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上变成了海军作战指挥部四处。严格来说,海军观察处是这个司的无线电侦察处。 战争期间的德国海军是由两个人指挥的。自从一九二八年以来指挥海军的是埃里希・雷德尔海军元帅。他在一九四三年一月三十一日被身材矮小、面颊瘦削、对希特勒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卡尔・邓尼茨海军元帅所接替。邓尼茨作为潜艇指挥官,发明了狼群战术。这种战术几乎使德国赢得了大西洋海战的胜利。他担任海军总司令以后,仍然兼任潜艇首领的职务。 虽然陆、海、空三军自然而然地比德国其他社会部门集中着更大的力量从事军事情报活动,但还有几个部级机构也参与情报工作。 这几个部当中的第一个是外交部。它派在国外的外交官利用驻外机构的传统办法搜集情报。其中许多是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的情报。外交部政治部接收并分析研究这些情报。商务机构处理经济情报。外交部也有自己的密码破译员,他们隐蔽在行政人员之中。外交部新闻司负责阅读外国报刊,从中寻找政治经济情报。 外交部长是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他对外国情况的了解,以及他以前在卖香槟酒时学会的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最初担任希特勒的外交事务首席顾问,赢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那就是通过淡判达成了一九三五年英德海军条约。希特勒认为这个条约消除了他在推行侵略计划时遭到英国干涉的危险。不久,里宾特洛甫担任外交部长。无论德国人还是外国人,很快就发现他自负、虚荣、愚蠢。有一次,他接见一位美国外交官,他自己足足讲了两个小时,除了翻译的时间外,老是滔滔不绝。他一直坐在椅子上,两手伸开扶着椅把,闭着眼睛。他死死地保护着他那个官僚主义的小王国。唯恐别人插手,他有一半时间花在内部的互相争吵上面。但是在战时,他的这种做法很不成功。 他在外交部建立一个主要是在国外执行任务的间谍机构。在外交官们看来这是颇不寻常的。他的动机之一是要揽权。这个间谍机构称作三处,即情报处(一处和二处是宣传单位。 )同样的动机驱使他建立了一个无线电监听所,称作湖滨楼特别监听所。这一次他略有所失,因为他不得不同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共同使用这个监听所。戈培尔还有一个获得外国消息的来源,那就是官方新闻机构德国新闻局。 另外一个部也设有搜集情报、主要是经济情报的机构。德国经济部里有一个外国经济局,该部的半独立性的德国统计局里有一个外国经济情况统计和外国经济研究中心。它们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的战时经济和军备部提供了不少材料。 德国最成功的情报机构之一是具有部级地位的研究部。 研究部成立于一九三三年。它窃听电话,截收外交、商务和新闻方面的无线电报,并且破译密码。虽然它独立进行活动,但为了掩饰秘密,却在表面上同德国的其他机构保持着最广泛、最复杂的行政联系。它是全国性机构,从国家预算中领取经费,但它在行政上却对一个邦政府即普鲁士邦政府负责,然而普鲁士邦政府并没有交给它这些任务。为了伪装,它还在它的名称上面加上“德国航空部”,尽管它同那个机构毫无联系。后来,它的官员的名字列在四年计划委员会官员名单里面。它之所以能和这个机构牵扯在一块,是因为这些机构都归赫尔曼・戈林一人领导。他既是普鲁士邦政府首脑,又是德国航空部长,四年计划委员会负责人。戈林一人控制着研究部的工作。有时它的确象是戈林个人的通信情报机构。 第三帝国的政权当然掌握在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手里。纳粹党有自己的情报机构,这就是党卫队保 安处,它有部分机构从事对外情报活动。除了研究部外,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很久才成立的唯一的德国重要情报机构。 党卫队保安处的首要作用,是使纳粹党时刻警惕它所面临的一切危险。它是向它的母组织黑衫队报警的。黑衫队原来是在一九二三
相关推荐:
笔下丹青
带着警花闯三国
快穿之落叶无生
不许笑之重生大明
亲爱的
山村养鸡大亨
14号街灯
哑巴狼夫
步步逼婚:洛总强宠复仇妻
首辅掌中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