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地死去,可会为了他难过得掉一滴眼泪? 可有些小娘子爱哭,锦书却不爱哭。 或许也不是不爱哭,只是从来不曾把他放在心上而已,所以也不会在他面前掉泪。 以前荀野总觉得不平,他付出不比陆芳歇少,为什么就始终得不到她的心,为什么她就始终不肯正眼看他一眼。 可是现在荀野又觉得自己是无比幸运的,好在这世上没有人牵肠挂肚于自己,应当也就没有人会为了他的离开悲痛。 荀野想自己这一生已足够波澜壮阔,赴死的时候,就不应再兴师动众,最好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从容地等待死亡降临。 他从军以来杀伐无数,历经大小数百场战役,手底下不知染了多少人的鲜血,孽债难消,所以他咎由自取,得来了报应。 原本他不相信鬼神因果之说,从不语怪力乱神,近来是愈发爱胡思乱想了。 捱过天亮,疼痛渐渐消散,荀野知道自己是又死里逃生了一回。 今早需要面圣,更衣时,荀野特意地问了已经还俗的大和尚:“你说世上真有拔舌地狱,如我这等满身罪业的人,要是被阴曹地府勾走了,会不会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苦慧笑了下,为太子寻来他面圣的公服,道:“殿下何时也开始思量这些?” 荀野为自己套上柔软的素衫中衣,将自己规矩地收拾好,领边也压得工整,回答道:“我就是想,万一真永不超生了,岂不是连来世的机会也没有了?” 苦慧为荀野抖开衣袍的手蓦地一顿。 自中毒后,荀野看起来很冷静地接受了一切,从不曾怨天尤人。 苦慧也是今日方知,他究竟有多不甘心。 这一日,荀野踏入了太极宫面见天子,天子知道他的来意,不耐,不欲接见。 荀野在太极宫的正殿之外等候,一直到黄昏,皇帝拗他不过,终于赶了殿中监,放荀野进来。 太子夜入太极殿,与陛下秉烛彻夜。 第61章 绵绵不尽的相思 杭况在被收监的第四日, 回到了家中。 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法司会审,断言杭况与伍云隗并无勾通,所以将杭况无罪释放, 天子下令, 九州搜捕伍云隗,就地斩杀以正法度。 杭况被收押了几日,骨肉仿佛被削薄了一层, 脸上憔悴疲倦,回到家中沐浴一番,便召集了集会。 他在花厅之中向杭纬道:“易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 原以为抱住太子, 就可以青云无忧扶摇直上,如今看来是不可能了, 恰巧锦书独具慧眼,又早与太子和离,这时候急流勇退,与东宫划清关系是明智之举。” 杭锦书倏然扬眸,看向厅中正中央的伯父与父亲。 伯父是太子殿下救回,如今太子东宫未倒,伯父就急于划清界限, 实在得鱼忘筌, 这不是杭氏家风! 她以为父亲不会应, 但杭纬呢, 把眼睛瞅向身后的陆韫。 得意门生便等同他的脑与喉舌, 杭纬一有大事便习惯与陆韫商议。 陆韫在杭纬身后行礼, 言辞温润,但间杂机锋, “昭王继位是大势所趋,太子在渤州一行受伤后,纵容部下扰乱京都,被陛下发落远调,众叛亲离,此时若一意孤行拥持太子,犹逆流而行,悖时逆命。家主所言句句真切,杭氏若还抱着这条将沉之舟,迟早有被卷入海底的风险。” 杭纬的长指抚着颌下飘然的胡须,凝定心神,细细思量这话,很是认同,“太子与杭氏的恩义,自与锦书和离之后,便已算是恩断义绝,现如今杭氏不得不自立求存,与东宫解绑,并不落井下石,也是无奈之举。” 花厅里杭氏众人,被陆韫的话唬住,又听两位郎主其实早已拿定了主意,便无人反驳,无论如何杭氏自立门户保住大厦最为重要,对家主做的决定也能理解。 可这花厅里,却有一道失望的声音,不轻不重,掷地有声,环绕在所有人耳膜边沿—— “恩将仇报。” 一道道视线齐刷刷地看向发声之人。 杭锦书的身子坐在圈椅之中,双手的手指绞动着,气得浑身发抖。 她的目光看向花厅之中,一众虚情假意、只图自身利益、罔顾恩义的杭氏人,这里有她的长辈,兄弟姊妹,还有外臣,他们沆瀣一心,假仁假义,把恩将仇报的行径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杭锦书气得胸膛起伏,脸色煞白。 母亲孙夫人欲拽住女儿的手,安抚她,示意她不要冲动强出头,但没有拽住,杭锦书起身便向杭况、杭纬二人走近
相关推荐:
大胃王
[穿书]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哒
猫爱
如果这都不算重生
代嫁之侯门嫡妇
不知将军是女郎[重生]
鬼话连篇
剑仙在此
柳色青青田园新
听说我疯狂的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