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毒女倾天下 > 第188章

第188章

后,就让人签军令状啊,咱们是在商量政事,又不是在打仗,这不合适啊!” “不合适吗?” “不合适啊!” “可是,你说的政事里面,涉及到了十万大军的调动。 既然涉及军事了,怎么就不能写军令状了?” 刘禅这句话,万俟卨大嘴张了半天,还是没想好该怎么回。 然后,刘禅却是又想到了什么。 “对了,朕差点儿就忘了。 朕上一次好像说过了,凡是没有过成功的经验,或者自己没有亲自做过的事儿,不能随便上奏,爱卿你还记得吧?” 一听这个,万俟卨就感觉要糟,但他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回官家,臣记得!” “记得就好,那朕问你,你制过甘蔗吗?” 听到这个问题,万俟卨都快哭了。 我特么是个文人,我怎么可能干过那种贱业? 官家您是不是成心的恶心我? 虽然心里悲愤,但他还是只能老实的回道: “回官家,没有!” “那你种过甘蔗吗?” “没有!” 一听这个,刘禅一下子就怒了。 “好你个万俟卨啊,你既没有制过糖,也没有种过甘蔗,你就敢跟朕说五年之后,制糖的利润就能养活十万大军? 你是不是存心在浪费朕的感情?” 一看刘禅开始扣帽子了,万俟卨一下子就吓的失了分寸,下意识的就回道: “回官家,臣没有啊!” “哼,还敢说没有?” 说完之后,他就看向了大汉将军。 “把这个朝堂上胡言乱语的佞臣,叉出去!” 当被大汉将军熟练的叉出去之时,万俟卨竟然神奇的有了一种安心的感觉。 ...... 目送着万俟卨被叉出去了之后,刘禅才看向了满殿的大臣。 “各位爱卿,还有谁觉得把安南和蒲甘的百姓,迁到雷州和琼州这两个地方,让他们全部都去种甘蔗是比较合适的? 来,有的话快站出来,我们好好探讨一番!” 第241章 刘禅:这种情况相父早就教朕怎么应对了! 听了刘禅的话,又想了想秦桧和万俟卨的下场,大臣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 还来? 这才开始议事多长时间,抬出去了一个,叉出去了一个,谁还敢再来? 算了算了,先这样吧。 反正这第一批,一共也就迁移五十万人。 那么多的州县,平均下来一个县也不过安置几百到上千人的规模而已。 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当地的地价,给他们的北迁计划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并不致命,没必要在朝堂上拿自己的名声和小命开玩笑。 再说了,朝堂上他们反驳不了,下了朝之后他们还能没办法? 想到这里,他们便默契的都不再吭声。 看到大臣们都不吭声,刘禅嘿嘿一乐。 哼,别以为你们不说话,朕就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朕来之前,呃,不对,是上辈子,相父都已经教过朕了。 当你发布了一个政策,所有人都不吭声的时候,并不一定表示他们都同意。 他们只不过是表面不敢吭声,但心里不一定憋着什么坏屁呢。 所以,越是在朝堂上占据了上风的时候,越是要舍得为那些被你压在下面的人考虑,这样才能把你想办的好事儿办好。 而且,相父教过了自己之后,自己可是在大汉的朝堂上实践了几十年呢。 想到这里,他便看向了岳飞。 听到官家呼叫自己,岳飞一脸都是迷茫。 这个方案他当然事先和官家商量过,而且也做好了让步的打算。 甚至连让步的方案,都已经提前拟好了。 只是,他没想到官家的战斗力这么强,抬出去一个、叉出去一个之后,竟然没人敢说话了。 这事儿,竟然就这么成了。 所以,他不太明白官家这个时候喊他,还要跟他说什么。 于是,他便带着迷茫出列,拱手应道: “臣在!” “朕有个想法,爱卿帮朕参详一下!” “官家您请讲!” “自我大宋丢了半壁江山之后,很多家在北地的大臣们也跟着失了家业。 两年之前,爱卿你收复了大片土地之后,朕便一直想着朝廷该如何弥补一番这些忠于朕忠于大宋的大臣们。 只是一直公务繁忙,这事儿也就一直搁置到了现在。 正好这一次咱们准备迁移安南和蒲甘的百姓充实北地。 朕以为,这正好是一个弥补大臣们的机会。” 刘禅说到这里,大殿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在一脸期盼的等着他的下文,岳飞更是呼吸都有点儿急促了。 刘禅后面的话虽然还没说,但所有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 说实话,这比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让步方案的力度还要大方的多。 官家明明已经赢了,没想到他竟然舍得在这个时候做出这么大的让步。 在战场上,想要最快让敌人真心臣服的办法,就是先彻底的打疼他,让他充分感受到死亡带来的恐惧之后,再指给对方一条生路。 没想到,官家竟然把这么一条战场上的办法,用到了朝堂之上,而且还用的如此纯熟。 一下子,他看向官家的眼神就变得火热了。 “臣斗胆,敢问官家准备如何弥补?” 岳飞问完了之后,刘禅沉吟着说道: “朕是这样想的,只要是咱们上一次收复回来的州县,其中的无主之地全都允许大臣们优先购买。 对于原本家是北地,而且确实已经失了家业的大臣们,朕可以允许其以七折的价格购地。 而且,大臣们购买的土地,可以与迁移至此的百姓们一样享受朝廷的免税政策。 只不过,咱们要事先立下规矩,大臣们买地必须要有个限制。 爱卿以为这个限制定在五百亩好一点,还是定在一千亩好一点?” 刘禅说完了自己的方案之后,岳飞还在考虑定在五百亩好一点儿,还是一千亩好一点的时候,赵鼎脑子里却已经快要炸了。 从他官复原职之后,只顾着天天欣赏官家怎么怼大臣了,从来没意识到官家的心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已经缜密到了这个程度。 看似简单的允许官员们买地,其实却是一石三鸟。 这个政策一出,便暗含了一个信息,对于这些新收复的土地,朝廷是绝对要想方设法保住的。 而这些地方现在和金国可以说是犬牙交错,那么想要保住这些地方,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北伐,坚决的北伐。 这个消息,对于他们这些主战派来说,是一个定心丸。 而对于那些主和派来说,则几乎可以说是釜底抽薪。 他们可以不相信,那每人五百到一千亩的土地,你要不要? 如果你不要,将来别人的地产生了收益,你不要眼红。 如果你要的话,那你就最好祈祷朝廷的北伐来的更快一点儿。 之前朝廷北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阻力? 因为北方已失,无论朝廷还是大臣们,在北方没有利益了。 朝廷北伐的所有支出,全部取自于南方。 让那些本就家在南方的官员,以及那些已经在南方重新经营起了家业的大臣们,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出钱出力的支持一个虚无缥缈的北伐? 这和刘禅前世的朝堂上,益州派反对北伐,其实是同样的道理。 在赵鼎看来,官家的这个办法其实就是个非常简单粗暴的阳谋。 我让你合情合理合法的在北方拥有利益,而且我承诺会出出兵保护你的这一份利益,但你要跟我一心。 请问,你跟不跟? 别看五百亩或者一千亩这个数字不大,但这个数字是朝廷承认的数字。 如果按实际情况算的话,朝中的大臣们,哪个人家里没有个几千亩地。 但是,这几千亩地里面,有多少亩是可以放在阳光下的? 现在给你个光明正大的机会,可以让你有五百到一千亩的地,你要不要? 只要大臣们选择要,那加在一起可就是天文数字。 别忘了,大宋登记在册的官员有几万人呢! 这个诱惑,赵鼎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忍得住。 只要大臣们接下了这个好处,那朝廷要顺势往北地再迁点儿人,你还好意思拒绝? 而且,他们又不和你们抢地,最好的地优先让你们挑,你们挑剩下的才让他们挑,这还不行? 第242章 赵鼎:官家您究竟是多爱岳飞呀? 想明白了这些之后,赵鼎马上就意识到了,官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给岳飞造势。 官家明明可以直接定一个数字,但他偏偏说了五百亩或者一千亩两个数字,然后去征求岳飞的意见。 官家这么明显的在笼络大臣,岳飞他只要不傻,就一定知道该怎么说。 但不论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只要一千亩这个数字从岳飞的嘴里说出来,大臣们谁能不承这个人情? 果然,他正在这么想的时候,就见岳飞拱手说道: “官家,臣以为还是每人一千亩的限额好一点儿。” 岳飞一说,刘禅连一秒都没耽误,就马上说道: “好,那就按爱卿说的办!” 见到俩人这一问一答,赵鼎都快酸死了。 也不知道这岳飞究竟是做对了什么,怎么就让官家宠到这个程度。 筹划国家大事儿的时候,也不忘了给他个人谋点儿福利。 真的是......好嫉妒啊! 他这边酸得不行的时候,刘禅已经看向了大臣们。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还能怎么说? 就算有个别人看透了其中的算计,心中有所不愿,此时也不敢说啊。 这会儿要是站出来反对,估计得被大伙儿给打死。 于是,大臣们齐齐的拱手应道: “官家圣明!” 见大臣们都应下了之后,刘禅默默的在心里说道: “相父,禅儿又按照您的教导做对了一件事呢。” 心里感慨了一会儿之后,刘禅就又看向了赵鼎。 “爱卿,既然蒲甘和安南百姓北迁之事已定,那就继续议一议百姓们往蒲甘和安南迁移一事吧!” 一见刘禅提到了这个,赵鼎便第一时间出列。 “回官家,关于迁往安南和蒲甘之地的百姓,臣以为第一批同样迁移五十万百姓为宜。 而且迁居的地点,臣以为当以升龙、占城及蒲甘城三地为宜。” 赵鼎说完了之后,刘禅认同的点了点头。 “嗯,爱卿所说实乃谋国之言。 这三处皆是大城,而且早已开发多年,土地肥沃,环境也相对适宜,把百姓迁往这些地方确实比较稳妥。” “谢官家!” “那爱卿以为当从何处迁移百姓比较合适?” “回官家,臣以为可以从江陵府、常德府、建昌府三地迁移百姓。” 赵鼎的方案一出,大臣们又炸了。 不过相对于之前来说,炸的规模小了一点儿。 炸的主要是家在这三个地方的官员,其他的基本是一个看戏的状态。 按理来说,从某个地方迁走一些百姓,对于当地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儿。 因为这些人可以迁走,但他们的地却迁不走。 他们走了之后,地就空了出来。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殊的情况,隐户。 就是名和地都挂在有功名之人名下,不在朝廷掌握的黄册之中,也不向朝廷纳税的那部分人。 突然迁走那么多的人,空出来那么多的地,朝廷必然不可能让地空着。 所以,人迁走了之后,这些地必然要重新分出去。 但朝廷再笨,也不可能不问青红皂白的直接把这些地给一分了之。 分地之前,必然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重新丈量田亩。 丈量的过程之中,这些隐户就很容易会被暴露出来。 所以,他们才要反对。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突然迁走了那么多人之后,必然会对当地的工价造成影响。 在这个万事全靠人的年代,工价只要一涨,各行各业都要受到影响。 这就是他们反对的第二个原因。 只不过,这两个原因没有一个能摆得上台儿。 所以,他们只敢在下面议论,一时之间还没有人敢跳出来反驳。 或者说,他们还没找到合适的理由进行反驳。 见大臣们只是议论,却没有人直接像刚才的陈中一样跳出来反对,刘禅便干脆装作没看见。 “那等这些百姓迁移过去了之后,爱卿准备怎么确保其安居乐业?” “回官家,百姓迁移过去了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分配土地。 无论升龙、占城还是蒲甘,这三个地方都已经开发多年,土地全是熟地。 而且,这些地方的土地全都可以用来种植一年三熟的稻米。 按照咱们目前的统计,一户百姓可以耕种的极限基本在五十亩。 所以,臣以为每户分五十亩比较适宜。” 赵鼎说完了之后,刘禅点了点头。 “嗯,可以。” 说完了之后,他又接着说道: “还有吗?” 听到刘禅的问题,赵鼎淡定的吐出了五个字儿。 “免税,三十年!” 赵鼎说的淡定,但他说完了之后,朝堂上却是轰的一声直接炸了。 比刚才炸的可要厉害多了。 等到维持礼仪的官员无奈出声制止了三次之后,大臣们议论的声音才终于小了下来。 大臣们声音小了之后,张俊便第一个忍不住了。 他出列之后,先是向刘禅行了个礼,然后便不可置信的看向了赵鼎。 “赵相刚才说免税三十年,可是真的?” 看着张俊一脸急迫的样子,赵鼎悠悠的说道: “自然是真的! 只不过,这件事最终还是要官家同意才行。” 他一说完,张俊便立刻扭头看向了刘禅,眼里只有七个字儿。 官家,你快答应啊! 看到张俊的样子,刘禅的嘴角微微翘起了一点儿。 “朕觉得赵爱卿的提议甚好!” 刘禅说完了之后,张俊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扑通跪下了。 “官家圣明!” 张俊说完了之后,其他大臣才赶紧跟着附和。 大爷的,免税三十年啊! 而且还是那种一年三熟的地方! 大宋的国土面积比大唐小的多,而人口又比大唐多的多,但大宋为什么不怎么缺粮? 不就是因为引进了占城稻嘛? 对,就是占城的那个占城。 因为稻种是从占城引起的,所以干脆就把这种稻子叫做占城稻。 这种稻子不仅产量高,而且一年三熟。 当然了,引起到了大宋之后,因为气候的原因,产量没那么高了,而且到了很多地方之后,变成了一年两熟。 但就算是这样,还是养活了大宋这么多的人口。 本来他们对于占城是不怎么感兴趣的,但是,免税三十年啊。 三十年的时间,够他们存下多少粮食? 这尼玛的,不敢想啊。 第243章 请官家允许臣等为君分忧! 这么大的利益,让他们拱手让给那些小老百姓? 想屁吃呢? 当然了,那个地方再好,他们自己也肯定是不会去的,因为那里远离中枢。 但这并不是个大问题,他们自己不去,可以安排家族其中的一个分支过去啊。 到时候家族的主支在中枢搞权,分支在天边搞粮食,而且粮食吃不完了还能换成钱。 将来这么一结合,嘶......不对不对,自己只是想多口饭吃而已,怎么会有坏心思呢?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当刘禅亲口承诺了免税三十年之后,张俊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压下了激动的心情,然后尽量平静的说道: “官家,自古以为百姓迁移到外地之后,不论朝廷照顾的多么精细,都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忍言之事。 一旦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多了,轻则引起百姓集体返迁,重则更是会引起叛乱。 臣以为,此事不可不查啊!” 张俊这么说完了之后,刘禅果然一副被吓了一跳的样子。 “啊? 还会这样吗? 那爱卿可有什么好办法?” 见官家竟然称呼自己爱卿了,张俊激动的泪都快下来了。 然后,他顺势掐了自己一把之后,泪就真下来了。 “回官家,臣祖籍凤翔府,自靖康国变之后,臣便再未饮过家乡之水。 臣没想到,过去了这么多年,官家竟然从未忘记过臣等的思乡之情。 您允许臣等以七折的价格在北方购地,臣等全都铭感五内,只恨不能立刻战死沙场以报答官家。 所以,这一次南迁安南

相关推荐: 天降特工:庶女傻后   如果我和土豪做朋友(H)   最佳位置   【快新】《無題》   惑爱酷船王   不想泡茶,只想泡你   [综漫] 彩云国纨绔直播中   穿书后我终于有O了   天降媳妇姐姐   斗罗之邪虎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