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很多,反而是满洲八旗选三个家世相差无几的格格,还有些困难。 原因就在于上辈子的九福晋董鄂氏。 以她的家世,再加上堂姐三福晋,怎么看都是最有资格成为皇子嫡福晋的。 云果对她其实并没有什么厌恶,可问题是她家世太好了,这届秀女里面找不到第二个和她出身家世差不多的秀女。 这就让人难办了。 如果真要指婚,指给三胞胎中的谁,对于其他两人都不公平。 可能三胞胎自己不会往某些方面去想,可架不住外人会呀,只要有机会,云果相信会有人愿意看见自己母子几人不合的事情发生。 但是蒙古格格好选,家世身份也配得上,可问题是大清一口气出三个蒙古出身的嫡福晋,皇上会不会乐意? 皇上心里可没有他嘴上那么重视满蒙联姻,不然上辈子排序后面的阿哥,嫡福晋指蒙古格格完全没什么问题,于朝堂也没有什么影响,纯粹是皇上心里不愿意而已。 就是因为皇上对于蒙古的态度,云果有些苦恼怎么和皇上说这事,在现在蒙古势力在大清可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上能活那么久,熬死了不少宗室蒙古出身的老福晋,并且在未来十多年里会收拢皇权收的那么迅速,以至于下任皇帝可以不依靠蒙古势力继位。 第268章 儿媳人选 就是因为没人能猜想得到皇上能活那么久,也没人能猜想到皇上的集权如此之迅速,以至于现在在不少意图夺嫡的人眼里,蒙古还是一股能左右夺嫡的一股庞大势力。 别的不说,单大福晋在康熙三十八年病逝后,惠嫔就有意给大阿哥胤�A指一个蒙古出生的嫡福晋,当然这事最后没成。 也就是因为没成,云果有些看懂皇上对蒙古的态度,依然防备着。 在大清如此思想的情况下,云果去说想让三胞胎娶蒙古出身的嫡福晋,难免不会让人多想。 不过该来的还是要来,有些事情是跑不掉的,三胞胎不可能这一辈子都不结婚。 在某天皇上来自己这里的时候,云果就主动提起这事来。 “皇上,不知小八、小九、小十的嫡福晋,皇上可已有人选?”云果轻声问道。 皇上这个时候没多想什么,主要是他对三胞胎一向都是以一种放养的态度,因此看向云果笑着回道:“以前朕答应过你,几个儿子的嫡福晋都由你做主,爱妃可有中意的秀女?” 果然…… 云果就知道会这样。 不过对于皇上这话和态度,云果心里还是满意的,证明了自己在皇上心里的地位。 故作迟疑了片刻,随后云果才有些为难的说道:“皇上,您是知道的,这段时间宁寿宫拜见皇太后的夫人们就没有断过。” 说着飞快的看了皇上一眼,继续说道:“皇太后向妾透露过自己的想法,她有意指娘家一位侄女给小八他们。” 此话一出,皇上顿时皱起了眉毛。 皇宫里的事情,当然瞒不过皇上,对于蒙古那边的打算,皇上自然也猜得到,只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让科尔沁在京城的影响力更大,心里是有加恩蒙古的想法,但针对的也是其他部落而非科尔沁。 皇太后没有明说,皇上自然就乐得当做不知道。 可现在皇太后已经明示云果了,云果又对自己说了,皇上自然不能装作不知道。 想了想皇上看向云果“那爱妃的意思了?” 云果对皇上笑了笑,有些淡然的说道:“蒙古八旗也好,满洲八旗也罢,甚至于汉军八旗也没什么,妾并不在乎这个,只要人知书达理,能对小八他们用心,便可。 只是小八他们是三胞胎,从小一起长大,依妾浅薄之见,小八他们的嫡福晋,最好选旗籍一样家世都差不多的,免得日后抱怨我们做阿玛额捏的不公。” 汉军八旗是肯定不可能出皇子嫡福晋的,至少在康熙朝不可能。 至于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皇上一时之间也拿不准主意,主要是皇上从来都没有往那方面去想。 毕竟离殿选的时间还早着了,而且一般情况下皇子指婚,都是由自己的额捏或者是养母相看好人选,报给他,皇上让人去查一查,没有什么大问题,家世也合适就指婚了。 嗯,这里得说一声,皇太子和大阿哥胤�A可是皇上亲自相看的嫡福晋。又是特殊对待,如何不让人嫉妒了。 “这么说你有看好的人选?”皇上问道。 云果点点头,然后缓缓说道:“三福晋的堂妹董鄂格格自然不必多说,那是一等一的好。左都御史家的兆佳格格,妾瞧着就不错……” 又说了几位满洲八旗秀女,除了三福晋的堂妹董鄂氏外,其他人选就和兆佳氏差不多的身份。 说完,云果顿了顿“蒙古格格,妾在宁寿宫见过好几位,性子品行瞧着都不错。” 这话,云果说得,让皇上听出了几分言不由衷的意思。 不过皇上也能理解,毕竟当年一手将觉禅氏打入深渊的,真是孝庄文皇后。 皇太后抚养三胞胎平安长大的恩情,是弥补不了这个的,这就是两码事。 不过随后皇上又问道:“朕记得马齐之女今年也参加了大选,爱妃没瞧上?” 对于自己宠臣的女儿,皇上还是要关心一下的,而且富察家虽然还没到顶峰,可家族几支手上一直有兵权,在军队中低层里很有一番势力,皇上当然会记得。 “马齐大人有十二子两女,这次参加大选的富察格格是其唯一的嫡女,许是富察家儿子太多了,因此格外宠溺嫡女,妾瞧着富察格格有几分天真和不知事,若是让她管家,没个人指点怕是会出乱子。”云果说道。 两个亲儿子都没有保住的十二福晋富察氏,从来就不在云果的考虑范围内。 皇上闻言便没有在多说什么,那么多儿子,就一个嫡女,宠些可以理解,可这样的少女却难以适应皇宫里的复杂生活。 直到第二天早上离开,皇上也没给云果一个准话。 主要是因为这事牵扯有些大,皇上要去看看各方面的动态。 指婚和不指婚,指婚对象是谁,都是有说法的,造成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 如果只是科尔沁一家在那里怂恿皇太后,皇上才不会理会了,可如果动心思是蒙古其他部落,尤其是那些战略地理位置重要的部落,那皇上就要考虑很多问题了。 大清的利益,除了要分给八旗,还要分给蒙古,这样大清才能安稳。 所以皇上不能无视蒙古的心声。 可这种事情,会有人不动心吗? 科尔沁也不是傻子,尤其是孝庄文皇后在薨逝之前,还给了皇太后一些暗示。 所以虽然这事最先的确是科尔沁提出来的,可等到皇上去查的时候,有条件合适的蒙古部落都有一些心动,然后进行了行动。 还是那句话,一个女儿而已,就算没有一点作用,也舍得起,要是能为自家部落带来利益那就大赚特赚。 毕竟在蒙古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自家部落出一个皇子嫡福晋,哪怕什么都没有得到,光名声就挺唬人的,可以玩狐假虎威那一套。 大家都不傻。 于是乎,皇上看见的就是蒙古诸多部落,都积极的向皇太后「推销」自己家的格格,连科尔沁一向的老对手阿霸垓也参与了进去。 第269章 理所当然 阿霸垓,也就是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端顺妃的娘家,这个部落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势力上都半点不弱于科尔沁,甚至于更强。 这点从当初蒙古帝国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娶了阿霸垓格格为正妻,而科尔沁连一个小妾位置都没有捞到,以及清初三代帝王接连和阿霸垓联姻,就可以看得出来。 既然连阿霸垓都参与了进来,那科尔沁不怕白白便宜了别人吗? 科尔沁当然不傻。 事情到了这一步,如果皇上真要指婚,那么必然是不能漏掉科尔沁的。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皇上当年是孝庄文皇后扶上龙椅的。 只要皇上没有和科尔沁撕破脸,那要给蒙古部落发福利,怎么都不可能绕过科尔沁。 当然科尔沁也不是傻子,知道皇上不愿意科尔沁坐大,所以也没想过包圆了三胞胎的嫡福晋之位,只要出一个,他们就满足了,毕竟独吞的事情太招人恨了。 既然没想过包圆,科尔沁就将消息放了出去,而是想要利用有这方面野心的蒙古其他部落一起向皇上施压,「逼迫」皇上同意这事。 然后作为孝庄文皇后的娘家,当今皇太后的娘家,科尔沁怎么都不可能落下,即便是皇上执意不肯让科尔沁出一位皇子嫡福晋,但后面也肯定会给予一定补偿下嫁公主或是郡主,反正怎么样科尔沁都是稳赚不赔。 其他蒙古部落的人也不傻,自然也有人看明白了科尔沁的意图。 只是有些时候知道对方是明谋,但只要对自己有利,那自然还是有人会心甘情愿的中计。 满蒙联姻是旧例,「北不断亲」是大清的国策。 而且这事也不是蒙古部落故意找茬,或者是为难皇上,或者是异想天开,而是现在的国情就是如此。 大清几代帝王的后宫有蒙古出身的嫔妃,宗室子弟也是接连迎娶蒙古格格,凭什么现任皇子就是例外,不娶蒙古格格做嫡福晋? 要让皇太子的嫡福晋是蒙古出身,蒙古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皇上绝对不会同意,所以当时连科尔沁都没闹。 可问题是这一次的对象是三胞胎,没有皇位继承权的三胞胎,那就不一样了。 皇上不例外,宗室不例外,凭什么皇子能例外! 这些人又不知道上辈子的事情,单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蒙古出皇子嫡福晋完全是门当户对,并且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且选择三胞胎,在蒙古这边看来,已经是他们退让一步的结果了,皇上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正是因为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所以但凡有年纪合适身份合适女儿的蒙古部落,都起哄起来,并且开始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网为自己家女儿敲边边鼓。 虽然不是每个蒙古部落都如阿霸垓那样,可以直接同样让住在皇宫里的端顺妃出面,直接去宁寿宫找皇太后,或者是邀请懿妃「聊天」,可哪个蒙古部落在京城没自己的关系网啦! 毕竟这个时候敢出头起哄的蒙古部落,都是有势力的,不是迎娶过爱新觉罗家的格格,就是嫁过女儿给爱新觉罗家,都能找到合适的人递话给皇太后、皇上和懿妃。 永和宫。 刚刚送走端顺妃,云果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头。 事情的发展真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明明上辈子没这一出呀! 蒙古格格虽然也有嫁到京城的,可都是嫁入了宗室。上辈子只有十福晋是例外,可那也是皇上北巡的时候直接在塞外和阿霸垓亲王定下来的,根本就没有通过大选。 毕竟大清的大选,对于蒙古部落的约束力其实并不强,只有蒙古八旗里贝子一下的格格必须要参加大选。 不过云果也很快想通了,毕竟上辈子后宫可没宣妃,这辈子有宣妃在,在不少人眼里皇上也是有意亲近蒙古的,不像先帝那样各种不一样亲近蒙古。 有道是得寸进尺,可不就助涨了某些人的野心。 “去阿哥所传话,让小八他们有空来本宫这里。”云果对着一旁的奴才吩咐道。 事情已经闹到了,宗室那些老福晋都一个两个接连递牌子进宫指名拜见皇太后和自己,端顺妃也出了佛堂直接跑到永和宫来堵自己的程度。 恐怕三胞胎的嫡福晋真的是蒙古格格了。 如同她当年对胤�T的担心,三胞胎这里,云果也得先为其做好心理准备才行。 不是说蒙古格格不好,而是现在大清的舆论环境就是满人最尊贵。 而且如果皇上真指了,那么蒙古在出了三位皇子嫡福晋后,其他皇子的嫡福晋,皇上肯定不会再指蒙古格格。 那么三胞胎就成了特殊。 这种特殊,端看当事人怎么想,有些人觉得是荣耀,也有些人觉得是父母不看重自己,然后内心扭曲起来。 皇宫里那是有半点新闻都能瞬间传遍整个皇宫内外,更何况是如此大的动静,三胞胎自然是早就听到了风声。 事关自己的终身大事,三胞胎在接到云果的口信后,当天傍晚就来了永和宫。胤�T对此也心知肚明,借口有事,没有跟着一起来。 “额捏,你找我们来,是为了儿子娶妻的事情吗?”胤福半点没有害臊,大大咧咧的问道。 云果笑着让三胞胎坐下,然后才开口道:“没错。” 顿了顿又说道:“最近一段时间,恐怕你们也听说了不少消息。” 三胞胎点头,然后胤禄说道:“额捏,其实皇玛嬷之前对我们暗示过这事。” 对此云果不奇怪,只是看着他们问道:“你们的意思了?不要想太多,也不要顾虑太多,万事有我和皇上了,你们只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是?” 随后不等三胞胎开口,云果又说道:“你们要好好想清楚,如果真娶了蒙古格格,那么很大可能你们兄弟之间,只有你们的嫡福晋是蒙古出身。” 三胞胎对视一眼,胤禄洒脱一笑“额捏,我们并不在意这些,只要她们能好好孝顺长辈,能管好内务就是。” 第270章 大选指婚 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像三胞胎这样的皇子,一般情况下连女方面都见不到一面,哪有什么两情相悦。 都是扯淡…… 除了皇太子之外,皇子一般都是在指婚后才会正式上朝议政,而在上朝议政之前皇子可是出不了宫的,就算能也多半是跟在皇上身边。 而宫外的那些格格,最多最多就是跟着额捏一起入宫拜见皇太后、皇后等人,可这种事情都是会提前通知内务府通知皇宫各处,以免底下的奴才冲撞贵人,闹出笑话来。 好吧,就算是运气好真遇上了,就算满族男女大防没汉人那么严格,可在长辈的眼皮子底下又能做什么动作了? 自然心有所属之类的,那就是扯淡。 如果真有…… 八成收到的,不是指婚的圣旨,而是要你命的毒药。 另外别看皇上重嫡轻庶,讲究长幼有序。但因为孝庄文皇后的教育,以及孝献皇后的事情,实际上皇上对底下皇子的教育,可从没有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而是后院要百花齐放雨露均沾。 别看大阿哥胤�A一直只让大福晋怀孕生子,可事实上他也睡小妾,只是不让小妾怀孕而已。 同样的,五阿哥胤�v再怎么宠爱格格纳喇氏,也不会为了她守身如玉不去睡其他女人,更不会为了她和嫡福晋起冲突。 不单单是三胞胎,而是这个时代对于嫡妻的要求,就只有一个字――贤! 至于能不能生儿子,自己会不会喜欢,那都是次要的。 因为这个时代,对于权贵之家来说讲究的就是――贤妻美妾。 嫡福晋娶进来,自己不喜欢,那也没什么。这天底下一半都是女人,总能找到一个自己看得顺眼喜欢的。 如五阿哥胤�v后院的情况,就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有势有钱的男人后院的写照。 因此三胞胎对于自己的嫡福晋从来没有过多少幻想和要求,喜欢了多宠些,不喜欢了敬着就是。 这年头,又有谁能阻止一个皇子找小妾? 既是如此,那只要各方面条件能担得起皇子嫡福晋的位子,满人格格和蒙古格格又有什么区别了? 三胞胎的蒙语极好,也不存在交流障碍问题。而且三胞胎从小生活在宁寿宫,在宁寿宫接触的人里也以蒙古人居多,也没觉得蒙古人有什么不好的,不都是一张嘴两只眼一个鼻子,都是人嘛。 有了以上想法,三胞胎对于自己的嫡福晋旗籍如何,的确不怎么在意,只要各方面合适就行。 至于未来帮助兄长夺嫡需要助力什么的。 先别说,三胞胎帮助兄长夺嫡的想法还没捅破那层皮,彻底明了。 就算是想明白了,三胞胎如今可还是朝气蓬勃,自信满满,意气风发。 哪会那么怂,一开始就想着靠妻族。 毕竟靠妻族的人,虽然不寒碜,可总会被人看低几分。 作为一个被娇宠长大的皇子,自有一股傲气,又没挨过社会毒打,自然觉得嫡福晋只要自身条件合格,其背景家世都无所谓。 云果见三人面上表情不像是强颜欢笑,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缓缓开口道:“这事也不一定,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胤禧闻言说道:“额捏和汗阿玛做主便是,儿子相信额捏的眼光。” 嫁进皇宫一年多的六福晋,在外人眼里就是一个标准的皇家儿媳妇的样子,没有像五福晋那样闹出什么笑话来,能管理好后院内务,平时对六阿哥胤�T嘘寒问暖,孝顺皇太后和懿妃,对三胞胎也多有关怀,除了还没爆出喜讯外,一切都符合贤妻的标准。 至少在三胞胎眼里,六福晋这个嫂子,就很符合他们对嫡福晋的要求。 三胞胎表了心意,云果就明白他们的意思了,但最后结果如何,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至于皇上是什么意思,老实说这一次云果还真没有半点把握,实在是连个参考都没有。 上辈子胤俄的例子是不算的,因为皇上的意思除了拉拢阿霸垓外,另外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压制胤俄。 谁让他母族是钮祜禄氏了,在度过了早年危机后终其康熙一朝,皇上都在不竭余力的消弱钮祜禄氏一族的势力,自然他会压制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所生的胤俄。不单单是为了皇太子,更是为了自己。 可这辈子,自己母子还没到被皇上忌惮的程度。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云果能左右的了,左右她对三胞胎嫡福晋的要求不高,三胞胎自己也没啥要求,既是如此就安心等着皇上的赐婚圣旨得了,反正皇上不可能不给三胞胎指婚。 既是如此,还不如盯着大选了,免得让人破坏自己的计划。 随后在皇太后又一次暗示云果的时候,云果直接把话给挑明白了,这事她不反对,三胞胎也不介意,可这事她可做不了主,得皇上做主才行。 对此皇太后也没办法,云果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她是不反对,可也不会主动促成这事,因为谁也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她不会冒着和皇上对着干的风险,促成这事。 事后,云果主动将消息放了出去,然后求见皇上的蒙古亲王郡王就更多了。 事情闹的这么大,京城虽说不是人人都知,可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为此,以皇太子索额图为首的皇太子一党,和以大阿哥胤�A纳兰明珠为首的大千岁党,还有某些暗地里有野心的人,都对此格外关注。 这事呀,这些人就算有心破坏,也不好下手。 因为有资格成为皇子嫡福晋的蒙古格格,必然是亲王、郡王之女,而这些蒙古格格按照大清选秀的规定,是不需要参加选秀的。 不参加大选,也就意味着下手的机会很小。 至于弄掉三胞胎,要是能,早就事成了,哪会等到现在。 所以呀,这些人也非常苦恼,三胞胎娶蒙古格格,他们不乐意,三胞胎娶满洲大臣之女,他们还是不高兴。 可在不高兴在不乐意,事情还是会发生,殿选后第二天皇上下了赐婚的圣旨。 对于这事,皇上是有些头疼的,虽然托孝昭皇后的福,他对蒙古的忌惮少了一些,可在三观思想形成时期留下来的心理阴影,岂是那么好去掉的。 从本心上讲,他是极为不乐意自己儿子娶蒙古格格,可早在刚刚登基的时候,皇上就知道,这世间很多事情都不以他的意志进行。 而且从舆论上说,人家蒙古诸部落的要求也不太过分。 爱新觉罗家和蒙古联姻,几代人都是如此,凭什么到了你儿子这样要玩例外?又不是你儿子只有一个。 不过皇上这人在关键时候一向果决,很快就在心里决定了这事。 事情决定后,皇上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是不会轻易修改的。 这个时候殿选还没开始,皇上还有心情看各方的小动作,看各方的反应。 看着这些人像是跳梁小丑一般,上蹿下跳,诡异的皇上心情竟然还不错起来――这不是证明自家强盛嘛。 要是大清衰弱,鬼才会和你结亲。 抱着这样不错的心情,皇上在殿选的时候,点了好几位美人入宫,其中就有云果重点关注的瓜尔佳氏和高氏。 听见小林子回来禀告入选的人选,云果心里松了一口气,等内务府的人过来和她商量新嫔妃入宫居住的宫殿的时候,云果就将瓜尔佳氏安排到了承乾宫,把高氏安排进了延禧宫。 这种小事,宣妃一般都不会和云果作对,反正她的宫殿又不进新人,自然无所谓。 另外钟粹宫、长春宫和永寿宫也进了新人,皇上这次一共指了五人入宫。 因为前面三胞胎嫡福晋的事情,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盯着瞧最后结果,倒是没几个人在意新入宫的嫔妃,好坏与否,得宠与否,都得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得出来。 刚刚入宫的瓜尔佳氏,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重视,除了因为她阿玛官职不高外,还因为她是满洲镶红旗,和太子妃两白旗没有什么关系,和信勇公费英东那一支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恰好同姓而已。 众所周知,瓜尔佳氏显赫的就是苏完这一支,其他的都是小门小户,就算瓜尔佳氏长得漂亮,可现在后宫嫔妃哪个不漂亮,自然没几个人会对她特别重视。 除了云果外,谁也不知道瓜尔佳氏竟然会是一条大鱼。 不过嘛,安排完新入宫嫔妃的宫殿后,云果也没有将精力放在这些人身上,她现在可都还没有得到皇上的准确答复,到底会给三胞胎指哪位格格做嫡福晋,现在云果的心都是悬着的。 当然云果心里是隐约有个猜测的,三胞胎八成会指蒙古格格,如果真是那样这一次大选同样年纪到了的十二阿哥胤�i的嫡福晋八成就是董鄂氏了。 事实证明云果的猜测是对的。 殿选第二天,皇上就下了圣旨。 蒙古宾图郡王宜什班第之女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指给八阿哥胤禄为嫡福晋。 蒙古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指给九阿哥胤禧为嫡福晋。 蒙古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苍津之姐翁牛特博尔济吉特氏指给十阿哥胤福为嫡福晋。 满洲正红旗都统七十之女董鄂氏指给十二阿哥胤�i为嫡福晋。 三胞胎的嫡福晋都是蒙古出身,都是郡王之女,很公平。 但不少人却从这个指婚里,看出不少名堂来。 除了看明白皇上对皇太后还是有几分尊重外,更多的还是佟家依然备受皇上重视,连个养子的嫡福晋都能如此好。 第271章 双喜临门 皇上对佟家的确不一般,但要说他连十二阿哥都因此格外看重,那就有些冤枉皇上,以及高看佟家和十二阿哥啦。 十二阿哥胤�i在皇上心里的地位恐怕连三胞胎都比不上,但比起真小透明十三阿哥胤祥来说,十二阿哥胤�i的地位又高了不少。 为什么会给十二阿哥指董鄂氏为嫡福晋? 其实这事不是十二阿哥的原因,而是董鄂氏的身份家庭背景,就注定了皇上不能让董鄂氏下嫁宗室或者是八旗大族之家,所以只能让自己的儿子娶了董鄂氏,当然这是建立在皇上有和董鄂氏年纪合适的儿子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皇上恐怕是宁愿自己老牛吃嫩草纳了董鄂氏入宫,也不会让她花落别家。 原本皇上是准备将自己心腹的女儿董鄂氏、富察氏指给三胞胎的,可没想到蒙古来了这么一出,只能改变计划。 将家世更好的董鄂氏指给了十二阿哥,而现阶段家世稍逊一筹的富察氏指了宗室自己的一位心腹贝勒。 这个指婚,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三胞胎满意,毕竟说起来众皇子嫡福晋里,只有自己的嫡福晋是郡王之女,家世连太子妃都比不过,脸面过得去就成。 十二阿哥胤�i也满意,虽说他有一个佟贵妃养子的名头,但玉牒可没改,他实际上只是包衣宫女所出的阿哥。 他出生后,皇上一心忙着征讨噶尔丹的事情,没那么多闲情心。 加上德嫔小佟氏和皇上的感情不如佟贵妃,十二阿哥胤�i虽然同样身为佟贵妃的养子,可没有上辈子雍正被皇上亲手教养的待遇。 能被指这么一个家世雄厚的嫡福晋,十二阿哥胤�i有什么不满意的? 至于嫡福晋家世太好,会不会因此不敬自己额捏的事情,先不说有前面五福晋郭络罗氏的例子在后,傻子才会照着做。 就说现在的五福晋郭络罗氏,那也是不少人心里交口称赞的「贤妻」。 于十二阿哥胤�i这种皇子来说,和嫡福晋感情有没有无所谓,只要脸面过得去,嫡福晋贤惠就行。 被指婚的另外一边,董鄂氏当然也满意,当皇上嫡福晋有什么不满意的。 蒙古部落自然也满意,虽然不是人人有份,可只要皇上表明依然联姻蒙古的态度,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一个大胜利。 他们就怕皇上扫平了三藩、收复了琉球、砍死了噶尔丹后,就开始琢磨如果平蒙古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前面的噶尔丹那样嚣张那样有野心,也有蒙古某些部落养贼自重的原因在,只是没操作好结果翻了车,砸了自己的脚。 皇太后也非常满意,科尔沁出了位皇子嫡福晋,能有乡音时时刻刻陪伴在她身边,皇太后怎么能不高兴了? 三胞胎都娶科尔沁格格的事情,皇太后做梦也没想过,能出一位,皇太后就满足了。 在上面各方都皆大欢喜的情况下,这一次大选的重头戏落下帷幕,后续的指人的口谕,那就是毛毛雨了,除了当事人外,没几人会怎么关注。 嗯,说的就是阿哥所。 五福晋在大选的第二天就领回去了两个颜色颇为不错的格格,其目的,不言而喻,所有人都知道,包括五阿哥胤�v。 当然五福晋这里是特例,但皇太子、大阿哥、三阿哥的后院也都进了人,这让六福晋哈达那拉氏的神经紧绷着,她嫁给六阿哥也有段时日了,肚子迟迟没有喜讯,后院的侍妾也没个消息,六福晋心里的压力也不小,就怕皇上和懿妃因此指人进来。 一直等到最后,六福晋都没有接到懿妃让她去领人的话,这让六福晋在心里松了一口气,汗阿玛和额捏没指人进来,那就意味着她还有时间生下嫡长子来,心里的紧迫感着实小了不少。 这一直紧绷着的气松开了,六福晋突然就眼前发黑,然后觉得天旋地转,人都站不稳,直接一屁股坐在了炕上,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身边伺候的人觉得六福晋脸色有些苍白,看上去像是生病了一般,唬得他们连忙去请太医。 太医来了,一把脉,却是一件好事,六福晋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这种消息瞒不了人,没过多久整个皇宫都知道了。 云果接到消息后,自然是大喜过望,连忙打开了自己的私库,挑选了不少好东西,让蒋嬷嬷给六福晋送去。 “主子,如今六福晋有了身孕,您也可以放心了。”素荷奉上一杯茶笑着说道。 云果却摇头“虽是双喜临门,可就怕别人眼酸,老六媳妇这一胎没生下来之前,本宫哪能安心。” 素荷是觉禅氏一族的人,比旁的奴才来,在云果面前自然多了几分随意,闻言笑道:“主子,照您这么说,您呀,怕是要操心到曾孙子娶妻生子。” 闻言云果也不恼,只是淡淡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本宫就是操心的命。” 这或许就是上辈子留下来的后遗症,上辈子她的确没有怎么操心胤�T的后院,可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重来一次,她又怎么可能不盯着胤�T的后院不为其操心了? 说着,云果看向了素荷“你年纪也差不多到了,这些年来也辛苦你了,本宫也不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你和素兰等人都说说,若是有意出宫,本宫愿意成全你们。若是无意出宫,愿意留着永和宫,本宫也不会赶你们走。” 最近几年也没什么大的风波,云果倒也不怕身边的宫女放了出去,会被人钻空子。 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留着皇宫,这种事情还得看自己的意思,强求可没有什么好结果,只会积怨。 “奴才谢主子恩典。”素荷连忙跪下谢恩。 “好生下去仔细想想,这是你们一辈子的事,本宫希望你们未来都过得好。”云果说道。 她其实是希望素荷出宫的,虽然素荷对自己忠心耿耿,可素荷忠心的是觉禅氏一族,而非她这个主子,用起来还是不如小林子顺手安心。 第272章 引起哗然 素荷最后还是选择了出宫。 毕竟主子都开口了,做奴才的自然得识趣一些,这样才能有一个好下场。 云果禀明了皇上后,借此机会将宫中不少年纪到的宫女都放了出去,其中不乏某些人的钉子眼线。 至于有没有人在暗地里骂她,云果才懒得管了,只要她一直是懿妃,那么其他人有再多的妒恨也只能咽在肚子里。 如果有一天她从懿妃的位置上跌下来,那无论她以前如何,这皇宫里都会有人迫不及待的踩上几脚。 这世道,终究雪中送炭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人多,尤其是在皇宫。 更何况,云果最近挺忙的,忙着照看怀孕的六福晋,忙着三个儿子的婚事,还有四公主五公主的婚事,哪有那么多时间理会别人。 而且,等翻了年,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等着云果――诸皇子封爵。 未来能不能有资本争夺皇位,全看着一次封爵结果。 封爵了,不但能出宫建府招揽人才,还有皇家给的各种资源、人手、财务补贴,说是一口气能吃成一个胖子也不为过。 当然那些东西,只能保证你吃穿不愁,可想要夺嫡,就要另外的收入来源。 不过这事云果并不打算插手,她只准备在一旁看着,看胤�T要如何行事,之前她已经提点过胤�T一次了,如果他行事依然急躁稚嫩沉不住气,那为了未来云果恐怕就得另外想想办法,提前准备一条后路。 云果自然是会全力支持自己儿子的,但这并不妨碍她给自己准备一条后路。 事实上皇上也没让众人等多久,大选后,皇上一边处理消灭噶尔丹后给众人封赏的事情,一边就在准备加封众皇子的事。 平三藩、收琉球、灭噶尔丹,大清的皇权如今在皇上手里算是又到达了另一个顶峰,皇上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给宗室那些倚老卖老占着茅坑给自己添堵的权王找麻烦。 一方面是给自己儿子分红利进一步的巩固自己的皇权,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报小时候这些宗室对鳌拜等权臣欺压自己却视若无睹的仇。 皇上可是很小心眼的,有些事情他并非不知道,只是以自己的立场为主,分轻重缓急处理而已。 一如元后,一如索额图。 封爵是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东西的,而这些东西自然不可能是皇上亲自动手,而是交给下面的礼部和内务府。 这一个人知道的秘密是秘密,两个人知道的秘密那就不是秘密了。 然后就有小道消息传出,皇上吩咐准备的东西,似乎是按照和硕亲王的份例在准备。 此消息一出,便在不少人那里引起了哗然。 这其中便以索额图为首。 是的,是索额图,而非皇太子。 “太子,老臣已经让人去礼部和内务府核实过,确实是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份例在准备。”索额图满脸的焦虑担忧之色“一旦大阿哥被册封为和硕亲王,那……” “那又如何!”皇太子倒是显得十分平静,眼神都没有变“孤
相关推荐:
摄春封艳
深陷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Black Hole
高门美人
靴奴天堂
壮汉夫郎太宠我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在爱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