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所以,这个方案最终还是被否决了。 解决人口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大宋百姓自身慢慢的生养。 这个事儿,就算再急,也不能急。 至于那些外族人,只能分散迁居,慢慢同化。 而那些俘虏,则更是只会让他们从事挖矿之类的苦力行业。 想要成为大宋人? 先挖个几十年矿再说。 将这层想法向胡铨解释了之后,胡铨倒是轻轻松了口气。 “元帅,官家和您能这样想,末将就放心了。 可是,这和您说的鼓励商贾之道,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 “还请元帅为末将解惑。” “是这样的。 咱们大宋自立国以来,便一直鼓励商业。 通过这么多年对商机的观察,邦衡有没有发现他们的一些特点。” 听到岳飞的问题之后,胡铨认真想了半天,才试探着回道: “元帅您是说,那些商贾的创造力?” 见胡铨果然抓住了重点,岳飞点了点头。 “没错。 商人的贪得无厌是最令人厌恶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逐利性,让他们始终都在琢磨怎么样才能赚得更多。 为了更多的利润,大部分都会想到官商勾结,利用特权。 但这件事情,终究只是少数人才能做到而已。 对于大部分的商贾来说,想要赚得更多,还是只能靠更多更好的商品。 而想要拿出来比同行更多更好的商品,就只能不断的去改进他们手里所用的家伙什。” 岳飞说到这里,胡铨马上接道: “元帅说的没错,正是这么回事儿。 就拿咱们大宋最典型的造船来说,自大秦之时就已经有了战船。 汉唐以来,虽然战船已经大有改进,但总的来说,基本上还是那么几种船型。 但到了咱们大宋之后,短短两百多年涌现出来的新船型,几乎超过了秦汉以来的总和。 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秦汉以来,船只都是官造,民间几乎很少有造船工坊。 但咱们大宋不同,咱们鼓励海贸,也允许民间造船。 那些海商为了在海上行驶的更快更稳,而且还能拉更多的货,他们只能不断的琢磨着造更好的船。 而他们有了新的船型之后,咱们只需要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便能造出来更好的战船。” 听完胡铨举的例子,岳飞笑着点了点头。 “没错! 其实不仅仅是造船业,各行各业其实都有这种的特点。 凡是那些商贾云集的行业,技术的革新都会更快一点儿。 而技术的革新,不仅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减少对人力的使用。 这才是咱们为什么,要鼓励士大夫们改办工坊的原因。” 岳飞说到这里,胡铨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元帅,末将终于明白了。 可是,就算商贾有好的一面,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他们见利忘义的本性啊。 总还是要做一些防范才是。” 听到胡铨这么说,岳飞笑着说道: “放心吧! 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钢铁这个基础。 而大宋的钢铁,已经全部都掌握在朝廷的手里,绝对不会允许任何的个人染指。 只要我们牢牢的掌握住这个基础,那些商贾们就算再怎么发展,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如果他们以为自己做大了,就可以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那我们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釜底抽薪。” 听到这里,胡铨稍微安心了一些,但随即他就又问道: “可是,我们也不能总用釜底抽薪这一招啊。 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些别的手段?” 听到这里,岳飞一下子笑了。 “哈哈哈,你忘了官家的皇家商行了吗? 按照官家和贵妃娘娘给的规划,皇家商行以后会涉及更多的行业。 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行业,全部都会有所涉及。” “啊?那要是这样的话,皇家商行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啊?” 听出来胡铨的担心以后,岳飞笑着说道: “邦衡兄,你就放心吧。 按照官家和娘娘的规划,皇家商行涉及民生的行业,只是为了兜底而已。” “兜底?” “对! 官家已经说过了,皇家商行不会利用特权在这些行业里面谋求特别高的地位。 但是,一定会保持在这些行业的存在。 如果那些商贾们老老实实经营,那大家就各凭实力竞争。 但是,如果有人想利用行业地位搞那些囤积居奇妨害民生的行径,皇家商行就会不计任何代价的让他们明白,什么叫皇家商行。” 岳飞说到这里,胡铨不自禁的向着皇宫的方向行了一礼。 “官家圣明啊!” 听到他这么说,岳飞微微一笑。 “官家的圣明,可不止于此哦。” “啊?” “官家说过了,将来会在适当的时候,把一部分皇家商行的股份,让给朝廷。” 岳飞这么一说,胡铨整个眼睛都冒绿光了。 “啊? 适当的时候,是啥时候啊?” 第716章 伤我大宋子民者,虽远必诛! 看到胡铨急的快要吃人一样的表情,岳飞笑着回道: “等到我们把那些商贾,完全装进笼子里的时候!” 岳飞一句话,直接把胡铨给搞懵了。 “关进笼子? 啥意思?” 说到这里,胡铨突然惊恐的看向了岳飞。 “不.....不会是要卸磨......” 看着惊得结结巴巴的胡铨,岳飞实在忍不住,噗嗤一下直接笑喷了。 “邦衡兄,你想什么呢? 本帅说的关进笼子,意思是把他们的欲望关进笼子。” “把欲望关进笼子?” “对! 将来的大宋,当官和发财只能二选一。 想经商那就好好经商,无论挣多少钱,都没有人会去动你。 但是,既然发了财,那就不要再想着让自己的子女当官儿。 同样的,既然当了官儿,那就不要再想着让自己的子女去经商。 这两条路,只能选择一个。 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听到岳飞这么说,胡铨震惊的问道: “这......这有可能实现吗?” “很难! 但再难也要去做! 如果让商人掌握权利,或者让有权的人掌握了钱,无论对朝廷还是对百姓,都会是灾难。” 岳飞认真的说完这番话之后,胡铨再次转身,向着皇宫的方向拜了三拜。 “官家圣明啊!” 拜完了之后,胡铨转头看向了岳飞。 “元帅,那我们这一次出海,是不是就要给那些随行的商贾们立立规矩?” 见胡铨这么快就猜到了自己想说的话,岳飞欣慰的点了点头。 “没错! 这正是今天要和你们说的重点。 你们这次出海,不仅仅是要为我大宋开疆拓土。 最重要的,就是要借着这一次机会,让那些商贾们明白,什么是他们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岳飞杀气腾腾的说完了之后,胡铨立刻严肃的行了军礼。 “末将遵命!” 见胡铨这么表态,孟都虽然没太听懂,但还是学着他的样子保证道: “末将明白!” ...... 第二天的朝会之上,朝会刚一开始,岳飞站了出来。 “官家,臣有事要奏!” “爱卿有何事快快奏来!” “官家,近一段时间,我大宋百姓一千余人在海外被无辜杀害。 这是被害百姓的亲属递上的一千三百六十五份请愿书,还请官家过目!” “什么? 快呈上来!” 当两个小太监把请愿书抬过去之后,刘禅便赶紧抓起一份看了起来。 刚刚看了三份,刘禅就愤怒的把请愿书拍在了桌子上。 “大胆,海外诸国简直反了天了,竟然残害我大宋百姓,朕绝不轻饶。” 说完之后,他就看向了岳飞。 “岳爱卿,你是大宋的兵马大元帅,此事你认为该怎么办?” “官家,这些百姓都是您的子民,他们残害我大宋百姓,就是冒犯天威。 臣请求立即出兵海外,为死去的百姓们报仇。” 准备出兵海外的事儿,虽然一直没放在正式场合说过,但私下里早就吹过风,大部分大臣已经心里有数。 甚至,精明一点儿的,早就已经让自家的商队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大军开拔了。 而且关于大宋百姓在海外遇害的事儿,朝廷也在有意的引导,百姓们的情绪也早就已经被点燃。 因此,当岳飞正式的上奏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大宋要正式开始对海外用兵了。 于是,大臣们立马一个个的义愤填膺的出列应道: “臣附议!” 等所有人都表态支持了之后,刘禅大手一挥。 “准奏!” “官家圣明!” 等大臣们山呼圣明之后,刘禅再次看向了岳飞。 “爱卿,你准备以谁为将出海,为我大宋子民讨回公道?” “回官家,臣建议以孟都为左将军,率十万水师自蓬莱向北进攻。 以胡铨为右将军,率十万水师自安南向南进攻。 两路大军对向而进,誓要把那些残害我大宋子民的凶徒,全部绳之以法。” “好! 孟都、胡铨何在?” 听到自己俩人被点名,孟都和胡铨俩人马上出列。 “末将在!” “岳爱卿的命令,你们二人可有听清?” “回官家,臣听清了!” “好! 你们二人三日后出兵,一定要为无辜被害的大宋子民讨回公道。 朕要让每一位大宋子民都知道,朕和大宋都是他们永远的靠山。 无论他们在天下的哪个角落,只要他们受到了伤害,朕都会为他们讨回公道。 朕更要让整个天下都知道,无论他们是谁,也无论他们距离大宋有多么遥远,只要他们伤害了朕的子民,那么,虽远必诛!” 听到虽远必诛这四个字儿,孟都和胡铨俩人激动的浑身战栗。 然后,俩人再次下拜,恭敬而认真的回道: “臣遵旨!” 等俩人应下了之后,刘禅又接着说道: “但是,你们俩也要记得,朕乃天子,整个天下都是朕的子民。 那些蛮夷之国的百姓,也是朕的子民。 要把朕的子民和那些伤害了大宋百姓的恶徒们区分开来。 对于那些恶徒当然要严惩不逮。 但是,对于那些被恶徒强行奴役的子民,要善加安置。” 刘禅的这些话,本就是双方提前套好的词儿。 因此,刘禅一说完,俩人立马就苦了脸。 “官家,臣等二人一定会严惩那些伤害我大宋百姓的恶徒弟,也一定会对您的了民善加安置。 但是,此次伤害我大宋百姓的恶徒涉及到的国家实在是太多了,臣等二人恐怕仅仅忙于军事已经力有不逮。 如果安置百姓也由臣等二人负责的话,恐怕会出现什么纰漏。 不如......” “不如什么?” “不如我们还像之前那样,臣等在前面打仗,官家您派大臣在后方负责治理,可以吗?” 胡铨这么一说,刘禅马上看向了赵鼎。 “赵爱卿,你意下如何?” 听见自己被点名了,赵鼎马上回道: “官家,上一次元帅出征之时,您派遣吏部随行,效果确实是出奇的好。 每一个地方只要战争一结束,马上就有吏部派出的官员接手,第一时间稳定民生。 因此,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甚至是死亡的百姓,相对以前来说,大大减少。 臣以为,此次出兵为百姓们讨回公道,同样可以用这个办法。 只是.......” “只是什么?” 第717章 官家不会是骗我们的吧? “只是,朝廷现在实在是缺乏人数。 而此次伤害咱们大宋百姓的国家,又达到了几十个。 朝廷目前的人才储备,只能基本稳定地方。 想要保证百姓安居乐业的话,恐怕不行啊。” 一听赵鼎这么说,刘禅怒道: “那怎么行? 那些百姓也是朕的子民。 以前朕力有不逮,无奈让他们沦落在恶徒的统治之下。 现在朕有能力把他们从恶徒的手中解救出来,岂能不让他们安居乐业?” 刘禅一怒,赵鼎赶紧说道: “官家息怒,臣也想使他们安居乐业。 但目前朝廷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人数啊。” 赵鼎这么一说,刘禅郁闷的位椅子上一靠,叹气道: “哎,这可怎么办呢? 一想到好不容易把那些百姓解救出来,却不能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朕这心里就......” 说到这里,刘禅伤心的都哭了。 一看刘禅眼泪都下来了,赵鼎赶紧出道: “官家,臣倒是有一个权宜之计,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这么一说,刚刚还在哭的刘禅马上就止住了哭声。 “哦? 快说,只要能让朕的百姓安居乐业,朕什么办法都愿意一试。” “官家,臣的建议是,既然我们目前人手不足,不如借用一下其他的力量。” “哦? 借谁的力量?” “商贾!” “商贾?” “对! 正是商贾。 臣以为,待孟都和胡铨二位将军惩治了恶徒之后,朝廷派遣官员过去,维持基本的秩序。 而那些与稳定民生相关的事情,可以借助商贾的力量来完成。 比如说与民生关系最大的粮食、衣服、生活品等物资,都可以由那些商贾们来提供。 甚至,官道的修筑、水井的挖掘等等,也可以由他们来做。” 赵鼎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满殿的大臣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们等的就是赵鼎这句话。 有了这句话,也就意味着他们家里的商行可以介入当地的战后重建。 无论是参与物资供应,还是工程建设,都能为他们带来大量的利润。 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参与进去,占据了优势地位之后,以后的商贾想要再参与进去,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换句话说,占据了有利的生态位之后,就拥有了一个源源不断的财源。 因此,赵鼎说完了之后,他们全都眼巴巴的看着刘禅,希望他赶紧应下来。 结果,刘禅听完之后却是皱起了眉头。 “爱卿说的确实有道理,有了商贾们的帮助,确实可以让我们快速的稳定地方,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可是,大家都说商人重利。 要是他们在这个关键时刻哄抬物价的话,岂不是坏了朕的大事?” 刘禅这么一说,那些早就准备好了商行,随时准备出发的大臣们,一下子就急了。 “官家您放心,商人虽然重利,但更重义。 此次跟随朝廷大军出海,不仅仅是经商,更是帮助朝廷重建地方。 官家您放心,他们绝对不会哄抬物价的。” 一个人站出来之后,其他人马上就开始附和。 “是啊是啊,官家您就放心吧,绝对不会出现您说的情况的。” 看到站出来的一堆的大臣,刘禅脸上明显的犹豫了。 看到他犹豫,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这事儿,成了。 结果,还没等他们高兴呢,刚刚还在犹豫的刘禅突然开口说道: “还是不行! 这件事情太大了,朕还是觉得不放心。” 说完了之后,他就看向了赵鼎。 “爱卿,你还是想想办法吧,朕还是觉得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商贾去办,有点儿不放心。” 他这么一说,众人顿时心里一凉。 不是说好了我们不再死盯着土地,你给政策让我们搞工坊的吗? 难道,之前是骗我们的? 就在众人愁着该怎么办之时,只见赵鼎为难的说道: “官家,臣其实也不是太放心,可是朝廷实在是没有人手啊。” 一听赵鼎这么说,大臣们顿时在心里大呼,赵相真是个好人啊。 一边夸着赵鼎,大臣们一边赶紧附和道: “官家,您也看到了,朝廷实在是人手不够。 现在只有借助商贾的力量,才能快速的把这件事儿给做下来。 而且,商贾们最重视的就是信誉,他们是绝对不敢随意哄抬物价影响朝廷大事儿的,您就放心吧。” 听到大臣们一个个都这么说,刘禅的表情差点儿没纠结成麻花儿。 一直纠结了快一刻钟,他还是没说话。 眼看场面就这么冷了下来,大臣们心里都快急死了。 一直在冷眼旁观的岳飞,眼看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他便出列说道: “官家,如果臣有办法让这些商贾们乖乖听话,帮着朝廷重建海外
相关推荐:
东方不败之暖阳
仙府
春情浓处薄
如果我和土豪做朋友(H)
道观
天降媳妇姐姐
孽诱
继续捡小可爱
我和我的食材都惊呆了
至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