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赵氏父子步履匆匆,回了赵沣的正房两人才将焦虑彻底地暴露出来。 赵沣道:“这可如何是好?!我要怎么向县令大人交代?!唉……” 赵苏道:“先别急,义父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 “现在出人命了!大家都看到了,没法儿遮掩!你的国子监……” 赵苏眼角一抽。祝缨才要给他送国子监去,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赵苏满心的期待,他知道自己能被推荐去试入国子监这个“中间人”的身份也为他增分不少。一旦双方交恶,呵! 赵苏眼睛气得通红。 赵苏沉着脸道:“不管舅舅他们如何,杀人偿命,这事儿咱们不能偏袒哪个!爹,凶手不能交给舅舅!得法办!” 赵沣道:“我知道。哎,大人是真的收了顾同做学生?” 赵苏道:“约摸是想着送我上京之后身边得有个人吧。” 赵沣搓搓手,道:“哎呀,有点不妙。这要是他总在前面绕着,恐怕要分薄大人对你关注呀。” 赵苏道:“我本是要上京的。” 赵沣叹了口气:“无论如何不能叫这事儿妨碍了与瑛族的交好。” 几人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一早,又派出两拨人,一拨往进山的路上迎阿苏洞主的信命使,问他的消息,一拨往去县城的路上,等候祝缨的消息。 ———————————————— 祝缨第二天照旧起床,照旧吃早饭,饭吃得与平常差不多,不多也不少。吃完了又暂歇两刻时光,才让人备马回福禄县。 一路赶得很急,天还没暗就赶到了福禄县里。县衙里,关丞等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祝缨回来。结交“獠人”是祝缨主导的,虽与关丞关系不大,但是主官倒霉,谁知道下面的人是不是跟着倒霉呢? 他们都蔫头耷脑的。 关丞坐在县衙的门房里枯等,听到马蹄声就要跳起来跑出去张望。如果不是祝缨,他就要把人骂一顿:“混蛋!居然在在衙门口跑马!拿下来打他二十板!” 连打了四个人之后,附近连条狗也不凑过来了。 他又听到了马蹄声。 关丞又跳了起来,这一回祝缨是真的回来了。他跑过去,拉住祝缨的马笼头:“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祝缨轻盈地跳下马,问道:“出什么大事儿了?非得急着把我叫回来?也不说清楚到底怎么一回事。” 关丞低声道:“赵苏赵小郎君派人来说……” 两人说不几句,顾同风一样地卷了过来:“老师!” 祝缨道:“你没上学?” 顾同嘿嘿一笑:“上了,今天放学早。” 祝缨道:“好吧,你去办一件事。” “哎!老师只管吩咐!” 祝缨道:“你与他们一道,请士绅们过来议事。” “是。”顾同答应一声,就与童波等衙差去各家门上通知了。 祝缨与关丞一面往里走,莫主簿等更多的官吏也迎了上来,祝缨问道:“市令的伤怎么样了?瞧过大夫了吗?” 关丞道:“赵沣将人留下医治了,前胸挨了一刀,不宜挪动,暂无性命之忧。” 祝缨点点头:“怎么福禄县从来没有过命案吗?你们这焦急得不同以往啊!”之前斜柳村的案子,跟着她看热闹的居多,现在围着她的人都显得急惶。 关丞道:“要真是闹翻了,山上的盗匪无时无刻不骚扰,也是麻烦的。好不容易不闹了的……” 祝缨道:“唔,这倒提醒我了,瑛族毕竟还不是编户齐民,究竟适应什么样的律条确实得说道说道。” “啊?” 祝缨慢慢走到小花厅,坐下说:“本想着这件事儿缓一缓再谈的,既然遇到了也就正好与阿苏家将此事定个章程下来。看我干什么?一桩凶案,凶手都被扣下来了,只走脱了一个,审一审,拿了走脱的那一个就是了。难处倒在于适用何法。” 关丞等人脑子差点没转过来,听她说完,人们面面相觑,过了一阵儿,关丞小心地问:“您的意思,就照普通凶案处置了?” 祝缨问道:“难道不是?那你说说,它怎么不普通了?” 关丞张口结舌:“额……这……不不不,没、没有,您说的是。”心道:不愧是京城里出来的能赐绯衣的人,一句话就将事情最难的地方给迈过去了。 祝缨道:“司法佐呢?没去西乡吗?”她扫了一眼,四个司法佐都在,他们也知道了这个事儿正担心呢。 四人底下一阵拳脚把高闪给推了出来,高闪道:“回大人,赵苏来报,说犯人已拿下了,我们不知道要怎么处置他们,故而没有过去。” 祝缨道:“明天你与我一同往西乡去。” “是。” 剩下三人悄悄地相对微笑,一人挨了高闪一脚。他们的小动作祝缨在上面看得一清二楚,但也没跟他们计较,这事儿确实不是他们能办得了的。走脱的那个估计也得是山上的奴隶,让他们进山抓人?怕不是去送菜的。 祝缨问:“还有什么事吗?” 关丞忙说:“没、没有了。” 祝缨问道:“安抚百姓了没有啊?” 关丞道:“百姓也没慌乱。” “商人要是慌乱了,四处传些谣言也不好。贴个告示昭告一下,就是生意上的纠纷引发的殴斗,我自会料理,他们不必慌乱,钱财上的纠纷闹出人命的事儿他们走南闯北见得还少么?去把丁校尉也请来,我有事要劳动他。” “是。” —————————— 丁校尉还没到,顾同等人已将顾翁等士绅请来了。消息灵通的士绅已经透过商人知道发生了血案,都怀疑这次叫他们过来与此事有关。 到了却发现县里的官员大部分也都聚在此处,他们又吃不准了。 祝缨看了一下,道:“都来了?” 顾同道:“凡在县城的士绅都请到了,赵苏现在西乡,他没过来。”他对士绅们熟得很,扫一眼就知道了。 祝缨伸出两根指头,道:“两件事。本来是要与你们说一下种麦的事儿,现在有一个案子须得我亲自跑一趟。那件事就要延后些时日,好在水稻还未收割,倒是来得及。这是第一。第二么,你们秋收的时候,有无防范火灾?” 王翁道:“秋收的时候男女劳力都在,有火灾也即时扑灭了。” 祝缨道:“这样不好。” 顾翁等人忙说:“但听大人吩咐。” 祝缨道:“要防着有人纵火。这样,各乡、村的田地都要分若干区,快要收获的时候要安排人巡夜,带上锣,有事就敲。这是防。此外,还要有预案,万一有火情也不至于慌乱。你们是本县的大户,田地也多,所以叫你们来一同吩咐。图来!” 她对全县土地的掌控高于历任县令,她指着舆图,命司户佐等人也一同观看,道:“这样,全村的地分成若干份,以县郊为例。这里这里、那里那里,划分若干地块,一处着火,不要紧着救火。着火了,怕它烧着庄稼,那叫它没得烧不就成了?秋收的时候就抢收,割出一片空地来,叫火烧不过来就成了。” 看得人都点头,又有些惊讶:难道真的会发生这样的灾事?獠人这么大胆? 祝缨道:“司户佐,你们几个照着户籍田簿挨个乡村跑一遍,让他们警醒,防火救火也照此办理——我要查的!” “是!” 祝缨又说:“让各里正乡老都留神些生人。” “是。” 祝缨问道:“还有别的问题吗?” “那、那、那、那……那个凶案?”顾翁现在话少了些,张翁话又多了一点儿。 祝缨道:“你有线索?” “没没没没。”张翁将两只手护在胸前连连摆动。 祝缨点点头:“哦,那行,都去准备吧。我去将案子结了,回来咱们再说正事儿。都还有别的事吗?” 众人都说没有,祝缨道:“那就散了吧,高闪,你明天与我同行。关丞留在县衙。” 童波跑了来道:“大人,丁校尉来了。” “请。” 丁校尉与一众乡绅擦肩而过,回头看了两眼,大步走了进来。祝缨起身道:“丁兄,请坐。” 丁校尉道:“大人有什么事要吩咐我的?” 祝缨道:“不敢。坐下慢慢说。” 两人坐下来,祝缨道:“丁兄知道西乡有个榷场么?” “啊,是,听说有,我家婆娘还从转卖的人手里买了些菌子野鸡,炖着好吃。” 祝缨心说,野味哪里好吃了?年载长的肉也柴,还一股膻味骚味的,家养的好吃多了。 对丁校尉却是说了另一件事:“近来有人闹事,就前天,见血了。我想请丁兄那儿每月两次,派些人去镇镇场子。好叫他们不敢胡闹。” 丁校尉道:“何必客气?大人的事就是我的事!要多少人?” 祝缨道:“先二十,巡逻着看看。每次三天,食宿我这儿包了。” “那怎么好意思?” 祝缨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使,要是有吃酒循私,又或者打架斗殴的,丁兄可得管好了。” 丁校尉严肃地道:“你放心,下回我亲自带人去。” 祝缨道:“那我就先谢过丁兄了。” “不客气,不客气哈。”丁校尉拿人手短,答应得痛快。天天在县城和营里,有时候还要被老婆打,他也呆得有点腻也想透透气——这话就不用说了。 祝缨道:“还请丁兄明天就与我走一趟,先去看一看,心里好有个数儿。瑛族的事已上报朝廷了,不能当是化外蛮夷来待。” 丁校尉道:“放心,我们知道的。上头不放话,咱们不能拿獠人的人头凑数儿。谁闯了祸,谁自个儿收拾,都明白。” 祝缨道:“见了瑛族的人,不可称‘獠’,他们是瑛族。” “鹰?那有猴儿不?” 祝缨笑道:“以后帮你问问。” “那行。” 祝缨又留丁校尉在县衙里吃饭,丁校尉道:“不了,家里母老虎备了饭了,我要敢不回去吃,她能吃了我!” 祝缨道:“嫂夫人是关心你。” 丁校尉连连摆手:“享不了这个福,我走了。” —————————— 顾同送完了乡绅们,回来又与丁校尉擦肩而过。 他跟顾翁差点闹掰,自个儿赖到县衙里住的,落到了众乡绅眼里仿佛是顾翁故意将他给送过来的一般。也有姻亲拉着顾同的手说:“你小子出息了。”的,也有人说顾翁可真是“好福气,得了县令大人青眼的。”顾翁被他们说得皮笑肉不笑的,只想回家。 顾同与他们在门口说了一回话,才将他们一一送走,回来时连丁校尉的事儿也没听到。顾同心里痒痒的,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祝缨跟前。 祝缨道:“都送走了?” “是。” “走,咱们后头吃饭去。” “哎!”顾同赶紧撩开了帘子,同时问道,“老师,这就完了?案子怎么弄?” “老师还没完呢,案子那当然就是照着案子来办了。” “要是獠、哦、那个瑛族人闹起来怎么办?我总觉得这事儿不大简单。就算事儿简单,也容易被人拿去做文章,不然赵苏不能这么着急跑回家去。” 祝缨道:“他是关心则乱。既然明面上是凶案,咱们明面上也照着凶案来。暗地里谁要拿这事儿做文章,咱们也就暗地里也作一篇文章怼回去就是了。莫慌。” “哎!”顾同笑了,这样处事十分利落,他喜欢。 两人去了后面,张仙姑也认命了,走了一个干孙子又来一个徒孙,她说:“来,吃饭了!” 赵苏几乎不与他家一处吃饭,顾同不一样他是住过来的,张仙姑和祝大还都挺喜欢这个爽快的小子。祁小娘子就不太合适与这个年轻男子同桌了,她拿了饭菜去与祁泰一道吃。 张仙姑道:“才回来,你衣裳换了去。” 祝缨道:“不了,吃完再弄吧,对了,我明天还要去西乡。” 张仙姑端饭的手停住了:“啥?你才歇了几天呐?” 祝缨道:“我又不走远,几天就回来了。” 顾同跟着说:“您老放心,我陪老师一同去,一定会侍奉好老师的!” 张仙姑看了他一眼,心说,你一个年轻男子跟着我才不放心呐! 祝缨道:“是案子。” 张仙姑叹了一口气:“哦。” 祝大道:“老三呐,你不是说的司法佐吗?怎么自己去了呢?” “这事儿他办不了。” “哦。” 顾同心道,原来咱们家里都一样,老头子们都是这么的啰嗦。不过张仙姑和祝大比他祖父好点,祝大有时候爱装腔作势的,顾同开始还被他哄住了,后来发现他就是纯粹的装腔作势,内里什么都没有,也就不怕他了。不像顾翁,故作神秘,但是亲祖父,有时候还真能出点贱招,令人防不胜防。 让顾同选,他还是想跟祝家人在一起,轻松。 吃完了饭,祝缨才问顾同:“我什么时候说要带你一同去了的?你学不上了?” “嘿嘿。学生这不是转了科了吗?办案么,总得跟着学着点儿,您说是吧?” 祝缨道:“你律条没背熟,先学这个没好处。” 顾同问道:“那是为什么呀?” 祝缨道:“你背的东西是死的,就像地基,地基也是死的,它绝不能活!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活的,会妨碍你打地基。” 顾同道:“我不怕!我只记住了什么是该记牢的就行。” “你留下来好好上学,先把该背的都背熟了,回来我要查的。” 顾同撇撇嘴,还想讨饶撒娇,祝缨就安静地看着他表演,演了半天顾同突然不演了,说:“唉,骗不过。我明天上学去,老师,你一路平安,早去早回,家里都等着你呢。” 祝缨被他逗笑了,道:“知道了。睡去吧。” 顾同就住她家后衙客房里,一步三回头地回去睡了。祝缨将第二天要做的事准备好,也回去房去准备休息了。张仙姑已经给她准备好了热水,祝缨道:“不忙,我又买回来些东西,你们收一下。” 张仙姑叹了口气:“好吧。我去叫花儿姐来。” 祝缨回来了些珍珠,由于异形珠涨价了,她没有多买,又匀了些钱买了点宝石。分一边说:“留一份儿,在京城看郑夫人已经显怀了,得有五、六个月了,这会儿怕不快要生了。” 花姐道:“这边又没有好的绸缎料子,我这两天四下讨些碎布,给孩子缝个百衲衣吧。” 祝缨道:“这个好!我穷,就得想点儿别的招。” 张仙姑道:“穷还买这些宝贝!” 祝缨道:“还说呢!它还涨价了!涨了四倍,一问,宫里说,镶着好看,就要征一些做贡品了。要死!” 张仙姑惊讶地道:“什么?那不跟你想一处去了吗?” 祝缨看了看她的头上,说:“是啊。你头上这个,得值一百贯。” 张仙姑一时头都不知道要怎么摆了,赶紧把头上的簪子取了下来:“这么贵啊?” 祝缨点点头,张仙姑不再跟她说钱的事儿了,攥紧了簪子先回房收好。祝缨与花姐偷笑,花姐道:“那这一包不是你先挑?” “他们都挑过一回了,好用的他们都拣走了,我能挑出几颗就不错了。” “一颗也好,一百贯呢。”花姐取笑。 两人又笑了。 将她带回来的东西都收好,花姐问道:“听说死了人,又与瑛人有关,案子很大么?” 祝缨低低地将事情说了,最后说:“我一直防备着有人反对,并不敢着紧就催着他们归附,只想羁縻便罢,免得激怒一些人。我以为要到阿苏洞主过世,又或者苏媛受封时才会有大波澜,竟还是想差了一步,此时就有命案了。所以,你们在县城也要小心些,不过我也有准备了。” “怎么准备的?” 祝缨又说了防火防盗以及乡村巡查的事儿,花姐道:“你想得仔细又周到,纵有事,也能收拾得很好的。真的,我就想不到。” “唔,我只是想,要是我来干,会干什么事。比如放个火之类的。” 花姐道:“你总能想到前头去。” 祝缨道:“也不是回回都行的,这次就没料到。我得好好想想了。” 光是自己防盗还不行,还得从源头上给它掐了,祝缨决定与阿苏家好好谈一谈这个事儿。她自己对整个“獠人”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的,总的来说是羁縻,既然是羁縻,也就算是归朝廷管辖的一部分了,人口的归属、户籍、律法的适用等等,最终还是要朝着“一体”的方向来的。之前没有提出来,是因为连敕封、羁縻都还没有做到。 现在遇到了这个凶案,只好先把适用律条这一项拿来跟阿苏洞主、苏媛先敲定一下,同时,她也把给朝廷的奏本先打了个腹稿,定稿还要看接下来事态的发展。 ———————— 次日一早,祝缨就带着一队人马赶往西乡,丁校尉也带着两什人如约而至。两队人并作一处,丁校尉道:“可算能出来逛逛了。” 祝缨道:“咱们这是赶路的。” “放心,这些人脚程可以的。” 他们又走了一整天,将将到了西乡。赵苏亲自迎在道旁:“孩儿拜见义父,义父一路辛苦。” 祝缨道:“你也辛苦啦,来,咱们边走边说。” 赵苏拢马跟在她身侧,一眼没扫到顾同,低声将:“舅舅到了。表妹已在我家里了,凶手一共三人,拿住了两个,跑了一个。都是阿浑舅舅家的人,阿浑舅舅先前与我爹娘很熟,没想到偏偏是他。” “没有误会吗?不会是别人收买了他的奴隶?” “舅舅亲自问的,他认了。呃,许是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吧。”赵苏说得有些艰涩。杀自己寨子里的人,那是个事儿,杀外面的人就真不是个大事儿。如果是杀的仇人家,就更不是什么事儿了。这个破远方舅舅是没把山下人当自己人,甚至觉得山下商人背叛。 祝缨道:“最后一个凶徒拿下了吗?” “是。舅舅把阿浑舅舅也带来了。”赵苏心里稍安,这代表他舅舅还是愿意与朝廷友好相处的。 祝缨道:“我也有事要与你舅舅商量,他的身体还吃得消吗?” “是有些操劳,正在休息。” 一边说着,一行人到了赵宅。赵沣又出来迎接,赵娘子和苏媛也出来,苏媛此时又是一身男装,变成苏鸣鸾了。 祝缨道:“阿姐。” 赵娘子道:“可算来了!” 祝缨顺手将一枚珍珠串起的肩饰挂在了她的肩上,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赵沣命赵苏安置一行人,祝缨道:“阿姐,这是丁校尉,新到咱们这儿来驻兵的。” 赵娘子道:“咦?”她知道丁校尉,但是为什么他会来西乡? 丁校尉上前一抱拳:“娘子放心,以后开榷场我就过来,包管不会再出命案了。”心道,县令大人这第二个姐姐了,等会儿不会再冒出一个来吧? 几人才进大门阿苏洞主就被那位“树兄”搀着走了过来,兄弟相见,又是一番问候,祝缨看阿苏洞主比上次更加衰弱了,脸色尤其的不好,说:“大哥这是累着了吗?快些去休息吧。” 阿苏洞主道:“这事儿我得亲自过来同你解释才好!” 他比较着急,儿子鲁莽,跟利基族继续打得乱七八糟,反而是女儿安静发展,又同他讲要学种麦子之类。抢掳、打猎等的收获是不固定的,风险也高,耕种以前产量低,无法完全依赖,风险有时候也不低。如果产量高了又稳定,阿苏洞主还是希望自己的部族可以稳定、持续地发展。 他也在思索着朝廷敕封的事儿,他希望,以后是自己家择出一个好的继承人向朝廷申请,朝廷批复。即,敕封可以,你不能代我决定。 有了敕封,哪怕像祝缨隐约提及的,要交一点税,但这样背后有朝廷,他也觉得安稳。如此便可子子孙孙、长长久久。 这样的局面他可不想败坏了! 好在祝缨是个还可以讲道理的人,希望她不会因为“瑛族杀了百姓商人”就悍然认为是两族之争。 祝缨一开口就给他吃了颗定心丸:“一场寻常凶案,你怎么还当成件大事来办了?” 阿苏洞主道:“只怕别人不这么想。又要说什么不是一族的人,流着不一样的血,总不是一条心了。” 那肯定是有的,不过当着她的面大家不太敢说罢了。 祝缨道:“我既然来了,就与大哥将这件事办好,也为以后的事情做个样子,怎么样?” 阿苏洞主不顾劳累,道:“你说,要怎么弄个样子?” 祝缨道:“大哥已然称臣,咱们就是自己人了,怎么样?” “好!那个混蛋我已经带来了!” 祝缨道:“且慢,还没说完,姐夫,咱们进去说吧。” 赵沣道:“席面已经摆下了,请!” 一行人入内,又不开始谈正事了,丁校尉等人也都在赵沣的田庄里安顿了下来,吃酒的时候也叫上了他们。 阿苏洞主和祝缨都不喝酒,两人看着下面推杯换盏,自己却交谈了起来。祝缨道:“我知道,肥了这个就要瘦了那个,亏得姐夫心宽,没有与我计较,他也有亏损的。” 阿苏洞主道:“你上一回说的那个话,现在才显出道理来了。只可惜我不能为了他一个人、一家人吃得满嘴油,就锁着一整个寨子只经他的手来交易。这个你放心,我绝不更改主意。” 祝缨道:“其实你照着原来的样子过活,也能求了敕封,你的日子也是不会差的,不过底下的人过得苦些,奴隶更苦些罢了。” 阿苏洞主道:“想过了。有时也想放弃的。可我这一松手,后代怎么办呢?你没有坏心,下一个像你这样聪明的人就不一定了。就算害死我阿爸、兄弟的那个人,他也是很聪明的。过一阵儿来这么一个,我们就像外面种的花,年年被剪叶子吗?剪了,再长,再长,再剪。唉……所以我选小妹。” 祝缨点点头:“大哥助我功成,我也要为大哥着想。大哥看,一个案子,寨子里与县里的判法就不一样,咱们是不是商量一下,定个准星?大哥家事事心里有数,是不是给它写下来,不然以后事事依着朝廷律法恐怕有些事大哥也不太方便的。” 阿苏洞主惊疑地看着她,祝缨知道他的意思,不写下来不公布,就是天威难测,写下来就跟朝廷似的,有人敢跟皇帝理论两句劝谏了,她解释道:“咱可以不告诉别人,自家人心里得有个底,跟朝廷说话也得有个谱,譬如……” 她轻声在阿苏洞主耳边说:“写下来,告诉朝廷,小妹当家是有瑛族的法可依的——至于法怎么写,在咱们。写了就是定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qg789.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ww.biquzw789.org)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168章 定律 阿苏洞主的眼神变了, 他从未想过要“写下”什么法典之类的,奇霞族连文字也没有,哪来的法典?且什么都要写下来跟那个朝廷请示,一件两件还罢了, 越来越多实在让人有些厌烦与猜疑。 祝缨看他的脸色, 不慌不忙地又加了一句:“小妹不是已经会写了么?你让她来写就是了。
相关推荐:
萨诺亚舰娘领域
团宠小龙在异世爆红
烂人一双[重生]
捡来的竹马
霸道仙路
十世成魔[快穿]_御书屋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围棋:随身老爷爷是九冠王?
驱魔人
咆哮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