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了多久了,怎么会嫌快呢? 我恨不得现在就杀过去。” “是啊,大宋盼这一天盼的太久了。 眨眼之间,我们离开大宋已经半年了。 而且我估计,这边差不多还要有半年,才能把整个岛完全素清,加起来就是一年的时间。” 韩世忠说到这里,胡铨突然插了一句嘴。 “对了,倭国这边的男子肯定是要全部素清,一个不留。 那女的咋办? 也全部素清了吗?” 一听到胡铨问起这个,韩世忠也是头疼。 “你什么想法?” “我本来的想法,是女子都带回去。 可是,这里的人个子实在是太低了。 我就怕到时候生出来的孩子也是一些三寸钉,那可就造孽了啊。” 胡铨把自己的顾虑一说,韩世忠顿时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 “我也是头疼这个事儿啊。 要吧,个子实在是太低了,就怕影响咱大宋的下一代。 不要吧,好赖六十多万人呢。 咱大宋现在正缺人呢。 全部素清了又有点儿可惜。 哎,怎么办呢?” 见韩世忠也在发愁这个问题,俩人便一起愁上了。 一边愁一边烤着肉,烤着烤着,胡铨突然眼前一亮。 “要不,带回去当小妾?” “小妾?” “对啊!以前咱带回去的女子,都是优先赏给军队里的光棍儿。 这回咱干脆换个思路,咱把这些女子赏给那些已经有妻有子的将士们。 这样就算将来生出来个三寸钉也不怕,反正他们已经有儿子了。 你觉得怎么样?” 胡铨这个想法差点儿没把韩世忠的下巴给惊掉了。 “你是说......给将士们纳妾?” “对啊!” “你觉得这可行吗?” “那怎么不可行了?” “你忘了大家怎么称呼咱们的? 贼配军啊! 贼配军纳妾,你不怕回去被喷死?” “那怎么了? 大理、安南、蒲甘,还有这倭国,不都是咱这些贼配军打下来的? 没有咱这些贼配军,他们能吃上来自安南的大米? 没有咱这些贼配军,他们能带上来自蒲甘的美玉? 没有咱这些贼配军,他们能使上来自大理的铜钱? 没有咱这些贼配军,他们能用上来自倭岛的银子?” “你这话倒是没错,但是.......” “但是什么呀,咱不是还有汴京王在前面顶着呢嘛,他们要喷的话,让他们先喷汴京王去呗。 他们要敢喷的话,估计官家第一个都得给他们喷回去。” 胡铨这么一说,韩世忠一下子不愁了。 就是嘛,有岳飞在前面顶着呢,我想那么多干嘛。 给将士们发福利的事儿,他不可能不同意。 就这么定了! “那你下一步注意鉴别,咱只要适龄的啊。” “那必须的啊,咱又不是来收破烂儿的。” 这问题搞定了之后,胡铨的思维马上就回到了北伐上面。 “你说咱明年真的能开始北伐?” “我觉得差不多了。 就算咱们半年时间能回去,加起来也出来一年了。 这一年的时间,吐蕃那边估计也差不多完全统一了。 而且安南和蒲甘那国的粮食,现在也已经能够稳定的向京城输送了。 还有就是,陆游搞出来的那个火炮,现在肯定也完善的差不多了。 所以我估计,明年就应该差不多可以开始北伐了。” “那要是这样的话,给高丽发国书的事儿恐怕就要提前了。” “为什么?” “金兀术虽然中风了,但他毕竟没死。 甚至他现在已经恢复了也不一定。 他不可能坐等咱们万事俱备了再过去打他,他肯定会有动作。 而且,他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战场放在黄河以南,这里毕竟曾经是咱们的地盘,就算完全打碎了,他也不会心疼。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里还居住着大宋的汉人百姓,真把他逼急了,他完全有可能拿这些百姓作文章。 所以,我估计他非常有可能在察觉到不对之时,提前从中京和上京调兵。” 胡铨说到这里,韩世忠一下子就懂了。 “你的意思是,敲山震虎?” “对! 我们要提前和高丽取得联系,不仅要取得联系,我们还要大摇大摆的把我们船放在高丽的港口。 这样他们再想往南方增兵的话,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老家会不会不保。” “哈哈哈,妙啊! 那就这么办! 下个月我就出发去高丽!” 他这么一说,要把胡铨给吓了一跳。 “别啊! 你可是堂堂的郡王,亲自去高丽? 太给他们脸了! 让李宝去吧! 这小子能堪大用,咱得多给年轻人机会!” 一提到李宝,韩世忠就感觉牙疼。 这家伙看起来文质彬彬,但上了战场之后,简直就是个疯子。 他是真怕这货到了高丽之后,一时手痒,又杀疯了。 于是,他便认真的说道: “让李宝去也行,但他去之前必须得给老子立个军令状。 高丽不比倭国,只要对方没有明显过分的举动,他就一定要克制。 千万不能一激动,又把高丽给扬了。” 看到韩世忠认真的样子,胡铨一个没憋住,直接笑了出来。 “哈哈哈,行,我现在就让他给你写军令状!” 过了不一会儿,李宝就被人叫了过来。 “大人,你们找我?” 看到李宝又成了个血人,韩世忠只感觉自己眼睛疼。 “你从哪儿又找出来了敌人,怎么又杀成这副德行了?” “嘿嘿嘿,大人您不知道啊,我们刚刚发现了一个地窖,里面藏了好多人。 而且全是带刀的,所以嘛.......嘿嘿嘿.......” 看到他这贱兮兮的样子,胡铨突然感觉自己刚才的保证似乎说早了。 于是他便将两人刚才商量的计划给说了一遍,李宝一听要去高丽,整个眼睛亮得跟个星星一样。 “大人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一看他这个兴奋劲,韩世忠感觉更不放心了。 于是,便把军令状的事儿说了一遍。 一听要立军令状,李宝一下子犯了难。 但很快,他就眼睛一亮,兴奋的说道: “大人,立军令状没问题。 但是,您得把高明哲派给我!” 第398章 分封海外! “你得把高明哲派给我!” 听到李宝这句话,韩世忠人都快麻了。 我让你写军令状,结果你告诉我你要带上高明哲? 高明哲是什么样的鬼才,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 之前他还和胡铨谈论过关于高明哲的事儿,俩人一致认为,这样的人才,不把他塞进礼部,实在是太特么屈才了。 但他可不认为现在是让高明哲去高丽的好时机。 他现在的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将来的北伐服务,他可不想出任何的岔子。 毕竟,高丽跟倭国不一样,他和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政治还是军事,相对都要更成熟也更发达一些。 仅仅是常备军,高丽就达到了五万。 而且以他们的动员能力,短时间里征兵到十万,并没有什么难度。 而李宝这一次前去高丽,他的计划是让他带一万人。 一万对五万,甚至是十万,似乎是有点儿冒险了。 想到这里,他就看向了胡铨,希望胡铨能好好劝劝这家伙。 但他没想到,胡铨听到李宝这么说了之后,却是激动的一拍大腿。 “妙啊! 带上,一定要带上!” 一看胡铨这激动的样子,韩世忠只感觉一阵无语。 想当韩世忠当年也是主战派的灵魂人物之一啊。 没想到,现在混成了保守派了。 难道,我老了? 老个毛线,老子才不到六十,正是创业的年龄。 想到这里,他也不打算再劝了。 反正劝不住,而且也不是太想劝。 年轻人想干事儿,那就干呗。 反正咱现在阔气了,也不是赔不起。 “你要带上高明哲也可以,但本帅最多只能给你两万人,多一个都没有了。” 一听让他带两万人去高丽,李宝非但不感激,反而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大人何以如此小看末将? 区区高丽而已,何需两万人?” 一听见李宝这么说,韩世忠郁闷的直接捂着脸,好半天没想好该说什么。 你他娘的,前面说的那些话你是一句没听进去啊。 让你去高丽的目的,是为了跟人家商量借道还有共同出兵的事儿啊。 你这气势汹汹的架势是要干什么? 先礼后兵你就记住一个兵,礼的事儿你是提都不打算提了呗? 看到韩世忠无语到直接捂脸,胡铨也是相当的尴尬。 自己怎么就带出来这么个直脑子呢? 于是他飞身一脚,直接踹到了李宝的屁股上。 “你个小兔崽子胡说什么呢? 大人让你去高丽,是为了和平,为了友谊,你懂吗?” “啊?” 被踹了一脚之后,一脸委屈的李宝,看到拼命给自己使眼色的胡铨,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儿。 “啊......大人,末将说错了。 末将的意思是,只需要一万人,末将就能让高丽充分感受到我们大宋的友谊。 人带的多了,还要多带粮草!” 听着李宝这蹩脚的解释,韩世忠也不想再解释什么了。 “滚蛋,让你带两万人你就老老实实的带上。 等高丽同意把港口借给我们之后,抓紧时间练习登陆作战,别等将来北伐的时候掉链子!” 韩世忠说完之后,李宝瞬间没了脾气,拱手应道: “末将遵命!” ....... 一个月之后,刘禅的御书房里,收到了韩世忠的信之后,刘禅和岳飞俩人都乐坏了。 他俩乐了半天之后,才发现赵鼎在一旁不断的唉声叹气,于是岳飞便问道: “赵相你叹什么气呢?” 听到岳飞的问话,赵鼎大声叹气道: “暴殄天物,真是暴殄天物啊!” “啊?怎么暴殄天物了?” “咸阳郡王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那么多的人,要是拿来挖矿的话,能省多少钱啊,结果全给清理了。 哎......” 听着赵鼎这长长的一声叹息,岳飞一下子乐了。 “赵相啊,这也不能怪良臣兄,主要是那些倭国人靠不住。 你可能觉得留着他们挖矿算是饶他们一命,但他们绝对不会这么想。 要是真留着他们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得造反。 而且,就他们那三寸钉的个子,用他们挖矿效率也太低了。 说不定,他们挖出来的矿,还没他们吃下去的粮食多了。 所以,清理就清理了吧。” 岳飞说完了之后,刘禅也赶紧接着说道: “对啊对啊,而且朕觉得清理了也挺好。 清理了之后,正好从咱大宋招募工匠和民夫过去挖矿。 而且朕觉得凡是愿意过去的工匠和民夫,工钱应该开的高一点儿。 反正白得的银矿,也让百姓们跟着得点儿好处。” 岳飞和刘禅俩人都这么说了,赵鼎还能说什么呢? “官家圣明!” 他这话刚一说完,岳飞就接着说道: “官家,臣觉得倭国那地方是不是可以考虑改名了?” 听见岳飞的问题,刘禅想都没想就问道: “爱卿觉得叫什么合适?” 对于问题又回到自己这里,岳飞现在竟然已经习惯了。 于是,他便接着回道: “官家以为恢复扶桑旧名如何?” “好!那就这么定了。” “那官家是不是考虑将扶桑作为哪一位皇子的封地?” 岳飞这么一说,赵鼎一下子就眼前一亮。 “臣附议!” 他俩这一唱一合,把刘禅给整不会了。 “现在封王是不是太早点儿? 毕竟皇子们都还不到半岁呢。 而且,扶桑毕竟隔着大海呢,是不是远了点儿?” 岳飞在提出这个问题之时,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从容不迫的回道: “官家,臣以为正是因为隔着大海,才更适合作为皇子们的封地。 自周以来,便有分封之例。 但纵观历史,分封发展到最后,往往会造成京畿之地越来越小而诸侯之地越来越大。 一旦到了那时,往往便是天下大乱之时。 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完全否定分封之制。 毕竟,如果没有分封的保地诸侯开缰拓土的话,说不定到现在我华夏还困于中国之地,如何能富有四海? 因此,臣以为我们要取分封之利,而避免分封之害。” “爱卿你的意思是?” “分封海外!” 第399章 万事俱备! 听到岳飞说分封海外,赵鼎下巴都快惊掉了。 但仔细一想,这好像确实是个好办法。 像大理、安南、蒲甘这些与中原接壤,又有产出的地方,全部纳入中央的管辖之下。 这样既能不断壮大中央的实力,还能避免将来可能遇到的麻烦。 毕竟,如果把这些地方做为封地的话,万一封在那里的皇子们做大了,难免会对中原之地有点儿什么想法。 真到了那一步,说不定就又是一场战争。 而且一旦有了战争,不管他们能不能打赢,都会让中央持续的失血。 就像之前的李朝那样,他们骚扰一次,可能也就打下几个城。 然后打完之后,他们拍拍屁股就跑了。 但中央政府从开始调兵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的往外花钱。 就算把这些人打跑了,恢复地方秩序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所以,把这些地方做为封地的话,隐患实在是太大。 但封在海外的话,基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海外那些地方,就算有足够的船,治理起来实际上也是鞭长莫及。 倒也不是说完全治理不了,而是成本太高。 但分封出去的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既省了中央朝廷的精力,还让那些皇子们有了发挥的舞台。 他们要是在外面过不好了,大不了中央接济一点儿。 但他们要是过好了,就能不断的从海外运来物产壮大中央的实力。 当然了,分封到海外同样不能避免那些皇子们做大了之后,对中央有什么想法。 但毕竟隔着一个大海呢,防守起来要容易的多。 再说了,要是哪一天,真的被人从海外打进来,而且一波推平的话,那只能怪这个朝廷,真的是没救了。 换个主子,说不定是好事儿。 反正,都是老赵家的后裔。 对于大局来说,不亏! 想到这里,他拱手说道: “官家,臣觉得元帅这个想法极好,将皇子们分封海外,正当其时。” 赵鼎能想明白的问题,刘禅也几乎是瞬间就想清了利害。 “朕也觉得岳爱卿这个办法极好。” 说完这一句之后,他又语气一变,苦恼的说道: “但是,目前咱们在海外,就扶桑一地。 朕现在有五个皇子,除了太子之外,还有四个呢。 总不能全挤在扶桑一地吧?” 刘禅这么一说,岳飞一下子就听懂了,这是催他回忆节奏呢。 于是,他便笑着回道: “官家放心,等皇子们就蕃,怎么也要等到将来大婚了之后。 到那个时候,咱们一定有足够的海外领地。 只不过,臣就怕......” “爱卿你怕什么?” “臣害怕到时候海外的领地太多,皇子们不够啊!” 一听这个,刘禅人都麻了。 “西夏公主刚刚进宫不到一个月,爱卿你不会又想给朕选秀吧?” “官家,咱们准备了这么多年,现在已经万事俱备,北伐指日可待。 总不能,将来您的后宫之中,异族女子占了一大半儿吧? 所以,臣觉得是时候该选秀了!” 岳飞的话说完了之后,赵鼎觉得完全没毛病。 上上个月,在岳云的助力之下,格尔玛已经统一了整个吐蕃。 统一了吐蕃之后,岳云便从那里抽调了七万兵马调往四川。 西夏答应的八千匹战马,也已经全部到位。 而且有了西夏的马场以及种马之后,后续的战马供应已经有了保障。 安南那边的粮食,更是已经快要堆不下了。 就连陆游也早就已经能下地了,火炮的研究早就已经重新开始。 当然了,实质上并没有什么进展。 但是,现在已经确定了一点,连续发射八次以内,火炮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八次以后,则需要将火炮静置两个时辰。 八次听起来少了一点儿,但大宋现在完全不缺铜。 原来的军
相关推荐:
女鬼你好,再见!
高武三国:无敌刘皇叔
大反派,小甜妻
主角霍沉柏冥胥冥王崽崽三岁半
春情浓处薄
我和我的食材都惊呆了
至浪漫的事
燎沉香
反派代言人
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