共分了三路呢。如今只是分做两部,也不算毫无根据的胡闹。 “怪没意思的。”祝缨嘀咕了一声。 一旁的胡师姐问了一句:“大人,怎么了?” 祝缨道:“没事,明天早些起,要为郑侯送行。” 才大捷,郑侯又病重,京城来了旨意,接郑侯回京,祝缨得送郑侯。再不舍,再觉得前线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会更好,郑侯还是得回去。 次日,祝缨早早起来,送郑侯回京,一气送出二十里,郑侯道:“回去吧,到了如今的地步,还是泯然众人更好。不要太惹眼。” 祝缨目送他的车队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了官道的尽头。 朝廷是有些愚蠢的,如果新将领没有一种“天授”,无论是临阵换将还是改变布署都是不如不变的。现在,皇帝把郑侯给召回京了。谕书上写着是体恤郑侯,皇帝心里怎么想的已经不重要了。 冷侯便是在这种气氛中到的大营。 他与郑侯在途中相遇,彼此交换了一些讯息,然后郑侯回京,冷侯北上。冷侯此行又带着一个拖油瓶——骆晟。 冷侯心里觉得带上骆晟就是拖后腿,但是皇帝觉得应该派骆晟北上。前鸿胪寺卿,了解胡人,可以分担一些与胡人打交道的事物。 没有办法,冷侯只得带上了骆晟。 骆晟以前是个老实人,冷侯决定把他留给祝缨——反正,之前他们在鸿胪寺里相处愉快。 骆晟也是将要出孝的时候,丁忧名义上是要所有人都执行的,实际生活中却许多变通之法。譬如皇帝的“以日易月”,譬如有些官员的“夺情”。 冷侯决定以此为理由,将骆晟丢给祝缨去应付。 在此之前,冷侯得先去北地与祝缨见上一面。 骆晟也身负了一项责任——宣旨。 因祝缨身上兼着使职,又多又麻烦,朝廷便给她了一个统一的称号:节度使。 许其临时设立幕府。 即有了短暂的开府之权,召集一定的人手,战争结束后幕府解散。 权利太大,又远离京城,这个旨意的传达就不能随便派个人就算完了。皇帝左看右看,点了个骆晟。 又因冷侯以为,北地用兵,他须与“友军”协调,这样彼此之间才好有个照应。更因“分兵”是要从大营里分出一部分出去,冷侯是必得去见祝缨,从她手里分出一部分的兵马。 冷侯挟着骆晟到了大营。 ———————— 祝缨先送了郑侯回京,郑侯千叮万嘱,将手上一些将校移给祝缨,才说:“老了,不得不回。然不能尽歼胡骑,是我心中一大憾事。” 祝缨没有一口答应,只说:“以君侯的谋略涤荡宇内,也是好的。” 唐善跟着郑侯走了,只余金良担心地与祝缨一同留在北地。 接到冷侯与骆晟一同到来。 冷侯领兵自不必说,骆晟的到来就有些让人不解了。 如果派使者监督边将,不必非得用骆晟,如果不在意边患,就更不用骆晟了。可是骆晟偏偏被派了来。 骆晟有些无措。 北上之前,皇帝告诉他,是因为信任他才派他领了这个差使。因为骆晟做过鸿胪,设若与胡人有交涉,前鸿胪寺卿是非常合适的。 骆晟只得硬着头皮,与冷侯到了祝缨的军中。 他们二人于途中遇到了郑侯,两个交谈,勉强算是知道了前线的战况——郑侯给胡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是胡人也没有示弱,还得接着磨。 骆晟看着郑侯说两句就一翻白眼累倒的样子,也没办法继续追问,只得带着一肚皮的奇怪讯息赶到了大营。 看到祝缨亲自到大营外面迎接,并不因增加了权柄骄人,骆晟放下心来。 他不大会应付这样的场景,北地的骄兵悍将与京师的风雅勋贵是完全不同的。他还是祭出了自己的绝招——沉默,努力记下双方的言论。 冷侯说:“分兵本非明智之举,好在郑侯在时已然定这下了分兵的策略。” 祝缨道:“既然朝廷有令,我自当遵循。君侯的粮草,一粒也不会少的。” 冷侯看着苏喆等人不太高兴的样子,又看骆晟一副不很担心的样子,心中一叹,这位驸马,还不如冷云呢! 冷侯满口答应:“那便好,那便好,补给由你来管,我是放心的。” 祝缨询问冷侯粮草要与谁对接,冷侯笑道:“我那里,还是你安排。我带多少兵走,咱们商量着办。” 祝缨道:“我不大懂这些,还是您看着安排吧。” 两人一番谦让,冷侯拿出一张单子。从单子上看,冷侯只从军中分兵,不领民政,看起来竟比祝缨手中权柄要小一点。 这安排有些尴尬。其实,让冷侯代替郑侯,祝缨还领旧职不管军务是最好的。 骆晟只说二位辛苦。 祝缨与冷侯对望一眼,都知道这位驸马是指望不上的。祝缨回味了一下旨意,并没有给骆晟安排一个“监军”“统帅”的职务,只是让骆晟暂留军前。 这位驸马却是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 祝缨与冷侯很快商量出了结果。 祝缨抢先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不能为自己威风强出头以致坏事,还是要看君侯的。君侯的粮草补给由户部拨给,我会如数转运过去。 若有额外耗费,只管来公文,我尽力为君侯腾挪。” 冷侯也知道祝缨是没有军事经验的,但是祝缨一直以来都挺能干,少年得志还能克制住对兵权的渴望,冷侯对祝缨的态度更认真了。 冷侯道:“无论内外,皆是为国!我冲锋,你守家,一旦得胜,是你我二人之力!” 祝缨道:“如此,全赖君侯了。” 骆晟道:“那就这么分了?” 冷侯道:“郑侯在时,不是也分两路出击的么?依样画葫芦而已。” 郑侯在时分做三份,左右两路、中军大帐。正好,冷侯一来就接过了小冷将军手中的兵马,再从中军分走一部分将士。 祝缨也大方,凡是官军,冷侯要谁给谁、要多少给多少。 冷侯与祝缨交割之后,往外小冷将军处而去。 骆晟见状,不得不询问祝缨:“这……接下来要做什么?” 祝缨微笑道:“冷侯是老将,他是知道轻重的。您且在行辕住下,等胡人有接洽的意图,就得靠您了。” 骆晟道:“以前这些事也是你更熟悉,竟不知要我来是什么意思。” 祝缨道:“您人品贵重,当然是您来。我以往也不过做些杂务,坐镇还是看您,如今也还是如前。” 她自己另有一些人要应付。 ———————————— 祝缨回到大营自己的帐内,郑侯返京、冷侯领兵而走,大帐理所当然地归了她。 她拿起一份公文,只见上面一个人名,乃是政事堂调来北地的人——罗甲秀。 荆纲见她看着公文久久不动,小心地问:“大人?可是有事要吩咐我等去做?” 祝缨轻叹一声:“你去驿馆接一个人吧。” 荆纲有些惊讶地问:“是什么人呢?” 祝缨只派过少数几次接人的活计,都是接的天使,这个罗甲秀又是什么人呢? 祝缨似是知道他的想法,仿佛解释一般地说:“他是当年与我同时被政事堂派到州县任职的。” 十几年前,陈、施、王三人曾一批派了百来号年轻人到地方上任职。李彦庆是第一个主动请缨的,祝缨是要求走得最远的。而与他们同一批的人里,就有一个叫罗甲秀的。 这便是荆纲所不知道的了。 他不知道,只好猜测: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人,竟能得到大人如此重视? 行辕里却有另一个人是明白的。 朝廷的分兵安排陈放能够理解,所有人里他算是冷静的。此时苏喆有点心烦,嘟囔一句:“这又是什么人啊?来了能干什么?比咱们自己人更好么……” 陈放对苏喆道:“我仿佛听阿翁提到过,当年有些人被派到地方上历练。世叔是最出色者,李彦庆心志坚定。其余人能被政事堂选中,也都非凡俗。” 祝青君戳戳苏喆背心,苏喆撅着的嘴一收!唇角一翘!脸上看不出赌气的样子来了。:,,.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371. 厚道 “她们会保佑你平安的。” 罗甲秀比祝缨略长两岁,今年将有四十,生就一副很标准的官员相。国字脸、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蓄着一部美髯。 荆纲一到驿站便在人群中认出了他,寒暄毕,罗甲秀惊讶地道:“节度使也知道罗甲秀吗?” 他显出高兴的样子来,荆纲自是一番恭维,又说:“祝公因近来军务紧急抽不开身,特命下官前来相迎。府君一路辛苦,要再休息一日么?” 罗甲秀慨然道:“他尚且勤勉,我等怎么能够躲懒呢?” 荆纲好心地道:“您有所不知,朝廷有令,祝公暂代了西路军务,比先前更忙了,正到处给人派差事。一旦到了他的面前,恐怕就再也不得闲了!” 罗甲秀旅途小有疲惫,但觉得没有大碍,便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来就是做事的。” 荆纲见他不听劝,心道,等你到了行辕,有你哭的! 罗甲秀的任命是知府,调他到北地做知府的原因还在祝缨身上。祝缨自到北地,至今已将北地官员换掉一半了。罗甲秀要顶的,就是一个知府的缺。罗甲秀留意邸报等讯息,又向相熟的人打探,以为祝缨是个狠人。 由不得不认真。 在四十岁做到知府已然不简单,不过因祝缨等人在前,罗甲秀才不大显得出来。他一路走一路考察,自入北地之后见百姓安宁,有时候也会遇到与大军征发相关的车队、人马,但都井井有条。不太像是一个被胡人侵扰过的地方。 愈发觉得为公为私,自己都不能懈怠。 荆纲见劝他不动,只得说:“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晨再动身,中间门错过宿头就不好了。” 罗甲秀同意了,两人各自安歇。罗甲秀的仆人犹豫了一下,劝道:“郎君,您一路这般辛苦,既说可以休息,何不歇上两天?也好打听一下那一位的行事。” “不然,”罗甲秀道,“我须得先去见一见这位祝子璋,亲眼看一看他的为人品性,才能放心。只要他心中有大义,我也可放心听命、与他通力合作,不必费心在小事上与他斗智斗勇。” 仆人低声道:“人家上头有人……” 罗甲秀瞪了他一眼:“啰嗦!” 仆人不说话了。 罗甲秀也不以为意,他出身不算差,是个乡绅世家,在县里也算富户。父亲、祖父、族兄都做过小官,不能说没有一点儿来历。他有不错的能力,人品也不错,因而入了昔年政事堂的法眼,给了他一条路走。 但也仅此而已了,没有人特意去扶持他。 仆人有时候会觉得,自家大官人样样都好,至今还没做到刺史,想是上头没人的缘故。 次日一早,罗甲秀又特别叮嘱了一句:“不可无礼,你对人无礼,便是我的家教不好!” 仆人忙说:“小人明白的,不会给郎君惹祸的!” 罗甲秀这才带着仆人出门,去寻荆纲同往行辕赶去。 荆纲见他行李不多,拢共只有两辆车,只有四个仆人相随,其中两个还是车夫。也不见他携带家眷,赞叹一声:“您真是简朴。” 罗甲秀谦虚地道:“吏部那里催得急,说北地要紧,限期过来应命,不好多带累赘。” 两人乘马,边走边聊,又叙一下各自的资历。比起罗甲秀,荆纲的仕途就要差不少,他比罗甲秀年纪大,品级却不如罗甲秀。两人又说一阵,叙了一叙籍贯,荆纲才发现罗甲秀竟也算半个老乡,是不太南的南方人。 一番攀谈,荆纲有些警惕:这罗甲秀是有些本领的。 到得州城外面,两人又拢住了马,目送一队兵士风尘仆仆地往城内奔去。 罗甲秀道:“兵士都入城么?”祝缨如果还兼顾着军务,她还住在城里就不是很方便了。最好是住在大营里进行调

相关推荐: 媚医大小姐   快穿女主是个真大佬   修身养性(百合)   社恐美人强嫁恶霸后[七零]   妈妈不堪回首的经历   圈爱成婚,腹黑总裁别想逃   我在修仙界装瞎   一夜惊喜:超级总裁喜当爹   反霸凌指南(高H)   军婚/壮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