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半路杀出个小白脸儿坏了他的好事,他白跑一趟,那一手连珠箭让他记到了今天。祝缨这几年模样也没怎么变,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他比当年又显成熟了一点,胡子也蓄长了一点,祝缨反应一下从脑海里搜出这个人来。 这人沉声问道:“又是你?你是什么人?不在福禄呆着又来捣乱?”问完,对身后吆喝了两声,身后一个人跑出来将他的话用南平方言重复一遍。 他对山下的情况知道得不算太详细,他以前知道祝缨是福禄县的,跟阿苏家关系好。后来祝缨升职,称呼变了、官职变了,地盘也变了,他弄得不太清楚。 祝缨道:“我是南府的知府,在南府的地面上行走,你冒出来要干什么?” 两人隔着不到二十步,祝缨看到那人的表情变了一下。那人道:“你会说我们的话?你是什么人?” 祝缨笑了一下:“告诉你了,南府知府,你是什么人?” 那人道:“这片山的主人,这里的头人!” “名字呢?” “问人名字,不报自己的名吗?” “祝缨。” “宝刀,”那人骄傲地说,“能砍头的刀。”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到了一把宝刀,他父亲就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祝缨点点头:“这么说往西的山里你能管些地方了?你有几个寨子?都能做得了主吗?做不了主就换个人来说话。我的地方,我能做主,你呢?” “宝刀”因她会说利基话而稍稍缓解一点的表情变差了:“当然!” 祝缨道:“你还没说你能管多少寨子、多大的地方呢!这里上个月跑了一个杀了人的罪人,很凶,不好,你要能管得着,就让寨子小心一点吧!” “咱们各人管好各人的事!” “你究竟能管几个寨子?要是管不着别人,我会与别人讲的,不能叫人不知道吃了亏。” “宝刀”怒道:“这里大小十个寨子归我管!我的地方不比阿苏家的那个女人小!” 祝缨点点头,道:“那好吧。这样,你如果抓到了人,交给我。你寨子里如果有人杀了人逃到山下来,我也抓了还给你,怎么样?” “我自己会抓!” “别想带刀进我的地方!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祝缨寸步不让。 “宝刀”没有拂袖而去,他说:“你的箭很准,你的马也很快,与我比一场,赢了我就答应你!” 祝缨道:“你要怎么比?” “宝刀”想了一下,道:“咱们都不用别人,只你和我。那边山脚下有一棵大皂荚树,谁先到那里算谁赢。” 祝缨道:“好。”她看了一看这位刀兄,个头在这里算高的了,一身的腱子肉,也不怕冷,估计一下这人怎么也能称个一百五十斤。她就不一样了,她才一百二。常与金良、侯五等人混在一起让她知道一个常识——骑马跑路,不但看马还得看人。马要能跑,人得轻,人越轻马跑得越轻松。在他们的故事里,魁梧壮硕的将军甚至需要特殊的马匹,或者双马,才能将人驮起。 她的还是郑侯当年的馈赠,几年了,还不算很老。刀兄的马是本地马,山路耐力还可以,不太适合这样的赛跑。她和刀兄差着三十斤呢,想也知道谁的马更累。 她答应得爽快,项乐十分担心,祝缨知道他们担心什么。对胡师姐道:“你为我压阵。”那一边,刀兄也低声吩咐了几句。两人都拨转马对,对着皂荚树的方向。 他们互相提防,又同时出发。刀兄不愧是头人,他的马也是一匹良驹,奔跑得很迅捷。但是只要不是良马的产地,一地的好马总难强过郑侯这等京中贵人所拥有的好马。祝缨开始稍稍控制,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两人一前一后跑了足有十里,果然见到一株极大的皂荚树。 祝缨这才尽力驱马,从落后两个马身到一个马身、半个马身到齐头并进只在短短的几瞬。“宝刀”见状从马上横过拳头来打,祝缨身子往旁一歪,拳风扫过她的身侧。祝缨身子弹正,一鞭马,骏马往前一蹿,她头也不回地纵马前奔! “宝刀”手中马鞭往前一挥,祝缨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一样,又是一闪!她打定了主意不与“宝刀”纠缠,人家比她重三十斤,奔马背上的三十斤,拼力气她是不太行。 他们二人的随从都不敢怠慢,也都尽力追赶,但都跑不过这二人的马。胡师姐等人在后面看到了,都大骂刀兄耍赖。刀兄听得半懂不懂的,也不理睬。这种事情以赛马中是比较常见的,挨骂,也是比较常见的。他很习惯了,专心往前追赶。 祝缨的马往前蹿出一个马身、两个马身,终于提前二十步到达。到达皂荚树下,祝缨提起马缰,骏马一声长嘶,被祝缨飞快地拨转马头对向刀兄奔来的方向。祝缨更不迟疑,自鞍袋中抽出袋来,张弓搭箭,对准了跑过来的刀兄。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刀兄一惊!猛地往下一沉,借马身挡着自己。 项乐等人叫好,刀兄的随从们都惊怒地大骂,也有人要张弓搭箭解救他的。刀兄将身体侧挂在马的一侧,很有技巧地驱马,远离祝缨。马在他的控制下兜了一个圆弧。他的血液流得很快,心呯呯地跳,兴奋与紧张一齐占据了他的身体。但是预料中的箭并没有射过来,连箭飞过来的风声也不曾听见。 祝缨一路瞄准刀兄,等到刀兄在离她四十步远站住了,重新坐到马上看过来。祝缨看着他,松开张弓的手,一手提弓,一手将箭在手里挽了个花儿,挥开了刀兄随从箭过来的几支箭。 刀兄轻斥一声,随从们也都收起了弓,项乐与胡师姐等人也来了,双方再次对峙。 祝缨和刀兄都比较克制,刀兄道:“算你赢。”他的随从们都叫着说祝缨作弊。 祝缨一面将弓箭插回袋中,一面道:“本来就是我赢。” 刀兄想了一下,道:“你刚才说的,我答应了。我们利基人从来不骗人,不像山下人!” “答应与你比试是告诉山上的人,谁来了我都不怕。也是告诉山上的人,只要说话能做数的人,我也都愿意与他交谈,”祝缨说,“但你是不是真的头人,我也要弄个清楚。” 刀兄道:“我就是头人。” 祝缨道:“你也不信山下人,我也不知你身份。我会找人问你是谁的。” “哼!阿苏家的那只鸟儿吗?你们是一伙的。” “对啊,她已经是朝廷的官了。” 刀兄冷冷地看着她,说:“你与她一伙,帮着她对付我,又要我来帮你捉人!” 祝缨道:“她起先也不是朝廷的官,我与阿苏家先交换奴隶,再互相不包庇犯人,有人犯了罪,照两家的办法来惩罚。然后有了交易,她认我做义父,我为她向朝廷求官做。你也可以。” 刀兄依旧不开脸:“你们就会说好听的话,拿做官来骗人。” 祝缨道:“我这话现在还不是对你说的。我会找人问你是谁的。我跑马快一步,我们先说犯人。别的,你现在答应了,我也不信。” 刀兄沉沉地看着她,祝缨也平静地回望,刀兄点了点头,道:“我等着听那只鸟怎么叫!” 祝缨道:“我也不用问她,我还有人问。” “狼。”刀兄说。 祝缨道:“你认识他?那你有点儿像了,不过我也不全听他的。” “说现在。” “行,你答应不?” 刀兄道:“好!” 祝缨道:“等我知道了你是头人,再说旁别的。” “我等着,你有话,叫狼来告诉我。” “你不许动他阿爸的头。”祝缨说。 刀兄笑了笑。 祝缨看营里又派了人来,道:“你吃饭了吗?我请你吃烤兔子。” 刀兄摇摇头:“你信了我是头人再说!”他打了个呼哨,带着一众随从跑走了。 项乐上前道:“大人,咱们回府吧!”他难得说得很坚定,胡师姐也说:“不好弄险的。” 祝缨道:“好,回府。” 祝缨与项乐等人回到营地,老两口迎上来问:“刚才怎么了?” 祝缨笑道:“遇着了几个山上下来的人,与他们跑了一会儿马,我的马更好。我要留他们吃饭,他们说不吃。哎,咱们吃饭吧,吃完饭回去。小妹也该回来了,不能让她回到家里没人管。” 张仙姑巴不得这一声:“好!” 祝缨又让随行的猎户们将她打来的兔子都收拾了,皮剥了、肉拿粗盐腌了,还有些野鸡、野鸭等也都如法炮制,都装到车上。 她们当天就返回了,祝缨还是骑马,回程比来的时候还轻松,她跟在张仙姑的车边,告诉她:“并不危险,那天那几个人说,半夜看到咱们营里的火光,怕咱们是歹人要抢劫他们才过来看的。” 张仙姑伏在车窗沿儿上笑:“哈哈哈哈,我看他们是匪类,他们倒当咱们是匪类了。” 一路回到了府城,梅校尉又带着一队人等在那里,看到她毫发无伤,知道自己又白白担心这个小白脸儿了!他瞪了一眼前天来报信的斥侯,心说:你小子说的半夜被人窥营呢?!回去打你二十棍信不信? 祝缨道:“来,将那兔子给校尉匀些。” 兔子这东西生得快,一逮一窝,猎物里这种东西尤其的多。她分了梅校尉六只野兔,又包了两只野鸡给他,梅校尉心说:三百大军为你开拔再回来,我赚两顿兔子肉。以后再也不管你个小白脸了! 两人欢笑道别。祝缨回府之后命人将带回来的兔子拿几只到府衙的厨房里加餐。又取大坛子,往内装了一坛兔子、一坛野鸡,使人给冷云送去,说是自己打猎的收获。余下的取来挂着,拿木柴来做成熏兔。 厨房里忙着,祝缨命人去请来狼兄,询问利基族的情况。根据描述,她见到的那个确实是利基族一个大支头人。上一任的头人,或者说洞主,前两年刚死,算起来他去阿苏家猎取人头的时候他父亲还在。父亲一死,他才升格做的头人。 祝缨又派人去请来仇文,向他询问利基族头人的情况,仇文道:“是他!那个人就好砍人头做祭!” 祝缨再去问其他人,说法也都差不多。又命画了画像来认,差不多可以确定她见到的那个人,就是新任头人。 祝缨点点头,当然啦,苏鸣鸾接受了敕封,周围的部族必然会有所反应。已经破开了一个口子,接下来的进展就会快一点。 确定之后,她就让狼兄再送信,跟刀兄约个时间再谈一谈。 狼兄接受了这个任务,从府城出发,前后脚的,苏喆回来了。 —————————— 苏喆在家住到了二月初九才出发,在福禄县又住了两天,到府城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十三了。 从府衙回家,她高兴,从山上到府衙,她也高兴。 苏鸣鸾给她准备了礼物带回来,她先跟张仙姑说:“太婆!这是你的!”又给祝大、花姐等人分赠,最后对祝炼二人皱鼻子。 祝炼心情不错,不跟她拌嘴。他的逻辑很简单:我跟着大人一个姓,我们才是一家人,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祝缨从前衙回来,看她开心就说:“咱们明天再上课。” 在祝缨这儿上课是很有趣的,苏喆笑道:“好!” 第二天,祝缨先到前衙安排事务、批公文,然后抽个空到后衙来:“都到书房来上课了!” 苏喆开心地到前院去,两个小伴读给她拿着书包本子。冷不丁的,看到对面院子里出来两个不讨喜的人,也背着小书包。苏喆瞪大了眼睛:“你们干嘛?” 祝炼面无表情地道:“上课。” 苏喆:…… 一回来就多了俩同学?!还是利基的这俩货?!:,,.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222章 碰撞 祝炼又兴奋又紧张,他努力让自己的下巴不要扬得那么高,要表现得镇定一点。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或许不明白接下来的事情意味着什么,一个经历坎坷如祝炼的七、八岁的小男孩却已经能够体会到许多事情了。 他拉着祝石的手一直不肯松开,这个大个子的同伴也感受到了一丝紧张的气氛,因不懂,但是看到三个小女孩儿,祝石也本能地觉得不安。 那一边,苏喆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告诉自己,不能一惊一乍的,到了府城,她是仆人们的主人、是他们的主心骨,她是拿主意的人,她得比仆人们更有气派才好。 小侍女却忍不住了,她指着两个男孩子:“什、什、什么?你你你、你、你们撒谎!你们怎么能?怎、怎么配……” 小侍女被气得直嗑巴。 苏喆道:“别说话!” 她不喜欢利基人纯粹是因为成长中听到周围人的诉说。在与祝炼、祝石二人有冲突之前,也没有一个利基人与她发生过任何的正面冲突。但是祝炼要进学堂,不知道为什么,她本能地生出反对来,小女孩儿也说不出来为什么,但就是不喜欢。 这是阿翁的决定,阿翁才说完,这两个讨厌鬼肯定不会听她们的。她们在这里的阻拦,顶多是跟两个小男孩儿再打一架。 得跟阿翁说。苏喆想。四下张望,却见祝缨已不在后院里了:“走,咱们先上学去!”说完,她率先举步往前院大步走去。。 五人分成两伙到了后衙书房那里。 祝缨已在那里了,项乐、顾同等人都伴在她的身边,苏晴天也到了。然后,张仙姑、祝大和花姐也被请了来,再接着,章炯等人也被她从前衙请过来做个见证。他们都脸上带笑,章炯道:“府君终于又收学生啦!恭喜恭喜。” 小吴仗着亲近,又说祝缨得请客。 祝缨道:“酒席已经定下啦!” 章炯心想,将“异族储君”带过来教养这一手实在高明,必能教得亲近朝廷。那两个小子,或许又有别的用途。越看越觉得自己与祝缨手段上还是有差距,他就安静看着,记下祝缨所做的事,以后或许可以模仿学习。 顾同上前一步,先给他们讲一下“规矩”。在顾同看来,仪式是必须的。所有来见证的客人眼里,这个仪式也是必要的。 祝缨没穿官服,着一身青色的锦袍,在正堂里坐着,小孩子们在顾同的指点下行礼。丁贵拿了一叠拜垫过来,小侍女见祝炼、祝石也要跟着拜的样子,心里顶不服气的,她往后退了两步,将同伴也往后拉了一把。 丁贵看了她们一眼,想了一下,就在地上摆了三个拜垫。旁观的人也不以为意,两个小侍女的衣饰比起苏喆差着一些,她们看着就是仆人,主人家拜师,仆人要是跟着后面磕头呢,也不能说仆人就是拜师了,仆人要是不拜呢,也不算失礼,这个时候仆人就是个摆设道具。 祝缨看到了后面的小动作,她没有出言安排,而祝炼与祝石则没有这样的举动,祝炼一直拉着祝石,到拜师的时候跪得比苏喆还要快半拍。 拜完了,照例得跟孔子像行个礼,之后,祝缨也不当着客宾的面讲一课给所有人听。她安排大家吃席去了,吃的是午饭,所以衙门下午放半天假。 苏晴天是苏鸣鸾的代表,代苏鸣鸾致谢。正在摆宴的时候,她对祝缨道:“老师,小妹原本管我叫阿姨,现在又成您的学生啦。” 祝缨道:“你们各论各的。” 苏晴天笑道:“好。下午就上课吗?” “对呀。”祝缨让小孩子们把书包放好,一起吃个饭,下午再讲课。苏晴天看苏喆的样子不像那种活跃高兴,胡乱找个借口:“来,我给你理理头发。” 宴还没摆好,苏晴天将人带到后面去收拾了。两个小侍女紧随其后,到了苏喆的小院子里,她们就开始替苏喆告诉:“大人叫那两个利基小子也上课!他们不配!”“我们主人是小娘子,他们是仆人!” 苏晴天对利基族也无甚好感,不过没到跟两个被拐卖的孩子置气的程度。苏晴天道:“小妹,你阿妈叫你来学本事的。”又斥两个小侍女,“不许与老师顶嘴!” 苏晴天看着丁贵拿了五个拜垫进来,是小侍女自己个儿往后退的。不过她心里也有点疑惑:难道老师要对利基人好了?虽然不像,我还是回去对大人讲一下,万一…… 她嘴上还是让小侍女不许惹事:“他们要不打到门上来,你们就不许戳着小妹为你们出气!谁是主人,谁是仆人?不听主人的话,就回山上去,我告诉大人,另派听话的来。”她说的“大人”就是苏鸣鸾了。 小侍女不敢说话了。 苏晴天对苏喆道:“你有不懂的就尽管问老师,有事儿也跟老师说。他会管你的。” 苏喆道:“我看那个锤子好不舒服哟。” 苏晴天笑笑:“你又不用讨好他。” “嗯!”苏喆用力地点头。 ———————— 下午就是上课了。 书房已经收拾过了,这里本来就是第一进的正堂,当中一间是祝缨见客的地方,白天的仪式也在这里举行,现在这里的孔子画像已经还回府学了。 往两边去,东里间是祝缨的书房,祝缨就将东次间改成了他们的课堂,白天在这儿上课、留人监督他们的功课。上完了课,他们各自回房,或温书、或玩耍,都行。 里面放了五张课桌,一排三张、一排两张,虽然小侍女也没拜师,祝缨还是给她们安排了桌子。鉴于双方的关系,祝缨将双方给隔开了,他们要上的课她也都准备好了。课文让顾同抄出五份来,每人桌上都摆着一份。苏喆不用讲,生来就是要继承家业的,她也不用考国子监,真想到京城求学,自有给她保留的名额。祝缨对她的教育就只有一个——不为应试、只为应用。 祝炼又是一种不同,这孩子是她拣回来养的,给朝廷养个忠臣孝子有个屁用?她另有安排。也是不用跟朝廷的考试体系有太多的联系,虽是学生,与顾同完全不一样。说是“养子”,与赵苏也是不同的路子。 两个小侍女和祝石,就都是捎带的了,他们的资质不如这二人,祝缨甚至怀疑他们会跟不上这二人的进度。不过也没关系,学的慢的就慢慢学,能识点儿字,再长大一些如果能够发现一点特长,识字的人学东西也比不识字的要快一点。 祝缨课程也安排好了,除了讲史,还教点算术、地理之类,这些她自己就能教。不请西席,自家的孩子,底子得她亲自来打。 五个孩子到了书房,苏喆与祝炼打头,祝石、小侍女跟在后面。 先给祝缨行礼,祝缨将双方的互别苗头看在眼里,心道:小妹已将锤子当成对手啦,这个时候就想不起来“不配”了。 祝缨说:“好。坐下吧。先将书拿出来,桌上放的就是这个月要学的第一课,咱们一点一点地讲。” 祝炼和苏喆都很快将抄好的课文拿来,小侍女和祝石也随后低头看着那“第一课”。一看之下,都有点傻眼。无论是祝炼还是苏喆,他们的功课启蒙都是识字歌,苏喆有亲娘教,识字更多一点,即便如此,也不能让个七岁的小女孩儿认全《陈涉世家》里的所有字,更不要提理解了。 祝缨道:“都会写字了是吧?将旁边那个绿皮的本子拿出来,翻开。” 祝炼将绿皮本子拿起,见上面写着“生字簿”三个字。祝缨已经将里面的生字都给挑出来了,每个字她都先在本子上写个样字。这样一边学生字,一边讲课本,她打算这一篇要讲上一个月。 光生字就得教小个月,其中又有一些小孩子之前不知道的生词,也要解释。然后让他们牢牢背下,再讲理整篇的意思。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不止要学这一篇课文,还要学简单的算学,得会数数吧?得会学点加减法吧? 今天先教十个生字试试。 她先将课文读了一遍,又讲了一遍,然后是教生字。 讲故事,小孩子都喜欢听。 苏喆问道:“鬼神精怪也能作假吗?” 祝石傻乎乎地说:“当然啦,大人去年抓到一个假扮狐仙的骗子!” 祝缨道:“对,所以才说‘敬鬼神而远之’。”她又给他们讲了这句话的意思,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也知道有人相信这个,但是不要凡事都请示鬼神,没用。而且鬼神容易被假扮。 祝缨讲故事比祝石一句话又精彩得多,将“狐仙”的故事掐头去尾讲给她们听。从小在寨子里长大的小女孩们都听得入迷了,祝缨全是以“捉狐仙”的角度来说这个事,讲“狐仙”之不敢见人,讲失窃,讲最后抓到了是人假办的,打了板子砍了头。 祝炼听故事听得心驰神往! 苏喆的问题就尤其的多,这个课堂仿佛就是以她为中心的,她问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与人,怎么会是一样的呢?” 祝炼暗中憋了一股气,心道:怎么就不一样了?对,是不一样,富人里的坏人和蠢人特别的多!哼!你以为你就比别人好了是不是? 苏喆尤其不解,她再受白眼,也是洞主的外孙女,是现在阿苏家当家人的女儿,将来是要做县令的,与生下来就是奴隶、仆人的人怎么能一样呢?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她当然是“贵种”。 两个小侍女与祝石都没有这两个人的这股劲儿,他们听得半懂不懂的,对他们而言,“生字”不仅仅是指生字簿上的那些,连识字歌他们也都没有背全呢。 祝缨没有生气,她问苏喆:“要有多贵?” 苏喆有点茫然,祝缨笑着指指墙上的舆图对苏喆说:“你看,咱们现在在这里,这一片都是南府,这儿,这是阿苏县。这儿,这是全州。这一整片,才是天下。县令的孩子贵吗?知府的孩子呢?刺史的的孩子呢?” 苏喆小下巴一扬,道:“那就做刺史!” 祝缨有点开心,笑道:“好,那就做刺史。做刺史之前呢?要是说,你永远只能是个县令呢?” 苏喆的小下巴僵在了半空。 那当然不行! 其实以前也还是可以的,以前她生活在山上、寨子里,见过的风景就那么多,阿苏家已是她认知里最好的了。直到她下山,到了姑婆家、到了阿翁家,见过了更好,就回不去了。知府的威风是什么样的呢?比寨子里好,比阿妈做县令好。 祝缨笑笑:“来,看下一个字。你们几个!”她将一个个小木球屈指弹了出去,祝石的脑门儿、小侍女的后脑勺都挨上了。准头不错,祝缨有点满意。 ———————— 自此之后,课堂上就十分的鸡飞狗跳。祝缨每天就上午小半天时间给他们讲课,剩下就让人看着他们自习,有时候是项乐有时候是项安,有时候是胡师姐,都是练过的。下午的时候,花姐会先来教他们数个数,教小半个时辰。其余时间就是让他们写字、练字、背书、做题。 基础学习和训练向来是枯燥乏味的,对小孩子尤其的难。 第三天,祝石的屁-股就坐不住了,椅子上像长了牙一样的,左挪右转,动静很大。两个小侍女比他好一些,坐不住了不那么折腾椅子,前排的却会不时地转过头
相关推荐:
巨星的小神厨(H)
港综从卧底开始
人在斗罗,开局救了朱竹清
高干,追妻攻略
妖狐诱爱
公主,请更衣
快穿之我为男配送温暖
福缘深厚小师弟
(香蜜+基三)长夜当歌_御书屋
怜花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