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说罢,提步朝家去了。 这一切被杨炎看在眼里,她扛着锄头嘁了一声:“切,装腔作势...” 一旁的人闻言皆笑,谁不知这厮是个什么货色,有人略带嘲讽拿她开玩笑:“说人家装腔作势,我看你天天扛着锄头早出晚归,却也没见你家地里长出一粒米来。” 那厮听了这话,瞪了说话者一眼,一瘸一拐地走开了。 却说杨思焕急匆匆回到家,什么事也没有,许耀琦也不曾来闹过,甚至一点风波也没起,这倒大出意料。 在家待了十多日,某日清晨,一行人敲锣打鼓进了杨家小院,来人个个头戴红缨帽,领头的进门就笑,一边笑,一边道:“先别忙了,过来听报。” 这行人一路走来,引得无数村民跟着过来看热闹,彼时只有刘氏一人在家,听了这话喜得两脚发软,跪在地上听对方念道:“喜报贵府儿婿许耀琦,应本科徽州乡试,高中第四十二名举人。报喜人郑容文。” 话音刚落,周遭一片唏嘘,刘氏的笑意僵在脸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喊:“大人,杨家姐儿中没中?” 报录官沉吟片刻,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一连过去两三日,没有喜报传来,却传出许耀琦准备休夫的消息…… 第34章 二更合一(捉虫) 那日报房的读了报条, 刘氏就觉不妙,自己的儿婿什么心性,他如何不知道? 心道那小家怕是要散, 就算不散, 大儿子往后的日子也不能好过了。 当下心不在焉地取了几钱赏银给了报喜官, 茶水也顾不得倒上一壶。 报房的人也烦, 赏钱少就罢了, 水都没喝上几口。 回去路上拐着弯的抱怨,“我上次去桐城的刘孝廉岳丈家,一坐下来, 普洱瓜果全摆上,一家老小围在眼前千恩万谢, 那叫一个排场。” 却听同行的村长道:“杨家也是可怜,您犯不上计较。” “怎么说?” “他家妻主是个没福的,好不容易熬到中举, 听了报贴却疯在当场。”村长李仁德道, “疯得人事不知,一时哭一时笑, 没多久就去了。 况且中举的偏是他家儿婿, 他儿婿耳根子软, 事事由他亲家摆布, 他那亲家可不简单, 杨家大儿子嫁过去连生几个儿子,他这儿婿中举对他来说, 未必是好事。” 一行人走在田埂上, 为首的笑道:“这个我老早听过的,原来说得就是他家。”言至于此叹了口气, 便不再多说什么。 且说杨家小院,报房的走后,围观者纷纷上前道喜。 当中有嘴碎的私下就排揎,笑杨家养的野鸡要飞了。 那几日杨思焕不在家,因她是秀才,镇上有场丧事,她从府城回来没几日就被请去帮着主事。 她跟着老秀才打下手,规矩都是现学现用,主持宾客奠祭。那家人儿女众多,姊妹几个在灵堂前吵得不可开交。 当中的琐碎自不必说,发丧之后,她领了五钱赏银回来。 路上听着大嫂许耀琦中举的消息,听罢宛如做梦,脚下生风,直愣愣地朝家去了。 傍晚时分,杨思焕踩着霞光回到家中,院子里,周世景提了空桶从灶屋出来。 正准备打水,杨思焕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上前顺走绳索,弯腰打了满满一桶井水,问道:“哥,我不在的这些天,大嫂有没有过来找你们麻烦?” 去年这个时候,她只能半桶半桶地往上提,这会儿稍一发力就将整桶水拎上来。 周世景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觉得陌生又熟悉。 半晌才回:“这倒没有。你的事情可还顺利?” 杨思焕望着天边的红霞,想起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倦意袭上心头,却只一笑:“还好,她们给了我五钱银子。”说着,从袖中摸出银钱交给他,“你拿去用吧。” 周世景不收,温声说道:“你自己留着。至于乡试的事,你也无需着急,报贴是倒着发的,再等等。” “哥,你不用安慰我,没考上就是没考上,是我火候还不够。”杨思焕道,“镇上有个私学找我教书,我过几天就去,攒些银子把债还清,之后再说重考的事。” 两人正说着话,刘氏风尘仆仆赶了回来,脸色苍白,进了堂屋一屁股坐在四方桌前,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杨思焕也坐了过去,道:“爹。我听说大嫂中举了。” “快别提那混账,我实在是气不过。”刘氏颤声说道,“我早说许耀琦那物早晚要翻天,
相关推荐:
突然暧昧到太后
小白杨
痞子修仙传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云翻雨覆
天下男修皆炉鼎
绝对占有(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