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毒女倾天下 > 第429章

第429章

大一会儿,他才不可置信的问道; “不......不可能吧?” “臣也想说不可能,但细作报回来的消息确实是这样的。” “不是,他们有病吧? 这些道理他们怎么敢教给百姓的? 土地兼并又不是哪一朝哪一代特有的问题,而是自古以来就有,以后也一定会有的问题。 况且,这天下拥有土地最多的就是皇帝。 他们把这些道理教给百姓,难道就不怕哪一天百姓们把矛头对准了他们的皇帝吗?” 看着不可置信的李仁孝,李察哥无奈的回道: “人家还真不怕。” “不怕? 他们大宋的皇帝难道是个傻子吗?” 不可思议的说完了之后,他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可能。 “不会是宋国的皇帝被大臣们架空了吧? 架空他的是谁? 岳飞吗?” 一想到这个可能,李仁孝激动的浑身都在颤抖。 但是,李察哥的话,很快就像一瓢冷水浇在了他的头上。 “回陛下,臣也希望是这样。 但是, 并没有。” “没有? 没有的话,他们怎么会教这些东西的? 这不是跟皇帝本人对着干吗?” “不是的! 他们把皇帝和整个皇室绑在了一起。” 李察哥这一句话,直接把李仁孝给整不会了。 “什......什么意思?” “陛下,在他们的教育之中,他们告诉百姓,整个赵宋皇室是一体的。 他们是共同代表了上天,来管理百姓的。 至于皇帝,只是被上天看上的那个赵宋皇室的代表而已。 如果某一个皇帝有问题了,那上天便会再从皇室之中选择一个,来代替这个皇帝继续执行上天的意志。” 听完了李察哥的解释之后,李仁孝差点儿没疯了。 “你是说,宋国将皇帝的正统性,从皇帝本人扩大到了整个皇室?” “是!” “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样有什么好处吗?”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把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的矛盾,分散到了整个皇室。 这样一来,整个皇室就算占的地多一点儿,百姓们也不太容易搞清楚,他们到底多占了多少。 只要搞不清楚,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很难危及到皇帝本人。” 但李察哥的话说完了之后,李仁孝却是摇着头说道: “晋王说的还不是最大的好处。” “哦? 还请陛下赐教!” “他们这样做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保赵氏江山千秋万代。” “啊? 千秋万代? 这怎么可能? 这世上哪有什么千秋万代的江山?” “以前不可能,但现在有可能了。” 听到李仁孝笃定的话,李察哥疑惑的说道: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看到李察哥疑惑的样子,李仁孝并没直接回答,而是问道: “如果有一天咱们西夏国弱主昏,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咱们西夏得天眷顾,不可能有那一天的。 就算......就算真有那一天,也一定会有明君出现力挽狂澜。” “可万一没有呢?” “不可能!” 听到李察哥这么说,李仁孝一下子笑了。 “朕既然这么问了,晋王直说便是。” 听见李仁孝这么说,李察哥认真看了他一眼,等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之后,才说道: “陛下,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恐怕......恐怕就会有强人站出来改......改朝换代了。” 李察哥强忍着恐惧把这话说出来之后,李仁孝却是笑着说道: “晋王说的没错。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咱们西夏就该改朝换代了。” 说到这里,他突然话锋一转。 “但是,宋国恐怕不会再面临这样的情况了。” “啊? 为什么?” “你刚才说了呀,宋国将皇帝的正统性扩大到了整个皇室的身上。 就算哪一天,宋国后代的皇帝无能,项多也不过当个傀儡而已。 但是,却没有哪个强人,能站出来改朝换代了。” “陛下您是说,宋国皇帝其他成员?” “没错!、 因为整个宋国皇室都有了正统性,就算有强人想要站出来改朝换代,也一定会有其他人拥立别的宗室成员。 除非,有人能把整个赵宋皇室屠戮一空。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就算他把整个皇室全部屠了。 他又如何能保证,会不会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姓赵的,号称自己乃是赵宋宗室后裔呢?” 第874章 宋国的条件咱比不了啊! 李仁孝的一席话,让李察哥整个人都麻了。 “陛下,照您刚才说的意思,以后宋国的皇帝无论是不是还是赵家子孙。 但是,以后就只有一个宋国。 而且,皇帝还只能姓赵了?” “没错! 如果宋国皇帝以后的第一代子孙都是明君的话,大宋的皇帝自然会在他这一系之中传承。 如果他的子孙不贤的话,皇帝自然会换成其他赵氏子孙。 但就算他们赵氏子孙全是废物,以后的强人们,也只能造反拥立某一个姓赵之人为帝。 要不然,没法儿解决正统性的问题。” 听到李仁孝这么说,李察哥瞬间羡慕了。 但随即他就想到了另一个可能。 “陛下,那他们这么干,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当然有! 而且缺点很明显,也很致命。” “哦? 还请陛下明示。” “他们把正统性扩大到了整个皇室之后,对于整个皇室的子弟教育,就成了头等大事。 因为,他们既然选择了成为一个整体,那就要风险共担。 任何一个皇室子弟在外为非作歹,这份罪责就成了所有皇室成员的罪责。 尤其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更是首当其冲。 一旦皇室的信誉和威严,被皇室中的纨绔子弟消耗过多,哪怕龙椅上的皇帝再怎么励精图治,整个皇室的正统性也会被逐渐消磨殆尽。” 听到这里,李察哥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嘶,这还真是彻底的荣辱与共了啊。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室成员必然会越来越多。 只要人数多了,总要出现几个奇葩。 一旦这样的奇葩多了,那他们的江山同样会出现问题。” “没错! 他们选择了这么做之后,虽然从外面变得很难被攻破。 但整个皇帝的教育,却又就成了他们最大的软肋。 只要他们自己出了问题,甚至不用外人发力,他们自己就会轰然倒下。” 听到这里,李察哥终于松了口气。 “如此说来,他们这么做,也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嘛。” 李察哥的话说完了之后,李仁孝却是摇了摇头。 “不,你错了。” “啊? 不知臣哪里错了,还请陛下指正。” “他们这么做,确实是无限放大了内部的风险。 但是,他们放大了内部风险的同时,也在外部竖起了一道最坚固的防线。 这就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来慢慢解决这个内部问题。 只要他们的皇帝不是太过糊涂,一点一点的认真去解决,总不至于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因此,他们这个办法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李仁孝的肯定,让李察哥一时间心头火热。 “陛下,既然您认为这个办法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效仿?” 看着神情火热的李察哥,李仁孝却是摇了摇头。 “朕也想要效仿,但是我们......效仿不来啊。” “啊? 为什么?” “因为宋国有的,我们都没有。” “什么? 都没有? 这怎么可能?” “想要效仿宋国,第一是需要足够多的学校。 想要为整个皇室建立起正统性,不是靠嘴说说就行的。 这需要有足够多的学校,一代一代的告诉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从心里相信才可以。 可是,我们有那么多的学校吗?” 看到李察哥沮丧的摇头,李仁孝又接着说道: “想要像宋国那样,需要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国家足够大,国力足够强。 国家不大,国力不强的话,宗室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开枝散叶。 宗定成员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根本就达不到分散分队的作用。 甚至,还会因为耗用了太多的国帑,而成为众矢之的。” 看到李察哥因为自己的话而变得更加的郁闷,李仁孝又接着说道: “我们之所以不能效仿宋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什么原因?” “我们需要先解决生死存亡的问题。” 李仁孝这一话,一下子把李仁孝给拉到了现实。 “陛下,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继续讨论出兵燕京的问题吧。” “嗯! 晋王刚才说宋国将金国人分成了三类,那剩下的两类是什么?” “回陛下,宋国人眼里的第二类人,就是原来金国的普通百姓。 宋国并没有直接接纳这些人,而是全部把他们安排到了包括铁路在内的各处工地之上。 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他们是要通过让这些人做工,来对他们进行鉴别。 只有通过了他们的鉴别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宋国人。” 李察哥说到这里,李仁孝点了点头。 “他们这么做倒也没错。 毕竟,两国之前可是有着大仇。 如果真接接纳他们,不论是朝廷还是宋国原来的百姓,恐怕都接受不了。” 说完之后,他顿了一下之后,又接着问道; “那想必你要说的第三类人,恐怕就是对宋国犯下过罪行的人了吧?” “没错! 这一类人,包括他们的家属,宋国全部进行了审判。 凡是手里有宋国人血债的,连同家属在内全部斩首。 至于其他的,则是判了不同年限的改造时间。 等他们的改造期限结束了之后,才会进行普通百姓那样的考察阶段。 只有通过了考察的,最后才能成为宋国的百姓。” 听完了李察哥的话之后,李仁孝不由自主的向着宋国的方向看了一眼。 “没有为了稳定局势,而纵容那些金国人。 也没有为了迎合本国的百姓,而刻意虐待那些金国人。 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理有据的分类处置,朕倒是有点儿佩服那宋国的皇帝了。” 说完这话之后,他却又话锋一转。 “你是想要策反第二类和第三类人,为我所用吗?” 见皇帝猜出了自己的心思,李察哥马上说道; “陛下圣明! 虽然宋国皇帝的处置堪称典范,但对于那些正在作工的金国人来说,他们心中必然多多少少会有不满。 臣打算先派大量的细作潜入原来金国的地盘。 然后,臣再率一支骑兵突袭燕京。 只要首战能胜,。那些细作便可以开始选择目标进行策反。 臣相信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人响应。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第875章 实力不够,帮手来凑! 李仁孝说完了自己的偷袭计划之后,李仁孝皱眉沉思了好半天,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 于是,他便将目光看向了自上朝以来,就一直在皱眉沉思的宰相任得敬。 “任卿,对于晋王的作战计划,你怎么看?” 见自己被点名了之后,任得敬先是向着李仁孝行了一礼,然后又恭敬的向着李察哥行了一礼。 作为提拔自己上位的恩主,任得敬对于李察哥想做的事,一般都是大力支持。 但是,这件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万一行动失败的话,很可能会提前引来宋国的报复。 到那个时候,西夏还能不能存在都是个未知数。 如果西夏不存了,自己这个宰相,岂不是也要跟着完蛋? 想清楚了这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之后,任得敬再次看向李仁孝说道: “陛下,刚才晋王殿下分析的没错,宋国亡我之心不死。 而且,以我们的国力,根本不足以与宋国长期对峙。 最好的破局办法,就是如晋王殿下所说,奇袭宋国领土,打乱岳飞的计划。” 听到任得敬这么说,李仁孝略感意外的问道: “哦? 那任卿的意思是,你支持晋王的计划?” “回陛下,晋王的计划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李仁孝问完了之后,李察哥同样皱眉问道: “任相可是觉得本王的计划有何不妥之处?” 听出了李察哥心里的不满,任得敬先是向他行了一礼,然后才回道; “晋王殿下,下官并不觉得您的计划有何不妥之处。 而且,下官以为,以我们西夏骑兵之利,又是在突袭的情况之下,拿下宋国几个城池并没有什么问题。” “那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殿下,您刚才也说过了,宋国现在大部分的城池,都安排了火炮守城。 虽然金国的地盘他们刚打下来不久,肯定来不及全面的布置。 但是,大一些的城池肯定是有了安排。 而且,我们的骑兵在野战中虽然无往不利,但却并不擅长攻城。 一旦我们在攻城时被对方的火炮拖住的话,下官恐怕您会有危险啊。” 听到这里,李察哥的神色才稍微好看了一点儿。 “任相所言不无道理。 但是,本相此去本就是向死而生。 我们只有在宋国境内撕开一道口子,破了岳飞对我们的慢性围剿计划,才能赢得生存之机。 所以,这一点风险本王甘愿承受。” 李察哥说到这里,任得敬正想插话,却被他给打断了。 “而且,本王此行的目标虽然是燕京,但却并不打算攻城。” “哦? 不打算攻城?” “没错! 骑兵不擅长攻城,本王岂会不知? 所以,攻打燕京只是幌子而已。 本王真正的打算,是利用我西夏骑兵之利,在宋国占领的金国地盘上游走攻击。 只要本王能打的宋军不敢出城,我们的细作便可以从容的游说当地的百姓跟着我们一起反抗。” 听到这里,李仁孝心里顿时大为兴奋。 然而,他正要开口答应之时,却听任得敬又开口说道: “元帅这个游走攻击的战法,正好发挥了我们骑兵的长处而避开了宋国的火炮之利,下官相信殿下此去必能建功。 但是,元帅可有想过粮草之事如何解决? 毕竟,骑兵的消耗可不像步军。” 听到任得敬的问题,李察哥下意识的就想说打到哪儿抢到哪儿。 但下一刻他就意识到了这样不行。 因为,他还要去发动那些金国的百姓跟着他一起反抗呢。 如果他走到哪儿抢到哪儿,那估计得先被金国百姓给灭了。 就算灭不了他们,那些人也肯定会给宋国通风报信。 真走到那一步,他的计划也便算是失败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一下子犯了难。 但想着想着,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任相,粮草的问题,你们就不必担心了。” “哦? 那不知道殿下准备从何处筹措粮草?” “金国百姓!” “金国百姓? 殿下难道打算从他们那里抢来粮草吗? 如果那样的话,恐怕......” 但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察哥给打断了。 “不! 本王此去是要带着他们一起反抗宋国,又岂会去抢他们的粮草?” “殿下不抢他们,难道还打算让他们自愿献上粮草不成?” “那是当然! 他们被宋国奴役,本王此去乃是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提供一些粮草,岂不是理所应当。” 明白了李察哥的想法之后,任得敬却是摇了摇头。 “殿下,您这个想法,等您真的将宋国军队彻底堵在城里不敢外出之时,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在您立足未稳之时,恐怕实现不了。” “为什么?” “因为金国在我们西夏面前一直自认天朝上国,金国的百姓也一直视我们西夏人为下等人。 连他们敬仰的大元帅金兀术都被宋国人给打跑了,您觉得他们会相信您能打败宋国人吗?” “这......” 这了半天也说不出个什么之后,李察哥一下子就怒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任相你说怎么办? 难道,我们就坐等着岳飞修好了铁路之后,两路大军并进打过来不成?” 李察哥这么一怒,李仁孝也赶紧看向了任得敬。 “是啊任卿,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啊?” 听到李仁孝的询问,任得敬先是向着李察哥

相关推荐: 女鬼你好,再见!   高武三国:无敌刘皇叔   大反派,小甜妻   主角霍沉柏冥胥冥王崽崽三岁半   春情浓处薄   我和我的食材都惊呆了   至浪漫的事   燎沉香   反派代言人   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