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空间九零辣妻 > 第179章

第179章

,你怎么弄?是吧?花儿姐?” 花姐也犹豫了,祝缨的情况使得她的身边没个自家人就不能令人放心。要不父母跟着走,要不就是花姐跟着,花姐如果跟着祝缨,老两口在京城就没人照顾。 张仙姑是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女儿的,她对祝大道:“要留你留,我跟着老三走。” 祝大道:“那我也走,这房子?唉,再没比老曹家更好的人看屋啦。” 张仙姑瞪着祝缨:“说好了,我们得跟着!我一辈子落着什么了?不就落下个你吗?你不在眼前,我就是要死了。”当了十年老封君,她开始不好意思坐在地上拍巴掌,意思却很明白。 花姐道:“我在哪儿都能给人看病。不过我瞧着,南府那儿郎中更少,我还想教几个徒弟呢。你都有顾同赵苏他们了,江娘子也有翠香。我光一个人干,能看多少病人?不过房子实在是为难。” 祝缨道:“没了张屠户,还能吃了连毛猪?也不用托人,就叫赵苏时常过来看看吧。” 张仙姑道:“他不是在国子监那儿有房子了?” “赁的!”祝缨简单地说,“他还往我这儿来看书呢,家里的狗都不冲他汪汪,来得日子必不少。他又是个机灵人,不碍的。回来将门锁换一遍,我再托人不时巡一巡附近。” 张仙姑扶好椅子坐下了:“那行,你不许自己跑了。” 祝缨道:“不会的。” 女仆仍是没有着落,京城就算是女仆,也不想跑到三千里外的,除非自己买奴婢。眼下又不太凑手。 张仙姑道:“有杜大姐帮忙,还有什么?不用啦!等到了南府,再雇个洗衣烧火的丫头就成啦,还比京城便宜呢。” 祝缨即便做了地方官,家里收入多了一些,往京城送礼的开销也不少,结余总是不多,张仙姑与花姐仍是节俭持家。 祝缨道:“好吧,那就早点儿回去。” 她说了要早点儿,手上的事儿也就加紧了。她又与请吏部的熟人吃了几回饭,向上跟王云鹤要人、向下找吏部走门路,仪阳知府、思城县令的告身都拿到了手,吏部同意将两封告身稍晚一点再发,派人与她一道南下,同时宣读任命。 祝缨又以新任的南府知府的名义,就在京城写了个公文加了知府的印,当面交到了吏部。福禄县的县令现在没有合适的人,暂将莫主簿升做了县丞。 跑到户部借看户籍田亩图册。 再拖着冷云回到大理寺,借调了本州的案卷。冷云在一边喝茶,与窦大理聊天,祝缨就去翻档。窦大理一面羡慕冷云,一面又觉得此人真是纨绔习性不改。 此后数日,祝缨就拖着冷云到处跑,到兵部将本州的关隘、哨卡、兵营,军士数目、来历、各级军官的名单、履历等都借了看了一下。之前到福禄县的时候她没有很留这个,如今吸取教训,也都记了一遍。 兵部见她只是泛泛观之,也没有要兵甲器械的数目之类,她又是南府的知府,还拖了个冷云,便给她看了一些账目的数字。 冷云每天都要早起,十分难受,终于熬到了休沐日,一头扎进了爱妾的怀里,道:“我可太难了!” 祝缨休沐日又带着赵苏去岳府取了批阅过的手札,先给赵苏自己看一遍,再将手札收回带好,最后将宅子交给赵苏来看管。 赵苏道:“儿平日上学也只有几个仆人,就怕看不好。” 祝缨道:“有什么看得好看不好的?这里的书你尽管看。现在列单子,我还会在京城呆几天,有什么缺了的,我去弄。” 赵苏大喜:“是有几份!”有些书籍即便不是什么古籍善本,出得少,就只好靠借阅、抄写。他一个十天关学校、只有一天能休息的外地学生也弄不来。 他当即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纸来:“这些。儿没有买到,能借来抄一抄也可以的。” 祝缨道:“我知道哪儿有。” 她将赵苏带到刘松年家,让他跟刘松年那儿抄书,刘松年很烦,将赵苏扔给了岳桓:“你的学生,你来管!” 祝缨依旧是忙,家里的田依旧托给温岳,京城这点田地的收入对她来说已不算多了。新田也还是没有买成,她也不在意。将南下的事务准备完毕,便去找冷云,要一同南下。冷侯巴不得儿子赶紧走,一口答应了下来:“初三日就很好!越早越好!” 祝缨道:“如此,下官也去准备了。”她还得与朋友们道别。福禄县带来的衙役们在京城里放久了也不合适,为了让他们有事做,她已派他们做了许多事情,使小吴或者侯五领着,往各处送拜帖、送礼物,连京兆府的牢头、班头、仵作统统都送了一回礼盒。 再不走,这些精力无处发泄手上又没多少钱的青壮男子怕得到街面上与人打架斗殴了。 临行前,祝缨去郑侯府上道别。郑侯家一派安静,郑熹还是在老地方见的她,将一只扇匣递给她:“你那破扇子赶紧换了吧。” 祝缨打开一看,还是一柄腰扇,道:“我以前那个也挺好的,我给它换个边儿就成。” 说着,将两柄扇子都拿了。郑熹道:“出息呢?不嫌寒碜。” 祝缨不睬他,对岳妙君说:“我这番回去了,府上要办南货,别找错地方。” 岳妙君笑道:“当然。” 府里又给祝缨准备了一些用器,供她到南府之后使用。郑侯又赠了她一柄剑,说现在大臣应该佩剑。 王云鹤、刘松年等人再无旁的叮嘱,唯施鲲再三提醒:“不许擅自动兵!你要惹起边患,我必请旨诛你!” 祝缨道:“大人,我何时自己惹事的呢?都是别人惹我,我不得不动手的。” 施鲲更担心了:“那你就不要去了。” “我在宫里都能见血的,您忘了?” 施鲲看着她只觉得十分闹心,让她赶紧走。 祝缨又从岳桓那边搜罗了几大箱书,才算满意。到了岳桓家,她还另有一事,问岳桓可否见一见赵苏。她走的时候,赵苏正在学校里关着,临行总要见一面的。 岳桓笑道:“这有何难?” 赵苏便将行李从赁的屋子里又搬了出来,重住到了祝宅的客房里,自家的仆人也带了来。狗子绕着他的脚边摇着尾巴转了好几圈,赵苏拍拍狗头,起身对祝缨道:“义父,有些东西还请义父带回,祭一祭我舅舅。” 祝缨道:“你有心。” “小时候,舅舅比阿妈对我好。”赵苏说。他托的东西是一些京城的玩具,以及一些南方见不着的异域玩物。本来这些应该是陪葬带入的,他当时人不在,现在开棺也不合适。就托祝缨都烧在墓前。 祝缨让项安郑重地收了,将家中的钥匙交给了他。 一趟京城之行,终于结束了。其结果是出乎意料的,祝缨心情颇佳。他们出京的时候许多人来送,郑熹上次不见,这次也来了。又有冷侯来送儿子、冼敬来送祝缨等等。送行的人互相打个照面,彼此竟不觉得意外,都是相视一笑。 ———————— 回程仍如来的时候一般,无论祝缨还是冷云都带了不少东西南下,冷云从冼敬那里讨来的麦种也是装船。依旧是先到码头,换船,沿运河南下,到了临近南府的地方,再从水驿转至陆驿。派去宣布任命的官员也与他们同行,巧的是这位正是之前到福禄县去召她进京的那个人。 同样有商人请求随行,不必赘述。 冷云与祝缨不同船,船停的时候却总爱聚在一起。他从来没有与张仙姑、祝大相处过这么长的时间,听二人讲乡野故事听得意犹未尽。频频追问世上是不是真的有狐仙之类。 薛先生与他同行,此时多半与祝缨商议一些州内的事务。薛先生十分看重宿麦的推广之事,董先生已是官身,薛先生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他只恨不能将冷云按到祝缨身边,一个错眼不见,就是一项功劳飞了。 眼见“獠人”的事儿是插不上手了,冷云在偏僻的山里必是呆不住的,宿麦就是成了薛先生最关心的事,连一向更擅长的刑狱都被他放到了一边。 船到码头,再转车马。祝缨须得到南府,冷云拖着许多东西则直回州城。从船上移到地上,冷云的脚不由晃了一下,祝缨扶了他一把,冷云站稳了道:“无妨。” 祝缨看着他从一个纨绔又变回了一个刺史,整个过程也只在冷云仰面长出一口气又摆正了脑袋之间。 祝缨道:“不知大人回去之后需要多久能够安顿好?” 冷云道:“你有话便直说。” “等大人安顿好,下官才好再去刺史府向您复命。” 冷云想了一下,回头一看麦种,不由头疼。道:“不急,先将你府内的事处置好。交割也要办好。” “是。” 祝缨目送他离开,薛先生在离开之前特意来与祝缨打招呼,向她道珍重:“大人有事,只管送信来。” 祝缨道:“多谢先生。先生也请保重。” 她转头向随行的那个年轻的官员道:“又要劳动你啦。请。” 两人一同到了南府,南府的官员们在那位“丘知府”的带领下正在驿站外面迎接。 祝缨升任知府的事情,她自己事先不知道,也无从干预。京城这边任命一下,邸报就发出去了,全天下看邸报的人就都知道了。 无论官吏都是眼神乱飞,祝缨是谁他们都知道,人往京城一趟,县令变知府了。“丘知府”以前是以副代正,现在正主来了,下属变上司了! “丘知府”这些日子十分的难熬!手下的人渐渐使不动了。他又不能有多余的动作,新来的这位“上司”十分的精明又心狠手辣。 看到祝缨骑着马过来,“丘知府”率先上前行礼:“南府官员恭迎知府大人。” 祝缨跳下马来:“丘大人何故如此呢?” “丘知府”心下十分难堪,道:“下官迎接大人,理当如此。” 祝缨笑道:“哪里来的下官呢?”她对那位年轻的官员道:“请。” 年轻的官员清清嗓子,拿出了委任“丘知府”文书,上前一步,对着所有官吏当众宣读了“丘知府”为仪阳府知府。 丘知府被这消息砸懵了。他在这偏远的地方快要呆满九年了!从鲁刺史到冷刺史,升职的事也是遥遥无期,突然给他升了,由副转正。没回过神来已被一群人围着道喜了。 祝缨道:“仪阳府本有知府,还要调他,调一串子的人所以迟滞了一些。还请丘兄见谅。” 丘知府此时无心计较,不自觉笑道:“见谅见谅,哦,哪里哪里。” “那——咱们办个交割吧?丘兄也好尽快到仪阳府去办交割,”祝缨与他一边走边说,“陛下、政事堂为推广宿麦之事,我想丘兄已有经验,千万重视不要辜负朝廷。” 丘知府心头一震,道:“必不负圣恩。”又试探地问:“是贤弟举荐的我?” 祝缨道:“兄要是有纰漏,我也要连坐,还望垂怜。” 丘知府道:“岂敢岂敢,多谢。”心里也服,抱怨也没得抱怨,他从按时生病到开始振奋,不外是看到了机会想搏一把。现在还没用搏呢,就升了。气?气不出来。要说高兴,也不知道要高兴什么。 百般滋味都化成了一阵空虚,做了个手势:“请。” 凡后任,无不得接前任的烂摊子,祝缨为防这一手,才动用了关系将丘知府的任命拖后公布。到了南府,让项安、项乐先交割着账目,同时派人把祁泰从福禄县给叫了来。丘知府的账目比福禄县的要强一些,当然也有些疏漏。 祝缨不介意给前任填小窟窿,但是前任得知道自己干了什么缺德事儿。交割办不好,丘知府就走不了,南府上下,紧张兮兮地干了小半月,才将账目盘清。因其间的疏漏,丘知府将公廨田今年的收入也给抵了过来,祝缨直接将司仓、司户拿下,又枷了十三名吏员。南府府衙空了一小半儿。 此时再宣布的就是祁泰、小吴二人的任命,祁泰为司户,小吴为司仓。顾同与他们不一样,仍是个散官,但是作为祝缨的学生,他倒不在意现在没实职。 好容易交割完毕,祝缨签了字,丘知府才从府衙里搬走,祝缨一家才能从驿馆里搬出,住到府衙。 此时,府衙上下人人紧张,生怕她还如同在思城县那样给大家来一刀。 也心思灵活的人,看到那位一直宣读任命的年轻官员还没有走,不由想:还有谁要得意? 祝缨住到府衙之后,便将关丞、莫主簿二人召来,二人已知祝缨升迁,心正惴惴,不知道接下来的福禄县的上司会是谁。关丞心中小有期盼,他在福禄县多年,地头极熟,若能…… 到得南府,进府衙便不再用等候太久,到了堂前,两人拜见长官,祝缨道:“先听。” 年轻的官员过了这些日子已深服祝缨这一手先抑后扬再兜头打一棒子,暗暗记下这个步骤,再上前一步,宣读二人之任命。他先拿出莫主簿的任命,读完之后便见另一人一脸的油汗,停了一下,才宣读关丞的任命。 关丞以为自己是福禄县令,听到思城县令时,先是大喜,继而想到:福禄县诸般事务皆已有序,思城县这才刚开始! 他开始嫉妒起不知道哪个好运气的家伙会来接手福禄县了。:,,.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200章 条理 府衙内无人在意关县令的想法,正如之前也没什么人会很在意祝县令的情绪一样。 府为上、县为下,从来下对上都是没有什么办法的。谁想到祝缨能够就地升成了知府呢?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府衙诸人连同已经去了仪阳府的那位丘知府也不曾料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他们烦恼自己的事情都来不及了,谁会管关县令? 从县丞升成县令,还不好吗? 关县令一根肠子扭出了百八十个结,莫县丞、顾同、小吴等熟人还过来跟他道个喜。顾同顺手将他往一边拉了拉,免得让他呆立在中庭出丑。莫县丞取笑道:“高兴得傻了?”关县令很想小刺他一句,提醒他福禄县是要有县令的,县丞别高兴的太早,张张口。 却听那位宣读任命的官员说:“下官所有差使已毕,这便告辞。” 祝缨道:“未免太匆匆。” “已滞留数日啦,还须复命呢。”南府真是个烟瘴之地,他上次来召祝缨回京的时候还是春季,比北方暖和,湿气也不太大。现在炎热潮湿,并不想多留。 关县令忙跟着众人一起附和祝缨,将自己的事儿暂往后放一放,陪同祝缨将这官员送走。再揣着一颗有点抑郁的心,回到府衙听祝缨训话。 他们的列队也有趣,府衙的人按着官职大小站一边,下面县里的官员在另一边排着队。“府里的”和“下面县里的”形成了两团,祝缨都看在了眼里。 府衙诸人内心都颇不安,他们对祝缨本人不算了解,但是对思城县的大清洗的结果却非常地了解。思城县衙几乎洗了一遍,称一句“心狠手辣”绝不为过。这样一位人物来做知府,众人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都想:不知道要怎么倒霉了。 果不其然,前两天交割的时候司户、司仓两个就和十几个吏员一块儿被拿下了。然后祝缨又换上了自己人。 余下的人都担心新知府再瞧谁不顺眼再干点儿什么。 他们也不是完全的没有准备。从任命下来到祝缨过来,期间也有一些日子的时间差,大家在已经走了的丘知府的带领下也干了些事。彼时丘知府也不知道自己要去仪阳府,准备的时候主要是平一下他自己那一摊子事儿,譬如先把府衙给收拾出来,其他的事情,他姓丘的还在南府,又是个副职,大面儿上掩一下,有的是时间慢慢糊。 现在丘知府走了,再有什么事儿就得他们来扛了! 回到府衙,后衙尚未完全搬迁完成,祝缨已坐在了前堂召集众人训话了。 她这一路已有了计划,她也知道,交割之后必然还有一些窟窿,府衙也必然有一些遗留的弊端。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管一府必然不能用管一县的办法。大面儿上先立个规矩,剩下的只能慢慢的调整。 司户、司仓,管着土地人口钱粮仓储等等,钱袋子得先攥自己手里。 她说:“余下诸人,各司其职,不必惊惶。” 众人唯唯,祝缨道:“大家都不是生人啦,客套的话我也不讲了,从今而后,咱们好好相处。顾同。” 顾同大步上前:“在。”然后掏出一张纸来,开始大声诵读。 “不得索贿。不得买卖官司。不得私加赋役。不得……” 拢共读了十三条“不得”,没说“得”了后果,但是想到前任司仓、司户的下场,官吏们一阵头皮发麻。心里又怕又怒,暗骂了许多句“活阎王”。 顾同念完,将纸一卷,退到了祝缨的身后。 祝缨道:“祁泰。” 祁泰僵硬地出列,声音平平板板地念着:“自下月起,本府官员于俸禄外再添米若干、钱若干。吏员于禄米外再添米若干、钱若干。” 他的官话讲得很好,虽紧张,仍算清晰,祝缨起手先给本府官吏再添了一成的津贴。 诸官吏心头一喜。 两番弄完,祝缨道:“自今日起,各司其职,不可懈怠!若有贪赃枉法、辜负朝廷、鱼肉百姓者,我必不饶他!” 众官吏唯唯。关县令、莫县丞在一群缩着脖子的人中就显得十分的从容了,他们已然习惯了嘛! 司功上前,请示道:“不知大人还有什么吩咐?下官等好做准备。” 祝缨道:“张贴告示,与民休息。本府官员与我同往福禄县。”她将司功等人带走,留些熟手文吏看家,拟定三日后往福禄县去,途经思城县,府衙随行的有八个官员、十几个吏员、一些衙役。 莫县丞与关县令都十分的紧张,恨不得现在就跑回去开始准备。司功心道:正好,我亲自跟到福禄县再打听打听他的喜好,也好应付。 凡做下属的,最怕不知道上司的心意。应付上司,多少准备都不嫌多。 祝缨道:“好了,那就这样吧。博士,前面引路,咱们去府学看看。” 司功想说:你不是说没什么事了吗?怎么又要去府学了? 博士稍有着慌,祝缨前两年亲自送了福禄县的学生过来考试选拔,还给他送过礼物。博士道:“是。” 顾同跟在祝缨的身后,同往府学去,小吴想要跟着,被他表弟丁贵拉住了袖子:“哥,你不得去忙你自己的事儿吗?”小吴一怔,怅然若失,他已习惯了在祝缨跟前打转,一下子不让他跟着,他心里不免发慌。 司功等人也想跟着,祝缨一笑,也没有拒绝。她今天并不想在府学里干什么,只是为了表达重视之意。她让侯五:“你带人到后头,将我带来的书搬取了来。” 带了书籍到了府学,博士忙将学生召集来。府学里的学生也是四十人,都是学习经史类的。此外又有医学博士,也带着几个学生。祝缨心道:花姐有事做了。 她带来的书却都是经史一类的,近来寻找到的医书早就给花姐了。 府学生们业已知道了新来的知府是她,有好事者围着福禄县来的两个同学问长问短。赵振十分振奋,已对同学宣读了许多日:“咱们祝大人真是个样样都出色的人!学问也好、断案清醒、样貌也是极好的!又抚鳏寡孤独,又劝课农桑……”甄琦口拙,说得不多,也要承认:“会为学生筹划。”以前的县学同学里,赵苏去了京城,顾同做了官,尚有其他的同学都已在思城县的案子里施展了拳脚,甄琦一时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想。 府学比福禄县学要像样得多,占地更大一点,校舍也更好一点。这里的学生是四县学生里的尖子,各县都有,以府衙所在之南平县为最。 祝缨没有在府学里多做逗留,命人将从京城带来的书展示:“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不与诸生空谈许诺,这些都是国子监新定的经史书籍,诸生当用功,不要虚度光阴。” 诸生心道:赵振说的果然是真的。可恨赵振这斯,不肯给我们抄录一下王相公的文章,甄琦又性情古怪,也不好借。 有大胆的学生便问:“大人!王相公的文章可否授与我等?” 祝缨道:“你们月考合格了,我来讲。” 诸生又欢呼了起来。 祝缨双手往下一压,他们渐渐安静。祝缨又勉励他们几句,便让他们散了。自己又把这府这转了一圈,再去看看医学博士与学生的地方,那地方就要小一些。祝缨将各处都看了一遍,道:“还行。” 博士们在前面引路,将祝缨带到一间大厅,里面打扫得十分干净,桌椅一尘不染——就是脱漆破损的很多! 又引她到校舍,里面也是洒扫一新,可惜床铺也十分的陈旧。 博士们都听说了,祝缨对县学是十分舍得花钱的。 祝缨都在眼里,一个字也不说。博士们眼巴巴地看着,祝缨道:“不错不错。” 博士们有点傻眼,又说:“前番屋顶破了,请府里拨些钱粮工匠来修,丘大人竟还未批。” 祝缨抬头看看,道:“唔,知道了。回来叫流人营那里寻几个工匠吧。” 不是,就这样吗? 博士不太敢相信,祝缨已经带人走了。 她初到,前呼后拥的,没办法自己往外面亲自去看。将几处地方都看了看,司功留心看着,她去了府学、育婴堂、集市、监狱等处,又在南平县衙外面转了一转,再算上交割时的仓储、种种案卷,新知府在意的事情或许就是这些了? 祝缨一回到府衙,就让众人散去,自己再往后衙去。 —————— 后衙里忙碌得紧。 丘知府暂代的时候也是住在这里的,这里又宽敞,升堂、理事也方便。丘知府离开,带走了许多在这里置办的东西。此时的府衙,虽比刚到任时的福禄县衙好不少,余下的几件家具也还算给看,总体看起来还是缺床少椅。 这几天,祝家一边收拾后衙,一边还是住在驿馆里的。 进到了后面,张仙姑就开始念叨了:“都清扫干净啦,还是缺!你瞧瞧,这床板都不好使了。他们几个人睡上去还不得塌了?” 府衙比县衙又大不少,三进、三路,还带一个后花园。前面是衙署,后面两进、两路是住的地方。这回不但祝家一家住得绰绰有余,祁泰父女俩加一个小丫头、顾同连他的小厮、小吴,都各有自己独立的住处了。 丁贵等四人与侯五一个小院子,也觉得很便利。 张仙姑道:“还有小江,她们路远长程地跟了来,又不熟这里,一时哪里赁房子去?我做主,也住这儿。你瞧瞧,这得缺多少呢?” 祝缨道:“知道的,这就去福禄县搬取行李,再订些竹具家什吧。” 顾同进来就要帮忙安置,又要看祝缨的屋子,又要看屋子。一看之下,也出来:“老师,这里头的家俱是得添置,都零零散散凑不成套的。我回家也搬一些来。咱们再去家俱铺子看看。总用竹子的也不好。”

相关推荐: 豪门俏寡O,就是我   怎么才算情深   朕保证只对你好   你以为我不想当人吗[快穿]   我真不是绝世大佬   炮灰渣攻手撕剧本   蜗牛式的狼心狗肺(GL)   渣攻就不能纯爱了   龙尸美人   莽荒纪之雎华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