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一边的石头上。 “是是是,我不懂” 易轩说着摇了摇头,老人家一大把年纪了还逞强,不过再看看地上还在时不时蹦跶一下的鱼,眼中也不由露出惊叹之色。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大鲤鱼,个头还真不小,看着差不多得有十斤呢。 到了跟前的易轩看向易书元,这儒生身姿挺拔气度不凡,两鬓和后肩头垂下的长发透着花白,眉宇之间也有几分沧桑之色,并不是来时想象中的那种年轻书生。 “这位先生,在下易轩有礼了!还未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易轩是拱手问礼,易书元放下手中的竿子,拱手回了一礼。 “鄙人姓乾,单名一个坤字。” 易轩思索一下,随后露出笑容。 “原来是钱先生,多谢先生借爷爷鱼竿,不过老人家年事已高,不适合再行垂钓之事了,还是” “哎哎,你在那说个什么啊,小孩子家不要管大人的事!刚刚用了好些力气,现在我可饿了,快快去把早点带到这来,我要和这年轻人一起吃,快些快些!” 在一边休息的易勇安开始嚷嚷起来,更是指着大鱼道。 “还有这鱼,也带回去,不不不,抗着到村里转转,有人问了就如实相告啊!” 易书元笑了,一边的易轩摇头叹息但也露出笑容,有的人到老犹如儿童,此刻的易勇安就是如此。 “好好好,就听爷爷的!” 说着易轩又看向易书元。 “钱先生便也在此稍待片刻,不嫌弃的话一起同爷爷吃个早点,难得他如此有兴致,也如此高兴!” 易书元已经重新拿起鱼竿,指了指那边的浮漂道。 “我本就在此钓鱼,自然不会立刻就走。” 易轩点了点头,又吩咐阿德留下照看,这才走向大桥,一同离开的还有提着鱼的下人,既然老人没事,易轩也要回去忙自己的事。 当然,早点会派人送来的。 走到桥上,看着那边又和自己爷爷有说有笑的儒生,易轩也不由露出几分疑惑,今天的爷爷怎么和一个生人如此投机呢? 钱?昆?总觉得,有那么一点面善.易轩走到桥那边时,易书元也看向他的背影,当初他走的时候,易轩这孩子还是个不懂事小屁孩呢,如今也步入中年了。 而在易轩的记忆中,伯太爷一直都是个很老很老的老人,直到易书元离去也是这么个印象,认不出易书元现在的模样也是情理之中。 桥那边,大鱼被下人拎过去,附近居民的惊叹声和夸赞声不绝于耳,不少人刚才可是看到了易勇安提起大鱼的那一幕。 人们惊叹和夸赞的不只是能钓起这么一条大鱼,更是夸赞易老太爷宝刀未老。 易勇安对于这些声音似乎十分受用,这会他正在兴头上,不停和易书元聊着天。 “刚刚是被家里的小兔崽子打岔了,我和伱说啊,当年我和大伯还遇上一条大鱼,大鱼可厉害了,都拖着船跑啊,大伯还不愿意松手,可惜是没能钓上来啊” 一边的阿德只是笑着,虽然听老太爷吹这个牛已经很多次了,但这一两年来很少听到了,今天又听他吹嘘,倒还是挺高兴的。 易勇安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 “你可别不信啊,娥水里面的大鱼可多得是呢,我大伯也不是一般人!” “我信!” “就知道你不信,我跟你说啊,我大伯是”话到这里,易勇安忽然愣了一下。 “你信?” 易书元笑了。 “是啊,我信,我来的时候经过娥水,也看到一条大鱼,说不定还是江猪儿呢。” 易勇安笑容更显开怀,又继续说着当年的事情。 附近的水面之下,江珠儿和灰勉也在听着,灰勉这会是少有的沉默,江珠儿也是眼神微微闪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听了许久,灰勉忽然说了一句。 “易勇安都记不得近日的事了,甚至认不得先生的模样了,可当年的点点滴滴却记得这么清楚,说得都没有什么差错.” 江猪儿抬头,透过水面看向岸上,晃动的水流让那个老人的样貌也微微晃荡着。 “这就是凡人么.” 水下感叹的时候,易勇安又惊呼起来,原来是易书元鱼竿的浮漂动了,易书元一提竿,却让鱼儿跑了,自然是有数落有嬉笑。 很快早点送过来了,易家下人还搬过来一张小桌板,顺便也把两个钓鱼人当凳子的石头换成了真的小木凳。 水下的江珠儿见了就看向肩头的灰勉,笑了笑道。 “唉,你不上去么,吃饭了呢!” “我就不上去了.” “哦,真难得!” “我觉得你在笑我!” “没有!” 江珠儿说着没有,脸上笑容却止不住,当初灰勉和易先生住在西河村这么多年,对于这个朋友的性子,她是再了解不过了。 一豚一貂说话间,上头已经开吃了,灰勉为了保住自己的形象,这次倔强的就在江猪儿身边没上去,殊不知它在这方面,本就没多少形象可言。 吃饭聊天,又接着钓鱼。 易勇安刚刚钓上来的那条大鱼耗尽了他的力气,这会是已经钓不了了,但一直坐在易书元边上,看着,既是聊天也是指点。 到时近中午,易书元一直没上鱼,易勇安盛情邀请易书元去家中做客,一边的阿德也是跟着一起相邀,今天的老太爷是真高兴啊。 易书元并没有拒绝,提着鱼竿同易勇安和阿德一起回去。 走在这略显陌生的石板路和瓦房巷道中,易书元左顾右盼,想要看出几分当年的景象,却也瞧不出多少,曾经西河村的老一辈人呃都已经故去。 易府的新宅易书元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一切也是那么陌生,他到的时候,易轩又出来寒暄一阵,招待倒也十分周全。 只不过呢,易书元当年归来是回家,如今却已经是来做客了。 易勇安到老有几分小孩性子,硬是要看着自己新钓的大鱼下锅,易书元也陪着一起瞧。 厨房“滋啦啦啦”油锅响,烟尘也是一阵阵,两人就又到餐厅一边等饭一边聊,就像孩子在饭桌前等饭一样。 开始说的都是和鱼有关的事情,渐渐又多了别的事,越来越多的偏向于家人,偏向于曾经过往的记忆.膳堂外,有忙活的几个家丁路过,就问站在外头的阿德。 “唉,和老太爷在里头聊天的人是谁啊,老太爷好像和他很谈得来啊!” “是啊,好久没见老太爷这么高兴了!” 阿德看了看几人回答道。 “是个姓钱的儒生,上午和老太爷在河边钓鱼的。” “唉这我知道,我是说那姓钱的什么来头啊。” “这我就不清楚了” 但有一点几名家丁都明白,老太爷今天是真的高兴,他这样,这群在易家待了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二十年的伙计也高兴,毕竟老太爷人是很好的。 午饭没什么波澜,易轩夫妇到场,还有家里的两个孩童,也从镇上的私塾接回来用餐。 孩童对于易书元这个陌生人虽然颇为好奇,但良好的家教让他们没有问东问西,而是听着长辈和客人谈天。 易轩其实也很健谈,餐间也聊了很多事,既然来客是儒生,便多说父亲的事,谈门楣之兴。 父亲易阿宝在月州书院是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兄长易翰早年就金榜题名,如今在外为官,阿姊易琳更是嫁给达官显贵,总而言之一句话,易家也算大门大户家世显赫!易书元对于这些内容,自然是该恭维的恭维,该惊叹的惊叹,不冷淡的同时却也不过度吹捧,真心赞美切实而叹,脸上始终带着笑意,如让人如春风拂面,十分受用。 午餐完毕,易书元要告辞,并且将之前易勇安所用过的鱼竿相赠。 老人本就十分喜欢那鱼竿,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好不断道谢,亲自送易书元到门口。 到易书元拱手离去,老人想要再走去过,却还是被孙儿劝下了。 也是这时候,远处的易书元手中变出一个鸡腿,灰勉则是从外面窜到了他肩头,开心地捧住了这个先生为自己留的大鸡腿。 “还是先生好!” 灰勉捧着鸡腿就啃了一口。 老眼昏花者对近处事物或许看不太清,但此刻易勇安却仿佛忽然间看清了走远的身影,看清了那一只窜上那人肩头的小动物。 貂?这一刻,记忆深处好似有一道光被触动,远处的那个背影仿佛同久远之前的那个长辈重合起来。 易勇安身子嘴唇颤动,身体也微微发抖,手伸向远方,张嘴想要喊话却因为太过激动,而只发出“咿呜”之声. 第616章 是真是假? “呜,他呀啊.” 易勇安伸手颤抖着指向已经远去的易书元,随后直接冲了出去,一大把年纪已经跑不快,甚至此刻因为太过激动身形都显得不稳。 这一下可吓了门口的易府下人和易轩一跳。 “老太爷——”“爷爷!” 阿德和几个下人赶忙冲了出去,易轩也同样如此,只几步就追上了老人,并且把他拦下扶稳。 “老太爷,您可把我们给吓坏了!”“老太爷您怎么了?” 易轩这会也是心噗噗跳,虽然没跑几步却紧张得略微气喘。 “爷爷,您怎么了?” “他呀,拦,拦下他呀,大伯啊” 易勇安的声音仿佛带着哭腔,呜呜之间还不断指着远处。 这一切也就是短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易家人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是那个钱先生?” 易轩诧异地问了一句,易勇安点点头又摇了摇头,终于平复了一些气息。 “不,不是钱先生,是,是大伯啊.大伯拦下大伯” 老人的样子在易家人面前显然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也有些乱了,但易轩还是立刻对身旁的人道。 “快,快去拦下钱先生,就说还有要事!” “哎!”“我也去!” 两个家丁赶忙冲向前头,这会易书元已经走远了,不过在易勇安冲出来的时候,易书元的脚步就已经放缓。 灰勉在易书元肩头啃鸡腿的动作也慢了下来,易书元还没回头,灰勉却已经转头看向了后方。 “先生,勇安好像认出您来了。” “嗯!” 易书元慢慢走着,后面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两个易府的家丁已经快步跑了上来。 “钱先生——钱先生请留步——”“钱先生等一等——” 易书元在一处巷口站定,易府家丁的喊声更是让附近几個刚刚吃了午饭的百姓侧目,也就是话音落下不久,两个易府的家丁就追到了易书元面前。 “钱先生,老太爷突然很想见你!”“二爷说有要事.” 两个家丁一起说话,但说的内容略微有些差错。 “还请先生先随我们回去一趟吧!” 易书元当然不会在意这些小节,点了点头,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只是转身向着远处易府的方向而去。 “走吧。” 易家的两个家丁微微愣了一下,随后赶紧跟上。 而在易府门前,易轩和其他人,以及之后听到动静出来的易轩妻儿也都弄明白了究竟是什么状况,易勇安刚刚是一时激动,此刻到底还是将事情说清楚了。 易府大门处,老人就坐在搬出来的一把椅子上,易家人和周围的下人都围在这里。 听完易勇安所言的易轩一脸的不可置信。 “爷爷,您说刚刚的那位钱先生,他是.是.是伯太爷?” 易轩妻子忍不住低呼一声:“高祖父?” 这也太过荒谬了。 “爷爷,伯太爷我小时候也见过,那会他都是很老很老的老人了,那钱先生怎么可能是呢” “是啊老太爷.” “二爷,人来了!” 有家丁这么喊了一句,周围全都精神一振,易勇安更是忍不住站了起来,带着期盼和忐忑望着那边三人来的方向。 易书元一步步走向易府门前,随着他的接近,易勇安走到了众人的最前方,他的眼睛瞪得老大,眼眶中那略显浑浊的眼神带着些许晶莹。 此刻易勇安的心情,亦如当年第一次见到易书元时的心情,只是当年不可置信更多一些,如今则是激动更多一些。 易书元的步伐始终平稳,从十几步开外就一直看着易勇安,等到了近处,易轩本想说些什么解释一下,但身边的老人却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大伯——” 这一声大伯让易轩和一部分易家人略显尴尬,易轩刚要解释一下,却不想那个“钱先生”一开口更让他手足无措。 易书元只是快步上前,伸手扶住了挣脱了一旁家丁的老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轻轻回应了一声。 “嗯!”易勇安身体又开始颤抖起来,一双手死死握住了易书元的手臂,浑浊的泪水这一刻从眼眶中溢出,他说不了别的话了,只是又喊了一声。 “大,大伯呜呜.” “哎!” 易书元回应了两声,第一声还能说是没反应过来,但第二声则是真真切切的,也让刚刚想要开口的易轩愣住了。 “你” 也是这时候,灰勉在易书元的肩头现身了,既然先生都直接应了,灰勉自觉也没必要藏了。 “貂儿.” 易轩人不知低呼一声,他对于伯太爷易书元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但那时候身为孩童的他,对于伯太爷身边的那只貂儿的记忆却格外深刻。 印象中那是一只灰白相间的貂儿,特别嘴馋,易家的孩子乃至村中的孩子也老爱拿吃的逗弄那只貂儿,零嘴、野果、蚱蜢之类的都是来者不拒。 “这么大个人了,走,进里面去,莫要让乡邻看了笑话!” 易书元一句话,让激动中的易勇安连连点头。 “唉,唉!” 父母长辈都过世之后,易勇安已经很久没有一种长辈在身边的感觉了,那是一种特别的安全感。 易家门前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镇上近一些的居民,只是乡邻也并不知道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易家老太爷似乎很激动。 和乡邻一样,其实易府上下许多人此刻也不清不楚,只有少数人多少带着激动或者难以形容的心情。 易家的厅堂之中,这会已经屏退了所有外人,下人中也就阿德和个别帮忙倒茶的人在,身下的除了易书元和易勇安,就只有易轩陪着,连易轩的妻儿都退了出去。 实话说,即便见到了一只灰貂,易轩此刻依旧是难以置信的,但在易书元身上却又有种十分奇特的感觉。 “大伯,我早些年托人去找过您,可是一点音讯也没有十多年前那个姓谭的大老爷来过家中,也是来寻您的,我也托付他,若是有音讯,就告知我们,但同样没有结果.” 易勇安这会虽然依旧激动,但已经没那么夸张,喋喋不休地不停说着,易书元则是在一片静静倾听。 “大伯,我真怕,真怕您已经不过还好,还好您回来了,回来了.” 易勇安仿佛丝毫没有意识到大伯年轻得过分,就好似记忆中就该是这个样子,不停的诉说着这些年的苦楚和思念。 灰勉在茶几上捧着果脯边听边啃,虽然都是凡人琐事,但它同样将这里当家,也同样有很深的感触。 易轩在一边一言不发,一会看看爷爷,一会看看易书元,一会又看看茶几上的那只貂儿。 忽然间,易轩发现厅堂外妻子在朝着他招手,他见说话的两人心无外物,就赶忙起身走到了厅堂外边,凑近妻子低声询问。 “怎么样,找到了吗?” 妇人点了点头,手中拿着一副画卷,易轩接过画卷,朝着厅堂内部瞅了一眼,随后拉着妇人往边上靠了靠,然后开始解开画卷上的绑绳。 随着绳解画展,易轩的妻子和一旁的几个下人也忍不住凑近观看。 画卷打开了,上面画着的是易家兄弟,一个是易保康,一个是易书元,不过画上的两个都是老头。 “相公,哪个是高祖父?” 易轩指向画卷中易书元的所在。 “这位是伯太爷。” 一边的下人立刻就说道。 “这个这么老了,和里面的不是一个人啊!” “但似乎又有几分神似,咦,相公你看这!” 易轩之妻指向画卷的中央偏下位置,这画本是两个老人坐在堂中,但在下面还有一只貂立在椅子边。 当时的画师显然也是有点水准的,将所见之景都画了进去,包括那只貂儿,所以也更显得画面生动。 “快,你们立刻去月州,到月州书院去找我爹,把家里的情况都说一说!” 易轩这么吩咐一句,身边的下人忍不住道。 “可是这一来一回两三天,老爷来得及回来么?万一那个呃.钱先生要走,咱们难道还拦着?” “不管来得及来不及,都得去说!快去吧!” “是!” 易轩吩咐完毕,随后再走到厅堂前望着里头,心情十分复杂,从刚刚开始,他心头其实也有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 对于厅堂之外的事情,易书元其实并不在意,信或不信对于他来说无所谓,而对于侄儿易勇安来说,此刻的宝贵也并非这些小节能影响的。 这些年多少有点老来痴呆的易勇安,在此刻重新见到了大伯之后,除开最初的激动,思绪也变得清晰敏捷不少,有说不完的话要和这个世上唯一的长辈倾诉。 第617章 伯爷爷回来了 易轩回到厅堂的时候,易勇安还在喋喋不休地和易书元说着话,几十年来他有太多的话憋着想和大伯倾诉。“大伯啊,我总有种感觉,我就知道您一定还在人世,我就知道您一定会回来看我的.娘过世的时候我和娘这么说,娘不信,我娘子过世的时候我和她这么说,她也不信” 说到动情之处,易勇安眼睛又有些湿润。 随着易勇安的叙述,易书元脑海中闪过那两个妇人的身影,节俭能干持家有道,初时略显势力刻薄的赵氏,任劳任怨温良贤淑的李氏,二者后半生也算是享了不少清福。 易书元伸手拍了拍易勇安的肩头,相比起来,对于易家这种家庭来说,先走的会比较幸福。 “爷爷,您老说这些伤心事干什么,您让呃.让.” 进来的易轩刚坐下就听到这,看到爷爷又有些激动,赶忙出言劝慰,但张了几次嘴,那个“伯太爷”始终喊不出来,可话还是得说完。 “让大家伤感” “对对对,这小兔崽子说得对,大伯,咱不说这些,说点别的,对了大伯,您还记不记得,当初您病好了刚回家,我陪您去县城找活计.” 易勇安开始回忆早年之事,这一刻他的记忆都分外清晰,记忆中的人或者事都格外鲜活,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易书元听到这也是不由笑了,接下话茬说道。 “自然记得,那会家里拮据,你娘还嫌弃我这当大伯的吃闲饭呢。” “哈哈哈哈哈我娘那时候是这样的,我都不敢说话,但是那会家里苦啊,粮食都是算着吃的,我娘凶是凶了点,人其实挺好的.” “我知道,我知道!” 易书元笑着这么说,脑海中也浮现当年趣事。 “犹记得当初我们两进县城,中午想买同心楼的包子尝尝鲜” 易勇安笑容不改立刻接过话题。 “哈哈哈哈,同心楼的菜肉包,二十文钱七个,九文钱三个,我犹豫许久还是只买了三個,谁知道大伯您一下就吃了两,可把我吓坏了!” “那不是还请你吃了同心楼的硬菜嘛!” “哈哈哈哈哈哈.对对对.” 易勇安笑着笑着,抬起手用袖子抹着眼泪,追忆往昔有无限美好,有无限感怀。 易轩在一边听着易书元和易勇安的话,他是能感受到一些特殊的情感的,这种感受既来自爷爷那,也来自这位年轻得过分的“伯太爷”那。 或许,他真的是伯太爷吧.这种感觉多少有些荒唐,可是看着爷爷如此激动和高兴的样子,或许荒唐一点,也没那么不好吧.正如易书元一直以来都明白的那样,常人也是有灵觉的,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这种灵觉也会变得明显,而今天这种情况就十分特殊。 一方面,易府上下看这位青丝夹白发的儒生,从天然的理智上讲是不相信对方是易书元老祖宗的,若老祖宗还活着,那不是早就一百二三十岁了? 另一方面,直觉上,易府中人,尤其是易轩和阿德等人,都有种感觉,虽然易书元和易勇安前者年轻后者老迈,可厅堂中不论神态语气,给人的感觉就像二者表面的老幼掉了个个一样。 易勇安滔滔不绝一直说了一下午,随后不知道第几次又小心凑近易书元问了一句。 “大伯,这次您不会马上走吧?” 易书元笑着点头回答。 “不会,本来也只是想去一趟县城再回来看你的,既然你这么想大伯,我便先不走了!” “哎哎,不走好,不走好啊!” 灰勉此刻就坐在厅堂的房梁上,看着这一幕不由摇头叹息。 唉,清灵了一下午,勇安的忘性似乎是又开始了——元江县人去月州最快的当然是走水路,可以省去很多路途,虽然没有快马加鞭那么迅捷,但对于百姓来说是方便又快捷的出行方式。 易府的两个家丁先是赶到元江县,随后多花一点钱雇船去往月州。 船小易行舟,月明能视路,一个船夫连带着两个易府家丁帮忙,连夜兼程的情况,第二天上午已经在月州码头登岸。 昨天晚上几乎只是各自在小船上眯了一两个时辰的家丁也顾不上休息,在月州街上随便买了点吃食,边走边用,囫囵吞枣得吃完早餐的时候,已经赶到了月州书院外。 月州书院中,一间大学堂上,下方的学生都在紧张地书写文章,学子大约有上百人,比平日里上课时一堂的学生要多很多,显然类似一次统考。 而左右上方三个位置各有一张书案,左右是两名中年夫子,最上方则是一名年老的儒生。 这位年老的儒生正是易阿宝,他面色平静,抚须看着下方或愁眉不展,或奋笔疾书的学子,随后低头看向自己的桌案。 桌案上放着一份邸报,此物由专门的朝廷机构所发,通过邮驿定期送往各处,大致上也就是朝廷政令和一些与政令有关的特殊要闻,官府和书院这种地方都能收到。 易阿宝皱眉看着邸报上的内容,看到后面,忍不住轻轻捶了一下桌案。 这“嘭”地一声并不响亮,搁平常听都听不见,但此刻学堂上十分安静,这细微的动静也变得明显起来,引得不少学子都抬头看向上方,却见易老夫子似乎神色微怒。 但当阿宝抬头看向下方,一众学子又瞬间都低头书写,仿佛刚刚的抬头都是错觉。 一名监考的中年夫子起身走到了阿宝身边,低声问了一句。 “老师,何故生怒?” 阿宝将桌案上的邸报往边上推了推,伸手指了指。 “自己看吧,朝廷竟然将《楚公传》列为禁书.承兴、弘兴年间多开明,今日却这般行事.楚公泉下有知,不知会如何做想” 那中年夫子看了看邸报,微微摇头一叹,然后抬头望了望桌案另一侧的角落,一炷长香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看老师无心说话,那中年夫子便代为开口。“诸君停笔!可以交卷了!” 下方的诸多学生一个个都放下了笔,当然也有最后关头还在拼力写着的,但也不可能太过,虽然各有忧愁,不过至少也算是完成了考试。 “还有,我再次提醒各位一句,《楚公传》已经被朝廷列为禁书,不可随意收藏,更不可随意传播,还望诸位周知!” 一众学子在下面齐声回应。 “学生知道了!” “嗯!” 一众学子都上来交卷,随后各自带着轻松的气氛,或单人而行,或结伴而出,接下来有一段闲暇时光,他们聊天之间已经在相约出行,可以去阔南山玩玩,或者去别处转转。 也是这时候,两名易府的家丁在书院门房的带领下直接到了这间大学堂外。 “老爷!” 一声呼唤,将正在查看文章卷子的易阿宝三人都引得看向堂外,把自己鞋子弄脏学堂木地板的家丁就和门房一起站在外头。 “阿明阿友?” 易阿宝站了起来,皱眉看向外头,看着二人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样子,显然是星夜兼程赶来的。 下一刻,易阿宝脸色微微一变,立刻快步走向堂外。 “难道是老太爷出事了?” “是” 易阿宝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不过另一个家丁又立刻反驳了同伴的话。 “是什么事啊,老爷,不是老太爷出事了,呃,也算是,就是.” “到底什么事?” 易阿宝心中有些焦急,虽不至于立刻失态,但声音却不由提高了一些,也引得外头刚离去的不少学生或侧目或回头,在那边窃窃私语。 “老爷,那个,其实是.”“好像是” 两个家丁说着对视一眼。 “我来说老爷,您凑过来一些.” 易阿宝走到木廊上弯下腰,其中一个下人靠近他,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串话,听得易阿宝从皱眉到惊愕,再到最后的瞪大了眼睛。 “此话当真?” “呃老爷,也不知道真不真,反正老太爷是很当真.那儒生也是真的应了.” “是啊老爷,二少爷让我们来找您,说是您方便的话立刻回家一趟吧!” 易阿宝立刻回神,这一刻已经归心似箭,或许易府上很多人不置信的人多一些,但他却明白在伯爷爷身上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此刻只是一听,易阿宝心中就升起一种强烈的直觉: 伯爷爷回来了! “老师,发生什么事了?” 有人从学堂中出来,易阿宝顾不上解释只是吩咐一句。 “我家中有些急事,需要立刻回去一趟,代我向山长说明,还有这些卷子,你们自行定夺!” 说完这句话,易阿宝已经匆忙穿好鞋子走出了廊道。 “走走走,快回去!” 老夫子这么急切地同两位家仆离开,引得周围学子们面露惊愕,也有人在猜测发生什么,大多想的是或许家中老人有什么变故。 不过易阿宝才走了出去没多久,忽然又折返了回来,靠近学堂朝外
相关推荐:
魚兒魚兒水中游
南宋游记
追星
神级相师
这可能是假末世
宠妻狂魔别太坏夏小汐墨夜霆
电影科技王国
甜甜的[竹马竹马]
斗罗之冰玉天鹅
那家伙对我图谋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