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德那个处的任务是“分析外国情报,估量这些国家的军事政治形势,尤其是要分析有关空军作战部队方面的各种问题”,还要进行“目标研究”。这个处还要从事各式各样的辅助性工作,这是因为空军的情报机构同所有其他情报机构一样,常常被当作“任人玩弄的少女”。 一九三九年,战争临近的时候,施密德有二十九名军官执行这些任务。多数是前军官,由于懂一门外文而作为“补充人员”召回部队。他们分为五组:一组负责行政管理,五组负责飞机型号,二至四组分管不同国家。 (在一九四零年以前不包括美国。)军官们的主要情报来源是外国报刊和德国空军武官。二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组长佩特保尔・冯・多纳特少校经常声称,他的最好情报员是法国的隆热隆少校,这位少校在法国右翼日报《巴黎激进新闻》上撰写空军问题的专栏文章。隆热隆在报上透露的人事调动和提升,空军中队从一机场往另一机场的调动,以及关于新型飞机的情况,比在法国的所有德国间谍告诉多纳特的还要多。据多纳特解释,基本原因是因为隆热隆熟悉他所谈的事情,而德国的间谍却不懂。 五处的最有价值的工作在于建立了一系列的文件夹,这就是它的潜在轰炸目标档案。 部分目标“档案”是一些大幅灰色索引卡片,长约十二英寸,宽约十六英寸,上面列出轰炸目标,它的经纬度以及它的重要性,比如一个工厂就把它的产品列在上面。但是多数档案,包括全部重要目标档案,装在也是长十二英寸宽十六英寸的马尼拉纸信封里面,信封里除了装有介绍基本情况的卡片外,还装有轰炸目标的航空照片和一幅1 :75,000 地图,地图上有时标出通往轰炸目标的道路、界标和敌人的防空设施。有些档案里还装有按照1 :100 的比例尺画出的草图,上面标出牵动整个轰炸目标的关键设施――比如锅炉房和供水系统――的位置,只要摧毁这些关键设施,用不着轰炸整个工厂就可使它停产。每个轰炸目标有一个四位数字的代号,数字前面有一个或几个字母,表示这个目标所在的国家。有两套档案。一套按地区归档,一套按产品归档。 许多情报来自武官、已出版的工业手册、官方地图和报刊,有时来自间谍。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战时经济部提供了许多详细情报。多数航空照片是由罗韦尔的远程侦察机中队拍摄的。柏林主要图片中心用油光滑亮的图片纸印出了每个工厂或设施的照片。 并不是每个国家的每个工厂或防务设施都建立了档案。 根据对一个国家的统计,它共有四万个大中型工厂。五处必须把那些一旦遭到轰炸就会对这个国家的战时生产能力造成最大破坏的工厂选作轰炸目标。对于捷克斯洛伐克,五处选择了五百个工厂,准备了有关它们的档案。对于法国这个早就料到是主要敌人的国家,施密德的轰炸目标档案组到一九三八年秋天慕尼黑危机时,拥有百分之百的它的炼油厂和主要电站、百分之九十的机场、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弹药工厂和百分之六十的燃料储存库的档案。 所有这些情报,如果只是放在空军司令部里严加保管起来,就没有多大的用处。必须把它们分发到轰炸机机组人员。外国空军处复印了这些轰炸目标档案,最初复印了三百份,后来复印得更多,封在特大的信袋里,放在各机场的特别档案室,供轰炸机中队亲手挑选。除此以外,五处印刷了一些书,书上介绍了不同国家的主要轰炸目标,概述了其他情报。五处将这些书分发到各中队。 在战争期间,五处经常修改情报,使之符合最新情况。 比如,一九四零年十月中旬,在闪电战高潮的时候,五处印发了一期地图专册,介绍了73―20号轰炸目标,即离利物浦不远的克鲁市罗尔斯一罗伊斯飞机发动机工厂,和其他轰炸目标的新情况。一个月前首次对这座工厂进行了航空拍照,照片纠正了先前对发动机工厂厂址的错误估计。这本地图专册刊出了其中一张照片,用红线标出了这
相关推荐:
南城(H)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小寡妇的第二春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芊芊入怀
游戏王之冉冉
岁岁忘忧(完结)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