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况下,不都是皇帝急着修宫殿,大臣拼命反对的吗? 你这么急着修宫殿是个什么情况? 但他也没多想,而是顺着自己内心的想法说道: “四百万贯太多了。 东宫日常本就有维护,又没有荒废,花那么多钱修缮根本就没有必要。 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风的,有这个钱,咱多备点儿兵器准备北伐不香吗?”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秦桧本来已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刘禅一提北伐,他的神经马上就绷紧了。 “官家带头戒奢从俭,实乃大宋之福,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秦桧这么一说,大臣们便也跟着说道; “官家带头戒奢从俭,实乃大宋之福,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待大臣们说完了之后,秦桧又接着说道; “但是,此次修缮太子东宫,并不仅仅是修缮太子东宫而已。” 秦桧这么一说,刘禅便疑惑的看向了他。 “不仅仅是修缮东宫? 那还要修哪? 难道你们打算连朕住的宫殿也修了? 不用,朕的宫殿还好的很。” 刘禅这么一说,秦桧差点儿没当场给他翻个白眼儿。 我嘞个官家哟,您是不是太自恋了,谁特么要给你修宫殿啊。 你想修自己拿钱去,朝廷才懒得搭理你。 但是,您现在提出来这个建议,可真真是极好的呢。 心里一番思量之后,秦桧才拱手说道; “官家居您误会了,臣的意思是,自从靖康国变以来,虽有官家挽狂澜于既倒,但涣散的官心、军心、民心至今尚未能完全恢复。 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极需要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来振奋精神。 而太子的降生,就是这样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 因为,太子的降生,意味着我大宋不仅从蛮夷的铁蹄之下站了起来,而且我们还将永永远远的存续下去。 蛮夷永远打不垮我们,大宋,永远不会亡!” 最后一句话,秦桧是举着手臂嘶哑的嗓子吼出来的。 他这么一吼,马上就有大臣跟着他一起嘶吼,一时间差点儿没把垂拱殿的屋顶给掀了。 嘶吼了好一会儿之后,秦桧手一抓,大臣们立即噤声。 然后,秦桧才转身重新看向了刘禅。 “官家,您看到了吧? 这就是我大宋的民心,我大宋的不屈之心。 所以,这一次修缮太子东宫,必须要大张旗鼓的修。 必须要修成一座史上最庄严、肃穆、豪华的东宫。 但是,又绝对不能逾越规制。 因此,您的宫殿也需要一起进行修缮。” 第254章 刘童博:平时我是根柱子,但关键时刻我机智的一批 秦桧这么一说,岳飞和赵鼎不约而同的看了一眼对方。 他俩都没猜出来秦桧这么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他俩都能预见到一个事情。 如果再让秦桧这么说下去的话,今天的事儿,四百万贯打不住。 花四百万贯给太子修缮个东宫,虽然奢侈了点儿,但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大家盼这个太子真的是盼的太久了。 久到他们对于这个还未出世的太子已经有了滤镜。 在他们心里,那已经不仅仅是个太子,而是全村的希望。 为了全村的希望,大家咬咬牙,四百万贯花就花了吧。 但是,如果再多的话,那可真就有点儿伤筋动骨了。 大宋虽然比别的朝代能挣,但也比别的朝代更能花啊。 虽然从账面上看,大宋每年的岁入快亿了,但一次拿出来四百万贯,也是需要勒一勒裤腰带的。 因此,不能让秦桧再这么忽悠下去了。 可是,一时之间他们竟然想不到该怎么切入。 哎,谁能想到,这秦桧吐过几次血之后,竟然学会借势了。 借着太子即将降生的大势,刚才他已经把自己那些被贬出去的同党给救回来了。 要是再让他借着这个势,把朝廷的钱给搞没了,那可是完蛋了。 但到底该从哪里下手呢? 正在岳飞和赵鼎俩人心思电转之时,刘童博看了一眼他俩。 几乎是一眼,他就猜到了俩人心里在想什么。 然后,他心里就乐了。 平时我刘童博在朝堂上就是根柱子,但关键时刻,我可是机智的一批。 岳元帅啊,就让咱帮你一把好了。 然后,他悄悄凑到了刘禅耳朵边上。 “官家,臣刚才去给岳元帅报喜的时候,岳元帅和詹大人还带着一个年轻人也正好要进宫,似乎是有什么事儿要向您汇报。” 刘禅正打算驳斥一番秦桧呢,一听岳飞有事儿找他,马上就把秦桧给扔到了一边。 “岳爱卿,你有事儿要和朕汇报?” 岳飞正在想着怎么办,突然听到刘禅叫他,一脸迷茫的就抬起了头。 一抬头,他就发现刘童博不停的对他挤眼睛,还有意无意的瞟向詹大方的方向。 看到刘童博这个眼神儿,岳飞一下子就懂他什么意思了。 秦桧的话借着大势,强行反驳的话,就算他真把事儿给拦下来了,最终可能也落不了好。 与其如此,自己还不如趁着官家的这个问题,把自己的正事儿说了。 既然这个钱一定要花的话,那不如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想到这里,他便出列说道: “回官家,臣本来是有件事情要向您汇报,但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未来储君之事,臣的事稍后再说也不迟。” 他这么一说,刘禅有点儿急了。 “爱妃们只是刚刚有孕而已,距离降生还早着呢,再说了,万一是六个公主呢? 这事儿不急,你先说你的事儿。” 一见岳飞出来捣乱,秦桧忍不了了。 这么好的机会,绝不能让岳飞给搅没了。 想到这里,他拱手说道: “官家,修缮宫殿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岳元帅刚才也说了他的事儿不急。 不如,我们先议修缮宫殿之事可好?” 秦桧说完了之后,刘禅就摆了摆手。 “秦副相啊,朕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等岳爱卿说完了之后,咱再继续说修缮宫殿的事儿,怎么样?” 官家都这么说了,他还能怎么样? 官家问你意见,那是给你面子,你要给驳回去了,那可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想到这些,秦桧虽然无奈,也只能先退到一边。 不过,他的耳朵可是高高的竖着,一旦发现岳飞说的事儿对自己不利,便随时准备出击。 刘禅见秦桧退下去了,对他还是相当满意的。 到底是天天一起斗蛐蛐的好伙伴,知道自己有正事儿,就不打扰自己了。 秦副相真是和朕太有默契了。 然后,他就看向了岳飞。 “爱卿您看,秦副相不急了,你先说你的事儿吧。” 刘禅这句话差点儿没让岳飞笑出来。 官家啊,秦副相那皱的能夹死蚊子的眉头,您是一点儿看不见啊。 但官家都不在乎,他更不会去在乎秦桧怎么想。 于是,他便拱手说道: “回官家,臣要禀报的事情,是关于我大宋的钢铁冶炼。” 一听这个,刘禅的神经马上就紧绷了起来。 前世,相父最重视的几件事之中,就包括了钢铁冶炼。 相父不止一次和他说过,想要光复大汉,需要最锋利的剑,需要最坚固的盾,同时也需要最耐用的犁。 而想要得到这三样东西,便需要有最优质的钢铁。 因此,钢铁冶炼事关国本,不可不查。 没想到,岳爱卿竟然也关注到了这个。 岳爱卿除了不爱写出师表之外,其他的地方,跟相父真的是越来越像了啊。 想到这里,他看岳飞的目光也变得更加的柔和。 “爱卿你说吧,关于钢铁冶炼的事儿,你有什么想法,朕都支持你。” 刘禅这么一说,大臣们几乎是集体翻白眼儿。 官家您还能不能行了? 上一次您就是这样,这一次还来? 您就不能照顾一下我们的感受,稍微走个流程? 秦桧虽然跟他们一样气愤官家这么赤裸裸的偏爱,但他现在已经顾不上生气了。 岳飞竟然盯上这个了,等会儿一定要把细节全都套出来。 然后...... 岳飞并没有精力去注意其他大臣们的想法,他感动之余,还是觉得应该把这事儿说清楚。 “官家,关于钢铁冶炼,臣的想法是这样的......” 他正要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刘禅却是出声打断了他。 “爱卿不用说了,你有什么想法就去做,朕只要个结果就行。 你就告诉朕,你需要多少钱!” 他这么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岳飞的信任。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相父当年交待过他,钢铁之事事关国本,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这事儿还真不能在朝堂上说。 倒不是他不信任其他大臣......好吧,还真就是不怎么信任。 但岳飞不知道这个情况啊,大宋哪一点儿都好,但对于保密意识,还真不怎么有。 大宋的朝堂,一直就是个大漏斗,属于啥都敢说,啥都敢往外漏的那种。 因此,岳飞此时的心里只有感动。 感动完了之后,他便看向了詹大方。 然后,詹大方就给他比了个数字。 第255章 史官记一下,朕要立个规矩! 看到詹大方比的数字之后,岳飞便拱手说道: “官家,臣需要一百万贯!” 这个数字一出口,大臣们一下子就炸了。 连要干啥都没说,就敢张嘴要一百万贯? 岳飞,你飘了啊。 下一刻,万俟卨就一脸愤怒的站了出来。 “元帅,下官想知道您要这一百万贯是要干什么? 一百万贯如果购买铁料的话,把这间大殿堆满也放不下。 所以,下官需要知道您这一百万两的具体去处。 要不然,下官一定要参你一本。” 万俟卨说完了之后,接着便有十七八个大臣站了出来。 反正就一个态度,今天你必须把这一百万贯花的什么地方说的清清楚楚。 但凡一点儿说不清楚,那可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大臣们对着岳飞发难之时,詹大方却是死死的咬着牙关,俩眼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的鞋子。 当然了,他盯的目标是鞋子,其实看到的是肚子而已。 反正就一个态度,我啥也不知道,现在的一切都跟我没关系。 不怪他这么紧张,实在是这个乌龙太大了。 他确实是比了一个手指,但他要说的数字是十万贯。 他之前教训沈行知的时候,跟他说搞这个实验需要建新的炉子,需要新的场地,甚至需要重新招人,其实是吓唬他的。 也不能算纯吓呼,只不过他和沈行知所说的,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已。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人会这么败家的去搞实验。 沈行知的想法虽然新奇,但其实也是在现在冶炼炉的基础之上,才有的创意。 所以,如果要验证沈行知的想法的话,他会找一个相对任务不是那么重的冶炼处。 然后按照沈行知的想法,对现有的冶炼炉一点一点的改造,一点一点的验证。 只有每一步都成功了,这个冶炼炉才会最终变成沈行知图纸上的模样。 包括他画的鼓风机的图纸,也是一样的操作。 直接造个新的,不行的话就扔掉,那是败家子儿才能干出来的行为。 所以,按照他这个缝缝补补的实验方法,全套实验下来,差不多也就是八九万贯的样子,要个十万贯,已经相当的保险了。 就算最后真超预算了,多少差那么一点儿,大不了他们工部给补出来就行了。 只要不是差的太多,总有办法找补。 可是,他没想到岳飞竟然误会了,把他所说的十万贯,理解成了一百万贯。 现在看着岳飞因为替他要钱,被大臣们围攻,他可谓是心急如焚。 但是,他又很明确的知道,他现在绝对不能站出来纠正。 这事儿错了就错了,哪怕将来去向官家认错,此时也绝对不能服软。 一旦服软,岳飞好不容易在朝堂上积累的威信,就会马上灰飞烟灭。 所以,他现在只能装鸵鸟。 但心里是真不好受啊。 詹大方不好受的同时,岳飞心里的怒气也在慢慢的累积。 他倒不是有意想瞒着大臣们,只不过官家已经说了不需要讲了,你们现在是想干什么? 如果本帅在你们的威逼之下,把方案讲出来了,那岂不是就表示官家说话没有你们说话管用? 如果本帅真的这么做了,那不就是在变相打击官家的威信? 你们真当本帅傻的啊,能让你们得逞? 看来,是时候让你们感受一下大元帅的威严了。 然而,正当他准备发怒之时,刘禅却是突然一拍桌子。 “大汉将军何在?” “臣在!” “把这些说话的都给朕叉出去!” “是!” “先叉万俟卨!” “是!” 应了一声之后,呼拉拉进来几十个大汉将军,四人一个,不由分说的便将刚才说话的十八个人全给叉了出去。 等所有人都叉出去了之后,刘禅才严肃的看向了大臣们。 “记一下,朕今天要说一条规矩。” 见到一边的史官已经准备好了之后,他才缓慢而坚定的说道: “岳爱卿行事,除了朕之外,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任何人敢质疑岳爱卿,就是在质疑朕。” 说完了之后,他又看向了一边的史官。 “记下了吗?” “回官家,记下了!” 听到史官回话,刘禅才看向了大臣们。 “听懂了吗?” 对于刘禅的问话,没有一个人回话。 实在是,所有人都被震麻了。 刘禅刚才所说的记一下,意思就是这件事儿不仅要记在史书之中,还要记在皇家的礼训之中。 换句话说,从今天开始,这句话就成了祖宗之法。 如果岳飞活不过刘禅的话,那就算了。 但如果岳飞的寿命足够长的话,那下一代的皇帝,甚至下下一代的皇帝,都要严格遵守这句话。 要不然,就是对祖宗不敬。 再换个说法,就是太子还没出生呢,就已经有了一个顾命大臣。 而除了这个意义之外,更现实的意义在于,从今天开始,岳飞就跟他们这些普通大臣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了。 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就连赵鼎这个宰相也不行,因为他同样没有权利质疑岳飞。 这尼玛的算个什么情况? 常务副皇帝? 这能忍? 忍个蛋啊,真当大家都没血性了不是? “臣反对!” “叉出去!” “臣反对!” “叉出去!” ....... 反对一个,叉出去一个,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叉出去了七十三个。 大汉将军,这会儿真的是满身大汗了。 等秦桧从震惊之中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人已经快被叉出去完了。 看了一眼蠢蠢欲动的赵鼎,秦桧心里马上就做出了决定。 不行不行,这一局先认栽了,再叉下去,全军覆没了都。 于是,他赶紧给仅剩的几人使了个眼色。 收到眼色之后,大家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敢反对他的意愿。 “臣.....” “叉出去!” “不是,官家,臣是想说,臣遵旨!” 一下子叉出去这么多人,刘禅心里也是扑通扑通的,这会听到终于有人臣服了,他也松了口气。 “你早说嘛,既然你遵旨了,那就叉回来吧!” 等大汉将军把棍子从那人双腿中间抽出来之时,他的汗才终于流了下来。 妈的,朝堂真是太危险了。 第256章 你生儿子,让我花钱装修房子? 搞定了一个之后,刘禅又看向了其他大臣。 “你们呢?” 瞅了一眼旁边虎视眈眈的大汉将军,其他大臣们赶紧拱手。 “臣遵旨!” 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他又看向了秦桧。 “秦副相,你呢?” 压下快要吐血的冲动,秦桧无奈的拱手: “臣遵旨!” 见所有人都同意,刘禅终于满意了。 “那众卿可要记好了啊,以后再质疑岳爱卿,可就属于欺君了哟!” 听到这句话,大臣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质疑岳飞就等于欺君? 你就没发现你这句话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吗? 但大汉将军在侧,而且还是业务越来越熟练的大汉将军。 算了,就当啥也没听出来吧。 “臣等遵旨!” 大臣们遵旨了,岳飞不行啊。 这么有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痞子修仙传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醉情计(第二、三卷)
镇痛
屌丝的四次艳遇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烈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