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亨利八世] 国王要离婚 > 第63章

第63章

仙妙高绝出尘于世外的道蕴至诚之人,就算是一件普通的东西陪伴在其身边久了,也会逐渐生出灵性。 这么想着,易书元把手一展,抚尺就如同和他心有灵犀,顺着手腕就飞入了袖中。 易书元拿起剩下的一块乌木,想着如何使用它,并用手指丈量着乌木尺寸。 “若做扇骨,长度似乎有些不够,但若巧接之后延伸一倍,则恰到好处,再琢磨琢磨或者找黄公想想办法,或许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思量间,易书元的眼神扫过桌案,下意识定格在了桌案一角的纸张上,他顿时心中灵光一闪,何不连纸张也自己做了呢? 这样的话,抚尺和折扇也能算是易书元亲手所制的孪生之宝了。 易书元觉得就像是常人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小乐趣,自己做出孪生宝物那就是修仙中的小乐趣。 “我们出去走走!” 易书元一招手,灰勉就窜上了他的身,又钻入了衣衫中。 文库的门被易书元打开,他出门之后就直接一路到了县衙外。 此刻时间尚早,但元江县的大街上已经到处都是人了,不过易书元既不去酒楼也不去饭馆。 就算是各个酒楼饭馆飘来的餐食香味,都不能动摇易书元的步伐。 易书元在街上一路找寻一路问,终于在一条小巷子口找到了他的目标。 这是一条至多只有一辆马车宽度的巷子,巷口那个院落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匾额,易书元走到院门口抬头看了看。 元江纸坊,就是这了! 在月州,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造纸作坊,月州著名青元纸坊所出的青元纸,更是会年年上贡承天府。 院门没有关,易书元便直接走了进去。 里面的院落非常宽敞,到处都能见到晒纸架,只是这些架子上现在并没有纸张,显然是才摆出来不久。 但即便如此,易书元还是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浆酵味。 这味道常人闻起来可能觉得是一种异味,但对于他而言却仿佛在想象中感受到了文脉繁盛的基础。 “哎?这位公子是谁?买纸的话该去铺子里。” 一个老汉扛着两个架子出来,看到了站在院中四处张望的易书元,看着有几分眼熟,以为打听到此处来买纸的书生。 “我们元江纸坊有自己的铺子,其他文房店铺也能买到这里的纸。” 易书元看着这老汉将工具放下,郑重说明了来意。 “在下并非前来买纸,而是想看看元江纸坊是如何造纸的,若是方便的话,在下不但想要观摩学习,更想借贵坊之地亲手造一张纸出来。” 汉子将手中的架子放下,一个一个在院中摆开,这过程中频频以诧异的眼神侧目看看易书元。 “造纸?我说公子,这可是个辛苦活,公子看过之后就知道这不是附庸风雅的好主意了。” 易书元脸上浮现一丝笑容,微微摇头道。 “老伯,在下是并非为了附庸风雅,是真的想自己造一张纸出来,特来此处学习的,哦,不论是成是败……” 说着,易书元从怀中取出钱袋。 原本摸到小一点的碎银,但转念一想,易书元还是咬牙取出了一锭五两足银并直接递了过去。 “在下愿意付出丰厚报酬,只为学习尝试一番。” 老汉愣了一下。 难道是来学造纸技艺准备自己开纸坊的? 可是月州到处都有啊,而且造纸业属于需要经过官授的行业,是不允许随便私造的。 不过一锭银子递过来,老汉还是下意识伸手接住了,脸上的神色也变得和善起来。 “公子是学着自己造些纸耍耍也未尝不可……嗯?官银?” 老汉手中的银锭是标准的扁银条,上面还有官府印戳。 当然官银最终也是会在市场上流通的,但大多数在流通不久之后就因为上秤找零等各种使用场景而被剪碎了。 而完整一根的官银一般出自官府人员之手。 老汉不由抬头看向易书元。 “公子是官府中人?” “哦,还未介绍,在下易书元,乃是县衙的文吏,老伯不必担心是歹人!” 老汉霎时间瞪大眼睛上下打量易书元。 “原来是易先生啊!哎呀,我说怎么有几分眼熟,前日那恶商被腰斩,我也在人群中看呀,先生就站在那刑台后方吧,先生为何不早说呀!” 话语间,老汉赶紧将手中的银锭双手返还。 “既然是易先生求助,定是会全力相助,还使什么银钱啊,快快收起快快收起,我是万不能拿您的银子!来来来,先生请进!” 老汉说什么也不肯收银子了,还极为热情地请易书元往纸坊中去。 这种热情当然不光是因为易书元自身的名头,也有他身份地位的加成。 毕竟易书元在县衙也算一号人物了,说不定一句话就能影响现任坊主一家的生计。 易书元不知道老汉心中太多所想,但能不花钱,自然是在略微惊喜中收回了银子。 “那易某便打扰了!” “哎,打扰什么呀,易先生能来可是令我们纸坊蓬荜生辉了,先生请!” 易书元随着老汉一起走入纸坊内部,这里不但外面的院子很大,里面更是别有洞天,宽敞而通透的坊场。 老汉姓陈,乃是这家传纸坊现在的所有人。 整个纸坊平日里十几个工匠在忙碌着,除了陈老汉和两个儿子,剩下的都是帮工,当然,大家都是什么活都干。 一些地方堆满了原材料,一些地方木槌不断落下捶打着原料,更有那制作纸浆和抄浆之人正在完成最后几步。 老汉一边走一边为易书元介绍这里的东西,也向其他人说明了易书元的身份,引得纸坊内其他人频频好奇地看向他,只是手头的工作并未停下。 易书元也是对纸坊的一切都啧啧称奇。 这里有浆池,有用来煮纤维的大锅大灶,也有土窖,更有钉耙、钉鞋、木碓,纸凼、纸槽、竹帘、木榨各种大小不一的数十种工具…… 第88章 今时不同往日 严格来说县城内的纸坊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阔南山脚下,那边还有一个院落作坊对原料进行最初的粗加工。 老汉一边走一边说,可谓是介绍得极其详尽。 “这造纸啊,笼统来说是从斩竹漂塘、煮徨足火、舂臼打烂、覆帘压纸,最终透火焙干…… 而其中细分起来足有数十道工序,这才能成就文人墨客书案上的纸张啊!” 说到此处,两人已经停在了一些大桌板前,这里有一个汉子正用一把带着弧度的大裁纸刀在裁切纸张。 “到这一步裁切完成,便是我月州的青元纸了,名头虽不及那丰州宣纸,但质地却绝对不输的!” 老汉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而易书元更是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和视觉上的旅途,即便有上辈子的经历,此刻也不由生出无限感慨。 “先贤之智,浩渺高深!” 在和易书元大致介绍完所有工序之后,老汉拿起一张纸递给易书元。 “先生看,这青元纸细腻坚韧,纸张洁净,是上好的文房之宝啊!” 易书元微微点头,抚摸着手中的纸张。 并非只有月州城那边青元纸坊的纸才叫青元纸,整个月州的制纸之法算是一脉相承,只是青元纸坊占了最正宗的名头。 不过如今的所谓白纸没有易书元上辈子常见的那种工业漂白。 即便是宣纸也并没有到那种苍白的程度,这青元纸同样有诸多工序在,还微微泛着一点青黄色。 “先生若是想尝试造纸,一会呀,可到那边的浆池里试试捞浆,老汉我亲自帮您把纸晒出来!” 陈老汉以为易书元就是想体验一把,想要一种亲手造几张纸出来的成就感。 仔细一想也渐渐能理解了,毕竟文人嘛,有时候就是喜欢这种感觉。 易书元闻言便看向稍远处的浆池。 有人正弯着腰用竹帘抄纸浆,这应该就是造纸的最后几步了,他觉得陈老汉应该是把他当成玩票性质来体验的人了。 这么想着,易书元将手中的纸放下,认真地回答道。 “陈伯你误会了,易某之前就说了,并非为了附庸风雅才来此的。 造纸也不是来玩一玩,易某想要从伐竹割藤开始,全程参与制作,直至在我手上完成一张真正的纸张,方可算是完满!” “啊?” 陈老汉以为易书元在开玩笑,但看着对方一脸认真的表情,顿时觉得有些荒谬。 “易先生,方才我已经细说过了,数十道工序全程下来用时可不短,光是浸竹都得几月的……” “哎?刚刚可是陈伯你自己说的,愿意全力相助,易某可是当真了的!” 老汉脸色古怪。 “说是这么说没错,可易先生,这纸张做起来可是极磨人耐心的……” 陈老汉心里想的是易书元这样的书生,怕是到半途就会觉得造纸无趣了,甚至可能在炮制原材料的那几个月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不过人家自己想试试那便试试,陈老汉也不想得罪易书元,便只好开口道。 “既然易先生真想试试,老汉我也不拦着,一定全力相助,即便先生中途有事中断,我们纸坊一定也会帮先生做完剩下的工序的!” 这话说得好听,易书元笑了笑,向着陈老汉拱手行了一礼。 “如此甚好,易书元先谢过了!对了,我们何时开始?” “呃,不如就在县衙下次休沐之时,易先生随我等进山取竹?” 下次休沐,易书元微微点头,他现在是工作进度都有超出了,就算今天也是有时间的。 “好,届时一早我便过来。” 都已经谈到这份上了,陈老汉也就不纠结了,点头后又开始细细叮嘱起来。 “易先生可得来的早一些,城门一开我们就得出城,上阔南山的竹林里去,当天的事情可不少的……” 易书元连连点头,大致知道了那天需要做什么准备…… …… 最终,易书元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元江纸坊。 纸坊外那条巷子外的大街就是连通城隍庙的街道,也是元江县最繁华的大街之一。 易书元出来之后顺便在街边买了几把小刀和刻刀,然后视线一扫,就又见到了上次的馄饨摊。 上次只在这吃了一个馒头,我倒是要尝尝看你这馄饨究竟有多好吃。 “走,咱们吃东西去!” “吱……” 灰勉应了一声,易书元就走了过去。 这会馄饨摊位上正是忙碌的时候,几张桌子几乎都坐满了人。 易书元瞅准一个空位,就赶紧过去坐下,同桌的是两个吃着馄饨的汉子刚刚结账站起来。 易书元朝着那边忙碌的摊主喊了一句。 “店家,两碗馄饨再加一荤一素两个包子!” “好嘞,客官您稍等啊——” 店家只顾着看了易书元方向一眼又吆喝一声,就继续操弄橱车忙碌起来。 “店家,记得给我的馄饨汤多放几粒盐,汤淡~” 易书元又玩笑着喊了一声。 那摊主只是“好嘞好勒”地回答着,显然已经完全把易书元那档子事给忘了。 哎,没意思! 易书元顿觉无趣,记不起来我了! 没过多久,摊主就端着托盘过来了,他先给临桌的人放下馄饨碗,然后才到了易书元跟前。 “哎客官,您的馄饨和包子,多放了一些盐,您若是还嫌淡可以再叫我,您慢用!” “呃好!” 店家说完之后就赶紧去忙碌了,一天当中就这会的生意最好。 易书元看着他在那边忙活着,升起的炊烟偶尔模糊他的样貌,但却能看出其忙碌中透露着喜悦。 易书元的嘴角也不由浮现一个弧度,嘿,不错,他取了桌上的木勺子,用嘴吹开馄饨汤面的葱花,然后先喝了一口汤。 “嗯,啧!这次味正了!” 易书元再用勺子舀起一个带着汤的馄饨,吹了几下在哈气中送入口中,只觉得咸鲜滋味在口腔中绽放。 “好吃!” 似乎是听到了这一声夸赞,且似乎稍稍空闲了一些,那边摊主朝着易书元方向得意道。 “好吃吧?不瞒您说,这手艺祖传的,整个元江县找不出第二家!” 易书元点头笑道。 “确实不错!” 说着,易书元又舀起一个带着汤的馄饨,这次送到了脖子附近。 在障眼法之下,旁人若是关注这边,会以为易书元在吃馄饨,殊不知有一只小貂趴在其领口吃得正欢。 “好吃!” 这声音一出来,那边店家笑着应和一声。 “祖传的手艺嘛!” 不过说完,店家又有些疑惑地转头看向易书元,刚刚是这一位先生在说话? 声音怎么好像不对啊,听岔了? 易书元若无其事,拿起包子啃了一口,嗯,这味道就比同心楼差多了,看来祖传下来的高明手艺只有馄饨。 易书元完全没有寻常书生那种慢条斯理品味的习惯,遇上好吃的照样吃得欢快。 正吃着呢,易书元视线一转就看到大街斜对角稍远处,有人挑着担子在那边放下了,摊位还没完全展开,人已经吆喝上了。 “卖扇子咯,上好的折扇团扇蒲葵扇咯——” 又是他!看来都是习惯性的摆摊地点啊。 易书元笑了,不过今天他还真需要买一把扇子,因为他要细细研究一下折扇的结构,也方便他自己做一把满意的扇子。 抚尺见过多了,而且只要方正就差不多,扇子可不行。 所以易书元匆匆重复了把馄饨吃完,又两口将手中的包子塞入嘴里,咀嚼一阵就着一口馄饨汤咽下。 “店家结账。” “来了来了,客官一共是八文钱。” “好。” 易书元回应间已经从钱袋里取出一个当五通宝和三个小钱,随后在店家的“慢走”声中起身离去。 而剩下的一个包子则被易书元塞到了灰勉那。 卖扇子的摊贩还在卖力吆喝着,因为天气确实也开始升温了,所以来摊位问问看看的人也有不少,只是看的多买的少。 易书元走到跟前顺手就拿起一把青黄色扇骨的折扇。 “小哥,这扇子怎么卖?” 摊贩忙招呼摊位上的一名妇人自己看,然后靠近易书元几步张口便夸。 “哎这位公子真是有眼光啊,这扇子坚竹为骨宣纸为面,上面可是有名家字画,十分的难得啊!呃,我看客官似乎有些面善呐……” 易书元笑了。 “上回有个看了很多扇子最后觉得天气还凉就没买的人……” 摊贩微微张嘴点着头,笑容略显尴尬。 “噢……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这不,天气合适了,在下便过来买扇子了,这一把多少钱? 坚竹嘛就是竹骨,不是什么名贵材料,这纸上的字画也只是能入眼,给个实在价吧?” 见易书元是真的想买,摊主的表情又浮现喜色。 “一看客官就是懂扇识扇之人,我也说个实在价,一口价,九十文钱!” 易书元展开手中的扇子,材质还算坚韧,想了下回道。 “四十五文。” 本等着和摊主在砍价中拉扯一下的易书元,却看到摊主笑容不改道:“成交!” 易书元眼皮一跳,我靠!这都买贵了! …… 第89章 天落怪雨 “哎,客官您收好!” 易书元也不矫情什么了,直接爽快付钱,然后转身就走。 卖扇子的摊贩带着笑意收钱,在易书元转身离去之后还在热情地说着。 “欢迎您下次再来,要是有什么想要的扇子,一定要告诉我,我弄来包您满意啊……” 易书元摆了摆手没有回头,包他满意的扇子,这世上怕是没几人能弄来的。 易书元没有急着回县衙去,而是就这么悠然地走在大街上,一边看着街头的一切,一边又缓缓展开手中的扇子。 这扇子一共有十六根小骨和外面两根大骨,在刚刚扇摊那边属于最常见的一类。 每一根小扇骨深入两层纸面之间,易书元在走动中举起半开的扇子,抬头对着天光能看清扇面的每一寸结构。 一根根扇骨打磨得恰到好处,重合之后整个扇柄十分细腻,一点也不割手,尾端则是一根小铁芯作为转轴。 坚韧却也精致,四十五文也算值得。 “轰隆隆……” 正在这时,天空隐约响起一声闷雷。 似乎是基于某种直觉,易书元将扇子从眼前挪开,视线望向天空,只见天已经阴了了下来,云层上竟隐约有一道虹光一闪而逝。 行雨的天神? 易书元如今也算对天神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天上神祇不违天意也顺应四时。 在四季气候的变化中也是应天时而动,也即所谓的一般只推波助澜,不是说没有例外,而是很少有这个必要。 可是刚才明明是多云初晴啊? 易书元现在属于一法通而通感自然的状态,对于天象的感觉还是比较敏锐的,按正常来说,今天不该下雨了。 那么,可能不是天神咯? 易书元此刻又想起曾经去山中时在茶棚处避雨的事情,娃娃在山中哭泣也多少影响了山雨,或者那会可能也有老松帮了一把,但总之能影响天候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 “轰隆隆隆……” 雷声再次响起,随着这一声响亮得多的雷声,天色也变得更加暗沉,是真的要下雨了,而且这雨看起来不会小。 懂得看天时的并不只有易书元,实际上大多数生活经验丰富的百姓也看得明白,尤其是常年要在外面摆摊的人。 人群在易书元身边匆匆流动,此刻大街上不论是行人还是一些摊贩都有些诧异慌神。 “要下雨?”“快快快,要下雨了!” “哎呀这老天怎么说下雨就下雨啊……” “我连挡雨棚都没带啊!”“我也是啊,谁能想到呢!” 街上的人脚步都变快了,一些摊贩也在慌忙中收拾摊位。 易书元跑到了一家布料店的屋檐下,见店主一个人正在慌忙收拾摆在店外的布料,他便也上前帮忙。 “多谢这位公子了,帮我一起摆到里头的架子上就行了!” 店主见一个不认识的儒生来帮忙整理布料,忙乱中说了声谢之后也加快速度。 “好!” 易书元也不多话,每次捧起几匹布就进到店内摆好,和店家一起交替几次之后就将外头摊架上的布全都收进去了。 正在两人将架板抬起靠墙放好的时候,几乎是下一刻,天空就落下了大雨。 “哗啦啦啦啦……” 大雨说下就下,路上的行人不少都尖叫起来。 “啊,下雨了!”“快躲一躲——” 街边各处的店铺内或者屋檐下瞬间就成了抢手的地方。 许多街上的人全都跑到了这些地方躲雨,当然也有一些头铁的人还在雨中狂奔。 易书元所在的布料店这边也来了不少人避雨,而他此刻则已经重新将注意力放到外头,出神般看着天空。 “轰隆隆……” 在雨声和偶尔响起的雷声之外,易书元隐约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哞……哞……” 这声音有些像牛叫? 易书元几乎下意识看看大街的左右两头,除了奔跑的行人和慌乱的摊贩,并没有见到什么牛车。 “轰隆隆……” 雷声又起,夹杂着风啸。 “呜呼……呼……” 大雨向着檐口等处扫来,易书元身边一同躲雨的人全都叫唤着后缩。 “哎呀……”“快进去躲躲!” 边上都是人,易书元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手段,只是下意识挥扇一挡,衣衫下摆被雨水浇身,手中折扇的扇面也被雨水打湿。 易书元“啧”了一声就皱起眉头,折扇的纸面上湿了一大片。 又一阵风携着雨扫来,这一回身边的人都已经躲到了身后的店铺里面去了。 易书元手中折扇微微一抖,雨幕就在他身前不远处被扫开,但外头只剩下了易书元自己,自然无人注意到这一点。 观察着天雨的易书元侧耳倾听,却再也没听到那种声音。 “听到刚刚的声音了么?” 灰勉小心翼翼从易书元的领口探出来头。 “雷声?挺吓人的……” 妖怪,尤其是道行不够的妖怪,天然就极为惧怕雷声,这一点即便是灰勉也不例外。 “这位客官,外面雨大,何不到铺子里来躲一躲呢?你的衣摆都湿了……” 易书元闻声侧目,却是那布料铺的店主,其人脸上带着笑容,显然对易书元之前的帮助极为感激。 “若不是客官方才帮忙,我这布料定是来不及全收进去的,打湿可就不好了!” 易书元笑着摇了摇头。 “多谢店家好意,不过不用了,在下就喜欢看看雨。” “雨有什么好看的……这雨来得快,下得又大,实在不是什么好雨。” 这店家说话的时候也在看着天,易书元闻言倒是多看了他两眼。 “这夏天还没到呢就开始起阵雨了,不过这一年到头总有些怪天气的,哎哎哎,别抖到我的布料……” 店家前半句还在对着易书元说话,后半句看到店内那些躲雨的在跺脚抖衣衫,他就赶紧又进去了。 易书元转头继续看向天空,刚刚那种声音绝不是错觉,应该是和这场雨有关的。 易书元他挽起左手的袖子,把手伸出檐口借了接了一些雨水,再收回手来细细端详掌中之水,和平常并无太大区别。 店铺内部,有年轻女子在向着店家询问着什么,店家看看易书元后只是摇头低语回应。 易书元只当是没看到这些,甩去手中的雨水,抖了抖衣衫也走到店铺里面,顿时里面的说话声都停下了。 “你这边是只卖布料还是买了布还能做衣服呀?” 易书元想到了纳藏之术。 之前在山溪边的时候也谈到了这些,而灰勉也见过这个,在仙道上有纳藏乾坤之说。 这法术本身并不算太难得,但很考验控制力,也需要一个基础的依托之物。 比如很多妖修到一定境界,喜欢把东西吞入腹中,依托的就是腹内乾坤,而且是身体的一部分,也更好掌握。 仙修其实也能这么操作,甚至也不乏这么做的。 但易书元还是不太做得出来,他打算来常规路数,也是正常仙道高人的路数。 反正易书元自觉法力应心而动,肯定能轻松纳藏于袖。 本质上藏东西的还是袖子中的内袋,只不过以妙法加持袖子,让其能容纳更多。 当然也有炼制诸如乾坤袋之类的宝物的,只是这种宝物所需的材质既比较难得也比较另类,易书元显然没有。 况且,易书元觉得自己也该弄一身新衣服了,身上的衣服还是上一代留下的旧衣。 听到有生意可做,店家那是立刻来了精神。 “能做能做,客官可是想要定制衣衫,咱这既可以买布料,也可以定衣服,客官若是想要做衣服,只管选布料,我为您丈量尺寸。” “行,那先给我量一下尺寸吧。” “好嘞,客官您抬一下手!” 易书元张开双臂,任由店家用细线丈量他的身围,店里面其他躲雨的人也在看着这一幕,还有那女客忍不住上下打量后窃窃私语。 “嘿,客官您这身形真好,您放心,一定给您做出合身的衣裳,布料您想用什么样的,这边架子上和墙上挂的都可以看看。” 易书元扫了一眼周围,将手放下让店家测量肩宽,随手用扇子指了指那边的淡青色与玄色。 “就这两种颜色各做一身吧,另外再各做一件大氅。” 店家一听顿时更加笑容满面,瞅了瞅易书元所指的颜色,虽然料子不是什么绫罗绸缎,但这一下这么整齐的两套也能小赚一笔了。 “放心客官,刚刚您还帮我收布呢,定给您好好做,价格嘛,按布匹的用量再溢价一成如何?” “嗯,很公道。” 易书元确认着两种布料的标价,应该一两纹银不到的最终价格。 虽然对普通百姓来说依然很贵,但易书元觉得自己一套衣服那起码穿很多年的,还是稍稍该弄好一点。 至于货架上的那种泛着丝滑光泽的丝织品就没必要买了,一来太招摇,二来,买不起。 …… 开头的大雨只持续了一刻多钟就逐渐变小,很多人躲雨的人也不等雨完全停下就已经走了,易书元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易书元明白之后这种绵绵细雨的状态至少还要持续个把时辰,他就不在布料铺子里耗着了。 第90章 制扇先锻骨 易书元一路小跑着回了县衙,随后一边抖着衣衫上的水迹回到了文库之中。 “刚刚你真的没听到那种天上叫声?” 灰勉从易书元的领口钻了出来,抬头疑惑地看着易书元。 “什么叫声呀?” “像牛叫那种,哞……哞……” 易书元一边说,一边忽然施展口技学了起来。 确切的说易书元现在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口技,不但是声音像,更是在回忆品味着刚刚那种感觉,以至于声音中带着特殊的意味。 一听到这声音,灰勉身上犹如电流窜过,的毛都立了起来,僵在易书元胸口不敢动弹。 “先,先生,是你么……” “学得应该挺像的,你怎么毛都炸起来了?” 灰勉心噗噗地跳。 “被您吓的呀……先生,您别用龙叫声吓唬我,我胆小……” 龙的声音? “龙的声音像牛?” “先生,您就别取笑我装井龙王了……” 易书元揉了揉小貂的脑袋,它的毛也柔和下来。 “我可没取笑你的意思,而且你胆子可不小,在阔南山上要茶水不是理直气壮的嘛?” “嘿嘿嘿嘿……” 灰勉尴尬地笑着。 易书元也不进文库了,转身望向天空各处细细看着,心中多少透着一些兴奋,原来龙叫声像牛? 在山中聊到过龙吟声震九霄的事情,那么显然龙吟声应该较为高亢。 现在看来一般的龙叫声和龙吟时候的声音肯定是不同的,否则易书元想象不出“哞哞”之声震动九霄。 那刚才我看到的虹光可能是龙咯? 蛟龙还是真龙?真龙太罕见了,应该是蛟龙吧? 啥时候能近距离见见呢?不过听说龙族脾气都不太好…… 易书元在天空各处搜寻了好久,都没有见到龙的影子,只能走回文库内去了。 只要一直修行下去,我就不信以后我易

相关推荐: 流萤   我以神明为食   双凤求凰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妄想人妻   南城(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玩笑(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