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道命令,它规定: “在战争期间,政府和党的机构的所有(驻外)人员……必须服从德国(外交)使团负责人的领导。” 但是,在战争开始后不久,海德里希和希姆莱却成功地使他们手下的驻外人员不受里宾特洛甫的外交部的约束。从那时以后,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特务派到国外去,并且指挥他们在那里进行活动,而且不受外交部的干预。 这样的压力和活动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七日达到了顶点。那一天成立了将海德里希的党政机构合二为一的一个机构,它就是德国保安总局。它是由保安警察总局和党卫队保安处总部合并而成的。党卫队保安处三科变成了德国保安总局六司,这个司负责对外情报工作。 (帝国保安总局其他几个司是;一司,负责人事;二司,负责行政事务;三司,负责国内情报工作;四司,盖世太保;五司,秘密侦探;很久以后才增设的七司,负责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析研究。 )赖因哈德・海德里希以党卫队中将的军衔和保安警察暨党卫队保安处首脑的头衔领导着德国保安总局。 德国保安总局是党卫队的十二个机构当中的一个机构。 (其他机构中有的主管穿制服的警察,有的主管经济,有的主管行政(这个机构负责集中营),有的负责东方移民问题,有的负责人事,有的负责在前方作战的党卫队部队。 )无论是在德国保安总局内部还是外部,党卫队保安处始终是存在的。六司的成员仍然是党卫队保安处的成员,继续从纳粹党那里领取薪金,一直到战争结束。盖世太保和侦探则是政府的雇佣人员。德国保安总局在德国的许多城市和被德国占领的外国领土上建立的分支机构,拥有同样混杂的组织系统。 德国驻外机构中的秘密警察里面就有德国保安总局六司的人员。在德国保安总局的外部,党卫队保安处的密探继续进行活动。 德国保安总局的成立使海德里希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海德里希高个子,黄头发,蓝眼睛,宽宽的上额,细长的双手。尖嗓门,讲起话来断断续续,很少一口气讲完一句话,但总是能把意思讲清楚。他浑身散发着一股阴森气息,使得许多害怕他的人也恨他。他没有朋友,他在哪里出现,哪里的人就退避三舍。希姆莱的许多下级认为希姆莱本人是和蔼可亲的,海德里希的下级却不认为他们的上司是如此。他们不喜欢陪伴他,但是有时他们还得陪着他在柏林花花绿绿的后街里头吃喝嫖赌。他写的字歪歪斜斜,作起文章来词不达意,但多少还是符合逻辑的。他酷爱体育运动,特别喜欢击剑,但也喜欢滑雪和骑马。他是党卫队体育训练监察官。 他的“懔悍”是党卫队里许多人效法的榜样。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提琴手;有时候,他那拨动人们心弦的神妙演奏,使得他的听众和他自己不由得淌下了眼泪。 他控制着盖世太保,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但他并不满足。他有一个把政府的职权合并到党内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一部分是把军事间谍机构同化到政治情报机构之中去。这个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他在一九四一年撤掉了德国保安总局六司平庸无能的司长约斯特的职务,换上了精力充沛、受过磨练、年轻有为的瓦尔特・舍伦贝格。他的计划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同卡纳里斯海军上将进行角逐。二十年代,在训练舰《柏林号》上,卡纳里斯是海德里希的上级。虽然海德里希在表面上同这位谍报局局长装得亲热,但他从未停止过对这位比他年长的人的角逐。当卡纳里斯买下柏林西南贝塔蔡尔街十七号的一所稍带方形的房子时,海德里希也在这条街的拐角处赖夫特拉韦格街十四号买下一所棱形房子。一九四二年三月一日,他逼着卡纳里斯修改了他们在一九三六年签订的外号叫“十诫”的协定。原协定对双方不偏不倚,修改后的协定却对谍报局不利,因为新协定从实际上把权力交给了保安警察和党卫队保安处,而把这样的权力交给卡纳里斯的机构的保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海德里希继续大力向外交部攫取政府权力。他的党卫队保
相关推荐:
笔下丹青
带着警花闯三国
快穿之落叶无生
不许笑之重生大明
亲爱的
山村养鸡大亨
14号街灯
哑巴狼夫
步步逼婚:洛总强宠复仇妻
首辅掌中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