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这高软软长的挺漂亮,竟然不是好人啊。 想到这里,他的声音也冷了下来。 “高氏可是有什么要求?” 刘禅这话一出,高软软就意识到她误会了,于是她焦急的说道: “官家误会了,臣妾没有任何要求。 臣妾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这几处矿脉的位置有些特殊。” 一听是这个原因,意识到自己误会的刘禅声音也温和了下来。 “是吗? 那倒是朕想岔了,那几处矿脉有何特殊啊?” “回官家,那几处矿脉......在蒲甘。” “蒲甘?” “对!那几处矿脉都掌握在蒲甘皇室手里,之前臣妾的母家与他们一直有合作,所以知道那几处矿脉的位置。 因为那几处矿脉的质量太高,蒲甘皇室一直持宝自重,与臣妾的母家合作之时,态度一直极其恶劣。 如果只是臣妾的话,大不了就忍气吞声继续与他们继续合作。 但是,现在这买卖既然是官家您的,臣妾觉得我们不能再受他们的气。” 好嘛,刘禅这下儿算是全明白了。 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可真是一点儿不假啊。 这高软软看着软软糯糯的,可为了几处矿脉,竟然想要忽悠他去攻打蒲甘。 还真的是......很有想法啊! 还好,岳爱卿也正好有这个想法。 只是想到这个,他心里又泛起了疑惑。 “高氏你今天既然是来给朕捐献银钱,你不知道朝廷大军最近的打算吗?” “回官家,臣妾只是从一些片断的信息之中推断出官家最近可能正为粮草之事发愁,所以想为官家分忧而已。 至于军国大事,臣妾是绝对不敢也不会去私自打听的。” 听完高软软的解释,刘禅是相当的满意。 不仅是对高软软满意,对于张浚也是相当的满意。 看来,他的嘴还是很紧的嘛。 于是,刘禅便笑着说道: “高氏你有心了,朕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回去安心等着吧,相信不久之后,你就会听到好消息的。” “臣妾遵旨!” 说完之后,她又接着说道: “官家,臣妾还有一事想要禀报。” “哦? 什么事,你说吧!” “是这样的,我大宋自立国以来,一直重视贸易,因此民间豪商巨贾多如过江之鲤。 藏富与民本是好事,但自靖康国难礼崩乐坏之后,朝廷虽几经整治,但民间逾举之事仍时有发生。 尤其是那些豪商巨富,因家资丰厚,更是攀比之风盛行。 互相攀比之下,建筑、出行等等各个方面均多有逾越之举。 以臣妾近些日子的观察,商贾尤其喜好的便是模仿士宦之家。 因为士宦之家多以配玉为荣,商贾之家便也径相模仿,也以配玉为荣。 但士宦之家所配之玉皆有朝廷规制,商贾之家却全然无视朝廷禁令,以所配之玉越大越精美为荣。 臣妾以为,此风不可涨。” 高软软说到这里,刘禅便想起来了,大臣们前一段也说过这个问题。 一部分人认为这些商贾太嚣张了,派头比他们这些当官的还大,真是岂有此理。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朝廷的税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些人,而且,现在一脑门子事儿呢,哪顾得上这个,以后再说吧。 双方在朝堂上吵过好几次了,谁也没吵过谁。 所以,这事儿也就一直耽搁了下去,并没有解决。 没想到,高软软竟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但刘禅本能的就认为,高软软提这个肯定不是为了什么礼制的原因。 她自己现在就是个商贾,她有病啊,没事儿给自己身上多加点儿规矩。 所以,高软软提这个问题,必然另有目的。 只是,她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157章 官家您老实说,您把谁家给抄了? 刘禅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高软软提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于是他便直接问了出来。 “高氏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官家抬举臣妾了,此等国之大事自然有朝廷诸公处置,岂能轮得到臣妾置喙? 只不过,官家既然问了,臣妾倒也有一些粗鄙的想法,如果说的不对,还请官家不要介意。” “无妨,但说无妨。” “那臣妾就只当抛砖引玉了。 臣妾以为,当由朝廷根据目前的情况重新拟定礼制,对一些虽然有违礼制,但已经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妨适当放宽一些。 但是,像建筑、出行规格、配饰这些方面,一旦朝廷制定了新的法度,便必须严格的执行。 如果再发现逾越之举,该坐牢坐牢,该流放流放。 甚至,就算是杀头也再所不惜。” 见高氏说的跟大臣们说的差不多,刘禅苦恼的说道: “高氏有所不知,大臣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但是,这个标准不好制定啊。 如果放的过宽,则毫无意义。 但要定的过严,又恐引起动乱啊。” 听到刘禅的话,高软软压下自己微微翘起的嘴角,接着他的话说道: “官家,臣妾以为此事的难点并不在于朝廷的规矩定的宽,或者严。” “哦? 那难点在哪?” “臣妾以为难点在于朝廷除了制定法度之外,还要制定一部例外法。” “例外法? 什么意思?” “臣妾是这样想的,比如说近照朝廷现在的法度,普通商贾是没有资格配玉的。 但是,如果这个商贾急国家之所急,在国家危难之时向国家捐献物资,朝廷为表彰及贡献,便可以允许其配玉。 而且,还可以根据其贡献大小,允许其配带不同规格的玉饰。 比如说,贡献一万贯,则允许其佩戴一寸之玉。 贡献两万贯,则允许其佩戴两寸之玉。” 高软软说到这里,刘禅的眼睛就是一亮。 这一下子,他算是明白了高软软的目的。 对于她的想法,刘禅只能说,黑,真黑呀! 她是关心国家礼崩乐坏吗? 她关心个屁! 她之所以搞这一出,还是为了卖她的玉。 之前虽然是有商贾不能配玉的规定,但谁还在乎这个呀,只要你买的起,那就随便戴。 这样固然是提高了玉的销量,但是也拉低了玉的价格啊。 毕竟,买的人多了嘛。 但是,如果按高软软这么来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啊。 喂,那个商贾,你想在身上佩块玉吗? 这可是身份的象征啊,你看看官家,宫里的娘娘们,还有那些王公大臣,哪个身上不戴块儿玉? 戴上了,你可就是有身份的人了啊,想不想? 不想?滚蛋,你个没身份的人,谁还乐意跟你做生意啊。 想? 正常来说,你是不配戴这个东西的。 但是,现在官家开恩了,只要你给朝廷捐点儿钱,你就有资格带这个东西了。 你说你捐不捐吧? 捐了你就是有身份的人,而且还是官家亲自认证的有身份的人。 不捐你就还是个低贱的商贾,吃饭你都不配和我们坐一桌。 然后嘛,你说你捐了几万贯,才成了一个有身份的人,你好意思花几百贯钱买块玉带在身上? 就算你好意思,我们也不好意思卖给你啊。 所以,这不叫涨价,这叫体现您的身份。 搞清楚了高软软的这一套逻辑之后,刘禅心里只有一个字,服。 怪不得人家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挣到了几十万贯呢,这脑瓜子就跟别人不一样。 她这一套组合拳弄下去,不仅玉涨价了,朝廷也能跟着收不少钱。 最重要的是,高软软这娘们儿,她不坑穷人啊。 至于那些商贾? 刘禅不用想都知道,只要这个办法一出,他们肯定蹦着脚的同意。 正常来说,想从一个商贾之家,发展到官宦之家,至少得三代人的努力,而且还得代代都给力,再加上一点儿运气才行。 但是现在,只要舍得花钱,就能享受跟官宦之家差不多的待遇,他们不给自己磕一个,刘禅都觉得他们没良心。 至于说不会不会有一些商人,死活不同意这个办法? 那不正好嘛,最近正穷呢。 呃,不对,是朝廷正在彻查逾越礼制之人呢。 一想到这里,刘禅忍不住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高氏此法甚好,等会儿让刘童博带你到朕的内库,你可以随便挑一样东西,就当是朕赏你为国建言之功了。” 刘禅一说完,高软软便一脸激动的回道: “臣妾谢官家赏赐!” “嗯,你去吧!” “臣妾告退!” 高软软刚退了两步,刘禅突然又喊住了他。 “对了,有一件事朕差点儿忘了。 就算这是你和朕的买卖,也要按照朝廷法度交税,一分都不能少,知道不?” “臣妾遵旨!” 高软软随着刘童博一起去内库里挑东西了之后,刘禅便又传来了赵鼎、韩世忠、张浚三人。 三人刚走没一会儿,这又被叫了回来,都是一头的雾水。 尤其三人现在还很忙,赵鼎要去查董文和田无良一事的幕后之人,韩世忠要赶紧制定他的出兵方案,而张浚则要忙着去想办法筹措他那几十万石粮草。 虽然官家说了前线屯田,但屯田哪有那么快,他总得保证大军屯田成功之前不能断顿吧? 见三人都是一头雾水的样子,刘禅笑呵呵的看向张浚。 “爱卿可想到筹措粮草的办法了?” “......” 官家你要对我有意见您就真说呗? 没这么阴阳怪气的啊,我从离开至再被你叫回来,一个时辰都不到啊。 我就算是去偷,那也没这么快啊。 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又不是岳飞,所以嘛,这阴阳怪气也只能受着。 “回官家,臣正在想办法。” “哈哈哈,那不用想了,朕给你一百万贯,你赶紧采买粮草去,不要误了韩卿出征的时间。” “啊?” 不光是张浚,赵鼎和韩世忠也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到一个时辰之前,他们还在这儿商量着怎么搞钱呢。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您就搞来了一百万贯? 官家您老实说,你是不是把谁的家给抄了? 第158章 韩世忠,你马上出征,立刻,马上! 刘禅可不知道,此时他在三人的心里已经成了抄家魔王。 他要知道的话,非得哭死不可,朕上辈子就抄了俩,这辈子还一个人没抄过呢,你们这是污蔑。 此时的他心情正好,看仨人一脸懵逼的样子,没等他们问,他便把高软软捐献一百万贯的事儿讲了一遍。 结果,他一说完,三人比听到他抄家还要震惊。 “官......家,您......是说一品命妇,高软软” 见张浚都惊得结巴了,刘禅嘿嘿一乐。 “如果本朝没有第二个一品命妇叫高软软的话,那就是她了!” 刘禅的调侃,张浚是一句没注意听,他此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高命妇仗义啊! 回去得和媳妇儿交待一下,以后多和高命妇来往,多照顾照顾人家的生意,这是大好人啊! 见张浚已经乐得差点儿找不着北,刘禅便扭头看向了赵鼎。 这是岳爱卿给他推荐的宰相,而且岳爱卿说了,内政尽可以放心的问他,绝对靠谱。 自己跟高软软合伙做生意的事儿,应该属于内政,嗯,可以跟他说。 “赵爱卿,高命妇向朝廷捐献一百万贯银钱,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所以朕答应了她,和他一起成立个商行,一起经营玉石生意。 以后大理出产的玉石,便全部交给她来经营。” 刘禅的话一说出来,赵鼎便皱起了眉头。 他个不像张浚,满脑子只有他的粮草,他虽然也佩服高软软的大义之举。 但是,听到她捐献了一百万贯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却是,卖玉真特么挣钱。 因此,一听到官家竟然要和高软软一起经营玉石生意,而且还要把整个大理的玉石全都交给她经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与民争利啊,这怎么行?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但他的话却把刘禅给弄愣了。 “这天下都是朕的,腾卖自己的玉石,怎么就与民争利了? 而且,玉石是朝廷开采的,朕从朝廷手里买玉石来雕刻、售卖,售卖的时候还按朝廷的法制交税,这争得是哪门子的利? 难道赵卿认为,朕的玉石,百姓卖得,朕却卖不得?” 刘禅被赵鼎的话气的不轻,但赵鼎此时却是完全顾不上了。 官家他刚才说什么? 玉石矿由朝廷来采? 而且他还按制交税? 这......这......这不是做梦吧? 不行,得再确认一下。 “官家,您刚才是说这些矿全部由朝廷来开采,而且您和高命妇的商行卖出的所有玉石也照章交税?” “那不然呢? 这些矿都是国之重宝,当然应该由朝廷来开采。 而且我大宋既然有税法,朕作为天子,当然应该带头示范才是。” 再次听到刘禅确认之后,赵鼎的心一下子就稳了。 他其实并不是怕官家做生意,他是怕官家拿着国家的资源做生意。 之前就有不少类似的例子,皇家经营个商行,朝廷跟着又是出人,又是出钱,又是出力,结果呢? 挣的钱全跑官家个人口袋里了,朝廷忙活了半天,连根毛都捞不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臣们才会反对皇家做生意。 不怪他刚开始那么敏感,实在是,没见过官家这么敞亮的人啊。 玉石是朝廷来开采,开采完了之后,卖给官家的商行。 虽然肯定是卖不上什么高价,但多少也是一笔收入。 最重要的是,官家他还交税啊,这个才是真正的大头。 这么一算,朝廷等于是一前一后吃了两次利。 那要是这样的话,还有什么不行的? 官家您的生意就放心大胆的做,往大了做,大臣们谁要敢反对,臣第一个抽他们。 “官家圣明!” 眼见赵鼎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刘禅不由的在心里感慨。 听相父的话,果然永远都不会错。 想到这里,他就又接着把高软软关于礼制的方案给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赵鼎整个人都傻了。 这......这是人脑子能想出来的? 这特么......忒损了吧? 但是,他不是商贾,他是个官员啊。 而且,还是百官之首。 所以,此时他只想说,高软软,你是我的神。 “官家,臣这就安排人重新修订礼法,争取下个月就颁行天下!” “嗯? 这么快的吗?” 赵鼎心说那能不快吗? 那可都是钱啊! “官家放心,礼部对于这个问题早就已经有了初步的章程,虽然刘尚书目前不在,也不影响的,臣会亲自盯着。” “那就有劳赵卿了。” “不敢,都是臣份内之事。 对了,臣这就安排人到大理开始探矿,准备采矿?” “这个就不用了,等岳爱卿给朕推荐了人再说。” “......” 我就知道,你只有干活的时候能想起来我,一到了用人的时候,你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岳飞。 真的是......好嫉妒啊! 刘禅把这些事儿说完了之后,就看向了韩世忠。 “韩卿预计什么时候能出征?” “回官家,应该在三个月之后了。” “嗯? 这么慢的吗? 能不能稍微快一点儿?” 最近这一年多,官家从来没催过这种事儿,今儿这突然一催,韩世忠还颇为不适应。 “回官家,出征之前要准备的事情不是一两日能完成的。 如果准备不足的话,到了前线可是要吃亏的。” 刘禅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又听韩世忠解说了一遍之后,他郁闷的小声嘟囔道: “哎,希望蒲甘皇室别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把朕的高品质玉石矿给采空了啊。 要不然的话,朕绝对不会放过你们的。” 他嘟囔的声音很小,但这御书房里就他们几个人,环境静的很,因此几人还是听到了他的话。 然后,赵鼎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官家您刚才说什么? 什么高品质的玉石矿?” 刘禅没想到自己的自言自语还被他们听到了,但既然听到了,他也没打算瞒着。 “哦,没什么。 就是高软软告诉朕,蒲甘有几个储量很大,而且品质超高的玉石矿在他们的皇室手里掌握着。 朕是怕去的晚了,就被
相关推荐:
大胆色小子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致重峦(高干)
差生(H)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镇痛
云翻雨覆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