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六殿下,只是,还未见十三殿下行踪。” 苏晋目色沉沉:“行至何处?” 巡城御史道:“用的是八百里快马,南门外两条官道都跑过了,往来四百里。” 这时,覃照林也纵马赶到了,苏晋冲他一扬下颌,言简意赅地吩咐:“你去,让他们开城门,我要出城。” 覃照林呆了一下,问:“为啥?”却又深知苏晋说一不二的脾性,只好着人开城门去了。 眼下已快四更天了,一旁的巡城御史道:“大人方升任佥都御史,今日当去早朝,有甚么事不如交给下官去办,下官一定尽力。” 苏晋回头看了眼宫楼,毅然道:“顾不了那么多了。”又问,“哪个方向?” 巡城御史当下也翻身上马:“下官为您带路。” 三人并辔而行,得到驿站岔口处,巡城御史又道:“下官虽不知十三殿下从哪条官道回京,但殿下自接到旨,也就晚了七日出发,赶在腊月前进京是足够了,想来会选左边这条好走一些的。” 覃照林说的茶寮也在这个方向。 苏晋扬鞭打马,谁知马才跑了几步,她忽然觉出些许不对劲,当即勒住缰绳,马蹄高扬,原地徘徊了几步,苏晋转头问巡城御史:“只晚了七日出发?” 御史道:“是,虽只晚了七日,殿下仍怕耽误了回京的时日,所以只带了四人,说是日夜兼程,余下兵马后行。” 苏晋又问:“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被苏晋一问,那名御史仿佛也像是悟到了甚么,怔了怔才道:“回大人,下官是从兵马司那里听来的。” 原来最关键的问题,一直被她忽略了——朱南羡回京不过晚出发七日,何以闹得人尽皆知? 除非,他是故意将这消息放给有心人听的。 苏晋忽然勒马回头,走到正阳门前,对一名守城护卫道:“前一日是你跟本官说,十三殿下会晚几日回京,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名守卫正是当日带苏晋上门楼的那位。 他立时跪道:“回大人,上个月金吾卫左将军出城,跟属下们提过一句,还吩咐属下们到时要警醒些。” 左谦? 左谦堂堂一个正三品指挥使,平白无故跟守城护卫多说甚么? 何况殿下们回京,守卫们也就把守城门这一关,还能警醒出甚么花来么? 看来当真是有心为之了。 苏晋想到此,忽然记起她去广西的路上,自江西道路过,听当地的监察御史提过,说这一年来,十三殿下曾被行刺过两三回,然而都有惊无险,消息也不曾传至宫里,都被压了下来。 这事听起来离奇,然而跳出框来想想,天底下敢害十三殿下,想害十三殿下的还有谁? 宫中各位殿下无一不心思缜密,当初七王设局更是环环相扣,能干出在别人的藩地行刺这种蠢事的,恐怕也只有朱十四了。 苏晋慢慢放下心来,又问守卫:“你们这里,可还存着近两月的邸报?” 是还余了几份,可大多数因为天冷夜里当柴禾烧了。 见守卫支吾不语,一旁的巡城御史道:“苏大人,那些邸报下官都看过了,下官不才,有些过目不忘的本事,大人想知道甚么,尽可以问下官。” 苏晋点了一下头道:“邸报上通常还载录兵马消息,十三殿下晚七日出发,兵马后行,那后行的兵马,邸报上可提过?” 巡城御史道:“不曾。” 苏晋挑眉:“确定?” 御史道:“确定,下官翻看邸报时,也是觉得此处有蹊跷,还来回找了两遍。” 如此看来,连兵马后行也是假的了。 说不定朱南羡在接到回京旨意的当日,已让自己的府兵出发,而他的人与兵马,早也应当在京师附近。 苏晋垂下眸子,倏忽间唇畔竟浮上些微笑意。 她是极难得才笑一回,只可惜这笑靥太浅,又浸在沉沉夜色里,尚不能瞧清。 打马回城,巡城御史在身后打揖恭送。 苏晋想了想,勒马回过身来,目光落在这名御史身上。 他看起来很年轻,五官端正,只是右边眉头上有块小凹痕。 苏晋缓缓道:“本官记得你姓翟,叫甚么?” 那御史揖得更深了些:“回苏大人,下官叫翟迪。” “可有字?” “字启光。” 苏晋点了一下头:“你很好,本官记住了。”说着,策马往宫中而去。 翟迪愕然抬头,浓夜之中竟瞧不清苏晋远去的背影,可他仍在原地站好了班子,并郑重拜下:“多谢苏大人。” 这一日早朝除了众朝臣,诸位皇子也在,除了议登闻鼓的案子,景元帝还过问了户部年末税粮黄册,着礼部加紧备办年关事宜,末了又说回登闻鼓的案子头上,正准备命三法司四品以上大员留下续议,殿外忽然跑进来一个内侍,报喜道:“陛下,十三殿下回来了——” 景元帝从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竟露出一丝难得的愉悦:“果真?” 内侍磕头道:“回陛下,已到承天门外。” 景元帝点了一下头,对左手下一干皇子道:“他年余辛苦,却劳有所获,这说做甚么便做好甚么的性子,你们都当好好学。”言罢起身,大手一挥,“朕的十三子回来了,众爱卿当跟朕一道去迎。” 景元二十三年的初春,细雨纷扬,朱南羡自西北回宫的那天,是一个人带着郑允进的承天门,只有朱悯达和沈婧沈奚来迎他。 直至景元二十四年初冬,老皇帝总算有了为人父的心思,特许他带着自己的亲兵卫,自奉天门打马而入。 这一日天晴,苍穹干净得连一丝云也没有。 奉天门骤然而开,分列两侧的虎贲卫齐齐拜下,朱南羡高立于马上,缓缓踏入,他身着月色蟒袍,身覆玄色大氅,淬了星的眸子明亮如昔,微扬的嘴角带着些恣意,阳光歇在眉梢。 苏晋举目望去,忽觉苍穹仿似有日晖大肆洒落,倒山倾海一般,令她不得不移开眼去,却又当自暗处无声惊动。 -------------------------------------------------------------------------------- 作者有话要说: 说一下卷名: 第一卷 卷名源自网络原创歌曲《月华沉梦》,原歌词是“我心如月,拂过长夜未有声。” 第二卷 卷名源自(异世谣)《灼雪》,卷名就是原歌词。 - 晚上有点事,今天调了一下时间,更早一点,明天更新估计还是晚上~ 每晚□□点才来看更新的小天使不要忘记看昨天的一章。 第47章 四七章 朱南羡健步如飞地走上墀台, 撩袍跪地:“儿臣参见父皇。”又道, “儿臣在南昌日夜思念父皇, 无时不盼望父皇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景元帝看着他,目光里露出难得的慈爱之色,这个乱世战枭雄的开国君王双鬓已苍苍, 上前两步,宛如寻常老父一般亲自弯身将朱南羡扶起,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亦甚思念吾子。” 此话一出, 诸皇子神色各异。 景元帝大手一挥:“三法司留下, 其余的散了罢。”然后回身跟众位皇子道:“朕要议登闻鼓一案,你们一起来听, 出些主意。” 至殿上,右都御史赵衍将案情讲了一遍后,说道:“现已查得第二个自尽的书生姓徐, 与曲知县乃忘年之交, 故里在山西,当年二人上京赶考结识, 同榜落第,之后虽各自回乡, 但多年间仍有书信往来,至于这回上京的目的,都察院已发急遞(注1)着陕西山西两道巡按御史去打听了。” 他一顿又道:“离奇的是后来死的这个女子,目下只打听道她在敲登闻鼓的前夜, 曾在一家客栈留宿,听口音,像也是山西道人,不过奇怪的是——” 赵衍环目看向四周,沉了口气道:“臣命人查过京师户籍,此女子并没有在京师落户,八个城门也没有她的出入载录。甚至将她的画像张贴于城门,悬于重赏,但除了那家客栈的掌柜跑堂以外,尚没有人见过此人。” 景元帝看向诸位皇子:“你们怎么看?悯达,你是长兄,你先说。” 朱悯达弯身一揖,继而问道:“赵大人,照你的意思,这名女子像是凭空出现在京师的?” 赵衍犹疑了一下,道:“是可以这么说。” 可所谓“凭空出现”,“凭空”的方法却有很多,守卫难免有查漏的时候,若从此处入手,宛若大海捞针。 朱悯达也想到这一点,一针见血地问:“那么她的死因呢?本宫听说是溺毙?” 赵衍俯身跟朱悯达一揖,看了苏晋一眼。 苏晋道:“回殿下,并非溺毙,而是中毒。” 今日一早,京师衙门已将验尸卷宗送来,她来早朝前刚看过一遍。 “所中之毒乃番木鳖,也就是马钱子之毒。服用此毒者,初时只有昏眩之症,数个时辰后毒发,胸胀气闷,伴有惊厥症,呼吸不畅,因此,她应当是在毒发时恰好跌入水中,窒息而亡。” 朱悯达点了点头,回禀道:“父皇,儿臣认为,既有人下毒,那么一定有迹可寻,且药局对京师的药材出入及分量都有载录,可从这马钱子的源头查起。” 景元帝缓缓道:“是一个法子。”又看向其余皇子,问道:“你等人呢,可有不同见解?” 这时,十四王朱觅萧忽然越众而出道:“回父皇,儿臣认为,第一个敲响登闻鼓的毕竟是陕西曲姓知县,说明一切缘由皆因他起,此案若能将重点放在他身上,或许更易入手。” 景元帝有些意外,脸上浮上些微赞许之色:“不错,难为你这回深思熟虑。” 正准备再问,目光一扫,忽见诸位皇子中竟有一个垂首而立闭目打盹的,不由怒喝了一声:“朱稽佑!” 却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景元帝众位儿子中,虽不乏出类拔萃之辈,但也有缺心眼的废物。 废物之首,当属三殿下朱稽佑。 朱稽佑此人年纪虽长,但自小不学无术,好逸恶劳,幼时在宫里约束着还好些,自从封藩山西大同府,骄侈暴佚,白日宣淫,实让人为之所不齿。 朱稽佑被惊得一抖,忙不迭跪下磕头道:“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 景元帝原想借登闻鼓一案考考众位皇子,被朱稽佑这么一闹,意兴顿时没了,斥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摆了摆手道,“罢了,你们且都退下罢。” 诸皇子齐齐拜下,景元帝又道:“悯达,你与南羡今晚来明华宫,与朕一起用膳。” 朱悯达与朱南羡同时称是。 景元帝对殿中站着的臣子道:“各部堂官留下,其余臣工也散罢。” 众皇子退出奉天殿,下了墀台才停住脚步,朱悯达是长兄,回首道:“诸位皇弟许久不见,不如一道先去东宫叙叙旧。” 话音落,顷刻就有人应道:“行,我与十三当真是六七年不见了,等下还要借大皇兄的院子,跟
相关推荐:
礼尚往来
无赖圣尊
次世危机
祂不是魔神
碎玉
C级混血种被迫屠龙
来自天狼座
专宠心雨
成仙流浪记
戏拐落难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