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会不会意外翻车,就见那小白兔已经出列,站在一众文武大臣面前,他不急不躁的行礼。 “学生陆游,拜见官家,吾皇万岁、万万岁!” 陆游? 陆地上游泳? 那跟缘木求鱼有什么区别? 一听这名姓前后矛盾的名字,刘禅本来有点儿悬着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能给孩子起个这样的名字,应该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权贵之家。 权贵之家多草包,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陆游? 这个名字不错,朕很喜欢! 平身吧,跟朕说说,你们今天为什么要敲登闻鼓啊?” “回官家,学生等人之所以敲登闻鼓,是要弹劾官家败坏纲纪。” 陆游这话一出,他的同学们瞬间全都戴上了痛苦面具。 此时他们的眼睛里全都明晃晃的闪着四个大字,果然如此! 刘禅并没注意到其他学生们的表情,他被陆游惊得呆住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不可思议的用手指着自己。 “你说什么? 你们要弹劾朕,败坏纲纪?” 面对刘禅的不可置信,陆游却是毫不避讳的答道: “是!” “大胆! 朕什么时候败坏纲纪了?” 刘禅这边拍案而起,殿下的陆游却是眼皮都没动一下。 “官家您今天是不是赐了岳飞岳元帅一枚金牌?” “对啊,难道朕这个皇帝赐给臣子一块金牌就属于败坏纲纪了?” “非也,官家您是我大宋的天子,则给大臣金牌是您的权利。 但是,您赐给岳飞岳元帅的金牌上是不是正面刻了八个字,奉旨出征,万事自决。 背面刻了一句话,以后不要再拿小事来烦朕?” “对呀,有什么问题?” “回官家,有两个问题。” “哪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大宋的各式令牌早有相应的规制。 但您在金牌上刻的字不合规制。” 陆游刚说完这个问题,刘禅便接过来问道: “呵呵,是吗? 那朕问你一个问题!” “学生不敢!” “我大宋的规矩只规定了各式令牌上可以写什么字。 那有没有规定不能写什么字?” 刘禅这个问题一出,陆游微愣了一秒,便拱手回道: “并没有!” “那不就是了? 既然规矩没说哪些字是不能刻的,那你们为什么说朕赐给岳爱卿的令牌那几个字就有问题呢?” 刘禅反问完了之后,看到一个个太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显然是在想着应该怎么驳倒他,心里不由的得意。 哼,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 朕就故意把这问题拉到白马非马的辩论之中,来啊,辩论啊,就算辩一天朕也陪着你们。 大臣们看到太学生这么容易就被刘禅带到了坑里,心里暗骂竖子不足与谋的同时,也开始暗暗的着急。 眼看场面就要冷下来,秦桧偷偷给万俟卨使了个眼色,打算让他来帮着学生破这个局。 只是,还没等万俟卨动作,就见陆游躬身施礼,坦然的说道; “官家说的有理,是学生误会了官家,还请官家恕罪。” 听到陆游直接认错,太学生包括一些大臣都是心里一沉。 而刘禅看到认错的陆游非但没有任何羞恼,反而眼里隐隐露出一丝兴奋,心里也是不由的一沉。 这陆游不会还有什么后手吧? 心里暗暗戒备的同时,他嘴上却是大度的说道: “你既是朕的门生,直言敢谏本就是应有之义,又何罪之有?” “学生拜谢官家!” 见刘禅不怪罪,陆游谢过之后,就接着说道: “本朝祖制,行军之事当由枢府、三衙、三省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但官家赐予岳飞岳元帅的金牌却给了岳元帅万事自决之权,使岳元帅行军打仗之时完全不受枢府、三衙的三省监督制约。 而且有了这块金牌之后,几十万大军的行走进退,将士们的升降赏罚皆由岳元帅一人作主。 就算岳元帅带着几十万大军投敌,也是完全合乎规矩。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官家今日赐下的那一枚金牌。 学生想问,官家因为一块金牌,却陷我大宋于无尽危险之中,这算不算是败坏纲纪呢?” 陆游这段话一说出来,太学生甚至很多官员个个都是群情激愤,好像下一秒岳飞就会带着几十万大军投敌了一样。 秦桧更是看着陆游的背景不断点头,心里暗暗下了决定,这么好的苗子,老夫可一定要好好培养一番。 将来必能为我主和派,再添一员大将。 而刘禅此时则是紧皱着眉头暗暗后悔,本以为是个小白兔,没想到竟然是只大灰狼啊。 但这些情绪也不过是一瞬而已,下一秒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呵呵,前世朕护着姜维九伐中原,什么场面没见过? 你这小鬼虽然伶牙俐齿,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 心里有了主意之后,他不慌不忙的问道: “你觉得岳爱卿会带着朕的几十万大军投敌吗?” 他问完了之后,陆游连一息都没犹豫,便直接回答: “学生以为岳元帅绝对不会投敌。” 他这么干脆的回答倒是把刘禅给干不会了。 小子你到底哪头的? 既然觉得不会,你在这凑什么热闹呢? 第30章 你们有认真反思自己吗? 不仅是刘禅,秦桧此时也是一脸的懵逼。 他意识到自己莫名其妙的失宠了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自己应该蛰伏。 但眼看岳飞不仅重新带兵出征,更是得到了便宜行事的权力,他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岳飞出征之后的每一天,他都在想尽办法的给岳飞上眼药。 但刘禅就一个态度,你们说着我听着,但坚决不落实,这让他每一次都有一种拳打在棉花上的挫败感。 经过了多次的交锋失败之后,他意识到普通的劝谏已经没用了,要想和皇帝继续过招,必须想别的办法。 上午听说刘禅给岳飞赐了一块万事自决的金牌之后,秦桧不怒反喜。 因为,对于大宋来说,这块金牌代表的意义实在是太过于出格。 向来讲究平衡的大宋,天然排斥过于极端的东西。 哪怕这个东西的名字,叫做信任。 在他的安排之下,金牌的内容很快就被透露给了一群有正义感,但冲动、易怒的太学生。 果然,这群太学生没有让他失望。 内容透露给他们不到一个时辰,他们便敲响了登闻鼓,而且人数达到了三百人。 三百太学生齐敲登闻鼓,这可是连史书里都要记上一笔的大事,他倒要看看皇帝会怎么应对。 可是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你相信岳飞绝对不会投敌叛变? 那你来这干什么,在家好好待着啊! 你们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难道就是为了来拍马屁的吗? 不仅是大臣们没想到这家伙会突然叛变,就连太学生此时也不由的乱了起来。 事情的进展为什么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咱不是来批判岳飞的吗? 怎么还夸上了? 此时的陆游却像是完全没听到身后的议论一样,他不慌不忙的一拱手,便继续说道: “官家,不仅仅学生相信岳元帅绝对不会背叛大宋,大宋的黎民百姓也同样都相信岳元帅绝对不会背叛大宋。” 见陆游说话的神情不似做伪,刘禅更加的疑惑。 “既然如此,你敲登闻鼓是为什么?” “因为信任并不能代替监督!” 刘禅发现陆游说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怎么就听不懂呢? “你说什么?” “回官家,不仅仅是您相信岳元帅,诸位大臣、学生以及天下百姓都相信岳元帅绝对不会背叛大宋。 可是你赐下的那块万事自决的金牌,却让军中、朝中再无一人能制约岳元帅。 且不提岳元帅会不会背叛一事,战场之上形势万变,万一岳元帅有何不恻,其他人拿着这块金牌作乱该怎么办? 或者,如果军中其他人有了异心,共同挟持岳元帅,逼迫他利用这块金牌赐予的权力作乱,又该怎么办? 还有,今日您因为信任岳元帅而赐下金牌,明日其他将领出征,你是不是也要赐下金牌? 如果同样赐下金牌的话,万一对方辜负了官家的信任该怎么办? 如果不再赐下金牌的话,会不会让对方以为官家是不信任,造成君臣离心又该怎么办? 所以,学生以为这块金牌无论是于岳元帅,还是于官家、于大宋,都是万恶之源,请官家即刻收回金牌。” 陆游的话说完了之后,大臣和太学生们全部都惊呆了。 他们没想到,陆游拐了一大圈儿,竟然从这个位置发出了致命一击。 那几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后面都有陷阱。 如果不想掉进陷阱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把金牌收回来。 尤其是秦桧,此时看向陆游的眼神更是亲切如子侄一般。 别人可能还在纠结那些问题本身,但秦桧却是已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陆游刚才最后一句话,在他看来可以操作的地方可太多了。 眼看太学生和大臣们纷纷附和陆游之后,皇帝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痛心疾首的出列说道; "官家,太学生陆游所奏实乃谋国之言。 赐予岳飞金牌事小,但因为一块金牌让其他将领与官家离心离德实乃社稷之祸。 为了大宋江山稳固,臣请官家三思啊!” 大殿里跪了一片,刘禅的眼神却独独注意着最前面的陆游。 他实在是判断不出来这陆游到底是站哪一边的。 他自认并不是个聪明人,离了相父的出师表之后,他也确实是不会识人。 但他就算再笨,也能听出来,这个陆游刚才言语之中对岳飞的尊敬是发自真心的。 可他既然尊敬岳飞,为什么又要搞这一出呢? 难道他就不知道刚才那一番话会给以后带来多大的麻烦吗? 想到这里,他也顾不上陆游到底是什么心思了,必须得先把这个口子塞住才行。 于是,他往龙椅的靠背上一靠,若无其事的开口: “陆游,你的意思是说朕赐给了岳爱卿金牌,以后其他将领出征的话,朕就也要赐一块金牌。 如果不赐的话,就说明朕不信任?” “官家,臣没有这个意思......” 陆游正要解释,刘禅却直接打断了他,继续说道: “你说的没错,朕就是不信任 !” “啊?” 刘禅这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都炸了。 皇帝亲口说自己对大臣不信任? 这还行? 这他们要是还能忍住的话,那他们以后也别在官场上混了。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就有二十几个大臣想要出列上奏。 但刘禅同样没给他们机会,看着下面闹哄哄的大臣,他直接拍案而起。 “朕为什么赐给岳爱卿金牌,而不给你们? 你们不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 你们就没有好好反思过吗? 我大宋的半壁江山丢了十几年了,我华夏子民自古以来生活的中原之地都被蛮夷给占了去了。 你们不想着怎么收复故土,不想着怎么赶走蛮夷,天天就在这儿想朕为什么不信任你们? 朕就明确的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只会在这儿空想的话,朕的金牌永远都不会赐给你们。” 话说到这里,看着一脸呆滞的大臣们,刘禅呵呵一笑继续说道: “想要朕御赐的金牌是吧? 简单啊! 岳爱卿就是标准! 只要你们能超过他,不,不用超过他,只要你们能做到跟他一样,朕为什么不能赐给你们? 金牌? 朕有的是! 凭本事来拿啊!” 第31章 陆游:这就......走上仕途了? 刘禅的话骂完了之后,眼看下面鸦雀无声,他心里得意的同时,嘴上却是不饶人。 “秦相!” “微臣在!” “你想要金牌吗?” 见自己被点名,秦桧心里暗暗叫苦。 这他要是回答想要,那谁知道要被逼着去干什么事儿。 要是回答不想要,那估计又得被扣上个不思进取的帽子。 哎,这官家到底是跟谁学得,怎么越来越会挖坑了呢? 脑子高速运转了半天,他才硬着头皮说道: “回官家,政事堂的职责乃是汇聚天下之事报与官家裁决,臣即无代天行事之能,也无此愿,还请官家明鉴。” 秦桧打了一手太极之后,刘禅也不再追问,而是看向万俟卨。 “万爱卿,你呢,想要金牌吗?” 万俟卨之前在地方担任转运判官,他是真想要这金牌。 有了万事自决的金牌之后,一年得有多少油水进账啊。 但他现在的职务是监察御史,而且他也同样听出来刘禅的话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坑,于是他便照着秦桧的套路有样学样的说道: “回官家,臣蒙官家信重,忝为监察御史,自当严格监察,风闻奏事,岂有自决之理? 还请官家明鉴!” 见这俩人全都认怂,刘禅心里相当满意,也没了再问别人的兴趣。“ 于是,他便转头看向陆游。 “陆游,你还有何话说?” 陆游此时心里也是暗暗叫苦。 他出生那一年,恰逢金兵南下,紧接着便发生了靖康国变,他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惶惶不安,颠沛流离之中度过。 他今年虽然只有十六岁,却因为过早见识了国破家亡的惨烈,早早便立下了报效君王,光复故国的志向。 正是因为这个志向,从他懂事以来,一直矢志北伐的岳飞,早早就成为了他要效仿的偶像。 如果不是因为年龄太小的话,他早就已经投入岳飞麾下,为他鞍前马后。 盼着自己快点长大的同时,收集关于岳飞的消息,也成了他读书之余最大的爱好。 岳飞每一次胜利,他都兴奋的纵酒狂歌。 岳飞的每一次挫折,他也同样郁闷的夜不能寐。 去年岳飞被十二道金牌从诛仙镇强行召回之时,他气愤的三日滴水未尽。 前一段时间,岳飞突然被下狱,他发动了自己能发动的所有太学生请愿,可惜最终毫无效果。 绝望之下,他甚至连祭奠岳飞的物品都已经偷偷的准备好。 可是朝中突然传来了岳飞被无罪释放、官复原职的消息。 还没等他从狂喜中回过神来,就又听到了岳飞要挂帅出征的消息。 那一天郊外送行之时,他的心也早已跟着岳飞飞到了前线。 送行回来之后,他与几个志趣相投的太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也更加努力的习练弓马,日日畅想着投身军旅那一日。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突然听说官家赐予了岳飞一枚金牌,授予万事自决之权。 听到这个消息之时,与他志趣相投的太学生顿时陷入狂喜。 但陆游却感觉到极度不安! 因为从小就开始收集关于岳飞的各方面消息,他甚至比岳飞自己都更加了解他自己。 他深知自己的偶像乃是卫青、霍去病那样千年一遇的军事天才。 但只要是天才,就会有属于天才的毛病。 他这个偶像的毛病,就在于政治方面几乎是个小白。 几乎不用想,他就知道他的偶像接到这个金牌之后,肯定会感激涕零的同时,把这块金牌的作用发挥到极限。 有了这块金牌之后,只要是能打胜仗的主意,不管会得罪多少人,或者会挑起多大的矛盾,他都不会在乎。 他的眼里将会只剩下两个字,胜利! 自己的偶像绝对不会去想,或者不在乎,他在战场上凭着这块金牌快意恩仇的同时,会为将来埋下多少的隐患。 但他的偶像不在乎,他却不能不提前为自己的偶像谋划。 在他看来,北伐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将是一个持续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大工程。 所以,他绝对不能让这块金牌成为自己偶像的催命符。 一番思量之后,他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想办法让官家把这块金牌给收回去。 没了这块金牌,他的偶像可能在在战场上会受到一些掣肘,仗也可能打的没那么痛快,但至少能好好的活着。 人活着,一切才有希望,不是吗? 正是因为这个想法,他才假装改换门庭,与那些真心反对岳飞的太学生们一起加入了敲登闻鼓的队伍。 本来那些反对岳飞的太学生还不太相信他,但在太学时面素有辩才的他,只不过三言两语就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相关推荐:
东方不败之暖阳
仙府
春情浓处薄
如果我和土豪做朋友(H)
道观
天降媳妇姐姐
孽诱
继续捡小可爱
我和我的食材都惊呆了
至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