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亨利八世] 国王要离婚 > 第153章

第153章

问题得到很大改善,生产生活的秩序已经步入正轨。 登州城外,重新变得水流充沛的大通河畔,一艘艘大船停靠在这里。 这些船全都是从兆州港开来的,正是当初谭元裳亲自带来的船队,只不过当初带着药品抗完瘟疫之后,谭元裳是回去了,但因为大通河水位的问题,这些大船就一直留在了兆州港。 如今这些船要通过水路绕行的方式回承天府了,而招楚航进京的圣旨也在几天前到达,今日正好乘着这些大船回京,也在路途上舒服一回。 不过此刻的登州港可不只有商船和楚航,还有数不清的登州百姓和官差,更有不少临近县的百姓自发前来。 虽然只是短短一年时间,但岭东百姓经历了太多,跟随楚航的岭东汉子们也见证了太多。 楚航要登船,已经到了需要官差“护送”的地步,人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别。 “楚大人,您一定要回登州啊!”“楚大人别忘了登州的父老啊!” “还有我们耘州!”“兆州也有人在这呢!” “楚大人,这是自家鸡下的蛋,您带着……” 一个个父老乡亲纷纷来送别,当初李谦走的时候也有百姓送别,但当时岭东还没脱离困境,而此刻楚航离开,百姓已经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楚大人,咱们一起通过河道——”“楚大人,咱们挖过水渠——” 楚航一边走一边同人问候,眼中已经热泪盈眶。 有汉子没怎么叫,但当楚航视线扫来,很多人都拍拍自己右肩,一起扛过重担,一起拉过纤…… 等楚航上了船,还有百姓不断呼喊。 “楚大人,您一定要再来登州当官啊——”“来我们耘州——” “岭东不分家,来哪都一样!” 楚航已经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他当官的意义,面对此情此景,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站在船上,向着登州和少量外州百姓躬身拱手,也向着新到任的登州知州拱手。 新到任的登州知州也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官员,此时也面对楚航恭敬行礼,心中也深受感触,为官者当如是! …… 易书元则有了相对的悠闲时间,终于得空回归自己的爱好,能够说书了。 说的是什么书呢?自然是发生在岭东大地上,又牵扯到整个大庸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说书的过程中,还有受过易书元治疗而康复的人来捧场,也被其中一些人认出来过,闹出了一些趣事。 不过易书元对自己说书的实力还是十分有自信的,也不出易书元所料,《治灾记》中包含治水、抗疫、灭蝗、抗旱等篇章。 而每一个篇章都前后相关,除了朝廷的种种作为,除了岭东人民万众一心的抗灾过程,更有神话故事串联其中。 治水篇之前是恶蛟兴风作浪,治水和抗疫篇中间有天神斩龙,灭蝗篇有众侠除蝗妖,抗旱篇有天师斩旱魃…… 此书由易书元之口说出,很快在岭东大地上传播开来,这就是岭东人经历过的事情,书中很多可歌可泣的情节也让不少岭东人深有感触。 耘州城内一家酒楼的一楼处,易书元一阵口若悬河之后,各种风雨天象已经被他模拟得惟妙惟肖。 “因为我朝上下万众一心,岭东万民众志成城,人道之势令那旱魃动弹不得,正如当初岭东司马在河道上提着纤绳所喊,人定胜天!” 易书元的旁白之音此刻也显得浩荡。 “只听那老天师怒喝一声:” 这一刻,折扇遮面,诸多听众都明白说书先生又要施展口技了,此时易书元声音再变,竟然变得和齐仲斌一般无二,或者说和当时的齐仲斌相差无几,声音如雷而起。 “妖孽,你为祸够久了——” 这声音中气十足,震得酒楼内外听书之人心潮澎湃! “只见老天师手握天子剑斩落,那凶灾之妖旱魃身首分离,化为一片灾气彻底溃散啊……” 听书的百姓一个个都攥紧了拳头。 “杀得好啊!”“终于把那妖孽除了!” “嘘,别影响先生说书……”“噢噢……” …… 这最后一个篇章很快结束了,以岭东百姓送别振兴司马为结局,也为这一部《治灾记》画上句号。 听书之人无不意犹未尽,而易书元已经起身拱手谢客了! 过了一段时间,听书人和食客都已经缓和下来,酒楼内外也不再拥挤。 易书元在酒楼掌柜和伙计乃至诸多食客的问候声中,摇着折扇慢慢从酒楼中走了出来。 酒楼大门对面的街道上,齐仲斌早已等候多时,此刻见易书元出来,立刻恭敬地躬身行礼。 “弟子拜见师父!” 易书元快步走了过去,收拢折扇托起齐仲斌的手,并摇着头白了他一眼。 “这么多人呢,指不定就有认得你的,我现在是个说书先生,可不是什么大庸天师的仙人师父!” 说着,易书元已经顺着街道走了过去,齐仲斌笑了笑就赶紧跟上,而灰勉早已经化为一道灰光回到了易书元的肩头。 “先生,齐小子可以凝结仙炉了吧?” 易书元回头看了看跟随着的齐仲斌,笑了笑道。 “能不能凝结仙炉,他自己应该最清楚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在常人视线中的存在感也逐渐变得越来越低,直至很多人都会忽略掉他们的存在。 抗灾结束不到两个月,这耘州城内虽依然处处有翻修,各地在建房,但一些主要的街道上已经车水马龙,多得是拉货进货的商贩,多得是进城卖菜的百姓。 只要有一个安稳的社会环境,人间的恢复能力还是很强的。 “仲斌。” 听到师父呼唤,齐仲斌赶紧上前几步,到了易书元身旁。 “师父,弟子在!” “想好去哪边凝结仙炉了吗?为师送你过去!” “回师父,什么地方都可以!” 哎呦,老小伙子很自信啊! 易书元望了齐仲斌一眼,后者脸上神色较为平静。 如今的齐仲斌不但对自己看得更清晰了,也对人间看得更清晰了,更如楚航对“官”之一字的体会一样,对“天师”二字有了深刻的体会。 “那咱们就去茗州的娘娘庙里面凝结仙炉怎么样?” “呃,师父……”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易书元玩笑一句之后,大笑着右手一抖,折扇“刺啦~”一下应声而开。 “呜呼……呜呼……” 随着易书元再次轻摇折扇,一阵清风在街头生出,带着他和齐仲斌缓缓离地,向着远方天空飞去…… 自认作为一个还算称职的师父,易书元哪怕曾经是让齐仲斌以记名弟子的身份入门的,但在传授仙道上因材施教,在对待弟子的心态上一视同仁,当然也不可能亏待齐仲斌。 一阵清风起,易书元带着齐仲斌一起远游,不但飞出了耘州飞出了岭东,更在之后飞出了大庸,经过诸多大地山河,直至飞到了一处风景秀丽的陌生之地。 下方是一片大山,在这其他地方都已经逐渐被枯黄所覆盖的时节,这里依然青山不改红花处处,景色美如画卷,哪怕远方似乎有一座好似倒塌断裂的山峦…… 天上的风中,易书元用折扇指向下方道。 “仲斌,这里是天斗山!” 天斗山! “原来这里就是天斗山!” “走吧……” 易书元带着齐仲斌落向下方山头,虽然在其他地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在这灵秀之地,也能让齐仲斌没有别的外在顾忌。 齐仲斌作为易书元的弟子,自然得到了足够的礼遇,天斗山山神前来拜见,君侯萧勇同样露面结识。 一日之后,天斗山断峰之上,齐仲斌盘腿坐下闭目凝神。 此时此刻,周围空无一人,既无山神和那魁梧汉子,也无易书元和灰勉,只有齐仲斌自己。 易书元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仲斌,此番灾劫,洪为水,旱为火,治水抗旱便是你降服身中意境水火,转化阴阳之契机……” 最后的提点声后,齐仲斌心中明悟,已经渐渐入了静定之中。 洪为水,旱为火,水火汹涌,但凡人齐心合力亦能战而胜之,仙道之中执此心念则拨开云雾见青山…… 这一刻,齐仲斌意境山河变得无比清晰和真实起来,天地之间水火现,波涛汹涌烈日炎炎…… “轰隆隆……” 天斗山上空乌云密布雷声大作。 易书元和老藤头以及萧勇站在远方山脊上,他只是平静看着那断峰,也平静看向天空,先过劫后成炉,区区雷霆是惊骇不到齐仲斌的。 上一次石生结成仙炉的动静之所以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易书元炼宝,而此刻齐仲斌结成仙炉,除了天空雷声大作,倒是连雨都没有下。 “咔嚓——轰隆隆——” 闪电不停在天际显现,而天斗山中的灵气也在不断汇聚,并且变得极为活跃。 某一刻,断峰之处猛然一震,好似有无声之雷爆开,震向四面八方,也震向天地。 那密集的雷霆和乌云也渐渐散了。 易书元脸上露出笑容,老藤头神色也变得轻松,而萧勇见他们两人的表情便也知道了结果。 “成了!” 第308章 开炉宝成,天罡有隐 这一刻,在齐仲斌的意境山河之中,一座浮现水火之纹和星斗之光的道化仙炉缓缓落下。 “轰隆——”一声,仙炉落在最高的山巅,大地山川震动,世界色彩斑斓…… 这一刻,意境之中的特殊灵气形成旋风,大量汇入丹炉,一股股丹气转化,一缕缕仙道法力升腾…… 坐在断峰山腰上的齐仲斌身体缓缓悬浮而起,身上也自然而然升起一股仙灵之气。 他睁开眼睛,世界仿佛已经不同,细看又仿佛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以心神感应之下,眼中多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灵气的变化也更加清晰,甚至能从山中鸟鸣声里听出喜怒…… 齐仲斌知道,自己终于是仙道中人了! 无需刻意掐诀施法,只念动之间,周身柔风随心而动,托举身体好似在微波中荡漾,如此轻柔,如此惬意,这就是仙人施法么…… 术士的法在真正的仙人眼中果然如同儿戏啊! 随后齐仲斌看向天空,见到易书元三人踏着风飞来,立刻从盘坐悬浮状态伸直双腿站稳,带着几分激动几分感慨又几分恍惚之色向易书元行礼。 “师父,弟子道化仙炉已成,没有辱没您老人家的脸面,终于铸成仙基了!” 易书元看着齐仲斌,脸上也带着欣慰。 “蹉跎人生近百载,而今方是道中人,求道得道都是功不脱自身!” “哈哈哈哈,齐小子,你终于成了!” 齐仲斌抬起头看向易书元,带着期盼的神色,又问了一句。 “师父,我可够资格做您的亲传弟子?” 老小伙子都是仙人了,却还挺在意这个的,易书元露出笑容,他肩头的灰勉更是直接跳到了齐仲斌的肩上,用尾巴扫了扫他的耳朵。 “齐小子还在意这个,其实在先生这边,你早就是了!对吧先生?” 灰勉这句话既是出于对易书元的了解,也算是在帮齐仲斌一把,易书元心中回想当初,思绪延伸至此刻,也缓缓点了点头。 对于这位弟子的考查其实早就够了。 齐仲斌的脸上露出一些激动,眼神深处隐含泪光,只是如今纵然老态,泪光也不再混浊。 他本就没有收起施礼的手,此刻更是下跪在地向易书元连连叩首。 “多谢恩师,多谢恩师!” 易书元不闪不躲,受了齐仲斌这跪地九叩,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对齐仲斌而言这很重要。 “起来吧。” “是!” 齐仲斌长出一口气,缓缓起身,心态也逐渐平和下来。 直到此刻,萧勇和老藤头这才拱手向齐仲斌祝贺。 “小神恭喜齐仙长铸就道化仙炉,恭贺齐仙长得易先生收为亲传弟子,从此仙道之中亦非庸碌之辈!” 老藤头心中也是感慨不已,他不知道所谓成就道化仙炉的仙基有多难,但清楚能让易先生收为弟子肯定是很不容易的。 “齐仙长,萧某恭喜了!” 萧勇不习惯说太多细腻的话,虽是简单一句恭喜,但真挚的神色已经表明在脸上。 “多谢山神大人,多谢君侯!” 一边的易书元笑容不改,他知道一会这肯定还会兴奋一下。 这一刻,易书元折扇展开往前方一抖,顿时有一道火色华光飞出,落到了这段峰半山腰上。 “轰隆——” 一尊巨大的丹炉落下,三足落地发出一阵轰鸣。 霎时间,一股浓烈的火力扩散开来,不是寻常身体感受的高温,而是一种心神上的感觉。 炉洞烈火不止,炉身更有日月星辰汇聚,散发着一阵阵隐晦的华光,更为奇特的是,这丹炉的顶端居然还立着一只大葫芦,不仔细看简直以为是丹炉的一部分。 老藤头和萧勇都明白,这应该是易先生炼制仙丹的丹炉了,而齐仲斌更是早已经从灰勉那听过这丹炉的名头。 “斗转乾坤炉……师父……” 齐仲斌已经有预感了,声音期待中带着忐忑,易书元看了他一眼,带着玩笑的神色问了一句。 “猜猜你的法宝会是什么?” 猜,齐仲斌心中闪过无数念头。 看着炉火熊熊不断变化,看着周围灵气好似都被炉火所牵动,犹如一呼一吸潮涨潮落,仿佛有千般变化在炉中呈现,让齐仲斌亢奋之余心绪难定。 一边的萧勇仿佛更加兴奋。 “我来猜,我猜一定是把开山大刀,或者劈山大斧,这刀斧下去,势大力沉一定威武!嗯,或者是一把方天画戟,或者是浑天精钢棍,亦或者是长柄八角金锤,啧啧,样样威武不凡!” 齐仲斌忍不住看了身旁这魁梧的汉子一眼,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站在他肩头的灰勉则一脸鄙夷地看着汉子。 “灰道友,我说的不对么?” “你这家伙,法宝也得看谁用,你想想齐小子拿个方天画戟或者八角金锤的样子看看?” 萧勇思虑片刻,脑海中浮现一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人,手持一柄硕大的八角金锤…… “也,也蛮威武的嘛……” “轰隆隆……” 雷声打断了萧勇的嘀咕声,不知何时,刚刚云雾才散了没多久的天空,此刻又已经乌云密布。 不过易书元并不在意这些,炉中之宝共度处暑劫而生,应齐仲斌之道而育,现世早已经是定数。 而易书元和齐仲斌都已经盯着炉火的变化,二者心中几乎同时升起一种明悟,知道时机已到。 随着易书元折扇向上一挥,丹炉的顶盖向着斜侧飞起。 “轰——” 炸裂般的火光将天际的乌云全都映成了一片红霞,那天空的云彩和闪电反而好似成了为法宝出世而庆贺的祥云。 一道宝光在火光之后冲天而起,直至升上高天穿破云霄。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 无数闪电划过宝光,无尽雷霆浇灌其上,令站在下方的众人几乎都看不清宝光中的事物。 不过易书元却能看清,齐仲斌虽看不真切,却已经同天上宝物有所感应。 在雷霆之中,那原本金亮的颜色渐渐变化,变得更加晦暗,变得更加厚重…… “嗡嗡嗡嗡……” 一种沉重的声音在天空响起,声音好似重磨转动,又带着金属声色。 随后宝光缓缓落下,最终竖立悬浮于易书元身前。 这宝物通体乌金色有柄无刃,柄尖首平,长而四棱,护锷之外分成七截,尖端略细上方略粗,每一截都在微微旋转,发出一阵阵厚重的声音…… 这宝物一看就十分了不得,齐仲斌看得失神,灰勉看得激动,老藤头神色略呆。 而萧勇则看得手脚皆痒! 汉子一眼就看出这宝物兼具了厚重和齐仲斌的独特气息,比他刚刚所猜的一切东西都更胜一层。 作为喜欢拳脚更研究过人间武学的汉子,他当然明白,这是一柄锏,或者说鞭! 对于众人的反应,易书元甚为满意,这宝物可是费了一番心血的! “此宝名曰:天罡锏,应北斗之数,若能善用则威势无双,仲斌,它是你的了!” 易书元话音落下,天罡锏立刻飞到了齐仲斌面前,后者怀着激动的心情,伸手轻轻握住了柄,一股心念相随的感觉油然而生。 “多谢,师父赐宝!” 齐仲斌双手托着宝物,向着易书元弯腰行礼,起身之后,一双眼睛再也离不开手中的宝物了。 天罡锏,天罡锏! 灰勉瞪大了眼睛,虽然只是一件,但这宝物看着绝不比乾坤圈和风火轮差,要是终有一天我修成了,先生也会送我宝物么? 另一边,易书元瞥了一眼天空云头,再低头看向丹炉中的火焰,随后丹炉也缓缓合上,随后化为一道火光重新飞入了折扇之中,漫天红霞也重新归于乌云厚重。 萧勇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这天罡锏他也很想要啊,唉! 不过汉子也有自知之明,他受易先生恩惠颇深,不光是他,更是让老藤头得以获得山神之位,整个天斗山都受益于先生。 所以心态还是要放平稳,毕竟没什么资格再奢求,或许将来还是有机会的。 “恭喜齐仙长获得至宝啊!” 老藤头笑呵呵的声音响起,也让汉子清醒了过来,也一同恭贺。 “易先生,事情已了,秋日正好,天斗山处处瓜果成熟,我等正好享用一番!” “好哦!” 灰勉的叫声最尖锐也最兴奋,提到吃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压一压! 天空云头的高处,一道神光也在此刻缓缓退去,这是有巡游天神经过,因风雷动静而被吸引过来,却没想到见证了天罡锏的出世。 刚刚那宝物穿破云头的时候,显然吓了天神一跳,其周身气数恍若无光之雷,仅仅飞天而起就搅动风云,显然十分不凡! 不过想到既然是易道子赐予弟子的宝物,天神心中又有种“那确实也是应该如此”的念头。 第309章 总算尝到味了 天斗山一处难得的好地方,又有诸多奇花异草,易书元正好借此地再尝试炼一炼丹。 只可惜炼仙丹也不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曾经在阔南山上靠着黄宏川、老松和易书元三人之力,相互印证之下凑出了一炉养元丹的基础。 而今在奇花异草遍地的天斗山,合适的丹材似乎很多,但真正能聚成一炉的却少之又少。 在易书元的推算中,只觉得气路不正,不但是炼丹的气路不正,也是自己身中的气路不正。 处暑劫造成的损伤终于还是暴露了出来,而这事易书元也需要慎重对待。 既如此,用上次还剩下的一点丹材,辅以天斗山之物,再次开炉炼丹也成了十分必要的事情。 并且此番所用的时间也比之前要更长。 从深秋之刻开始,易书元在断峰窟外炼丹,到天斗山各处有不少草木枯黄落叶,这一炉丹药也还没有炼成,这已经算是天斗山的严冬了。 但这并非单纯炼丹的过程,丹炉炼丹只是表象之一,易书元坐在斗转乾坤炉前,炼丹的过程也是自我疗伤的过程,这才是内里之象。 这段时间,易书元一直不离开丹炉身边,倒是齐仲斌和灰勉在山中各处转悠,同萧勇和老藤头都已经混得很熟了。 今天齐仲斌和灰勉以及萧勇从近两百里外的城池中回来,领略了一番碧秀国的风光,虽然风俗与大庸类似,但也别有一番感觉。 此时站在一处山脊上,眺望着远处的断峰窟,齐仲斌忍不住问道。 “灰前辈,您不是说上一次师父炼丹并没有用去多久吗?” 灰勉上次也是全程陪同的,从石生开始铸仙基到仙丹成,总共也没几天,哪像现在啊,都已经快三个月了。 “仙丹不是凡物,先生说了,丹乃近道之物,你想想自己求道悟道有多困难,炼制仙丹有机缘也有困境,并非次次都能一蹴而就的。” 齐仲斌闻言微微点头,只觉十分有理,随后抬头看向了天空。 一边一直沉默的萧勇也抬头看向了天空。 此时此刻,处于段峰窟处炼丹炉前的易书元也睁开了眼睛,天空正落下一朵朵雪花,并且雪又大又密。 这种鹅毛大雪在天斗山可是不多见的。 斗转乾坤炉明明炉火熊熊,但雪花落到边上却并不受什么影响,也只有正巧落在丹炉炉身上的雪花才会短促地融成一缕白雾…… 又是一年春日来! 炉中丹火此刻渐渐活跃,以外应内,易书元意境丹炉同样烈火熊熊,勃勃生机随着立春的新春之气不断攀升。 明明是白日,但天际垂落的星辉突然增强,纷纷落入丹炉周身的日月星图之上,斗转乾坤炉上的星斗也亮了起来。 丹成! “咣——” 丹炉顶盖升起,十几道华光随着火焰冲天而起,随着炉火在天空中旋转,丹气和星光好似雾气,随着炉火一起升腾,纷纷融入天际的丹丸之中。 十几粒丹药的光泽忽明忽暗,仿佛是正在呼吸天地灵气日月华光。 下一刻,光芒一闪,十几粒流光溢彩的仙丹就悬浮在了空中,炼制同样的丹药,这一次易书元的火候把控细致入微,虽然看似出炉之刻数量比上次少很多,但一粒都没有碎。 “先生,小心它们跑了——” 灰勉在远方喊了一声,几乎在它喊的同一时刻,天空中的仙丹“唰”的一下遁向四方…… 不过早有准备的易书元怎么可能让自己辛苦炼制的丹药跑了呢,丹炉顶盖上的乾坤葫芦早就已经飞到天上。 此时丹丸正要遁走,却有一股倒卷之力笼罩十几粒光彩熠熠的丹丸,随后犹如龙挂水那样,将丹丸连同其周围的丹气和环绕的星光以及灵气,尽数吸入葫芦中。 等葫芦嘴自动合上,丹炉的盖子也重新落下,天上再无什么华光也没有什么狂风,只有鹅毛大雪缓缓飘落。 易书元从蒲团上站了起来,伸出手接住了飞来的葫芦,轻轻晃动几下,脸上露出笑容。 十六粒完满无缺,进步不小啊! 这么想着,易书元直接拔开葫芦嘴,往手心一倒,倒出了足足三粒仙丹,随后仰头一口闷。 仙丹都炼制了两回了,自己还没落着尝过呢,今天丹多加上自己也未完全恢复,就奢侈一把了! 丹丸入口触及津液就立刻化为丹气入喉遁入身中,一股浓香淳厚的感觉弥漫在口腔和心神的各个感觉中,回味无穷气动如韵,周身内外气脉都随之活跃起来…… 仙丹的口感可真好,难怪喝醉了的猴哥捧着都吃个不停。 “啊——” 和齐仲斌一起驾风飞来的灰勉看到易书元一口气吞下三枚仙丹,顿时大叫了一声。 易书元没好气地转身看向半空。 “啊什么啊?先生我尝尝自己炼的仙丹不行啊?给你一粒!” 说话间,易书元又倒出了一粒,轻轻一抛就将仙丹抛向了灰勉,后者赶忙从齐仲斌肩头跳出,驾风急速而来,生怕仙丹跑了。 手忙脚乱地在半空中接住,随后灰勉落到了易书元的肩上。 “嘿嘿嘿……仙丹!” 灰勉从来没向易书元讨要过仙丹,因为它知道仙丹的珍贵,没想到先生竟然给了它一粒,顿时爱不释手地把玩起来,一会嗅一嗅一会凑到眼前瞧一瞧,就是没有送到嘴里。 这样子,不止看得易书元觉得好笑,就连齐仲斌和萧勇,以及才从地下冒出来的老藤头都露出笑容。 “怎么,不吃?” 易书元问了一句,灰勉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先生,您能不能给我一个那种能装仙丹的小玉盒子,我舍不得吃,想收起来……” “行!” 易书元袖中滑出折扇,展开的时刻,扇面上已经变出了一个白玉小盒,这种盒子他折了好几个备用呢。 灰勉立刻跳到了扇子上,将自己的仙丹装进去,然后封好盒子塞入脖子下的绒毛内,脸上露出满足的神色,就好似已经吃了仙丹正在回味。 易书元笑着摇摇头,看着扇子上的灰勉,神色若有所思。 …… 严冬时节,岭东多处降雪,老人言“瑞雪兆丰年”。 冬去春来,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岭东大地上果然风调雨顺,在这新的一年中,登州城内该修缮该翻新的屋子都修得差不多了,至少一些牌面街道确实如此,更有一些新盖的建筑更加气派一些。 而在登州城外,一座规格不比城隍庙差多少的宏伟庙宇就伫立在大通河旁。 真君庙一般都修在水边,登州人,或者岭东人都相信,显圣真君能镇妖邪,尤其是恶蛟,真君像立在水边,大通河就不会再爆发水患。 麦凌飞此刻就在真君庙的主殿中,手持三柱清香,对着真君像恭敬行礼,随后将檀香插入主殿香炉之中。 灾劫之中不只有齐心协力和种种感人事迹,也有一些蝇营狗苟之辈,或在民间或在江湖或在官场,而江湖侠客则也会对付一些江湖败类,重建过程中也会冒出更多。 麦家兄妹等人继续驻留岭东既见证岭东抗灾,也是在此除暴安良。 不过现如今麦阿珂已经和其余人先回去了,只有麦凌飞独自在此,他听说了易前辈似乎也在这,不管是不是那位前辈还是说只是名字雷同,他都想找一找,只是没找着。 显圣真君是站立全身像,并没有雕琢得如何高大,只是比常人高大一截,站在神台上平视前方,又好似在看着来往信徒,手中始终持着一把三尖两刃刀。 各地真君庙手中神像手中的法器也各有不同,有的是持剑,有的托塔,有的大刀,也有的则是三尖两刃刀。 但有点很明确,显圣真君斥小人怒邪祟,心中鬼祟之人不受庇护。 岭东人很信这个,甚至是甚至那些真的心有鬼祟之人也是如此,所以在大灾中发国难财的,或者做过一些亏心事的岭东人,虽然会捐钱帮助修庙,但却没多少敢直面真君像来拜见。 此刻麦凌飞上完香,抬头看着这威武的神像,心中也有一些感慨,也有一些寄愿。 希望真君显灵,让舍

相关推荐: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双凤求凰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实习小护士   岁岁忘忧(完结)   芊芊入怀   交易情爱(H)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痛之花(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