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毒女倾天下 > 第443章

第443章

的年年涨俸禄的话,那该多好啊。 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朝廷的支出会越来越大。 结果,竟然不是这样。 一时间,耶律元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失望。 但他正失望着呢,就听宋明说道: “我们每年一考核,连续两年乙级以上,就可以涨一次俸禄。 但要是中间得了一次丙级,就要重新开始计算。 所以,你觉得我会为了你这几百文,冒三年不涨俸禄的风险吗?” 宋明这么一解释,耶律元马上又高兴了起来。 因为,他们竟然不是三年,而是两年就涨一次工资。 这要是无限涨下去,早晚得把他们的财政给拉爆了。 心情高兴之下,他就又拿出了一个更大的红包。 “宋大人,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没人会知道的。 你就拿着吧,都是本王的心意。” “你可拉倒吧,你以为采风使是吃干饭的啊? 我要拿了你个红包,顶多喝一顿好酒,但最少要浪费三年。 我不拿你这红包,两年就能正常涨一次俸禄。 一顿饱和顿顿饱,这么简单的账,你觉得我算不明白? 所以你赶紧拿回去,要不然我就自己上报了啊。” 听到宋明竟然打算自己上报,耶律元心里又是一惊。 他们大宋的官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廉洁了? 等等,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重点。 认真回忆了一番之后,他马上追问道: “刚才你两次提到了采风使,那是个什么?” 耶律元这么一问,宋明的脸一下子气的都变形了。 “都怪秦桧那个老匹夫。 他也不知道抽什么风,前几年突然向官家建议设立采风官。 其实就陛下的耳目。 这些人只对官家一个人负责,就连他们的人员招募,也完全不经过朝廷。 所以,大家只知道有这么个机制。 却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更不知道到底有谁。 但几乎每个月,都有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的人,因为他们提供情报而被抓。” 宋明说到这里,耶律元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 这所谓的采风使,不就是细作吗? 只不过,他们是对内的而已。 而宋明对采风官的厌恶,让他马上感觉到,这可能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于是,他便一脸同情又一脸不解的问道: “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且你们宋国不是已经有监察御史了吗? 你们的官家为什么还要搞这个什么采风使呢? 这似乎......不似明君所为啊!” 但他这话刚一说完,宋明却是马上愤怒的说道: “好你个耶律元啊,我们官家对你以礼相待,你却在背后诋毁我们官家? 你等着吧,这件事我一定会如实上报。” 见宋明的态度不似作假,耶律元顿时有点儿懵。 “不是,宋大人你什么情况? 我这是在替你鸣不平啊!” “哼,替我鸣不平? 我有什么不平,需要你来替我鸣?” 看着一脸冷笑的宋明,耶律元不解的回道: “你刚才自己不是说了吗,你们的官家监视你们啊。” 耶律元不解的说完了之后,宋明却是两手一摊。 “我们愿意被监视啊!” “啥?” “呵呵,你恐怕还不知道吧,虽然每个月都有几十到几百人因为他们的情况被抓。 但是,每个月也几乎都有几十到几百个官员,因为他们的情报而被破格提拔。 这些被破格提拔的人,普遍都是那些政务扎实,百姓评价极高,但却不擅言辞,不会阿谀奉承的官员。 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在各县之间蹉跎辗转了大半辈子,却无法寸进。 但因为采风使的情报,官家注意到了这些人,而且破格提拔了这些人。 所以,像我们这种踏实干事的人,为什么要害怕采风使的监视? 虽然我只是个吏员,并不在官员序列,也没什么提拔的机会。 但万一哪天我的名字传到了官家的耳朵里,也只有领赏的可能。 所以,我有什么可害怕的?” 宋明这么一番解释,耶律元是彻底迷茫了。 “那你刚才恨得牙痒痒是个什么情况?” “我是恨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是秦桧那个狗贼提出来的? 因为这个建议,虽然有很多人骂他,但也有很多人因此给他立生祠。 这么好的建议,要是元帅提出来的,那该多好啊!” “......” 第909章 你去我们的蒙学进修一下吧! 看着一脸遗憾的宋明,耶律元整个人都快裂开了。 你们到底是有多爱岳飞啊,咋啥好事儿都想安在他身上呢? 这个问题耶律元想不明白,但他也知道不能问。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不给宋大人添麻烦了。” 说完这句之后,他就把钱包又给收了回来。 然后,他就装作无意的问道; “宋大人,本王怎么觉得你们大宋的百姓,好像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样子?” 听到他这么说,宋明噗嗤一下直接笑了。 “你是想问百姓们,为啥连多看一眼你的车队都没兴趣呗?” “......” 你特么瞎说什么大实话! 心里暗骂了一句之后,耶律元也只能回以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 看到耶律元这个笑,宋明便语气平淡的回道: “这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无非就是见得多了。” “见得多了?” “对呀! 我们的胡大人和孟大人现在还在海外用兵呢。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抓一个海外小国的国王或者什么的进京献俘。 大家见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宋明这么一说,耶律元立马怒了。 “我们大辽是大国。” 他这么一说,宋明马上回道: “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但是,你们打的过我们元帅吗?” “不是,你们到底是有多爱你们元帅呀?” 看着快要抓狂的耶律元,宋明突然就认真了起来。 “爱到可以随时把包括生命在内的的一切,都交给我们元帅。” 宋明突然的认真,让耶律元再次愣了一下儿。 “你们这么崇拜他,是因为他打了胜仗吗?” “是! 也不仅仅是!” “什么意思?” “我们当然爱元帅打下的一个又一个胜仗。 要是没有这些胜仗,我们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土地,我们不能回到故都,我们不能享受现在的生活。 但就算没有这些胜仗,我们依然爱我们的元帅。 因为他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 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是有脊梁的。” “可是......可是岳飞打下这些胜仗,受益最大的是他自己啊。 你没看他现在已经是你们的汴京王了吗? 汴京可是你们的京城,却成了他的封地。 还有他的儿子,甚至孙子都有了爵位。 他得到的远比他付出的要多。 但你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是,你们是回到了故都。 可你们不是照样该上工的上工,该种地的种地吗? 你抬头看看你们这些百姓! 你们朝廷一年的岁入已经朝过了周边所有的国家,可你们的百姓,不仍然还是穿着葛布、麻布吗? 而且,你们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是自己辛苦付出换来的。 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岳飞呢?” 耶律元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说完这番话之后,看到的却是宋明的一脸冷笑。 “你......你为什么这么看着本王?” “呵呵,耶律公子啊,我建议你如果有时间了,可以到我们这里的蒙学进修一下。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礼部可以给你安排。” 宋明这句话,直接就把耶律元给激怒了。 “你......你竟然如此羞辱本王? 难道你就不怕本王在你们官家那里参你一本吗?” “羞辱? 你觉得我让你去蒙学进修,是羞辱你?” “难道不是?” “呵呵,我们的蒙学里都已经讲透的道理,你却妄图用这些来离间我们与元帅之间的感情。 你这样的水平,我很为你们辽国的前途担忧啊。” 耶律元此时已经急怒,但宋明的话如一盆凉水直接浇到了他头上,让他顾不得生气了。 “你说什么? 你们蒙学里面教了什么?” “百姓与大宋的关系啊!” “什么?” “听不懂了是吧? 那我就好好给你普及一下,我们的蒙学课堂。 我们的课堂里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宋的一部分。 虽然我们只是在家里上工或者种地,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对外战争的参与者。 因为我们种的粮食,就是将士们的粮草来源。 没有我们在后方的生产,就没有前线的胜利。 同样的,当前线取得了胜利之后,我们便有了更多的土地可以种粮。 而且,朝廷也有了更多的钱来给我们办学校、修官道、办工坊。 你说的没错,战争胜利之后,朝廷确实不会直接奖赏钱财给我们。 但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工坊、更宽敞的官道,都是战争的胜利带来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争参与者。 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战争的受益者。 当然了,如果我们战败了,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代价的承受者。 这便是我们的蒙学之中,明明告诉每一个稚童的道理。 而且,我们也亲眼看到了,朝廷这些年来确实是这么做的。 所以,耶律公子啊,您刚才的离间计,实在是太拙略了。 拙略到我都懒得反驳你,甚至想把你送到蒙学里面提升一下水平。” 宋明这会儿,真的是骑脸嘲讽了。 但耶律元现在,却是完全顾不上跟他置气了。 因为,他被宋明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给吓住了。 “你们的朝廷,真的把这些东西堂而皇之的写进了蒙学的课本里面?” “要不我安排你入学,你自己去验证一下?” “.......” “不是,你们的学校里面,难道不应该是教四书五经的吗? 这样的课本,是谁批准进入学堂里面的?” “我们官家亲自批准的啊!” 听到这个答案,耶律元感觉自己已经快疯了。 “你们官家? 他......他怎么敢的? 他就不怕......”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这些话,不能说。 但他没想到,他停下来之后,宋明却是接着他的话继续说道: “你是想问,我们官家难道不怕后世的皇帝只顾自己享乐,不再把这些东西分给百姓。 从而,引起百姓造反吗?” “你......你怎么知道本王想说什么? 你不就是个小吏吗?” 看着耶律元见鬼一般的表情,宋明微微一笑。 “我就说你应该去上一上我们的蒙学嘛。 你想说的这些,别说是我这个小吏了,就是普通百姓也知道为什么啊。” “这怎么可能?”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 我们官家在蒙学的课本里面都已经讲清楚了啊,我们又不是不识字,当然看得懂。” “你说什么?” 第910章 被我们打死,或随我们一起打死别人,选一个吧! 看着目瞪口呆的耶律元,宋明满脸骄傲的说道: “我们官家在蒙学的课本里面明确的讲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所以,每年的岁入之中,包括军费在内的一切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要不低于七成。 而包括官员俸禄在内的一切朝廷运转费用,不能超过岁入的两成。 至于皇室的支出,则不能超过每年岁入的一成。 如果哪一部分超出了,就必须压缩开支。 尤其是皇室的开支,任何情况下不能超过岁入的一成。 如果超过了,朝廷有权驳回。 如果官家一意孤行,大臣们可以直接弹劾。 甚至......百姓可以造反。” 宋林的话说完了之后,耶律元只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此时的他,只有一个感觉,大宋的皇帝绝对疯了。 像他们辽国,皇室的开支差不多占到了岁入的三成。 西夏那边,同样是差不多的情况。 至于之前的金国,则基本达到了四成。 而他所知道的其他大大小小的国家,包括草原上那些部落,首领家庭的开支也基本占三至四成左右。 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占比,除了人确实多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江山都是我们家的,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但大宋皇室,算是所有皇室里面的一个奇葩。 因为他们的开支, 差不多只占一成半左右。 他们之所以占这么低,倒也不是因为他们的皇室不想享受。 而是因为,他们是与士大夫共天下。 经过士大夫多年在他们耳边念紧箍咒,才把他们的开支压到了这么低。 但压低皇室开支的同时,冗官问题使他们维持朝廷运转的开支远超过其他国家,达到了三成。 除此之外,冗兵问题使他们的军费开支也占到了六成以上。 大宋岁入天下第一,却年年不够花的原因,便在于此。 因为知道这个情况,宋国压缩朝廷运转支出到两成,他能理解。 但是,他压缩朝廷的开支就算了,竟然连自己的开支也压缩? 这真不是有什么大病? 于是,他鬼使神差的就问了一句。 “你们的官家这么改,够花吗?” 听到耶律元这句话,宋明一个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耶律公子说什么胡话呢? 以前我们大宋的岁入只有一万万多贯。 但现在已经涨到了四万万多贯。 因此,虽然官家定的占比少了,但实际能动用的钱更多了。 以前朝廷到处都是冗官,现在是拿着钱也找不来合适的人干活。” 说到这里,宋明的语气突然变得神神秘秘的。 “你知道我们官家现在的开支,一年占岁入的多少不?” “多少?” “你猜!” “......” 虽然极度无语,但耶律元还是说道: “看你这个样子,不会真的一成都不到吧? 他怎么够花的?” “嘿嘿嘿,不仅是不超过一成。 朝廷每年还倒欠官家不少钱呢。” “你说什么? 朝廷还倒欠你们官家的钱?” “对呀! 我们那个赵相呀,嘿嘿嘿.......哎呀,这个不能说。” 宋明刚说完这句,正好给耶律元的酸梅汤也买回来了。 于是,宋明把酸梅汤往他手里一塞,再也不说了。 而此时的耶律元,手捧着酸梅汤,心里却乱的如同一团乱麻。 他来宋国的目的,除了想要打通他们之前选好的三条贸易线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打探虚实。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他们并不相信宋国会跑那么远打他们,但他们自己必须提前做好最坏的准备。 可刚才与宋明的一番谈话,却让他意识到,情况比他们预料的要严重的多。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宋国的皇帝敢在课本里面告诉他们的小孩子,每一个普通的百姓,都是战争的参与者,也是战争的受益者。 这句话简直就是一个全民的战争动员。 如果真让他把所有的百姓都动员起来了,现在的这些领土,真的能满足他们的胃口吗? 更狠的是,宋国的皇帝把皇室、朝廷以及民生这三部分,每年能动用的支出比例直接定死了。 尤其是朝廷的开支部分,从原来的三成,压缩到了两成。 虽然宋明已经说了,因为岁入的增加,朝廷能动用的绝对值也变大了。 但是,绝对值变大的同时,他们的官员数量也同样在不断的变大。 所以,在支出比例被定死的情况下,宋国的官员想过好日子,就只能不断去做大他们的岁入。 而岁入要怎么做大? 加税! 贸易! 战争! 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宋国来说,加税几乎没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选项。 因此,他们能选的就剩下了贸易和战争。 那宋国到底会选择哪一个呢? 或者说,他们会对辽国采用哪一个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就扭头看向了宋明。 宋明只是个小吏而已。 但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可不像是一个小吏应该拥有的水平。 尤其是其中透露出的很多信息,更不是他一个小吏应该掌握的。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宋明刚才与自己说的一切,都是有人教他的。

相关推荐: 神鼎之吞天战神   家有财妇   团宠娇宝纯欲风,宁爷一吻沦陷   修真大科学家   笔下的另一个世界   内卷金光咒,伏妖诸天!   嫡女贵嫁   殿下万福   汝本明珠   钓系指挥官,在线训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