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报人员所希望的那么大。但是瓦尔利蒙德觉得,总的来说,克鲁马赫尔满足了他的要求。 一九四四年春天,德国保安总局吞并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的时候,有少数吞咽不下去的机构残存了下来。这些机构包括前线间谍活动组织、部队里的反间谍组织和欺骗敌人的组织。克鲁马赫尔的单位形成了这些残存组织的自然核心。然而到了八月,它们反倒把它们的主人吞掉了,克鲁马赫尔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新机构的三个组成部分当中的一个部分。这个新机构专门处理情报问题,称作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作战部情报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前线间谍活动组织,这是谍报局老手鲁道夫上校领导的一小撮监督者;二,敌情分析,由克鲁马赫尔领导,他在一九四四年八月卸掉了联络官的职务,集中从事军事情报活动;以及三,军队反间谍活动和军事欺骗,这一部分规模最大,几乎有三百人。 负责所有这三个部分的是胡戈,巴龙・冯・聚斯金德一施文迪上校,他的头衔是德国军队情报首脑,这个称呼比他的实权堂皇得多。他是一个块头虽小却很机灵的参谋官,具有相当多的情报经验。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三七年,他在外军处法国组工作;战争期间,担任在俄国作战的北部集团军群的情报官。他还从事过非情报工作,参加过德法停战委员会,在非洲和俄国担任过师作战参谋。 聚斯金德―施文迪的主要工作,是保证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的领导不会忽视重要情报。他大部分时间在东普鲁土元首大本营工作,每星期向凯特尔和约德尔提供一次或两次情报,向瓦尔利蒙德提供情报的次数更少;他偶尔出席希特勒的形势会议。他从克鲁马赫尔那里得到了一部分情报,后者继续象以前那样工作。他继续强调前线间谍活动的效果,即使那项工作转归德国保安总局军事部领导以后也是如此。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在领导着第三帝国最高情报分析机构的聚斯金德一施文迪,遇到了所有其他机构所遇到的同样障碍:他的情报遭到反对。他在战争末期才发现其他情报头子在战争初期就已经领教了的一个情况:希特勒虽然理会他的工作,但“多多少少是勉强的,因为他认为最后的胜利是确定无疑的,说敌人的力量强大,这是他不想知道的事情”。 22.第三参谋官 军队打敌人,他们在战争中的整个目的就是消灭那些敌人。因此乍看起来,似乎指挥官主要考虑的是敌人。似乎他们脑子里反复琢磨的是关于敌人的情报,似乎情报官实际上控制着参谋部。 但是不论军队有多少关于敌人的情报,如果没有部队去打仗,就取不了胜。因此指挥官的主要任务是让部队进入阵地,指挥他们进行有效的射击。他的考虑和决定,针对他自己军队的问题的,比针对敌人的兵力和意图的要多得多。情报只是次要因素,一九四一年八月,当参谋总长哈尔德的军队胜利地长驱直入俄国时,他在同下级讨论后记在日记本上的一百五十条事项中,只有二十五条是专谈情报的,另外还有十一条部分谈到了情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不久,在法国的德国高级军官之间的电话谈话,有二百零六次谈的是德国部队,只有六十四次谈的是敌人。同样,部队指挥官比情报军官更重要。难怪一位师长曾经说,如果一定要他选择的话,他宁可要一个优秀的上校来指挥他的三个团之中的一个,也不愿要一个优秀的情报参谋来为他的师工作。 原因在于指挥自己的军队远比了解敌军重要得多,作战总是支配着情报。而德国军队比别国的军队更相信这一点。 它不仅象别国的军队那样,认为情报同作战相比是次要的,情报只是为作出决策提供参考材料。它还明确地规定情报从属于作战。这就损害了别国军队参谋部的情报部门所享有的那种独立性。 德国军队在一九三八年颁发的第九十二号基本条例《战时参谋部工作手册》把情报工作的从属地位表达得最为赤裸裸。它首次指出:作战参谋处理德军作战问题,在司令官和参谋长不在时,可以
相关推荐:
带着儿子嫁豪门
成瘾[先婚后爱]
挚爱
游戏王之冉冉
满堂春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火影之最强白眼
失身酒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