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毒女倾天下 > 第469章

第469章

下儿就把刘禅给整不会了。 “啥意思? 我俩怎么你了?” “俗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 但在您的运筹帷幄和元帅的南征北战之下,咱大宋一年一个样儿的变化。 每次学生心有所感,想立个毫言状志之时,却总是一回头就发现您和元帅已经把学生的毫言状志给实现了。 一次是这样,两次还是这样。 学生吹牛逼的速度,根本追不上你俩开疆拓土的速度。 时间长了,那点儿写诗的兴致,也就彻底给憋回去了。” 范成大委屈巴巴的说完这句话之后,刘禅瞬间被惊到了。 这个拍马屁的角度,好新颖啊。 朕得把他的话抄下来,让大臣们好好学学。 以后谁再想拍马屁,就照这个标准拍,实在是太爽了呀。 想到这个,他就看向了旁边的起居郎。 “都记下了吧?” “回官家,一字不差。” 他俩这对话,差点儿没把范成大给吓死。 扑通跪地之后,他就忐忑的问道: “官家,学生是不是说错什么了?” 他这一跪,直接把刘禅给跪懵了。 “没有啊!” “那您......” 指了指起居郎之后,他还是问,你是不是在记我的黑料,好方便秋后算帐。 因为他的话没说完,刘禅也不知道他竟然会这么想自己。 但他既然指了指起居郎,那必然是跟这个有关。 于是,刘禅便理所当然的回道: “哦,你说起居注啊? 朕的一言一行,都会记录在案的。 其中重要的部分,以后都会载入史册。 今天,就是你史书留名的开端哦。” 刘禅这句极具蛊惑性的话,让范成大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真......真的?” “那是当然,朕一言九鼎,岂会诓骗于你?” “谢.......” 但他这一个谢字还没说完呢,就听刘禅突然话锋一转。 “只是......大宋好像没有你发挥才能的余地啊。” 刘禅这一句话,让正在兴奋的范成大脸一下子就白了。 “什......什么? 官家您.......” 见自己一句话把人吓的都结巴了,刘禅赶紧笑眯眯的问道: “你的那篇策论,确定是你自己写的吧?” 问完之后,看着疯狂点头的范成大,刘禅继续问道: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刘谦这么一问,范成大顿时脸红了。 “自古以来想往外扩张,无非就那么几个途径。 要么靠军事,要么靠经济。 但咱们大宋,军事方面有元帅,经济方面有贵妃娘娘。 学生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如何在这两个方面超越他们。 然后学生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另辟蹊径。 无意之中,学生偶然发现,利用宗教扩张这一方面,咱们大宋还是个空白。 所以,学生就......” 说到这里,范成大没再往下说,而是看着刘禅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看到他这笑容,刘禅不由的赞了一句。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暗暗夸了一句之后,刘禅才一脸遗憾的说道: “朕也希望你能填补这个空白,但岳爱卿只想当战神。 对于当主神这事儿,他毫无兴趣。 所以,咱大宋是没你发挥才能的机会了。” 刘禅这么一说,范成大刚刚亮起来的眼睛,瞬间黯淡下去了。 但就在这时,刘禅又突然问道: “你知道大秦不?” 听到这句话,范成大都快裂开了。 一看他这个表情,刘禅顿时明白他误会了。 “朕说的不是始皇帝那个大秦,是传说中处于极西之地的那个大秦(汉朝时对罗马的称呼)。” 刘禅这话一说,范成大下意识的往后一退。 “官......官家您想干嘛?” 他这一退,把刘禅都给退无语了。 你这个反应是什么意思? 朕看着像什么哄骗小朋友的坏人吗? 心里暗暗吐槽了一句之后,他就凑近了范成大继续说道; “朕记得大汉还有大唐的记载上都有记载,包括咱们大宋的商贾也说过,那些大食的商贾从咱们大宋买走的丝绸、瓷器、茶叶、铁锅之类的东西,其实并不全是他们自己用的。 他们买走了之后,大部分都转卖到了这个叫大秦的地方。 可惜的是,咱也不知道这个大秦到底在哪儿。 但朕想着,他们能从大食人手里买那么多东西,应该是挺富的吧。 而且,景教好像就是从他们那里传来的。 既然他们能信那个劳什子景教,拜那个什么阿罗诃,凭啥就不能拜咱们元帅呢。 他们那个阿罗诃有什么呀,咱元帅手里可是有几十万大军呢。 拜咱元帅,一定比拜他们那个阿罗诃靠谱。 你说是不?” 听着刘禅满是蛊惑的话,范成大人都傻了。 “官......官家,您的意思是想......想让学生找到大秦,然后忽悠他们信奉元帅?” 看着结结巴巴的范成大,刘禅顿时不乐意了。 “这怎么能叫忽悠呢? 你这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接受咱元帅的保佑。 而且,朕的翰林学士哟,你怎么还自称学生呢?” 第973章 范成大:这样的考验......我顶不住啊。 朕的翰林学士哟,你怎么还自称学生呢? 听见刘禅这句话,范成大整个人都懵逼了。 大宋的翰林学士,只有三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便是科举考试的前几名。 但就算是前几名,也得通过馆阁选拔之后,才能进入翰林院。 而且进入翰林院,距离成为翰林学士还有很远的距离。 刚进翰林院的学子,一般会授个校书郎之类的职位,然后一步步升职,混到顶点才能成为翰林学士。 第二个来源,便是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员,经重臣推荐,皇帝批准之后,才能进入翰林院。 然后同样要一步步的晋升,最后才能成为翰林学士。 而第三个来源,便是皇帝特召。 这种情况极少,一般是名扬天下的神童,而且还要通过专门的神童试,才有可能会被皇帝特召。 比如名扬大宋的婉约词宗师晏殊,但是从这个渠道进入翰林院,并最终成为翰林学士。 范成大认真在心里对比了一下,然后,更懵逼了。 我是科举的前几名吗? 是个屁! 非但不是前几名,甚至都快成倒数了。 我是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员吗? 是个屁! 我特么一天班没上呢。 那我是名扬大宋的神童吗? 勉强.......也算不上。 自己确实从小被夸神童,但也就是在老家一带有点儿名气而已。 放在整个大宋,还真排不上名号。 比如有个叫虞允文的,苏大学士的老乡。 人家的神童之名,可比自己响得多。 所以,自己特么的到底是怎么在一个条件都不符合的情况下,直接原地起飞,一步跨到别人奋斗的终点,成为翰林学士的? 哦,懂了。 官家是要让我找到那个叫大秦的地方,然后给他们传教。 可是官家,我再怎么说也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 你拿翰林学士来考验我,我......根本经不住考验啊。 一想到这个,范成大干脆也不扭捏了。 “微臣谨遵圣谕,定不让官家失望。” 听见这句话,刘禅一下子乐了。 然后,从袖子里拿出来一块牌子就递到了他跟前。 “官家,这是什么?” “这是采风使的令牌。 你离开大宋以后,除了你带去的护卫之外,朕会另外安排人暗中保护你。 这些人平时不会干涉你的任何作为,当然也不会给你提供什么帮助。 但如果你在外面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或应对不了的危险,就根据约定的暗号把这块令牌拿出来,他们自然会献身。” 听到这个,范成大激动的泪都下来了。 “臣拜谢官家隆恩。” 但他刚谢完抬起头,就见刘禅又拎了一块令牌举在了他面前。 “还......还有?” “那当然。 这个是皇家商行的令牌。 拿着这个令牌,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拿到你需要的经费。 你的经费无人审计,也没有上限。 只要你觉得需要,凭着这个令牌拿钱便是。” 一听这个,范成大哭的更凶了。 “官家您放心,臣就算是死在外面,也绝对不辜负您的期望。” 他这么一说,刘禅那是相当的满意。 但是,他正准备好好勉励对方几句呢,却见范成大眼巴巴的抬起了头。 “官家,还有啥福利没有?” 听到这话,刘禅顿时愣在了原地。 然后,在他的注视之下,转到了他身后。 再然后,一脚踹在了对方屁股上。 “滚! 翰林学士的俸禄,会定时送到你家里。 你的一家老小,朕也会亲自派人照顾。 至于你的爵位,朕也给你准备好了。 但是,在你配得上这个爵位之前,不要让朕看到你。” 被刘禅一脚从御书房踹出来之后,范成大乐的是牙不见眼。 但其他人的心情,可就复杂了。 这次科举录取的人数,达到了三千九百八十六人。 而技术科那边则更夸张,达到了六千三百二十八人。 两个考试加起来录取的人数,达到了大宋立国以来,录取人数的一半儿。 比大唐二百八十九年时间录取的人数,还要多三四千人。 毫不夸张的说,此次录取的规模创下了科举制度兴起以来的绝对记录。 等榜单出来那一刻,京城里的鞭炮声就没停过。 就算那些没考上的人,此时也是相当的激动。 虽然他们这次没考上,但如此大规模的录取,他们只要勤学不辍,早晚有中举的那一天。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国家开疆拓土带给他们的好处。 如果换成以前的话,他们就算想破脑袋,也不敢想国家能在一次考试之中,就录取这么多人。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有了新的烦恼。 随着榜单公布,前几名的答卷也慢慢流传了出来。 通过对这些答卷的分析,再对比自己的答卷,他们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凡是名次靠前的答卷,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几乎都是在朝廷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延伸。 延伸的越合理,可行性越高,各次就越靠前。 想做到这一点,除了基本功要扎实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朝廷的政策相当的了解。 他们犯难的地方,就在这里。 正常来说,想要了解朝廷的政策,有两个渠道。 一是在学习之余,多收集多观察多分析。 但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收集到施行于自己本地的政策。 如果想要收集其他地方,尤其是边境地区的政策,则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甚至,还有金钱。 但就算这三样全都具备,收集的东西也不一定齐全。 除了这个途径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途径,便是誊抄朝廷的邸报。 按理说,大宋朝的学子们,在这一方面要比其他年代的学子幸福的多。 因为大宋朝原则上,是允许学子们誊抄非机密的邸报的。 但允许归允许,到了执行层面,就又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 毕竟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也不只是一时一地的特例。 所以,也不知道是谁突然间冒出来的想法。 要是朝廷能把各地的政策汇编成册公开发行,方便学子们随时查阅,那该省多少事啊。 甚至,就算要我们出点儿钱购买,我们也愿意啊。 第974章 赵鼎:就不能让本相清静清静嘛! 如果朝廷能把各类政策江编成册公开发行的话,掏钱买我们也是愿意的。 本来这只是个别考生,突然冒出来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但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短短几天之内,这想法竟然成了所有落榜生的共识。 又过了几天之后,这想法就再次进化成了如果看不到这个汇编的话,那下次的科举肯定还是没戏。 这一下子,所有的落榜生全都如坐针毡了。 可是,朝廷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啊。 难道,我们这辈子注定与中举无缘了吗? 不行!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不能认命! 等这个想法深深的种进落榜生的脑子里之后,突然有人来了一句。 “要不,咱去向官家请愿吧?” 这个想法冒出来之后,惊得一众落榜生顿时瞪大了自己清澈的大眼睛。 好想法啊! 于是,登闻鼓院外边儿的大街上,一下子就跪满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学子。 等赵鼎收到消息之时,气的差点儿没跳起来。 为了让你们了解天下大事,所以就让朝廷把各项政策进行汇编,然后公开发行? 你们就不能让本相清静清静吗? 欺负本相不懂是吧? 你们说的那玩意儿,他不还是邸报嘛。 但你们可知道,朝廷的政策本来就是给官员们看的。 能让你们这些学子前去誊抄,已经是对你们的格外开恩了。 你们还想得寸进尺? 美的你们呢! 什么? 掏钱? 掏钱也不行! 把那些东西整成汇编,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手,更需要大量的纸张,这可都是成本。 到时候让你们掏钱少了,顾不住成本。 让你们掏了多了,你们再随手造个与民争利的舆论,不得把本相给恶心死? 再说了,就算朝廷愿意不计成本的亏损来支持你们这些学子,也没那么多人啊。 这次科举是录取了不少人。 但这些人早就安排好地方了,那叫一个萝卜一个坑。 甚至,一个萝卜要去填好几坑。 本相从哪里再偷一点儿人手,去给你们搞这个? 一想到这里,赵鼎便无语的挥了挥手,对着前来报住的官员说道: “朝廷没有精力去给他们搞什么汇编。 但本相随后会下令,让各地的官员不得阻拦前去誊抄邸报的学子,让他们都散了吧。” “是!” 应了一声之后,前来报信的官员转身就要走。 但他刚一转身,就被赵鼎给叫了回来。 “大人,您还有什么吩咐?” “好好跟大家解释,别吓着这些孩子们。” “是!” 等这官员走了之后,赵鼎便继续忙他手里的活。 但是,还没过一会儿呢,那官员又回来了。 “学子们都散了吗?” 听到这话,那官员立即而露难色的说道: “大人,他们还在鼓院外面。 他们说......” “说什么?” “他们说价钱可以谈。 无论一份汇编的价格有多高,他们都能接受。 但是,朝廷要是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不走了。 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有几个学子,已经跪晕过去了。” “什么? 晕了几个?” 看着突然蹿到自己面前的赵鼎,那官员顿时吓了一跳。 “回.......回大人,目前晕了三个。” 听到三个之后,赵鼎暗骂了一句。 真是个完蛋玩意儿,身体这么差,就算中举了,估计也受不了现在的办事强度。 骂了一句之后,他才看向了那官员。 “你马上去太医院请人,先救治那些晕倒的学子。 然后,你再多派人数,去和他们好好谈,千万稳住他们别让他们激动。” “是!” “回来!” “大人您还有什么吩咐?” “去开封府调集一些衙役在现场候着。 记住了,不是让他们抓人,而是防止有人趁机生事。 这些学子可是咱大宋的苗子,绝对不能出事。” “大人放心,开封府的衙役就在现场,没人敢闹事的。” “嗯,如此本相便放心了。 你去吧。” “是!” 应了一句之后,那官员就又出去了。 但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他又回来了。 一看他又来了,赵鼎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他们还没散?” “回大人,没有!” 说完了之后,他便为难的看着赵鼎说道: “大人,下官和其他几十位同僚嘴皮子都磨破了,但他们就是不听。 而且,他们也不闹事,就那么跪着请命,下官连驱赶他们都找不到借口。 要不,大人您去见一见他们?” 听见这话,赵鼎无奈的点了点头。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说完之后,他便随着这官

相关推荐: 龙王传说之圣剑使   宫女在逃   极品妖孽至尊   穿书后我终于有O了   黑夜游戏:从解剖诡异开始   琴晚天下   [综武侠]大家都来万花谷   末日重生之代号屠夫   带着火影系统逛斗罗   大反派,小甜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