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紧,战事未止,建立陌刀卫斥资甚巨,凡事有轻重缓急。” 柳朝明道:“但臣以为,边疆战事不休,是因为朝廷没有实力将其一击即溃,只有加强军事防备,令敌寇暂不敢扰境,才能得以休养生息。臣知道神机营与陌刀卫开支不小,陛下可否先立下国策,缓慢重整建立?” 朱南羡道:“既立国策,便该实行。你既是听沈青樾提起此事,他定与你说过,若要获取足够开支,只能增赋添税。民生艰难,流寇四起,朕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增税?” 柳朝明道:“民生艰难的原因之一,是因景元初年为增财力,土地私有兼并严重,众多农户无地可耕,后虽下令整改,但一直未能切实贯彻,加之天灾连年,落得如今局面。陛下不必切实增税,可以土地为单位,而并非户籍以单位。” “那就是改国策。”朱南羡撑着额稍,想了一想,“国策一改,四下必定异声难平,且如何改,怎么改,其中条例还需细细议定,动荡太大不说,未必会有良效。” 朱南羡说到这里,道:“柳卿的提议,等西北战事缓和,朕会仔细思量。” “多谢陛下。”柳朝明对朱南羡一揖,随即就要告退。 等他退到谨身殿门口,朱南羡忽地唤道:“柳卿。” 他从皇案前绕出,负手走到柳朝明面前:“朕两日后便要亲征,此后的政务,要多劳烦柳卿。朕知道柳卿是个守诺之人,今日传你来此,可否请你许朕一诺?” “陛下请讲。” “朕要你,帮朕守好江山百姓。” 柳朝明合袖揖下:“陛下的心愿,亦是臣的心愿。” 朱南羡看着柳朝明,半晌,忽地笑了笑:“好,朕信柳卿。” 柳朝明离开谨身殿后,朱南羡顿在远处立了片刻,负手回身。 待他重新自皇案前坐下,脸上的笑意已全没了:“梁阗,今早在兰苑伺候朱弈珩的两个宫婢你可着人带来了?” “禀陛下,已带来了。” 须臾,两名宫婢便有侍卫押着,跪伏在谨身殿中。 朱南羡问:“朕听闻,今日都察院的柳御史去看望朕的十哥了?” “回、回陛下,是。”两名宫婢不敢抬头,哆哆嗦嗦地答道。 “哦,那他们说了什么?” 一名宫婢听了这一问,浑身颤得厉害,另一名答道:“回陛下,没说,没说什么。柳大人只不过问了问十殿下的病情。” 朱南羡听了这话,神情渐渐凉下来。 须臾,他将手中玉尺往皇案上一摔,砰然一声惊得满殿侍卫内侍齐齐跪下。 “朱弈珩的本事可真是要通天了!”朱南羡震怒道。 他随意安插进兰苑的宫婢竟也能是他的人。 殿中无一人敢回话,片刻后,还是秦桑问道:“陛下,可要微臣将这二人带下去审?” “还审什么?”朱南羡道,“她们必是什么也不知,只不过打句诳语来搪塞朕罢了。” 他不耐地挥挥手:“拖下去,杖毙吧。” 朱南羡抬手捏了捏眉心,兀自在皇案前静了片刻,忽然道:“你们都退出去。”然后又对唯留下的一人秦桑道:“取朕私印来。” 每一朝帝王除玉玺外,还自有一方私印,作拟密旨时,辨别真伪之用。 前景元帝册立朱南羡为太子的密诏,上头便是盖了他的私印,是以无人质疑。 如今晋安帝要用私印,当是要拟密旨了。 朱南羡展开一道明黄诏书,落笔时,目光平静得仿佛只是在临摹一帖好字。 等秦桑从他手中接过旨意一看,却大骇失色。 “朕今亲征,无暇政务,为奸佞篡权,朝局失衡,特令亲卫秦桑,持朕崔嵬,在朕亲征期间,左都御史柳朝明一旦有不轨之行,凭此密诏,杀无赦。” 第180章 一八零章 秦桑接过密旨, 犹疑着道:“禀陛下, 陛下的旨意臣定会誓死遵循, 但柳大人高深莫测, 他便是有异动, 臣未必能发现。何等行径堪称是不轨之行?臣实在愚钝, 还请陛下明示。” 朱南羡道:“你不必去分辨,你只需要等。” “等?”秦桑仍是不解。 “等北疆战乱平息,朱昱深回京复命,届时,你便将这封密诏的内容告诉沈青樾或苏时雨, 何为‘不轨之行’, 他二人自有定论。” 秦桑听了这话,总算明白过来。 对于朱南羡来说,柳朝明做了什么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 他在如今这个位置上, 可以做什么。 这封密诏, 是一个帝王的疑心与杀心。 秦桑问:“陛下与沈大人苏大人一路走来, 彼此信任无间, 既立下这封密诏, 何不即刻将密诏的内容告诉他们, 如此二位大人也好早作防备?” 朱南羡道:“沈青樾聪慧异常, 既然连朕都因过往的蛛丝马迹开始怀疑朱昱深柳朝明, 他心中的疑虑必然不比朕少。依他过往的脾气, 早该来找朕商量应对之策,可他至今没有任何动作,为什么?” “陛下的意思是……四王妃?” “沈筠只是原因之一。”朱南羡道,“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北疆,只有朱昱深能守,于家于国,朕不该,也不会在这时候动四哥,青樾他亦深知这一点。民生艰难,户部事宜繁重,如果现在就告诉他朕留了这样一道密旨,除了徒增烦恼外,别无益处。” “那苏大人呢?陛不告诉她,也是怕她在出使路上分心么?” 谨身殿的门敞开着,外头是暮色来临前的青天白日。 朱南羡看着这昭昭日光:“她之所以走上如今这条路,说到底,是受柳昀指引。” 朱南羡知道,对苏晋来说,柳朝明始终是不一样的。 他是她的引路人,是她最为敬重之人,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唯一与她秉承着相同信念的人,更不提老御史与谢相的至交之谊,以及他对她数度相救之恩。 朱南羡不希望因为自己,因为立场,就让苏晋过早地陷入抽刀断恩,取舍难平的境地,虽然他很清楚她的答案。 他可以为她百炼成钢,却不愿她,亦或青樾,因为跟了自己的缘故就枕戈待旦,不得安宁。 他还是太仁善。 秦桑道:“多谢陛下解惑,臣已明白陛下深意,定会仔细收好密诏与崔嵬,等待适当的时机,转交给沈苏二位大人。” 这一日的暮色来得格外早,柳朝明走出正午门的时候,天已昏黑了。 各宫各楼开始掌灯,正午门外一名内侍爬到高梯上,手里竹竿打了个滑,吊在竹竿一头的灯笼“啪”的一声,恰恰砸在了柳朝明靴头边。 若是再偏一些,怕是要砸到左都御史大人身上了。 周遭宫人看了这厢情景,无一不吓得双膝落地。掌灯内侍连踩带滑地下了高梯,跪在柳朝明脚边磕头道:“求柳大人恕罪,求柳大人恕罪。” 柳朝明目色冷清地看着这名内侍,没有作声。 这时,正午门的管事牌子乐公公急匆匆地跑过来,对着掌灯内侍呵斥了一句:“没长眼的东西!”又跟柳朝明赔礼,“是杂家管束无方,这些新进宫的小火者毛手毛脚,险些唐突了柳大人,大人千万勿怪。” 柳朝明没答这话,抬步要走。 “柳大人。”乐公公又唤道,从一旁的内侍手里夺过风灯,急忙忙追上来,“大人这是要出宫办差?大人辛苦,杂家为大人掌灯。” 从正午门往外走,长长一条道,两旁是各部各寺的衙司。出了正午门,前面便是一望无际的轩辕台。 夜色倏忽间就沉下来,到了寥无人迹的轩辕台,乐公公一面掌灯走着路,嘴皮子没动,声音却从半阖的唇齿间传出来:“柳大人,吴公公让杂家为您带句话。” “说。” “方才在谨身殿,陛下与府军卫梁大人叙完话后,把所有人都请了出去,只留了贴身侍卫秦大人。” 柳朝明的步子一顿。 “吴公公说,陛下自登基以后,一直有些提防他。今日此举,也不知陛下意欲为何,他让杂家转告柳大人,说您或许能猜到。还跟杂家说,”乐公公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柳朝明的脸色,“柳大人若猜到陛下的心思,让杂家也知会他一声,他好早作准备。” 四下无人,柳朝明立在凉风暮烟里,眸色静得好似一块稀世冷玉。 他回过头,无声息地望了眼正后方魏巍的殿阁宫阙,勾了勾嘴角,忽然笑了一声。 乐公公连忙问:“柳大人果然猜到了?” 柳朝明面无表情:“陛下拟了一道密旨。” 闻此言,乐公公大惊失色。 帝王拟密旨,若非关乎皇储社稷,只能是动了杀心。 而今新帝年轻,又无子嗣,倘若他出什么事,那么帝位名正言顺是由十七殿下继承。如此说来,密旨该与储位无关,那就是——要杀人? 乐公公打了个寒噤:“柳大人可猜到了密旨的内容?跟谁有关?” 柳朝明十分淡漠地看他一眼:“你自去回吴敞,反正跟他无关。” 言讫,头也不回地往承天门走去了。 苏晋被擢升为刑部尚书,刑部侍郎的位子便空出来一个。如今虽逢晋安年间第一次的官员升迁,但四品往上的要职任免需细细斟酌,吏部议了一日没议出个结果,最后决定将刑部左侍郎的位子空着,在苏晋出使期间,由都察院和大理寺,按照州道县分划图,分担刑部部分要务。 九月十一这日夜,吴寂枝正拿了新誊录好的三法司州道县刑狱案宗分配概要给苏晋过目,不妨公堂的门被人推开,进来的正是刑部右侍郎方槐。 方槐一见苏晋,先是诧异,尔后笑道:“大人次日出使,今日还夜宿公堂案牍劳形,叫我等汗颜。” 苏晋道:“也没甚旁的事物,唯我走后,案宗要与都察院大理寺分审这一桩,说到底是劳烦两个兄弟衙门,再过目一次为妥。” 方槐点头,他这个人一向没架子,见苏晋审卷宗审得认真,便对一旁的吴寂枝道:“险些忘了恭贺你高升刑部郎中。” 吴寂枝道:“方大人哪里的话,下官这也是沾了苏大人与方大人的光。且也谈不上是高升,比下官得力的还有许多。” 方槐感慨道:“是啊,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方槐这番感慨来得并非没有端由。 昨日吏部的咨文下来,单是都察院,言脩与翟迪两名七品监察御史便同时被擢升为正四品佥都御史。 原应天府府丞周萍被转调为通政司左通政。因兵部尚书龚荃连年操劳,年迈不支,原兵部郎中何苋升任为兵部右侍郎,而左侍郎的位子,则是由五军都督府陈谨升迁任。 除此之外,由于朝廷短武将,朱南羡此次亲征将决定带金吾卫指挥使左谦一同远赴西北,任他为副将,左谦原就有从三品怀远将军的封衔,如今封授为正三品昭勇将军,一时风头无两。 这些还都是要职任免,至于四品以下官员的变动,更是随着新帝继位,一改往日旧乾坤,其中有多少是沈苏心腹不必赘言。 方槐与吴寂枝这厢
相关推荐:
礼尚往来
无赖圣尊
次世危机
祂不是魔神
碎玉
C级混血种被迫屠龙
来自天狼座
专宠心雨
成仙流浪记
戏拐落难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