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大佬她总爱睡觉 > 第221章

第221章

组织。第一批战争组织当中,有一个是卡纳里斯在一九三七年二月五日――正值西班牙内战中期――来到西班牙以便在那里建立一个谍报机构的时候成立的。中日战争爆发后,大约在那一年年底,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小谍报站。一九三八年在荷兰也设立了一个。但是多数战争组织显然是在大战期间建立起来的。 到了一九四二年五月,共有十个战争组织,分别设在葡萄牙、西班牙、瑞士、瑞典、芬兰、保加利亚、萨格勒布(为克罗地亚傀儡国)、北非(在卡萨布兰卡)、近东(在安卡拉)和远东(在上海)。同谍报站一样,它们的内部组织结构是仿照谍报局总部的内部组织结构建立起来的,它们直接受卡纳里斯指挥,在外地设有分支机构。西班牙战争组织共有三十个这样的分支机构,少数几个比较大,但多数是小的,设在西班牙各港口。 这种机构重迭的现象,典型地说明了谍报局工作的混乱和重复,因此,战争组织对它们所在国家的谍报活动没有完全的控制权。谍报站经常通过建有战争组织的国家,把自己的特务派到目的地。谍报站的军官有时陪伴着这些特务。许多谍报站和前哨站在建有战争组织的国家设立常驻代表,他们以商业作掩护进行活动,科隆站在马德里和里斯本的代表,维也纳站在土耳其的代表,就是例子。有些代表同战争组织密切合作,有些代表保持独立,同他们的上级谍报站保 持着自己的联系。此外,无论是谍报站,还是谍报站一处――尤其是它们的经济组和空军技术组――都往建有战争组织的国家派遣商人,执行短期间谍活动任务。战争组织大概不会喜欢对它们领域的这种干涉,但是它们咽了这口气,尽量按照要求提供帮助。然而,在战争后期,它们越来越多地同谍报站发生冲突,迫使后者日益收敛在中立国的活动。 这是因为,战争组织面临一个谍报局所有其他机构不曾面临的问题:它们必须指望东道国的宽宏大量。卡纳里斯和外交部一致同意在驻外机构里“安插”战争组织的人员。他们有了公开身份,就可以享受外交豁免权和其他特权。比如战争组织可以设在驻外大使馆里。在西班牙,他们的大量人员住在享有外交保护的使馆建筑物内。战争组织里比较大的前哨站常常设在领事馆。西班牙战争组织的前哨站,以圣塞瓦斯蒂安、巴塞罗那、塞维利亚、摩洛哥的得土安和西属摩洛哥等地的德国领事馆为驻点开展活动。虽然它们的工作人员多半是军人,却身着便服。 战争初期,这样做并没有造成困难。即使当地战争组织几乎公开地进行活动,东道国也不提出抗议,因为它们害怕德国。德国驻外使领馆对于小小的谍报机构也不介意。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当皮肯布罗克指出,美国的参战缩小了特务的活动报告区,提醒外交部谍报局可能要求安插更多的工作人员的时候,外交部一口应承下来。但是外交部没有料到后来人员增加得那么多。随着盟军进攻的威胁不断增长,谍报局的人员不断膨胀。后来西班牙战争组织仅在马德里就有八十七人,每人持一张外交护照。此外,其他各种机构,例如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无线电截听站、武官处和德国保安总局等,使安插在马德里的外交人员人数增至三百一十五人,几乎为使馆原有一百七十一名全体工作人员的一倍! 这就引起了磨擦,起初是在使领馆内部。一九四四年,德国驻斯德哥尔摩大使抗议使馆内谍报局的人太多,理由是这将对他的工作带来危险。他说,战争组织的十名领导人走掉一半,也不会影响情报效果。其他地方使领馆的大使或领事,抱怨谍报局的人到来之前从不先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始终不知道谍报局在当地到底有多少人,从未见过谍报局的报告,而这些他们都有权知道和看到。 享受外交豁免权的不利的一面逐渐变得明显了:战争组织的工作人员没有掩护,他们同特务不一样,只要东道国提出要求,就能被驱逐出境。随着战争转移到德国的领土上,随着同盟国对中立国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关推荐: [娱乐圈]黎黎原上草   红捕快被撩日常   恶魔之名   臣不得不仰卧起坐   重生残疾亲王冲喜甜妻   漫威的虚空引擎   沉香如屑:开局九鳍,我身化龙尊   监管起于将夜   当末世遭遇修真   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