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朝廷出钱赎买你家的图纸?” 见沈行知还是不说话,岳飞沉吟了一番之后,又接着说道: “如果赎买也不行的话,本帅可以上奏官家,由你家族来制造这种可以转向的四轮马车,朝廷出资购买。 但是,必须要事先约法三章......” 还没等岳飞说出约法三章的内容,沈行知先是对岳飞行了个礼,然后才说道: “元帅,您误会了,这并非家族的不传之秘,学生手里也有图纸,此来就是要无条件献给元帅。” 他这么一说,岳飞更迷茫了。 “那你......” 见岳飞问了一半儿就停了下来,沈行知接着说道; “元帅,实不相瞒,这马车目前还无法制造出来!” “嗯?” “元帅,事情是这样的。 这个四轮马车,最关键的部位,就是前轮的转向结构。 学生曾经用各种木头都试过了,但强度根本就不够,运量稍微一大,前面的转向轴就很容易断裂。 所以,这个转向轴必须用钢铁来进行制造。 可是,学生用钢铁制造出来之后,发现强度还是不够。 所以,想要真正造出来这个可以转向的四轮马车的话,必须要有强度更高的钢。 可是,想要得到强度更高的钢铁谈何容易,学生个人实在是没有能力......” 沈行知说到这里,没再接着往下说,但岳飞却是一下子听懂了。 想造出来这个能转向的四轮马车,并没有多难。 但是,要想让这个车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话,就必须要有强度更高的钢铁。 所以,这个事儿真正的难点,在于钢铁冶炼工艺的革新。 岳飞并不懂冶炼钢铁,但钢铁冶炼的历史他还是知道的。 从远古的夏商周至今,钢铁的冶炼工艺可以说一直在进步。 但这种进步是一点点儿累积起来的,并不是谁脑袋一拍,就突然进步了。 说白了,冶炼工艺的提升,需要大理时间的积累。 甚至,需要一些运气。 很可能明天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也可能几百年还在原地踏步。 一想到这个,岳飞心里就是一沉。 难道,这事儿终究还是镜花水月一场? 不,不行! 就算很难,也要试一试! 因为这个事儿如果真的能成的话,那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以大宋目前的运输条件,如果作战距离在三百公里之内,一个士兵差不多需要三个民夫来保障。 如果作战距离拉到五百公里以上的话,保障一个士兵所需要的民夫基本上就要翻倍。 像岳家军之前基本上保持在七至十万人的规模,保障其作战的民夫,基本都在三十万以上。 这还只是需要的人数,更重要的是,粮草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有水路的话,情况还会稍微好一点儿。 如果是纯走陆路的话,每一石运往前线的粮草,真正到了前线之时,能剩下半石,已经算是烧了高香了。 如果真的有了可以灵活转向的四轮马车,就算他的运载量只比两轮马车高一倍,也至少能节省三分之一的民夫。 同时,运到前线的粮草,也至少能增加两成。 这么一增一减之后,战争的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 而战争成本的降低,其实就是变相的增强了国家战争的潜力。 所以,这个东西一定要搞出来。 哪怕多花点儿钱,也要搞出来。 第249章 有奇思妙想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想到这里,岳飞又拍了拍沈行知的肩膀。 “行知,你放心吧,本帅这就进宫向官家谏言,一是为你表功,二是由朝廷拨款改进钢铁冶炼工艺,争取让你的四轮马车能早日面世。” 岳飞这么一说,沈行知立时大喜。 “谢元帅!” “不必,你先在某家中歇息,本帅去去就来。” 说完之后,岳飞拿着小四轮马车就转身准备进宫。 然而,就在这时候,沈行知又在他身后说道: “元帅,学生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他的话,岳飞疑惑的回过头。 “什么事?尽管讲来!” “元帅,晚辈研究家祖留下的《梦溪笔谈》之中关于冶炼的内容之时,发现了个规律。” “哦?什么规律?” “学生发现冶炼炉越热,冶炼的效率就越高,同时质量也相对更好。” 沈行知这话说完了之后,岳飞差点儿没忍住翻白眼儿。 实在是,这个事儿只要对冶炼稍微有点研究的人都知道啊。 这个发现,真的值得专门说出来吗? 然而,就在这时候,沈行知从袖子里掏出来几张纸。 一边拿出一张递给岳飞,一边说道: “元帅您看,这是晚辈根据自己的发现设计的一种新的冶炼炉。” 待把第一张递给了岳飞之后,他又递过去一张。 “还有这个,这是晚辈自己设计的风箱,可以用来鼓风。” 接下来,他又陆陆续续的递上了四张纸。 看完了纸上的内容之后,岳飞慎重的把图纸全都收好。 “你,你随本帅去一个地方!” “好!” 不一会儿的功夫,岳飞便带着沈行知到了工部尚书詹大方的府门前。 待听到岳飞突然登门之时,詹大方几乎是跑着出来的。 “元帅莅临寒舍,有失远迎,还请元帅莫怪啊!” “詹大人客气了,飞冒昧打扰,还请大人勿怪才是啊!” “不敢不敢!” 说完之后,他才看向了站在岳飞身边的沈行知。 “元帅,这位是?” “这是钱塘沈行知!” 岳飞介绍完了之后,沈行知赶紧上前一步行礼。 “学生沈行知见过大人!” “钱塘,姓沈,沈家的小子?” “是!” “你父近来身体可好?” “劳大人挂念,一切都好!” 沈行知说完了之后,詹大方就看向岳飞解释道: “好叫元帅知晓,我与其父乃是旧交,不过其父并未入仕,一生又好纵情于山水,我已经五六年未见过其父了,平时只能以书信往来。” “原来是故人之子,那就好办了!” “哦?元帅今日登门,与其有关?” “詹大人不打算请我吃杯茶吗?” “哈哈哈,快请快请!” 待入了会客厅,一番寒暄之后,詹大方便主动说道: “不知元帅今日登门所为何事?” 岳飞并未回答,而是直接拿出了沈行知之前给他的图纸。 “詹大人先看看这个如何!” 好奇的接过图纸之后,詹大方便直接看了起来。 见詹大方观看的过程中不停的发出惊奇的赞叹,岳飞心里也大概有了底。 待他看完了之后,岳飞便直接问道: “詹大人觉得如何,这些图纸是否有可行性?” 岳飞问完之后,詹大方先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看到他这个样子,岳飞又接着问道: “詹大人这是何意?” “无帅,不瞒你说,这些图纸上东西虽有不切实际之处,但总的来说,有些设想确实精妙,只从图纸上来看的话,应该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要想验证这些想法的话,恐怕很难。” “为什么?” “元帅有所不知,自大前年,也就是您出兵解金兀术之围开始,咱们大宋目前所有的冶炼工坊全部都是满负荷运转。 现在的这个条件之下,要验证这些想法,就必须建设新的冶炼炉。 我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人手来建设这些东西。 除非开辟新的场地,另起炉灶。 但是,这样一来,花费恐怕不匪。 最关键的是,到了最后还不一定能成功。 毕竟这些只是设想而已,谁也不敢保证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 听完了詹大方的话,岳飞沉吟了一会儿之后,才开口问道: “如果不考虑其他任何困难的话,詹大人觉得图纸上的这些东西最终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听完了岳飞的问题,詹大方思考了好久,才开口说道: “最多六成!” 一听只有六成,沈行知一下子急了。 “大人,绝对不可能只有六成。 如果所有条件都具备的话,至少有八成的把握能成。” 一看沈行知这么激动,詹大方一下子便明白了。 “这些图纸是你画的?” “是!” “我听你父亲在信中说过,不让你碰这些东西,专心科考,你怎么......” 詹大方还未说完,沈行知就接过话头说道; “大人,学生以为,研究这些东西也并不影响科考,家祖不就是例子吗?” 听到沈行知这句话,詹大方的表情就像是看好朋友家的熊孩子,那叫一个无奈。 “你以为本官不知道研究这些东西有多耗费心力吗? 如果你继续沉迷这个的话,你还怎么科考?” 听到詹大方这么说,沈行知看了一眼岳飞,犹豫了一番之后,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元帅,晚辈这些想法真的是经过了至少千百次的推演,绝对不止六成的成功率。 如果元帅能为晚辈保举,让晚辈有条件进行验证的话,学生愿意放弃科考,一辈子为大宋冶炼最优质的钢铁。” 沈行知一说完,岳飞还没说话,詹大方已经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胡闹,你这样做是想气死你爹吗? 而且,你真的以为你的想法很好吗? 实话跟你说吧,你的这些想法只有两个字,幼稚!” “你凭什么这么说?” 看到激动的眼睛都红了的沈行知,詹大方毫不客气的说道: “我承认,你这些想法是有奇妙之处,但在冶炼这个行业里面,最不缺的就是奇思妙想。 你真以为那些以冶炼为生的人,真的不如你这个只看过几本书就敢夸夸其谈的外行吗? 你的这些想法,在他们的天马行空面前,可以说屁都不是。 但是最后,大家为什么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现有的工艺去冶炼?” 詹大方的话让沈行知整个人愣在了原地,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不甘心的问道: “为什么?” 第250章 官家有了! 听到沈行知的问题之后,詹大方冷笑一声。 “因为冶炼技术的进步,靠的是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的积累。 天马行空当然好,但巨大的实验成本谁来承担? 因为实验这些想法,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谁来负责? 最重要的是,冶炼行业稍不注意就是要命的事情,为了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万一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事故,谁来承担?” 詹大方说完了之后,沈行知不忿的吼道: “难道就因为这些,就能安心的满足于固步自封吗?” “呵呵,固步自封? 你怎么就知道我们在固步自封? 你可知道,自大前年以来,咱们大宋在即没有增加冶炼工坊,也没有新开矿山的情况下,钢铁产量已经相较于之前提高了两成。 你以为这两成的产量是凭空变出来的吗? 我告诉你,不是,是靠着整个冶炼行业的每一个人,一点一滴的改造现有的工艺积累起来的,而不是靠你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 听到大宋的钢铁产量竟然在三年时间里面提高了两成,沈行知整个人都惊呆了。 但震惊过后,他又不忿了。 “你......你凭什么说我的想法不切实际?” “呵呵,凭什么? 我告诉你凭什么,就凭你所有的图纸里面,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 “隔火材料!” “隔火材料?” “对!” “按照你的想法,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性能提高炉温。 但是,你在提高炉温的情况下,竟然完全没有考虑隔火材料。 你以为咱们大宋的冶炼炉,为什么只能热到这个程度? 那是因为现在最好的隔火材料,只能承受到这个程度。 而你恰恰忽略了这个最关键的因素,就算元帅真的帮你要来了钱,按你的想法建起了新的冶炼炉,将来也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炉子会被烧穿。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你不切实际了吧?” 詹大方的话说完了之后,沈行知扑通一声,直接瘫倒在了地上。 嘴里还不停的喃喃自语着: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看到沈行知失魂落魄的样子,岳飞看向了詹大方,轻声说道: “詹大人,借一步说话?” “元帅请!” 俩人到了后堂之后,詹大方就先开口说道: “元帅是否怪我太过于直接了?” “没有,詹大人误会了。 本帅是庆幸先来见了你,要是真的直接去见了官家,真要来了钱,那恐怕就铸成大错了。” 岳飞此时确实是有点儿庆幸,看来专业的事儿,还是要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在他看来,沈行知的想法确实有独到之处,但没想到詹大方竟然一眼看出了问题。 正在他庆幸之时,詹大方却是说道: “如果元帅真能从官家那里要来经费的话,我倒是觉得可以一试!” 他这么一说,倒是把岳飞给闹迷糊了。 “詹大人刚才不是还说他的想法不切实际的吗?” “元帅,其实是这样的,他关于冶炼炉以及风箱的那几个想法,真的堪称神来之笔。 虽然他忽略了隔火材料这个问题,但并不能否认他在冶炼一道上的天份。” “那你为何......” “元帅有所不知,他家自从沈括大人之后,已经连续两代无人入仕了。 而他又是这一代的独子,他的父亲将全部的希望都压在了他身上。 其实他父亲也知道他自小就喜欢研究杂学,但为了家族,一直都严厉禁止他接触这些东西。 要不然的话,以他家的家资,他自己就可以在家里实验这些东西,根本不必求到元帅你的门下。 我刚才那么敲打他,其实心里也很矛盾啊。 做为他父亲的朋友,我当然希望他能以家族为重。 但看到这么有天份的后辈,我又想着尽早点醒他,让他不要那么痴迷于天马行空,能够早点儿学会脚踏实地。” 詹大方这么一解释,岳飞才明白了他心里的想法。 然后,他就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詹大人,岳某不明白,既然你知道他的那些想法之中缺少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何还希望我去向官家禀报?” “是这样的,其实我们在冶炼的时候,也发现过几种不错的隔火材料。 只不过现在的冶炼炉中所用的材料已经够用,所以才没有去更换新的材料。 如果元帅您真的能从官家那里要来经费的话,他的想法再加上我们已经发现的那几种隔火材料,说不定真的能让咱大宋的钢铁冶炼再进一大步。 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就能有更多更好的钢铁。 而且,就算我们发现的那几种隔火材料不行,也可以再去寻找新的嘛。 只要有了足够的经费,嘿嘿嘿......” 詹大方这么一笑,岳飞终于明白了,今天自己算是自投罗网啊。 这老家伙其实早就想向官家要经费了,甚至可以已经要过,只是失败了。 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头上。 正好,今天自己又带着沈行知登门了。 而且,他刚才那么训斥沈行知,还有一个用意,就是在自己面前表现自己的专业,自己信任他。 这一手算盘打的…… 但岳飞对于这种算计,其实并不在意。 于是,他便看向了詹大方。 “那......一起进宫?” “谢元帅!” 被岳飞和詹大方俩人带着,一直快走到宫门口,沈行知整个人还是懵的,他不明白事情怎么突然就峰回路转了。 然而,还没他们走到宫门口,就看到刘童博着急忙慌的出门。 还没等他打个招呼,就见刘童博一脸惊喜的向他跑了过来。 “元帅,咱正要去您府上呢,快,您快随我入宫。” 见刘童博这么着急,岳飞吓了一跳。 “怎么了?是官家出什么事了吗?还是宫里有什么事儿?” 见到岳飞这么紧张,刘童博赶紧说道: “哎呀,是咱的错,没跟元帅说清楚。 元帅您不用担心,官家确实有事儿。 但是,是好事儿。” 一听是好事儿,岳飞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哦?什么好事?” 听到岳飞的问题,刘童博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儿了。 “官家有了!” 一听这四个字儿,岳飞直接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突然暧昧到太后
差生(H)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云翻雨覆
烈驹[重生]
凄子开发日志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