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那宋明背后的人,把这些话告诉自己,又是什么目的呢? 试图吓住自己,让自己直接投降? 想到这里,耶律元马上摇了摇头。 不可能! 两国之间相距那么远,就算辽国真的投降了,他们也没法儿治理。 所以,他们应该不是这个想法。 贸易? 可如果只是想与自己贸易的话,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些? 想到这里,他像是被电了一下似的,突然扭头看向了西北的方向。 “卧槽,宋国不会是想要我们配合他们,一起干掉西夏吧?” 一想到这个可能,耶律元心里顿觉豁然开朗。 “是了! 一定是这样!” 宋明刚才向本王说了那么多话,其实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向本王传递了两个信息。 第一,宋国的百姓将成为宋国军队的坚强后盾。 第二,宋国的朝廷因为增加经费的动机,同样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攻击性。 这两个信息综合在一起,便是在向他表明。 以前那个惧怕战争的措宋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宋国随时可能化身一个官民全体支持的战争巨兽。 你们辽国,要么被我们打死。 要么,跟着我们一起打死别人。 选一个吧! 第911章 你打算怎么再续我们的友谊啊? 意识到宋国的目的之后,耶律元恨不得马上扭头就走。 等回到家里,和陛下商量好了对策之后,然后再过来。 可是,这显然不可能。 而他自己,则实在是无力去做这个决定。 因为一旦他选错了,付出代价的,将是整个辽国。 于是,他便只能惴惴不安地随着宋明往前走。 等到了班荆馆之后,宋明安排他们住下,然后礼部官员过来与他谈了一些进宫面圣的程序性问题。 然后,就离开了。 之后的每一天,礼部的官员们都会来一趟,但压根儿不与他谈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期间他曾经表示过,想出去看看汴京的风物,礼部官员连个磕绊都没打,就立马给他安排。 但当他表示想见见大元帅岳飞之时,礼部的官员直接一口回绝。 即便他退而求其次,表示想见见宋国的其他官员之时,礼部官员也总是推三阻四。 无奈之下,他便想着私下里见见。 可是,没一个人赴约。 宋国官员的这种表现,让耶律元的内心更加的不安。 终于,到了第七天之时,礼部官员来告诉他,可以进宫面圣了。 到了大殿里面,他一眼就从满殿的文武官员里面认出了岳飞。 但是,岳飞压根儿没回头看他一眼。 不仅是岳飞,其他官员对于他的到来,表现得也是极其淡定,连个向他打招呼的人都没有。 大臣们的这种表现,让他心里再次一沉。 但此时也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了,快走几步他就到了殿前。 “辽国耶律元拜见大宋皇帝陛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听到刘禅的话之后,耶律元一边起身,一边偷偷打量起了刘禅。 看到刘禅的一瞬间,他就觉得宋国这皇帝挺和善。 而且他来宋国的这一路上,也已经多方打听了。 宋国这皇帝不仅是看着和善,做事也是相当的仁慈。 除了喜欢把一个叫万俟卨的官员叉出去之外,对其他人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都会耐心地听你说。 哪怕你说的是骂他的话,他也会认真地听你说。 甚至,你就算把涂抹喷到他脸上,他也不会生气。 当然了,听你说归听你说,是不是按你说的办,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而这个照不照办的标准,就取决于你的想法岳飞认不认同。 他这一路上,曾经听无数个百姓总结过宋国官场的生存之道。 只要你的想法跟岳飞一致,那皇帝绝对比你儿子还听话。 但要是你的想法跟岳飞不一致,那就对不起了。 官家这人啊,主打一个认真听讲,坚决不办。 一想到这里,他就扭头看向了岳飞。 他想看看,岳飞对于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这样他好决定等会儿怎么说。 但是,看了老半天,却啥也没看出来。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心里刚冒出来这个想法,就听刘禅问道; “辽使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啊?” 听到刘禅问话,耶律元赶紧收起了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 “回陛下,本使此次前来贵国,是想与陛下您谈一谈两国之间的贸易。” “哦? 我们两国的贸易,不是一直进行得很正常吗? 难道是贵国对我们大宋有何不满之处?” 刘禅这么一问,耶律元赶紧摆手道: “陛下您误会了! 我们对于和贵国之间的贸易非常满意。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因为地理的关系,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目前全部都要过境西夏。 有了西夏从中间多征的一次税之后,我们辽国的很多物产到了贵国之后,价格便不可避免地上涨了几成。 我们陛下以为,如此贸易的方法,不利于贵国的百姓用来我们大辽原来质优价廉的产品。 所以,才派本使前来,想和贵国商议一番,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耶律元这么一说,刘禅马上一脸认同的说道: “贵使说得有道理啊,你们的葡萄美酒还有夜光杯,我们大宋的官员和百姓们都异常地喜欢。 就算朕闲暇之时,也忍不住会多饮几杯。” 刘禅说到这里,耶律元立刻一脸惊喜的说道; “陛下您能喜欢我们大辽所产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真是我大辽的无上荣幸。 我们陛下此次也特意命本使带来了今年新产的葡萄美酒,以及皇室工匠新制的一套夜光酒具献上陛下,希望陛下您能喜欢!” 耶律元这么一说,刘禅马上就一脸喜色地说道: “真的吗?” 惊喜过后,他又一脸矜持地说道: “既然是你们陛下的心意,那朕就却之不恭了。 等你回国之后,务必代朕向你们的陛下表示谢意。” 看到刘禅一脸矜持的样子,耶律元心里不由地涌起一阵喜意。 当他从宋明嘴里听到这个皇帝主动减了皇室的开支之时,他心里是相当沉重的。 因为这意味着这个皇帝,必然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 这同时也意味着,这样的人不好打交道。 但此时刘禅的表现,却让他发现了一个缺口。 这皇帝好酒! 这可太好了! 只要有喜欢,那就有应对的办法。 想到这里,他马上热情地回道: “陛下放心,您的交代本使一定替你传达。 而且,本使回去之后还将向我们陛下禀报。 以后每年新出的葡萄酒,都会派专人送来贵国,请陛下您品鉴。” 他这么一说,刘禅的表情马上就显得更加矜持了。 “哎呀,这......这让朕怎么好意思呢?” 看着刘禅矜持外表下掩饰不住的狂喜,耶律元更是心中大定。 “陛下您太客气了! 贵我两国本就是兄弟之国,只可惜我们先帝西狩之后,因为地理的阻隔,两国的来往才相对少了一些。 如今有些美酒为媒,正是贵我两国再续友谊的大好时机啊。” 他这么一说,刘禅马上赞同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才像是突然想起了正事一般地问道; “贵使说得对极了! 此时正是我们两国再续友谊之时。 只是不知,贵国打算如何与我大宋再续友谊啊?” 第912章 岳爱卿在这儿呢,朕为什么要自己思考? 刘禅把问题抛出来之后,耶律元马上回道; “回陛下,我们希望,能在现有的基础之上,继续加强与贵国的贸易。” 耶律元说完了之后,这就并未表态,而是继续问道: “那不知贵国准备如何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呢?” “回陛下,我们以为西夏的关税是阻碍我们两国之间贸易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希望能在现在的贸易路线之外,新设几条贸易路线。” “你指的是吐蕃吗?” “当然! 吐蕃在贵国的协助之下统一了以后,本就具有极大的贸易潜力。 而且吐蕃自从臣服于贵国之后,也已经有了成熟的贸易路线。 因此,我们希望贵国能同意,我们与吐蕃之间开展贸易。 并且,希望贵国能同意,我们通过吐蕃与贵国之间直接开展贸易。” 耶律元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刘禅便笑着回道; “吐蕃虽然臣服于我大宋,但朕早就已经言明,不会过多干预吐蕃内部之事。 如果你们希望与他们朝廷贸易,尽可与格尔玛进行谈判,朕不做干涉。” 刘禅的一番表态,让耶律元顿时大喜。 “谢陛下!” 说完了之后,他马上便接着问道; “那我们过境吐蕃与贵国进行贸易之事?” “这件事朕原则上没什么意见,至于具体的问题,你与赵相谈判便是。” “谢陛下!” 耶律元再次谢过之后,刘禅马上说道; “既然这件事情已经谈妥,那今日就到这里吧。” 刘禅刚说到这里,耶律元赶紧说道; “陛下!” “哦? 贵使还有何事?” “陛下,其实.......本使刚才说的,只是我们计划之中的其中一条贸易路线而已。” “哦? 那你们还想从哪里入境进行贸易?” “回陛下,我们希望的第二条路线便是,绕经天竺的路线。” 耶律元的话刚一落下,大殿里就立刻炸了。 “这辽国是疯了吗? 怎么会想到这样一条路线?” “依我看啊,他们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别有所图。” “照我看啊,别有所图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这条路线,根本没有任何的贸易价值。” 对于大臣们的议论,刘禅压根儿没搭理,更没制止。 他在耶律元说完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扭头看向了岳飞。 因为两国距离的关系,他们对于辽国的情况,掌握的实在是不怎么全。 包括耶律元此次入境的目的,他们也并不完全清楚。 正是因此,这一路上才对他有了一系列的试探。 可是,试探的结果,也只是知道辽国想开辟新的贸易路线。 而且,他们想开辟的路线不止一条。 但具体他们想要开辟的是哪几条线,目前他们掌握的只有吐蕃这一条。 正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全,刘禅刚刚才故意故意表示要结束谈话。 这不过是一个谈判之中常用的,投石问路的小技巧而已。 但他没想到,一次小小的试探,竟然炸出来这么一个逆天的结果。 其实,从辽国的都城虎思斡朵儿到达天竺,还真有一条非常古老的贸易路线。 但要走通这条路线,简直难如登天。 从辽国都城虎思斡朵儿出发之后,需要一路向南先穿越大宛谷地(乌兹别克斯坦),再翻起葱岭(帕米尔高原)。 然后,沿乌浒水(阿姆河)继续南下,穿越巴达哈伤地区。 再然后,还要继续翻越举都库什山脉(阿富汗边境山脉)到达高附(喀布尔)。 到了这里之后,便可以沿高附河谷一路向东,直到渡过印渡河。 这条路线确实古已有之,甚至这是一条从中亚入侵南亚地区的常用路线。 但是,这条路线之中需要翻越无数大山,穿越无数大河。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到达了天竺,还要沿恒河出海湾。 然后,走蒲甘的陆路进入大理。 或者,直接走海路直达大宋各个港口。 这样一条又长又难走的路线,真的是狗都看不上。 但是,耶律元竟然堂而皇之的在大宋的朝堂上提了出来。 他们真的是想开辟这样一条贸易路线吗? 刘禅是一个字儿都不信。 但是,想让他自己去思考? 别闹! 朕的岳爱卿在这儿呢,有他就够了! 再说了,好像朕想了就能想明白似的。 当刘禅毫无负担的把问题抛给岳飞之时,岳飞只是把地形图在心里过了一遍。 然后,他瞬间就猜到了辽国的心思。 辽国,怕了! 他们压根儿不是在开辟什么贸易路线,而是在为自己找后路。 而他们看上的后路,便是天竺。 他们能这么选,无非就是觉得天竺那地方天高皇帝远。 万一哪一天大宋真沿着西夏一路向西,直接威胁到了他们的本土。 他们在抵抗不住的情况下,便可以扭头南下,把天竺给占了。 如果大宋不追过去,他们就在那里休养生息。 那么大的地盘,足够他们重新立国 要是万一大宋追过去,其实也不怕。 因为,天竺有出海口,他们还能继续跑。 不得不说,辽国这种未得寸进,先谋退路的做法,超越了这世间的大部分人。 因为这个,辽国皇帝耶律夷列在岳飞心里的评价,也陡然上升了一大截。 但是可惜呀,他们对天竺了解的太少。 对大宋了解的也太少。 对于他岳飞,则了解的更少。 想把本帅吃到嘴里的肉掏出来? 想屁吃呢! 想到这里,他就悄悄向赵鼎靠了靠。 “赵相,你怎么看?” 岳飞问完了之后,赵鼎连头都没回,便轻轻回了四个字儿。 “关门打狗!” 听到这四个字儿,岳飞悄悄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不愧是你啊! 给赵鼎点了个赞之后,他便抬了抬手。 他这一抬手,刚才还在议论纷纷的大臣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然后,岳飞便转身指着耶律元怒声吼道: “大胆耶律元,你竟然当殿蒙骗我们官家,真当我们大宋好欺负吗?” 岳飞这一声大吼,吓的耶律元差点儿跌坐在地上。 强行稳住了心神之后,他赶紧笑着看向岳飞: “元帅何出此言啊?” 第913章 他连我们的黄河老母亲都不想放过! 察觉到耶律元的惊慌以及他对自己的恐惧之后,岳飞心里更有底了。 于是,他看着耶律元冷笑道: “哼,你口口声声说你们辽国想与我大宋之间开辟绕经天竺的贸易路线。 但是,你以为我们大宋的铁骑没有踏足过西域之地,就不知道你所说的到底是一条什么路线吗? 你所说的路线,仅仅行程便超过了一万里。 如果只是路途遥远也就算了,你说的这条路线之上,还全是高山大河。 如果真要走这条路线的话,从你们辽国运一匹小马驹,到我们大宋的时候,恐怕这匹小马驹就要成年了吧?” 岳飞的话,顿时让耶律元噔噔噔往后退了三步。 他没想到,岳飞竟然对这条路上的情况这么熟悉。 不应该啊! 如果岳飞是一个大汉或者大唐的将军,他能问出来这番话一点儿都不奇怪。 毕竟,汉唐的军队跑得是真的远。 就连他们的诗人,也动不动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岳飞特么的是个大宋的将军啊! 他们的军队连大漠都没怎么见过,他们更是从来没去过西域。 他怎么会对这条路线上的情况知道得这么清楚? 想到这里,耶律元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他在诈我! 对! 一定是这样! 他可能从哪里听说了一星半点的信息,然后就来诈自己了。 想到这里,他一下子就有了底气。 “元帅您可能误会了! 这条路线上虽然确实有一些高山大河,但是根据历史的记载,差不多从大秦之时,就已经有商贾通过这条路线进行贸易了。 所以,这条路线还真没您想的那么难走。 我们两国绕经天竺进行交易,完全是可行的啊!” 耶律元一番辩解之后,岳飞一下子笑了。 “耶律殿下果然好辩才啊。 你刚才说的没错,本帅也从不否认,我们大宋铁骑并未踏足过西域。 但是,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有史书的吗?” “什么? 史书?” “没错! 你们辽国不是一共在学习中原的文化吗? 本帅记得没错的话,你们也设的有史官。 难道你不知道,汉唐之际都有将军踏足过西域地区吗? 因此,就算本帅没亲自走过你所说的那条路线,但通过对史书的研究,那条路上的一切,本帅早就已经胸有成竹。” 听到岳飞亲口说出的答案,耶律元整个人都快傻了。 “不是吧? 你们的史书上,记得这么清楚吗?
相关推荐:
巫师们的日常生活[综英美]
桃花孕,农家乐
天降媳妇姐姐
仙府
末日重生之代号屠夫
高武三国:无敌刘皇叔
反派代言人
重生之娱乐圈不安静
老公是情夫
误删大佬微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