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之后,岳飞心头都是大受震憾。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谁又愿意自己成为那个枯骨呢? 可是刚才官家说了什么? 他说就算自己那天死在了校场之上,也依然改变不了陆游立下大功的事实。 只要对大宋有利,哪怕他是皇帝,也可以成为那个枯骨。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帝王胸怀。 因为,皇帝是不能说谎的。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史书老老实实的记载下来,供后世之人品评。 换句话说,无论他心里怎么想,只要他这句话说出来,就必须得这么去做。 要不然的话,就相当于自己把自己钉在了耻辱柱上,还是永远都别想下来的那种。 一时间,众人心头都不由的涌现了一句话。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有幸遇到如此圣明的帝王,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命呢? 想到这里,几人便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陆游。 陆游此时,整个脸上已经被泪水给弥漫了。 “臣陆游,定不负圣恩!” 看到陆游郑重的说出这句话,刘禅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然后就看向了岳飞,还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 他们其实是一起来的,但临进门之时,岳飞请他在外面稍微等一会儿。 用岳飞的话说,就是我们先上,搞不定的时候,官家您再隆重登场,必能将其一网拿下。 不愧是自己的岳爱卿啊,这兵法用的真是溜。 给岳飞使了个眼色之后,他就再次看向了陆游。 岳飞还给他交待了最后一个任务呢,差点儿忘了。 “务观你身体不好,就不要多礼了。 你能振作起来,朕很欣慰。 不过,朕能留给你的时间可不太多。 胡铨的新式战船已经造的差不多了,最多两个月之后,他们就要远渡重洋去往倭国,为我们那两个丢失的将士找回公道。 等他们那边事了,北伐之事就将提上日程。 满打满算下来,留给你的时间也不过两年左右。 你即要养伤,还要继续你的研究。 对了,中间还要成个婚。 留给你的时间,可不多了啊! 你要好好配合太医,争取早日能够下地走路。 好吗?” “官家放心,臣一定好好配合太医!” “如此,朕便放心了!” ...... 两个月后,临安码头之上,百姓们已经将码头围了个严严实实。 大臣们早早已经聚焦在此,而在大臣们的最前面,刘禅和岳飞并排站在最前面。 岳飞本来是落后半步的,刘禅拉他往前跟自己并排,岳飞死活不愿。 无奈之下,刘禅直接往后退了半步,跟他站齐了。 岳飞一见这情况,赶紧往后又退了半步。 结果他一退,刘禅又退了半步。 退着退着,俩人已经快踩着后面的大臣了。 在他俩后面的队伍里面,秦桧牙都快咬碎了。 而其他大臣,干脆盯着自己的鞋尖儿或者肚子。 没办法,那俩人的作派实在是没眼看。 岳飞眼看要踩到他了,虽然心里无奈,也只好并排站着了。 刘禅一看他终于不再退了,心里那叫一个得意。 然后,就拉着他手来到了韩世忠和胡铨、李宝面前。 这一次出征倭国,韩世忠为主将,胡铨为副,李宝则为先锋官。 到了三人面前之后,三人赶紧行礼。 “臣等拜见官家!” “三位爱卿快平身!” “三位爱卿,一切都准备好了吧?” “回官家,包括三类新型船只在内的大小一百二十七艘战船,已经全部在明州府外海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海。” “好! 这一次,是我大宋立国以来,第一次渡海作战,一定要注意安全。” “臣等遵旨!” 三人应下之后,刘禅手一伸,刘童博赶紧递上了一把剑。 接过剑之后,刘禅抽出了一截,顿时一阵寒光闪过。 然后,刘禅就把剑送到了韩世忠面前。 “良臣,这把剑朕赐给你。 见此剑则如朕亲临,此次出海,无论遇到任何事情,你都可持此剑先斩后奏。 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你一定要答应朕!” “官家请讲!” “把将士们尽量安全的带回来!” 韩世忠本以为他要说此行务必建功之类的,结果没想到是这么个要求。 愣了一下之后,韩世忠郑重的拜下。 “臣遵旨!” ...... 明州外海,看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战船,韩世忠、胡铨、李宝三人都是心潮澎湃。 这些全是他们大宋的船。 而他们,将带着大宋的将士们第一次踏出大宋的海岸线,去往遥远的国度。 海上有无尽的危险,但他们更有无尽的信心。 此行,他们必将建立不世的功勋! 三人上了船之后,便有一人赶紧过来拜见。 “小的高明哲,拜见三位大人。” 听到高明哲这个名字,韩世忠便想起来了。 这个人是高软软商行里的人,这次担任他人向导团的领队。 同时,这个高明哲还是高软软的同族,也就是原来大理高氏的子弟。 由于大理小皇帝之前的清洗,高氏子弟里面还活着的大部分都逃散了。 但后来高软软成了天使之后,幸存的高氏子弟便再次聚焦在了她的身旁。 如今她在高氏一族之中,说话比族长还要管用。 毕竟现在整个高氏都是靠着她生活的。 而这个高明哲便是其中比较机灵的,被她带在了身边。 这一次高软软特意写信回来,让他担任向导团的领队,除了因为他参与了每一次对倭国的贸易,对情况更为熟悉之外,也是想着帮他谋个前程。 对于高软软的这些心思,无论韩世忠还是胡铨都不在意。 他们只看人的本事如何,如果确实是个可用之才,他们也不介意帮他一把。 要是个草包的话,那他韩世忠手里要是带着天子剑呢。 心里定了打算之后,韩世忠便亲自上前将高明哲给扶了起来。 “高兄弟快快请起!” 见韩世忠如此和气,高明哲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谢大人!” “高兄弟以为我们到了倭国之后该如何行事?” 第370章 交人,或者灭国,选一个吧! 按辈份算的话,高明哲算是高软软的远房叔叔。 但此时听到韩世忠的问题之后,他却只想给自己这远房侄女儿磕一个。 什么叫料事如神啊? 这就是! 他这侄女儿早就和他说过,不要以为自己这一次只是去当个向导,就两耳不闻窗外事。 那些大人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随时抛出个问题考验下面的人,以便于确定这个人能不能用。 所以,他要想从这些大人物手里谋前程的话,就凡事多想想。 而且,他这侄女儿还给他提了个建议。 大宋仅仅以两个将士丢失为由,对倭国全面出兵的话,理由还是稍微牵强了一点儿。 毕竟,大宋是要脸面的。 所以,他这侄女儿建议他提前备一船货物。 如果大人物们不提出来的话就算了,反正一船货也值不了多少钱,他们付得起这个代价。 但要是万一被问到了,就让提一个先礼后兵之计给大人物们参考。 要是真被采用了,就能给大人物留下一个好印象。 没想到,这位韩大人果然问了他这个问题。 按理说这样的问题,是不该问他一个向导的。 但人家问了,那岂不是证明这位大人在有意考验他? 想到这里,高明哲心里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 “大人,此等大事本不该小的多嘴的,您和胡大人、李大人也一定已经有了成算。 不过,小的倒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当搏大人一笑了。” 韩世忠也只是看在高软软的面子上随口一问而已,没想到他还真有想法。 一下子,三人都被勾起了兴趣,想听听他能说出来什么。 “哦?那就说来听听吧。 要是你的办法可用,本官重重有赏!” “谢大人! 小的曾经跟随高尚宫去过几次倭国进行贸易,经过小人的观察,这倭国人有个很明显的特点。” “哦? 什么特点?” “自大汉以来,倭国便与我大汉有所交往,大唐之时,更是多次派人前来学习大唐的文化。 到了本朝,这种学习的势头也一直没有减弱过。 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地域的关系,还是因为人种的关系。 小的发现,他们始终学不到华夏文化的精髓!” “哦? 怎么讲?” “从表面上看,他们极其的谦虚、礼貌,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 “这不是挺好的吗?” “如果只有这样的话,确实挺好。 但是,跟他们接触多了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谦虚、礼貌都是表面的。 甚至,是他们的一种伪装。 实际上,他们阴险、狡猾,而且极其的残忍。 除此之外,他们还见小利而忘大义,任何时候都只能看到眼前。 像我们之前几次到倭国贸易,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想要占点儿便宜。 哪怕是一点儿蝇头小利,他们也看的比命都重。 甚至实力稍微占点儿上风,他们就想要直接抢夺,完全没有长远贸易的概念。” 高明哲说完了之后,韩世忠和胡铨、李宝三人对视了一眼。 没想到这高明哲还真是个人才啊,他的这些分析,跟朝廷的分析几乎是完全一致。 想到这里,韩世忠便笑着看向了高明哲。 “不错,看来你确实是有心了。 现在本官对你的办法更感兴趣了,说来听听吧!” “谢大人夸奖。 小人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他们重小利而无大义,那我们何不利用这一点? 不瞒大人,小人事先准备了一船的货物。 等我们到了倭国之后,大人们不妨先隐藏起来。 由小人先带着货物去和他们贸易,他们看到小人势单力薄之后,必然要下手抢夺。 等到了那个时候,大人们再带着大军出现,替小人伸张正义。 大人以为怎么样?” 高明哲说完了自己的计划之后,便紧张的低下了头,等着韩世忠的判断。 结果,却听到韩世忠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一笑,直接把他笑了个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笑了好大一会儿之后,韩世忠突然问道: “高明哲,这个计策真是你自己想的?” 韩世忠这么一问,高明哲心里马上咯噔了一下。 这么快就被看穿了? 他不会怪罪我骗他吧? 纠结了半天之后,他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于是,他扑通一下就跪了。 “大人恕罪,这个计策确实不是小人自己想的,而是高尚宫指点的。” 高明哲这么一说,韩世忠和胡铨对视了一眼。 果然如此! 这种计策,一看就是高软软的行事风格。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妙! 以高软软的心计,天下女子能与之相争者,估计也没有几人。 但是,她毕竟是个女子。 总想着在规则之内解决所有的问题。 她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简单也最实用的规则。 谁的兵马强壮,谁说了算! 如果大宋与倭国的国力差不多的话,高软软的计策绝对是一条妙计,他们也肯定会这么干。 但在准备的这一段时间里,胡铨和李宝俩人早就往倭国派出去不止一批的探子。 整个倭国的情况早已经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整个倭国加在一起,也不过六十多条船,能勉强算得上是个战船而已。 而且,他们最大的战船,也只比大宋最小的战船大了一丁点儿而已。 除了这个之外,整个倭国乱七八糟的,能称为兵的人全都算上,也不过四十万而已。 听着数量不少,但这些人是分散在各地的。 而且他们的兵,跟大宋的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的兵或许有些个人的武勇,但他们完全没有大兵团作战的概念。 当然了,这也怪不得他们。 毕竟,整个倭国一共也不那么大。 他们平时的战斗,也就跟大宋两个村的械斗差不多。 甚至,到了抢水源之时,大宋两个村的械斗,都比他们的战斗更有章法。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他们能安全的到达倭国。 大宋的将士,一打十都绰绰有余。 而他们这一次出征带了三万人,还有五千匹战马。 如此兵力,对于倭国完全可以碾压。 所以,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他们玩什么计谋呢? 我大宋的两个将士在你倭国失踪了! 要么,交人! 要么,灭国! 选一个吧! 第371章 废物应该如何利用? 一个月之后,船队终于到达了九州岛。 船还未靠岸,就看到了岸上有好多人,正在好奇的看着他们的船。 距离港口还有几百米远,差不多能看到人影之时,韩世忠便命令所有人大喊: “倭国蛮夷,马上交出我大宋失踪的两名将士,如若不交,屠灭你国!” 韩世忠一下令,喊声可谓是震耳欲聋。 过了好一会儿,他便看到岸上的人也在大喊着什么。 于是,他就把高明哲给叫了过来。 “他们在喊什么?” 高明哲眼珠子一转,作出一副受惊的样子回道: “大人......我......我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直说,他们到底在喊什么?” 听见韩世忠这么说,高明哲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脸上的表情立马就变成了愤怒。 “大人,他们在喊‘还你妈个头,有本事打过来呀’!” 一听高明哲这么说,韩世忠心里都快笑疯了,直夸这高明哲是个人才。 但脸上还是作出一副愤怒的表情: “他们真是这么说的?” 见韩世忠追问,高明哲的表情越发坚定,也越发愤怒。 “回大人,千真万确! 他们就是这么说的,小人一个字儿都没听错!” 听完了之后,韩世忠愤怒的一拍栏杆,怒声道: “胡铨、李宝!” “末将在!” “这些倭国蛮夷好不讲道理。 我们的将士在他们的地盘上失踪了,他们非但不交人,还敢叫嚣让我们打过去。 但我大宋毕竟是礼仪之邦,虽然他们的要求很过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尽量满足他们。” “大人英明!” “所有人听令,先用震天雷齐射,等扫清了登陆场地之后,所有人开始登陆。 此战只有一个目的,一定要找出我们失踪的那两名将士。 不论任何代价,哪怕把倭国掘地三尺,也一定要找到。 听懂了吗?” “末将遵命!” 领了命令之后,所有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看到大船已经靠近到岸边几十米,但岸上的人还是没什么反应,船上的所有人都感觉自己受到了挑衅。 然后,就是震天雷开始齐射。 这一下子,岸上的人终于有了反应,开始四处逃散。 又齐射了几轮之后,岸上几乎已经看不到人。 韩世忠这才命令放出小船,所有人、马开始登陆。 人倒是还好,个个精神饱满。 但马就不行了,一个多月的航行,虽然过程中一直有精心的饲养,但这些马毕竟是平生第一次坐船。 此时一个个瘦的跟个小鸡子似的,看的众人那叫一个心疼。 登陆了之后,一个个也不着急着去追寻敌人。 反正就这么一个岛,他们要真能游走的话,那放他一马又如何? 此时他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构筑营地。 尤其是马棚,那可是重中之重。 这此马可全是从赵相牙缝里抠出来的啊! 不把这些马的状态养回来,回去之后赵相能把他们给吃了。 七天之后,马的状态终于好了起来,一个个看起来生龙活虎的。 这时候,胡铨和李宝一起来到了韩世忠的营帐。 “大人,我等特来请战!” “哈哈哈,正等你们呢! 都说说吧,这一伏你们准备怎么打?” 听到韩世忠的问题,胡铨毫不犹豫的说道; “分兵吧,咱们三人一人带一队,看谁推进的快!” 看着胡铨跃跃欲试的样子,韩世忠笑着摇了摇头: “本将觉得此时分兵不妥!” “啊?为何?” “虽然我们之前已经派过探子,对他们的战斗力大致有了判断,但毕竟没有眼见为实。 而且,我们对地形不熟啊! 所以,本将以为,第一战我们不如合力推进。 等验证了对方的战斗力之后,再分兵不迟!”
相关推荐:
天降媳妇姐姐
爱凄带种逃
[综武侠]大家都来万花谷
道观
最佳位置
逆天换明
英雄联盟之最强天帝
庶偶天成
我的青春修道日常
重生丰缘:开局我选火稚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