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在这次战争中,同盟国到目前为止选择了后面那种间接办法。在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盟军只是在蚕食欧陆的沿海一带,避免正面冲突。德国人非常清楚这种做法的含意。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说: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非常有系统的进攻……使得挪威地区和日德兰半岛有可能面临着威胁。”他们承认,盟军的前几次登陆都出乎他们意料,而他们的最高指挥部警告(正如邓尼茨所说的):敌人“竭力隐蔽真正的主要目的,充分利用出其不意的因素。” 尽管如此,德国领导人并不认为盟军会在越过英吉利海峡发动进攻时将使用这种策略。德国人认为,盟军不会用进攻德军的力量由于受到欺骗而被削弱的地区以获取优势这样的消极办法,而是会采取在决定性据点集结兵力的积极办法。这里指的是加来海峡。龙德施泰特说,敌人将“从海峡中比较狭窄的地方”进攻欧陆。德国人找到了这种看法的理由。他们相信,集中兵力的有利条件超过了那里的防御工事最坚固的不利条件。加来海峡离得近,将会缩短舰船和飞机的运行时间,实际上等于船舶的吨位和空军力量有了成倍的增加。加来海峡靠近鲁尔,便于更加集中兵力进行突击。龙德施泰特说;这是“直逼鲁尔的最短路线”。德国人意识到,盟军很可能在发动主攻以前在别处登陆,以便转移注意力。而主攻目标将是加来海峡。进攻任何别的地方,都将削弱攻击力量,并拉长向鲁尔进军的路程,连希特勒也承认,如果打到了鲁尔, “战争就成定局。”希特勒认为盟军将向加来海峡发起进攻,他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发表上述基本战略论点以外,还补充了如下的看法;盟军希望摧毁该地区向英国发射V―1 复仇飞弹的发射场。 既然明明知道盟军喜欢在中心目标以外的地方发动突然袭击,为什么希特勒和他的陆、海军将领们还相信盟军将向加来海峡发起进攻?主要是因为向那儿发起进攻直截了当,简单易行,符合正统军事观念,恰好同他们所受的训练、也许还同他们的生性相吻合。一个将领说: “我们这些将军就是按照我们所受的正规军事教育来作出估计的。”克劳塞维茨极力主张“不以复杂计谋克敌,相反,应以简单方法战胜敌人。”这些将领在年轻的时候就完全接受了集中兵力的原则,后来在一个接一个的战役中成功地运用了这个原则;它帮助他们赢得了目前的威望。希特勒通过武力和武力的威胁,已经赢得了外交上和军事上的胜利。事实证明,德国军队运用这一原则而取得成功比运用欺骗敌人的原则取得成功的次数要多得多,欺骗敌人在地面作战中发挥的作用,比在两栖作战中发挥的作用要少。此外,集中兵力的原则不知不觉地给人带来一种满足,根据这个原则,盟军将进攻德国人防守准备最充分的地方。 当希特勒在他的第五十一号作战指令中强调,加强力口来海峡的防御要超过西线其他地区时,自然没有人提出异议。 他说: “因为那里是敌人必将进攻的地方,那里――除非一切都弄错了――还将是同敌人登陆部队进行决战的地方。预料盟军将向其他战线发动牵制性进攻。甚至大规模进攻丹麦也不是不可能的”。几个星期以后,他仍然坚持这个看法。 最后他按照这个看法采取了行动。凯特尔为他说话: “既然第十五集团军的战线和第七集团军(科唐坦半岛)的右翼特别受到威胁,现有的大量部队应当集中到这些战线的后面。”接着他命令四个师开到这些地方。这就是希特勒和他的统帅部经过考虑后一致作出的判断。而且,正如克劳塞维茨所嘱咐他们的那样,判断一旦作出,就要象磐石一样地坚定不移。 他们的看法同怀尔德上校的欺骗计划非常吻合。这正是他希望使德国人相信的计划:将向加来海峡发动主攻,在此之前向科唐坦发动的进攻只不过是声东击西。为了让德国人相信这个计划・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要显示出盟军既有足够的兵力发动牵制性进攻,也有足够兵力发动主攻。换句话说,他
相关推荐:
我的丝袜淫女
禁忌为何物(骨科)
高僧有点撩
乡村男妇科医生
明知故犯(骨科)
深陷(先婚后爱)
空白(1v1)
暴君的禁脔
枕钗媚【女尊架空】
NPH肉体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