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嘉五年,周卫王朝接连暴毙三任皇帝,从知命老者到总角小儿,皆死于朝堂世家博弈乱政,史称“康嘉之乱”。 同年,边境再次爆发战乱,辽国大举入侵。因周王接连暴毙,宗亲血脉已所剩无几。各大世家不得不达成协议,为维持岌岌可危的王朝,暂时进入了休战期。 最终,身为皇室旁系远亲的周道隐被朝臣选中,成为新一任被架空政权的傀儡皇帝,封号“向明”,年号“熹微”。 被赶鸭子上架的周道隐先前不过是个卖画为生的文弱书生,无心官场科举,寄情山水之间,在各大世家看来,这是再好不过的傀儡人选。 不然向明帝意为天光破晓,年号为何选择了带有轻视意味的“熹微”? “……居然回到了这一年。”游云散仙叹了口气。 实际上,周道隐的龙椅也没能坐太久,大概熹微次年,这位末代皇帝便随同周国一同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 比起上一位登基三个月便被毒死的傀儡皇帝而言,周道隐居然算得上长命。 不过,世家选择周道隐为皇也不是因为迂腐非要遵循正统皇室血脉,而是为了万一有朝一日辽夷攻破京城,他们可以甩出一个替死鬼和挡箭牌。 说来也有些好笑,周卫当然也是兴盛过的,但到得末期,内忧外患,高层腐败,能熬那么久纯粹是因为…… 游云散仙走向皇宫的脚步突然一顿,觉得哪里不对。 周卫王朝已至日落西山,但番邦辽夷却兵强马壮,昔年入侵中原一是因为野心,二则是因为天灾逼得人活不下去。 这种情况下,辽夷边境的战事根本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的关乎生存与种族延续的背水一战。 朝廷中的那些权贵世家皆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如果不是的确看不见称帝的希望了,又怎会休战共同服侍新主? 就这样险峻万分的局势,周卫王朝到底是怎么熬过第一年,撑到熹微次年才灭亡的? 要知道,周卫王朝虽有粮草,兵马却要逊色于辽夷,官僚又无能腐败,在天灾年间,这简直是活脱脱地告诉外族“我是大肥羊快来宰我”。 别说撑上两年了,草原群狼对上中原那群只会之乎者也的世家书呆,恐怕第一个冬天,周卫边关就挡不住辽夷骑兵的铁蹄。 除非天降雄主,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多奇迹?游云散仙摇摇头,正想进入皇宫,却忽而听见“咚”的一声鼓响。 那鼓声并不尖锐,沉闷厚重,宛若山峦。 即便它的出现实在突兀,但也不会让人心里难受,反而心口重重一跳,让人有了“某种事到了”的奇妙预感。 “咚”、“咚”、“咚”,随即,又是连续六声鼓响,总共七声。每敲一下,那厚重的鼓声就在昭阳城的上空激荡。 “发生了什么?”游云散仙好奇,忍不住回头张望,却见青石台街道缝隙间的沙粒不停地跳动,似乎有万千兵马自城门而来。 “砰”的一声巨响,游云散仙被这声音震得眉头一跳,抬头一看,却见原本门窗紧闭的平民街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门窗。 平民百姓从屋舍中蜂拥而出,不约而同地望着城门的方向。 “鼓鸣七声,徒水将至!”一个好似打更的走夫于长街的尽头走来,大声吆喝。 “徒水军到了,安将军到了!” 于是,那一张张原本麻木沧桑的面孔突然间变得鲜活了起来,他们面目舒展,喜上眉梢,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当场流出了泪来。 身穿粗布麻服的女子抱着神情懵懂的孩童失声痛哭,老人情不自禁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嘴里低声念叨着什么,朝着天空拜了又拜。 游云散仙飞至空中,当地平线的尽头出现飘扬的蓝色旗帜,看着那白边浪纹、水滴为徽的白水旗,游云散仙瞳孔骤缩,终于想起了这段残酷而又悲戚的往事。 “白水旗,是白水旗啊!”站在城墙上的将士们看着远方奔腾而来的军队,却没有想过阻拦,反而与百姓一般露出了狂喜之色,“快——!开城门——!” 游云散仙闭了闭眼,长叹了一口气。 熹微元年,徒水安家攻入京城,所经之处无人阻拦,守备军队大开城门,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原因无他,只因徒水安家时隔六十年终于迎回了自己曾经远去世外的少主,在城门被蛮夷所破,安家全族被屠,年迈的南安王妃宁死不降、悬梁自尽之日。 回到安家的安家少主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只身一人迎战二十万大军,不惜自毁仙途,终保得徒水免受其他被侵占的国土一般被劫掠屠城的宿命。 自那之后,安家少主成为了安家家主,正式成为了南安王,南征北战,收服了周卫大半的国土。 如今天下大旱,田间颗粒无收,人间似乎陷入了量劫,南地大瘟,北地霜寒,但白水旗所过之处,百姓们就能有一条活路。 在徒水军抵达京城之前,朝廷百官曾经假借周王之手给南安王发布了数道勤王令,但最终都遭到了南安王的拒绝,其言“家国未复,无以得见天颜”。 这一番话暂时安抚了朝堂百官,再则各地战火四起,徒水军游走于神州大陆之上,奔波不息,一刻不停,所有人都看在眼底。 周卫世家自诩名门,自重身份,想着自己不曾得罪过徒水之主,昏庸无能也是皇帝之过,还矜持地商量着若南安王能收复失地,也并非不能分她一杯羹。 而如今,南安王依约而至,却与他们想象中的“忠臣俯首、君王相扶”大为不同。 游云散仙站在城墙上俯瞰下首,只见身披银甲、墨发高束的少女面容冰冷,面对着缓缓开启的京都城门,眼中似有幽光暗生。 她身后,仅仅五年便从七千扩大到十万的徒水大军皆身穿白色麻服,黑甲加身,如报丧的死神,或是游荡于世的鬼魂。 战场多用长兵,少女却没有持枪矛或者刀斧,她背上只有一柄剑,一柄锈迹斑斑、还在滴血的剑。 南安王的确来了。 带着她的十万兵马与一柄杀人无数的锈剑。 兵临城下。 第333章 天道眷顾者 长阶染血, 尸骨如山。这场屠杀持续了一整个夜晚,天光破晓之时,一身银甲的少女正微微仰头, 沐浴在澄澈的天光之中。 高居上座的少年皇帝看着眼前残酷的一幕, 眼中却掠过一抹惊艳之色。 少女面色冰白如雪, 清晨的朝阳为她过于冷冽的容色镀上了一层柔暖的金边。 她如同开在向阳时分的花,脚下遍地残骸, 鲜血却无损她半分的美丽,反而因为这满地的艳色, 为冰雪般的少女增添了几分活人该有的温度。 生的灿烂与死的酷烈同时汇聚在一人的身边,看见她,就仿佛看见长夜与白昼交汇时天边那抹稀薄的辉光。 当她踏着满地尸骨朝少年皇帝走来之时, 天光与她一同前行, 就仿佛她是黎明的化身一般。 “……要是手头有纸笔, 我就能把这一幕画下来了。”少年皇帝一手托腮, 遗憾地叹息道,“但他们连纸笔都不给我碰。” 因为害怕傀儡皇帝对外传递消息或者暗中培养势力, 便打着“不能让陛下不务正业”的缘由,剥夺了皇帝触碰文房四宝的权利。 “你杀了这么多人,以后还怎么当皇帝呢?”周道隐坐直了身体, 仰头看着已经走到龙椅旁的她,“那群整天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会对你口诛笔伐,他们持笔如刀, 能把你塑造成残暴不仁的吃人恶鬼。你继位不正, 给他们递了把柄,文人写几段故事便能让百姓惧你如虎,令你在神州大陆上举步维艰。” “不必。”站着的少女垂眸看着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慢吞吞地用布带将滴血的锈剑缠起,背至身后,“我无意九五之尊之位。” 周道隐听见这话只觉得有些意外,他新奇道:“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打算变成第二个‘他’吗?” 少年皇帝指着地上尸骨未寒的内阁首辅,心想,如果是眼前的少女,那哪怕依旧是傀儡皇帝,这片江山大概也会比以前更好。 “不。”然而,少女再一次否定了他,“我说了,我只是来清君侧。” 少女话音刚落,随同她一起前来的两位武官便深深地垂下了头颅,面上似有不甘,周道隐余光瞥见,忍不住摇头失笑。 “但你手底下的人不这么想。”周道隐看着她,也敛去了傀儡皇帝该有的轻佻之色,认真而又诚恳地道,“即便被困深宫,不得外出,但我对徒水的名号也略有耳闻。南安王治下的徒水军有活人之术,如今天下大旱,徒水却赐予百姓能够在旱地上存活下来的优质良种,还愿意将种植之法倾囊相授。” 少年皇帝掰着手指,一一细数南安王与徒水军的功绩:分田于民,驱除鞑靼,救百姓于水火,匡正天下法度。可以说,没有徒水军,周卫早该灭亡了。 “周卫施行分封制,徒水打下来的城市最终都施行了徒水的律法,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恢复了秩序,人人都说将军治国有道,不是吗?” 周道隐看着少女平静无波的面容,眼角的余光扫向她身后将士们与有荣焉的鲜活面孔:“将军即便无意于此,但也要为追随您的人做打算,不是吗?” 周道隐这话明显戳中了将士们的小心思,但不知为何,他们却纷纷露出愤慨之色,不顾周道隐帝皇的身份,瞪着他,却又不敢出声。 游云散仙看着眼前这一幕,在心中暗暗赞道,不知道南安王是如何治下的,但如此令行禁止、军纪严明的队伍,背后一定有严苛公正的制度。 “前程自己挣。”听着少年皇帝煽动人心的话语,南安王却依旧神色淡漠,无动于衷,“我连自己都渡不了,救不了所有人。” 周道隐微微一怔,他这才想起,眼前的南安王本来已经是超脱轮回之苦的世外之人,是因为看不过这人间的苦难,才自毁仙途,重新回到凡尘。 如此,周道隐倒是明白,为何那些将士刚才会露出那样愤怒的神色。南安王一定备受他们的爱戴,而他们也知道,自己身为凡人的功利心完全是在拖累她。 她本可以离世而去,衣袂不染纤尘。凡尘苦难无尽,但又与青云之上的人有何关系呢? 皇位虽然很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当皇帝的。 周道隐一手托腮,呆愣了许久,好一会儿,他才缓缓抬头道:“那你想要做什么呢?” 南安王沉默,摇了摇头。或许连她自己都对前路感到了茫然,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这大概是从古至今最古怪的一对君臣。 君弱臣强,本是大患,但皇帝不想当皇帝,臣子不想谋权利,貌合神离的一对君臣,却又被天下捆缚在高位之上,寸步难移。 游云散仙静默地看着,他是周道隐,却又不是周道隐。但亲眼看到曾经的一切,他的内心并不是毫无触动的。 “南安王就是气运之子?”游云散仙没费多大功夫便得出了这个结论,他相信剑尊阁下不会大费周章让他去挖掘无关要紧的往事。 “剑尊阁下希望我们做什么?”这是游云散仙唯一想不明白的事。 都说枉死的灵魂需要超度,棺材旁边总要有人哭,气运之子遭受了本不该遭遇的悲苦,剑尊是否希望有人能为她平息怨怒? 游云散仙看着南安王把持京都朝政,处理天下琐事,她到底是修士之身,哪怕伏案劳形数日,面上依旧不见疲惫之色。 追随她的人里汇聚了天下各地的奇人异士,其中不乏有真才实学、德智兼备的文人大儒,他们受南安王的邀请,开始给向明帝授课。 也是直到这一步,周道隐才意识到南安王是真的没想过要称帝,也不打算放弃自己。她大概是打着整合好天下,再一起把包袱丢给自己的算计。 看出这一点的向明帝从御书房中冲了出来,不顾卫兵的阻拦撞开了偏殿的书房——为了尽“臣子本分”,南安王没有占据主殿,而是暂居于偏僻的下人隔间。 南安王不是皇帝的妃子,为了避嫌从不踏入后宫,所以一直居住在前殿。但前殿毕竟不是用来寝居的地方,自然没有富丽堂皇的寝室。 那隔间是用来给伺候皇帝的宫女太监稍作歇息或者守夜的地方,光照不好,又潮湿阴冷,怎么想都不该是南安王这种人该待的地方。 没错,不该是南安王这种人该待的地方。 “我第一眼见她,便知何为‘云上人’。”终于能触碰笔墨纸砚的周道隐在自己的画上题字,他捂着自己的心口,不知如何形容那种触动。 明明周道隐才是九五之尊,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但在看见南安王时,他依旧会生出几分自惭形秽的情怯。 周道隐不擅经国治世,唯有一手丹青,画皮画骨,已有入道之相。 那一年,周道隐依旧居于深宫,大儒讲的为君之道他听不进去,唯一的喜好便是画画,画山画景,花了上百幅南安王挥斥八极、伏案劳形。 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周卫的根子已经烂了,在百姓的心中,这个皇朝早已腐朽,无药可救。”周道隐不知道南安王为何还不死心。 “即便你力挽狂澜,百姓期盼的也是你能即位,而不是我。”周道隐劝她,“你知道吗?百姓们现在不是期盼你能即位,而是怕,怕你不肯即位。” 忠君爱国本是一种人人吹捧的良好品性,但现在,哪怕是最迂腐古板的文人也说不出让南安王继续忠君爱国的言论,谁都怕自己一时妄语,最终成为千古罪人。 神州大陆似乎病了,疾疫、干旱、地龙翻滚、山崩海啸等灾难接连而至,莫说平民百姓,就连一些乡绅富豪都没有了活路,险些在乱世中饿死。 虽然那些文人儒士都把自身操守看得比生死还要重要,但是眼下饭都吃不饱,江山根本就是一处倾注了血泪的坟场,谁还有心情内讧呢? 周卫气数已尽,南安王是岭南诸侯的嫡系血脉,由她来执掌天下,名正言顺,从望所归矣。 “周卫如今内忧外患,而内乱的起因,是诸侯势大,世家干政。”南安王从不找借口敷衍向明帝,一旦向明帝询问,她就会将朝政掰碎了,一一说给他听。 “我当然可以继位执掌天下大权,但陛下莫要忘了,我也是诸侯,我也是世家。”南安王剖析起局势,神情冷漠,看上去更像是庙里的神佛。 “我登上帝位,哪怕不依靠杀人这等铁血手腕,也依旧代表着皇权与世家的争斗由世家胜出,这便等同于告诉天下豪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虽然那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京都世家被南安王杀得十不存一,但她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这样一来,徒水军所为便是忠君之举,而不是谋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难道不对吗?”周道隐摇头失笑。 “很对,但时机不对。”南安王站在勘天塔的最高处,远眺这片苍凉荒芜的黄土,“争权夺利是天下大定之后才该思考的事,而现在,四极废九州裂,何以称王?” 周道隐张了张嘴,他想说明君济世可以稳定民心,有她坐镇山河也可震慑蛮夷宵小,但他想了半天,依旧没能把话说出口。 因为他知道,那些世人争权夺利的行为,在南安王看来都不重要。 南安王想要的,从来都不是皇权换代、朝堂更迭。 “都说只有衣食无忧之人才知何为‘尊严’,乱世中人,流离失所,便如那没有归途的孤鬼。” 南安王看着暗沉的天幕,语气沉沉道:“这世道不允许人们抬头挺胸,活出一个人样。我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让所有人都能挺直脊梁。 “我只是想试试看,以凡人之躯立于此世,能否渡自己航登彼岸?” “我不是高高在上、承载众生愿望的王,我和你们一样,不过是这蒙昧世道中寻求一线生机的蝼蚁罢了。 “救世人,便也是在救我自己。因为我心有不甘。 “我想要看见蝼蚁般的生命冲破这蒙昧的世道,我希望最贫苦的百姓也能相信一个道理——” “这大道仍有青天。” “仅此罢了。” 第334章 天道眷顾者 南安王是个奇人, 不仅是身为凡人的周道隐,身为方外之士的游云散仙也这么想。 她的目光总是放得那么高,那么远, 可她却将自己的位置放得那么低,那么微,就像空气中浮动的尘埃,或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南安王的确是矜傲之人,但她的傲气来源于己身, 而不是身份、地位、权势等外来的因
相关推荐:
罪大恶极_御书屋
朝朝暮暮
蛇行天下(H)
呐,老师(肉)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长夜(H)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有只按摩师
女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