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紧将声音抬高,道:“投毒的事是府里的大姑娘吩咐,灭口是老夫人的意思!” 话音响彻侧厅,郑老夫人险些晕过去,郑元语未料孙女也牵涉其中,赫然变色。 倒是谢�E岿然不动,神色冰寒。 “传郑吟秋!” …… 郑吟秋还在照月堂,满心焦灼。 昨日武氏来给老太妃问安,特意透露花匠的事时她便知情形不太妙。因自己被缠着,只能让丫鬟设法通风报信,原以为消息早已递出去了,谁知直到昨晚半夜,柳嬷嬷也没递来半点回音。 反倒是外头说她有事告了假。 今晨她原想回府,结果大清早起来,身边的小丫鬟就不见了踪影。据老太妃说,是碧风堂那边急赶着要打络子,瞧着小丫鬟心灵手巧,特地叫过去的。还说武氏要用些佛经,请她今日帮着抄上半本。 老太妃原就有意让她在武氏跟前博取好感,见武氏忽而频频邀请招揽,还以为是动了心思,早就帮她应了。 郑吟秋推免不过,心里几乎凉透。 她当然不傻。 前后种种蹊跷凑在一处,武氏分明是察觉了端倪,有意封锁消息,将她扣在王府里。柳嬷嬷那条路已经堵死了,她即便执意出府亲自报信,难保那位不会用强硬手段将她留住。既然躲不过去,与其自己找难堪,还不如早点筹划后路。 譬如祈求老太妃的庇护。 遂借着抄经的时机跟老太妃说了两箩筐的话,将郑家七宗八支都提了一遍,挑起老太妃对娘家儿孙们的顾念。 顺道提及过往,勾起老太妃的旧恨。 等嬷嬷应命来叫人时,老太妃都已经被她哄得上钩,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当初这门婚事,除了碧风堂那位,府里没半个人满意的。那楚家是皇帝的走狗,若真叫谢氏儿孙身上有了她的血脉,如何对得起战死的人?那个楚氏,若不是�E儿撑着,我是怎么都看不顺眼。” “亏得她没福气,一无所出。若真让她怀上孩子,我是半点儿都疼爱不起来。” “好在如今有了转机,只要碧风堂的肯松口,到底是……” 话没说完,就因通禀的嬷嬷而打住。 郑吟秋听说谢�E召见,立时询问缘故,见那位不肯说,猜得不是好事,忙撒娇道:“昨日我去碧风堂时太妃提了些事,孙女心里很没底。姑祖母,您陪着孙女走一趟好不好?”她素来端庄大方,难得流露这般姿态,老太妃哪有不答应的? 立时戴了暖帽,陪她前往。 结果,一进侧厅,她就被里面的情形惊住了。 第85章 处置 剩郑吟秋跪在原地,如同跌入冰窖…… 老太妃原本以为, 武氏叫郑吟秋过去只是问几句话。 她不知外头发生了什么竟要闹到侧厅,想起上回谢瑁那事儿,到底有些悬心。说是为郑吟秋撑腰作伴, 实则是自己想过来看个究竟, 免得上回那样措手不及。 谁知才进了厅,就见里面乌压压堆满了人―― 上首几位都是魏州城极有分量的。 旁边书吏推官俱全, 底下更是跪了一地,瞧着都是市井之辈, 各自噤若寒蝉, 战战兢兢。 最显眼的, 则是她的弟弟和弟妹。 年已六旬的郑元语还穿着去衙署时的官袍, 脸色却难看之极,花白的胡须轻颤, 明明满厅寒凉,他的额头却布满了细汗。郑老夫人的脸上殊无血色,手里拄着拐杖, 整个人都颤巍巍的,瞧着都快站不稳了。 这般情形, 着实大出所料。 老太妃下意识看了眼郑吟秋, 脸上倒未作色, 只缓步入内道:“这是做什么?” 她是身份尊贵的长辈, 众人齐齐起身。 武氏最先开口道:“母亲怎么过来了?是有件人命案子牵扯了郑家, �E儿想着这是母亲的娘家, 若在公堂审讯, 难免不太好看,特地将人带到这里来审。”说话间,阿嫣已让人设座, 一道将她扶着坐了。 旁边谢�E拱手喊了声祖母,神情却仍冷厉。 老太妃焉能不懂其意? 无非是告诉她,关着门审问已经是给她留了面子,不会再多留情了。以谢�E母子的行事,既摆出这般阵仗,恐怕真的是有凭据。只不知,娘家人到底是做了什么,竟要如此大动干戈。 老太妃没好立时求情,只问道:“怎么回事?” 张参军上前,将经过禀明。 说到甘郎中的案子时,老太妃尚还没怎样,待提起春波苑查出毒物,可损及身体子嗣无望时,她想起郑吟秋在照月堂的那番诉衷肠,面色微微一变,下意识看向郑吟秋。那位跪在地上尚未免礼,只缩着身体瞧向她,目露恳求。 那一瞬,老太妃隐约明白了什么。 待提到周林的指认之辞,老太妃不自觉将目光投向郑家祖孙,神色变幻之间,沉吟道:“这怕是攀咬吧?” “周林的指认是否属实,一问便知。”谢�E颇有深意的看了眼自家祖母,“既是开堂审问,祖母稍安勿躁,等问过话,自可分明。”说罢,两道阴沉的目光压向郑吟秋,径直道:“周林所言,是否属实?” 郑吟秋摇了摇头,道:“民女并不知情。” “当真不知?” 郑吟秋的双手在袖中攥紧。 先前她在照月堂缠着老太妃说话,就是想摸清姑祖母的态度,拉个助力。听老太妃方才那话音,显然这招是奏效了想――当日武氏答应赐婚时,原就是老太妃心存不满,朝郑家抱怨,其中最要紧的就是不愿让皇帝
相关推荐: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生存文男配[快穿]
虫族之先婚后爱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将军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