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学神 > 第231章

第231章

于自愿亦或出于胁迫,她已分不清了。 但她终归不忍沈青樾独在这宫中画地为牢,若她不回来,他到最后又会落得什么下场? 苏时雨有一点与朱南羡很像,平生绝不负于任何人。 入秋后,天凉得很快,不过几日光景,炎炎暑气便彻底消褪。 这一日细雨纷扬,苏晋自都察院出来,途径一条甬道,路过的内侍见她一人独行,连伞都未撑,连忙举着伞过来:“苏大人这是要去哪儿?奴婢送您过去。” 苏晋看他一眼,却道:“不必了。” 秋初的江南雨,沾衣不湿,沐在其中,反添几分清明。 那内侍又应是,收了伞正要退去一旁,目光不经意落到甬道口,唤了声:“公主殿下。”连忙跪地行起礼来。 苏晋步子微顿,回身一看,只见甬道口的女子眉目极美,身姿翩然,一袭湘妃色的宫衣令她整个人如雨中绽开的海棠。 正是戚绫。 “贤礼,见过苏大人。”戚绫移步上前,到得苏晋面前,先福身一拜。 苏晋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贤礼”是当年朱南羡封戚绫为郡主时,为她赐的号。 又想起方才内侍对她的称呼,回了个揖道:“多年未见,反让公主殿下先行对臣见礼,是臣失仪了。” 说着,退去一旁,让出路来让戚绫先走。 戚绫却没动,看了身旁的婢女与内侍一眼。 待二人退下,才道:“苏大人,如雨等候在此,是来与您道别的。” 第258章 二五八章 苏晋听她说“道别”,怔了一下, 刚想问因由, 心头一个念头忽起, 瞬时明白了过来。 当年朱南羡念戚绫于自己有恩,封她为郡主时,曾许诺待她成亲, 要将她收作义妹, 册封为公主, 令她风光大嫁。 而今朱昱深收复安南,朝廷要派公主和亲, 戚绫虽是戚府庶出的小姐, 但戚太妃是她的姑母, 当今圣上正是她的表兄, 加之先帝有诺在先,被封为公主并不为过。 再者说,安南已臣服大随, 胡元捷是胡朝的旧王孙, 地位离天子朱家到底差了一截,若派一名正统公主和亲, 反倒抬举了他们,嫁一名外戚出生的宗族小姐过去, 地位对等不说, 戚绫聪颖明|慧, 朱昱深既想要南方太平, 放这样一名女子去安南,可谓是绝佳的眼线,真是一举三得。 苏晋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问:“几时动身?” 戚绫道:“过了处暑节,交趾迎亲的大使便来了。”又笑,“但也不是立时走,终归还有几日饯别的礼数。秋日起行,走到一半,冬天就到了。我听闻历来王孙行远路,都不挑在岁末的,怕遇上大雪,被堵在半途。但又听闻越往南,天气越暖和,到了安南,冬天也如春日一般,不知是不是真的。” 苏晋点了一下头:“是真的,臣当年出使安南,曾在那里住过年余,虽不如秦淮江南四时分明,冬日少了酷寒,夏日并不很炎热,可谓宜居之地。” 至于戚绫日后的夫婿胡元捷,苏晋也是认得的,昔日查安南行商案,还劳他出力不少。 胡元捷高大英俊,有智有谋,就面上而言,堪称良配。 但苏晋并没与戚绫提及他,有的人相交数十载,未必认得清真面目,何况生于宗族长于荣贵的胡元捷。 他本是胡氏旁支,一生没有登极的可能,但安南一番动荡,他引朱昱深出兵平乱,如今安南虽归顺大随,胡皇子嗣零落四散,一群旧王孙反倒以胡元捷马首是瞻,就连大随尊贵无比的和亲公主,都要做他的妻,岂知不是另一番意义上的“荣登大宝”? 这里头弯弯绕绕,谁说得清呢? 搅在皇权里的人,原就没有一个简单的,连从小磊落坦荡,厌恶权争的朱南羡,历经一番淬骨历练,也变得识人不语,心思神通了,可能天家的子嗣就是这样,倘若太单纯,反倒面目可憎。 细雨纷纷,沾在戚绫湘妃色的衣裙上。 她二十三岁,虽然许多女子到了这个年纪,已为人母了,但在苏晋看来,她孑立在雨中的样子,仍是娇美动人的。 可惜前途未仆。 外臣与公主说话终是不妥,她二人私下交情亦算不上深,一时语罢,苏晋又让开路,令戚绫先行。 戚绫仍不动。 她有些落寞地立在这雨里,过了会儿,终于忍不住问:“他……还好吗?” 苏晋心下一沉。 想都不用想,她便知道戚绫口里的“他”是谁。 但朱南羡还活着是一个极其私隐的秘辛,愈多人知道,对他愈不利。 苏晋的神色乍看上去没什么变化,眉间却隐隐笼上疏离的烟雨,眼底云遮雾绕,不知藏了什么。 “苏大人莫要误会。”戚绫垂眸道,“昔晋安陛下‘宾天’,如雨伤心欲绝,几欲……追寻先帝同归,姑母看不下去,才将晋安陛下仍在世的消息告诉如雨。” 戚绫的姑母戚太妃,即朱昱深的生母。 “姑母说,明华宫那场大火前,陛下便已授意,一定要暗中保晋安陛下周全,火起之时,幸而柳大人及时赶到,救走了晋安陛下。” 此言出,苏晋不由一愣。 她一直以为柳昀救下朱南羡是私自为之,可听戚绫这话,竟像是奉朱昱深之命,其中另有隐情。 “太妃娘娘可曾告诉公主殿下,陛下为何授意保晋安陛下周全?” 戚绫微一摇头:“如雨问过,但姑母不肯详言,只说,陛下是囿于一诺。” 囿于一诺? 对朱昱深而言,朱南羡若活着,无异于天大的威胁,是什么样的诺竟令他顾全这位十三弟的性命,而除了柳昀,还有什么人能令朱昱深守诺如金呢? 苏晋心头隐隐浮起了一个揣测,却是模糊的,不可名状的,她一时分辨不清,只好不动声色,小心归置。 戚绫叹笑了一下,轻声道:“”如雨知道晋安陛下对苏大人用情至深,刻骨铭心,料想他若还活着,无论天涯海角,一定会去寻大人。” 她说到这里,觉得双唇发干,微抿了抿,才续道:“如雨虽知陛下仍在世,终究是道听途说,生不见人,一颗心总也悬着放不下,而今就要出嫁,怕是此生与陛下都不复再见了,只愿大人能如实告知如雨一句陛下安否,如此如雨远在天涯,后半生亦可安心了。” 秋雨不歇,沾湿戚绫的睫,晶莹如泪一般。 苏晋看着她,不知怎么也怅惘起来,或许是物伤其类吧,无端生出一副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柔肠。 “他很好。”苏晋轻声道,“你安心。” 戚绫听了这话,睫稍微微一颤,歇在睫上的雨便跌落下来。 原来她真的知道他的下落。 原来他九死一生后,真的去寻了她。 原来当年他独自焚起烈火,烧尽宫宇与性命,真的是为了她。 戚绫想,其实早在数年前,朱南羡誓不立后,封自己为郡主时,她就心灰意冷了。 可直到今日,听到苏晋这一句“他很好”,她才算彻彻底底的死心。 一瞬间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仿佛天地万物都在崩塌。 然而下一瞬,在塌陷得满是尘埃的心中又涌上一丁点的释然。 便是这一丁点的释然,挽回了她的清明,告诉她,她对眼前的这个叫苏时雨的女子,嫉妒过,感佩过,羡慕过,同悲过,但这一切,都是过去了。 而以后,便真的就是从此以后。 这么一想,似乎还是很好的。 戚绫往后看了一眼,守在甬道口的婢女遥遥跟上来,与她一起向苏晋行礼:“多谢苏大人,望大人日后万事顺遂。” 苏晋回了个礼:“也愿公主殿下今后平安如意。”尔后负手目送她离开。 今日内阁面圣,要在谨身殿议征派亲军查屯田案的事。 苏晋本来赶早,路上遇到戚绫,说了这么一会子话,得到谨身殿,反倒晚了些,所幸言脩与翟迪极为得力,赶在议事前,已将都察院的决议,欲分派的亲军人数与各部大人说了个大概。 查屯田案主要是都察院、户部与内阁的要务,至多再牵扯出个吏部与刑部,一众臣子看提议的是苏晋,沈柳二位大人,乃至陛下都没说一个“不”字,纷纷符合。 议事议得极顺利,到末了,朱昱深对兵部道:“陈谨升,你去与戚无咎打声招呼,令他指个人领着都察院去北大营十二亲军卫中择人罢。” 陈谨升应了,与一行内阁大员对朱昱深行了礼,退出了谨身殿。 苏晋跟着众人走了几步,想起早先戚绫与说,朱昱深之所以授意保下朱南羡,是囿于一诺。 一时间,那个混沌不清的念头又自心头浮了起来。 事关朱南羡的安危,她放不下。 非是要弄清弄明白了才可。 抬目往走在前头的身影望去,也不顾他们仍行在墀台上,尚有内侍引路,唤道:“柳昀,青樾,留步。” 然而这一声出,周遭一众大臣的步子全顿住了。 沈柳苏三位大人,揽了这朝堂上一多半大权,都是宫里顶了天的人物,奇怪平日里有见过沈苏二位大人私下说话的,有见过沈柳二位大人私下议事的,也有见过柳苏二位大人私下论道的,但这三人公然凑在一起,倒有些新鲜。 或许是三位大人的心思太明敏剔透,两两相撞还好,三个人立于一处,仿佛世间鬼祟都该原形毕露,天地万物都要无处遁形似的。 是人都有猎奇之心,奈何不敢驻足太久,略顿了顿,揖过后,退得远远的去了。 “有些旧日私事想打听。”苏晋这才道。 第259章 二五九章 “敢问二位在入翰林前, 入翰林后, 分受教于何人?” “怎么问起这个了?”沈奚有些诧异, 但对于苏时雨,他是没什么好避讳的, “三岁跟着府里先生习字,五岁起跟着我爹学四书五经,之后经史子集各类杂书念了个遍, 十一岁入翰林院——” 撑起额稍想了想,“翰林学士虽众, 但那年头, 常授学的只有两人,文远侯与晏太傅。” 彼时齐帛远是翰林院掌院, 晏太傅是太子之师,由他二人授学理所应当。 柳朝明亦不解苏晋为何问这个,沉默了一下,道:“儿时受教于柳氏门下,十一岁拜老御史与文远侯为师, 十三岁入的翰林。” 大随立朝伊始,皇家与门阀之间尚不似今日这般泾渭分明。翰林院初设,与其说是天子书院,不如说成专供贵胄子弟进学的私塾。 初初一批子弟里, 虽囊括了七位皇子, 贵族公子却有十余之众。 沈奚与柳昀因为年纪小, 本不该随这初一批子弟入翰林进学的。奈何少年人的锋芒, 若不刻意压,真是藏也藏不住。 景元十二年,齐帛远将他二人领到文华殿,要录为翰林学生。 晏太傅看两位小公子一脸稚气尚未洗去,忍不住质疑齐帛远的眼光,说:“这样吧,老夫出一道策问,你二人半个时辰内能答出即可。” 半个时辰后,晏太傅单是看了两张策论上竹姿霜意的字

相关推荐: 夏蝉听雪   超级无上至尊   带着空间到民国   别暗恋了,快去撩   异界之吾名牙狼   功高盖世   帅裂苍穹也种田   遇上最恶毒的我   大清公主   雪下轻卿[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