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个地区的进攻,将象一块玻璃碰在一个钢筋水泥碉堡上那样被砸得粉碎。但是任何牵制性的进攻,即使是次要的,也必须予以击退。因为如果不立即予以击退,它同样可能打破德国的防御,甚至有可能趁机发展成为主攻。即使不是这样,盟军只是紧紧抓住德国人所认为的他们的主攻目标,那么任何牵制性进攻,只要持续下去,都可能成为消耗德军实力的一个脓疱。最重要的是,第一次进攻,即便只是声东击西,也必须予以击退。这样才能在德国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才能对盟军的计划和兵力产生灾难性的影响。第一次进攻遭到失败,可能迫使盟军取消主攻。希特勒说,盟军入侵企图的失败,意味着“英军和美军由于物质原因和精神原因,不会在一年之内发动第二次进攻。这种作战的失败,连同必将遭到的巨大伤亡,对英国和美国舆论界所产生的震惊,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的,它们有可能”――他想入非非了――“在战争中产生一个转折点。大批军队就可一下摆脱出来,投入东线,不仅可以稳定那条战线,还能向俄军发起进攻。” 希特勒的将军们恐怕没有这种过份乐观的看法。但是他在西线的两员大将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也认为有必要击退盟军的第一次进攻,那怕它只是一次佯攻。 为了准备进攻,盟军正在轰炸法国。他们的袭击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德国情报军官谋求从这种格局中推断出盟军的意图。他们警觉到有可能是欺骗,但是他们也认识到,任何欺骗诡计都是要分散真正的――也是决定性的――作战行动所需要的部队的。他们的指挥官认为,与其突然袭击,不如集中兵力。他们相信炸弹的毁灭作用比任何欺骗行动重要得多。因此他们断定:盟军将进攻它们正在轰炸的地方。 绝大多数炸弹落在德国人所说的“比利时――法国北部”地区。比如,一九四四年五月的后半个月,据德国人统计,盟军轰炸这个地区,出动轰炸机一万零七百零一架次,而轰炸他们所说的“法国西部”,即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却只出动五千零五十九架次。 许多炸弹炸毁了河流上的桥梁,切断了去加来海峡的铁路线。这样军队就不能从外部调到这个地区。炸毁塞纳河上的桥梁,特别是鲁昂铁路中心一带的桥梁,阻碍了从科唐坦、布列塔尼和整个法国南部大西洋海岸地区到加来海峡的运输。失去了瓦兹河和索姆河上的桥梁,就切断了加来海峡和巴黎、法国东南部以及意大利之间的交通。轰炸诸如加来海峡省会阿拉斯城、比利时的蒙斯和沙勒罗瓦的小河和运河上的渡口,就堵住了从德国往加来海峡的军事调动。对法国南部没有进行轰炸。从德国绘制的铁路被摧毁的情况图上可以看出,诺曼底和布列塔尼遭到的损害极少或者根本没有。早在四月,龙德施泰特的情报参谋迈尔・德特林作出结论:从破坏的格局来看,敌人的主攻目标是加来海峡。虽然轰炸鲁昂河上的桥梁也阻碍了从巴黎和德国往诺曼底调遣军队,但德国人只看见火车经过北方开往加来海峡。龙德施泰特在六月五日的形势报告中说,轰炸格局也可能暗示盟军将入侵诺曼底,但是他在报告中重复他常说的一句话掩盖了以上的观点,这句话就是: “敌军集中轰炸敦刻尔克和迪埃普之间的要塞和塞纳一瓦兹河上的桥梁,可能表明那里是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登陆的主攻点。”换句话说,就是要进攻加来海峡。 进攻部队通常要侦察他们将要夺取的据点的地形和防御。因此,他们侦察什么地方,就表明他们将要进攻什么地方。德国人收集了他们所发现的盟军对海岸的各种侦察的情报。到四月中,他们已经发现盟军下达的侦察海滩障碍物的命令,他们自己已七次发现盟军的这种侦察。盟军五月十八日进行的一次登陆尝试,提供了最有意义的情报。 头天晚上天黑以后,大约三十五个人乘一艘快艇从英格兰南部的一个港口出发。十八日夜里两点四十五分,他们的快艇同一条德国小船遭遇,打了起来,后来它跑掉了。但是这次战斗把任务
相关推荐: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召唤之绝世帝王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我在末世养男宠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双凤求凰
成瘾[先婚后爱]
深海gl (ABO)
萌物(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