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毒女倾天下 > 第462章

第462章

为您的圣旨有问题呢?” “真的?” “那必须真的啊。” 秦桧的本意是打算来个先扬后抑,搞一招我不反对你的圣旨,但具体的细节咱是不是再完善完善? 结果他刚这么一说,刘禅就激动的两手一拍。 “那就没问题了,散朝吧。” 这一句散朝,差点儿又把秦桧搞懵逼了。 眼看大臣已经准备行礼散朝了,秦桧也顾不上再想那么多了。 “等一下。” 听见这话,刘禅疑惑的看向他。 “秦副相,你还有什么事儿?” “官家,那个......臣也认为您的圣旨没什么问题。 但有些细节,是不是还应该再讨论一下?” “嗯? 你想讨论什么细节?” 看着刘禅在问这话之时微微眯了眯眼,秦桧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 虽然官家一直在笑着跟他说话,但刚才那个眼神儿,他莫名的就感觉到了一丝危险。 但退了一步之后,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今天这事儿,不能让。 如果算上这一次,这已经是大宋历史上第三次尝试按区域进行录取。 第一次发动这个提议的人,叫做欧阳修。 欧阳修在大宋文坛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改革也确实成功过一次,但最终还是在南方系的反扑之中落寞收场。 第二次推动改革的则有两个人,分别是司马光和王安石。 作为新党和旧党的领军人物,两人的政治观点可谓大相径庭。 但两人都意识到了南北存在巨大现实差距的背景之下,全通统考统取对于国家稳定的巨大危害。 因此,两位政治观点针锋相对的政坛领军人物,在几乎相同时间里,从各自的立场推动了这项改革。 但最终,仍然逃不过虎头蛇尾。 归根结底,就在于这种改革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根本。 秦桧对这一段历史心知肚明,他也能看出来刘禅的决心。 但他并不认为这样的改革能成,因为这个改革看似只是改变了科举录取的方式。 但实质上,他要对抗的却是人性。 甚至,是人性中相对美好的那一部分,即封妻荫子的本能。 任何一个取得了高官厚?之人,都会本能的想把这些东西原原本本的传给自己的子子孙孙。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从小就加强对孩子本身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堆积其他大量的资源。 比如更好的教师,更优渥的环境等等一切有利于提升子女竞争力的资源。 而且,这种资源的累积仅靠某一个家族一般是不够的,所以联姻或者其他形式的结盟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 整个资源累积的过程之中,甚至不需要任何违法乱纪的手段,便可以合情合理的完成。 如果仅从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地区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一种好的现象。 但如果放大视野,放在全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出现了。 因为,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某一个家族或者地区占有的多了之后,其他地方占有的必然要少。 如果这个时候,国家不能出面干预的话,占有资源更多的地区,便可以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越占越多。 直到把所有人的资源据为己有,实现家族或地区的极度繁盛。 但与此同时,其他失去一切资源的地区,要么彻底沦为附庸,要么揭竿而起。 无论哪种,对于国家来说,都是灾难。 对于这些问题,秦桧当然能看得清楚。 但也正因为看得清楚,他才会认为这事儿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因为,这是在与人性对抗。 别说他秦桧对抗不了这种人性,就连岳飞,他也不相信能够对抗。 岳飞会放任自己的家族在他之后,迅速陷入衰落吗?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不信。 既然如此,那又去折腾一场必然失败的改革呢? 想到这里,他决定不再拐弯抹角了,直接开口说道: “官家,刚才沈大人说的话,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尤其是江浙淮地区学子如云,而且这些地区的学子水平综合来看也是全国最高的。 本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很有希望能为国效力的,但如果按区域录取的话,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可能就要因些而流落民间。 这不仅仅是朝廷的损失,也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因此,臣请官家三思。” 秦桧的话说完了之后,便认真的向着刘禅做了个揖。 看着眼前脸色认真的秦桧,刘禅一下子笑了。 “秦副相以为,朕的改革对他们不公平?” 看到刘禅的笑脸,秦桧愣了一下之后才说道: “官家,臣是认为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公平。” 秦桧的话说完了之后,刘禅并没反驳,而是看着他说道: “秦副相刚才说到了真才实学,那朕倒是有个问题想问你一下。” 刘禅这么一说,秦桧本能的就警惕了起来。 “官家您请讲。” “朕前段时间听说了一个学子叫季明礼,在他小的时候,家里只有几亩薄田。 全家劳作一年,甚至吃不上几顿饱饭。 所以,那个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天天吃上饱饭。 后来朝廷收复了安南之后,他家便举家迁到了安南。 到了安南,朝廷分了地,经过几年开垦之后,他家很快就吃上了饱饭。 甚至,家里也有了余财。 有了余财之后,他才进了私塾。 但因为开蒙太晚,纵然他日日头悬梁锥刺骨,但也只能勉强通过乡试而已。 再往上的考试,他则是连考连败。” 说到这里,他认真的看向了秦桧。 “秦副相你来告诉朕,像季明礼这样的人,算不算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第956章 苦一苦大家,骂名朕来背! “秦副相你来告诉朕,像季明礼这样的人,算不算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从刘禅脸上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认真之后,秦桧并没急着回答,而是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眼见秦桧陷入了沉思,刘禅马上又问道: “秦副相不用想那么多,你就简单的告诉朕,像季明礼这样勉强只能通过乡试的人,算不算有真才实学。” 见刘禅催的急,秦桧也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官家,像季明礼这样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但长大之后却能进学堂念书的孩子,全是托了官家您励精图治的福啊。 若不是您收复了安南,国家也不会新增那么多优质的耕地。 没有那么多耕地,也就没有后来的移民之策。 如果没有移民之策,像他们这样的家族,恐怕一辈子也吃不饱饭。 所以,他虽然只是勉强通过了乡试,也当感念官家您的恩德。 而且,他既然能通过乡试,那将来为自家的孩子开蒙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要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说不定两三代之后,他们家便能走出一位状元之才。” 秦桧说了一大堆之后,刘禅却是直接问道: “那秦副相的意思是,此人并不算是什么大才?” “回官家的话,他毕竟只通过了乡试。 如果评价其为大才的话,恐怕有揠苗助长之嫌。 但有他开了这个头之后,他的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已经勉强可以诗书传家。 能在两代之内就完成这样的转变,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如果再对他抱有更高的期望,臣以为便不太合适了。” 听到秦桧这么说,刘禅点了点头。 看到刘禅点头,秦桧顿时大大松了口气。 看来,自己说的话,官家听进去了。 然而,正当他打算乘胜追击之时,却听刘禅悠悠的说道: “秦副相说的话确实是老成持重。 但你可知,他自从去年进了技术学堂之后,成绩一直突飞猛进。 刚进学堂之时,天天被夫子批评朽木不可雕。 但短短个月之后,他已经能稳居学堂里的前三甲。 而那些入学之时名列前茅的学子,很多已经被他远远的甩在了后边儿?” 刘禅的话说到这里,秦桧已经被惊得目瞪口呆了。 官家您不厚道啊,后边儿这么多信息,您都不说。 您这不是故意给臣挖坑呢吗? 心里抱怨的同时,他也瞬间明白了刘禅举这么个例子的用意。 于是,他便马上一脸震惊回道: “官家此言当真?” “那是自然!” “官家,这季明礼能在短时间里取得这么大的进步,看来他在学习上的天份确实不一般。” 他说到这里,刘禅正准备说话,他却突然又说道: “官家,臣现在更担心的是,像季明礼这样被埋没的学子恐怕不止一个啊。 要不,咱们马上在全国各地排查一下。 如果还有这样的遗珠,就马上把他们接到京城来入学?” 秦桧这句话说完了之后,刘禅一时之间竟然没想起来该说点儿什么。 眼看刘禅被自己说的愣住了,秦桧心里不由得意地笑了一声。 嘿嘿嘿,没想到吧? 臣既然明知道您要说什么,怎么可能那么傻的跟你对抗? 你举这么个例子,不就是想说每个地方都有人才,只不过被当地的教育给埋没了吗? 那好啊,那咱就全国大排查,把这些所谓的天才都给找出来。 然后,把他们接到京城,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帮他们通过科举,帮他们走上人生巅峰。 但那又怎么样? 就算他们通过了科举,进入了官场,举目无亲之下不还得找个势力投靠? 就算他们不投靠任何一个势力,其实也无所谓。 这么大一个官场,一个两个的孤臣还是容得下的。 总之就是一个原则,任何单个的天才,完全可以任他自由的飞翔。 无论他想飞多高,其实都不是问题。 但这个天才在飞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想回去带着自己的家乡一起飞? 那对不起,必须要拍死。 此时的秦桧,看到刘禅完全被自己这一招顺水推舟给难住了,心里不由的畅快了几分。 不容易啊,跟官家对线这么多次,终于要赢一回了。 可是,还没等他高兴多久呢,就见刘禅突然笑的比他还开心。 “秦副相的意思,是要把全国各地的学子,全部都接到京城来就学吗? 这倒也不是不行,可全国那么多的学子,如果全接到京城的话,现在的学堂又不够。 看来,只能是新建学堂了。”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了一眼赵鼎。 “赵卿,如果要建设能容纳全国学子的学堂的话,朝廷的钱够不够?” 听到这个问题,赵鼎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官家,如果要建成能容纳全国学子的学堂,就是把朝廷卖了也不够。 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朝廷啥也不干,各部的所有经费全部停掉,包括官员的俸禄也要停发。 然后,把所有的岁入全部拿来盖学堂。 如此坚持个三四五六七八年的话,应该就差不多了。” 赵鼎的话说完了之后,刘禅先是倒吸一口凉气。 然后又犹豫了好久,最终才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 “停掉所有衙门的经费,再停掉所有官员的俸禄,这实在是太离谱了一点儿。 但是,秦副相说的这个提议,实在是很有道理啊。” 说到这里,他就看向了满殿的大臣们。 “要不......就苦一苦大家,辛苦个五六七八年?” 刘禅这话一说,秦桧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官家您搞什么呢? 我特么什么时候说过要拿所有的岁入来盖学校了? 得有多大的病,才能想出来这种主意的? 我说的明明只是把所有人天才都接到京城来啊。 要真让你这么搞的话,我不得被大家给吃了? 果然,他还正在想着怎么办呢,就感觉背后一道一道的凉气直冒。 稍微扭头一看,就发现无数的大臣正在用吃人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于是,他赶紧说道: “官家不可啊......” 但刘禅却是马上就打断了他,断然说道: “为何不可? 朕觉得秦副相这个提议很好,就先苦一苦大家,骂名朕来背!” 第957章 秦副相,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先苦一苦大家,骂名朕来背! 刘禅这句话说出来之后,赵鼎和岳飞俩人差点儿没当场笑出来。 狠狠的掐了一下大腿,把自己的笑容憋回去之后,赵鼎就走到了岳飞的身边。 “秦桧刚才说的那些话,都快把我给急死了,我是真怕官家会掉进他的陷阱里面。 现在才发现,完全想多了。 元帅啊,你说‘先苦一苦大家,骂名我来背’这句话,官家是咋想起来的? 就算把我吊起来,用小皮鞭抽个三天三夜,我也想不到这一招啊。 我现在突然觉得,跟官家比起来,我就像个新进入官场的小雏鸟。” 赵鼎的话说完了之后,岳飞一脸迷茫的摇了摇头。 “你问我,我问谁去? 我到现在都还没想通,官家到底是怎么莫名其妙的就把所有人拉到了秦桧的对立面。” 说完之后,他马上就接着一脸敬佩的说道: “我本来也觉得我这几年长进不少,可是今天才知道,我在官家面前,就是个初入战场的新兵蛋子。 一想到刚才咱俩还在为官家担心,我都有点儿替咱俩尴尬。” 岳飞这么一说,赵鼎马上赔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问完了之后,他又有点儿不放心的问道: “元帅,你说秦桧有没有可能真的就坡下驴,让这家来背这个骂名?” 听见赵鼎的问话,岳飞终究还是没忍住,噗嗤一下儿笑了。 “让官家背骂名? 别说这么干了,我赌他连想都不敢想。 如果官家刚才说的是给大家减一部分俸禄,那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可能。 但官家刚才说的,可是停了所有衙门的经费。 停了经费,大家还怎么给百姓办事儿?” 岳飞这么一说,赵鼎顿时尴尬了。 “元帅,你真的相信咱的大臣们都有这么高的觉悟,会因为不能给百姓办事儿而着急?” 送了赵鼎一个鄙视的眼神儿之后,岳飞不屑的笑了。 “他们着急的真正原因,可不是因为没了经费之后,就没法儿替百姓办事。 而是不能替百姓办事儿的同时,他们手中的权力,其实也就做废了。 说白了,官家根本就没去赌这些人的节操,赌的就是他们对权利的眷恋。” 岳飞说完了之后,赵鼎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 但随即他的脸上就再次露出了担心。 “可官家刚才说的话更是像是一时赌气之言,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实施的可能性。 秦桧如果真的硬顶着答应下来,就赌官家做不到,官家该怎么办?” 赵鼎把自己的担心说完了之后,岳飞顿时笑了。 而且,笑的无比的开心。 看到岳飞也不回答,就只在那咯咯咯的笑,赵鼎顿时急了。 “元帅你别笑了,我说的情况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毕竟这场斗争涉及到的,是双方的核心利益,谁都不可能轻易的让步。 也就是咱们大宋现在强大了,朝廷也足够的稳定。 要是换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样一场改革,直接导致社稷倾覆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啊。” 眼看赵鼎是真的急了,岳飞也不再咯咯咯的笑了,但还是带着笑意说道: “如果他真的敢应下这话,那就按官家说的实施呗。” “什么? 停掉所有衙门的经费和所有官员的俸禄? 这怎么可能嘛。 如果真的那样,还不得天下大乱啊?” 赵鼎这么一说,岳飞的脸上马上就露了无比耀眼的自信。 “赵相你是不是把本帅给忘了?” “啊? 啥意思? 凭你一个人,还能把全国的事儿给干了? 就算加上我,也不行啊。” 听见赵鼎这话,岳飞虽然知道不应该,但还是没忍住送了他一个白眼儿。 “赵相你想什么呢? 我的意思是,只要有我和朝廷的几十万大军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绝对能保证国家外无强敌入侵,内无暴匪做乱。 只要我们牢牢的守住这两个底线,就算所有的衙门全都停摆了,百姓们也无非就是没人管了而已。 但对于百姓们来说,无论有没有人管,他们不还是该种粮种粮,该收获收获吗? 甚至,没有了一些尸位素餐的

相关推荐: 巫师们的日常生活[综英美]   桃花孕,农家乐   天降媳妇姐姐   仙府   末日重生之代号屠夫   高武三国:无敌刘皇叔   反派代言人   重生之娱乐圈不安静   老公是情夫   误删大佬微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