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管这里是大理国的大殿。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等他们安静了下来之后,岳飞才看向已经变得失魂落魄的小皇帝。 然后,用一种无奈的语气说道: “哎,陛下呀,您这是何苦呢? 本来可以坐着宽敞的马车去临安,您非要坐囚车。” 一听到囚车两个字,小皇帝一激灵,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天使恕罪,朕只是一时糊涂而已啊,朕愿意献上玉玺,跟你们回京城。” “呵呵,这些话还是跟我们大宋的官家去说吧!” 说完之后,岳飞手一挥,示意士兵上前将小皇帝抓起来。 收到命令的士兵马上上前准备将小皇帝抓在手里。 就在这时候,从侧面突然冲出来一人,她一边用手中的剑挑开士兵们的长枪,一边怒骂道: “滚开,不要碰我的陛下!” 因为她冲出来的太快,士兵们一个没注意,竟然被她挑翻了两人。 待看清了冲出来的人是谁了之后,小皇帝满脸都是错愕。 “皇后,你......”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高皇后厉声打断。 “闭嘴,你这个废物,你看你干的好事。” 被皇后怒斥,这一次小皇帝倒是没反驳,而是愧疚的说道: “这一次是朕错了,朕杀了你的族人,你为什么还要救朕?” “哼! 谁想救你这个废物,本宫恨不得马上杀了你。 但本宫说过了,这一辈子只有本宫可以欺负你,别人谁也不行!” “呜呜呜......皇后,朕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好,要早知道......” “你特么闭嘴,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 等会儿紧紧的跟着本宫,本宫带你杀出去。” “嗯,朕都听你的!” 说完之后,高皇后便挥舞着手中的剑,带着小皇帝往外走。 虽然她是个女子,但剑法也确实犀利。 而且士兵们并没有收到岳飞格杀的命令,因此束手束脚之下,竟然被高皇后带着小皇帝冲出去了二十多步,眼看就要逃出殿门。 这时候,岳飞给胡铨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很明显。 “怎么办?” 胡铨也给他使了个眼色。 “本官怎么知道怎么办?要不你上吧?” 岳飞又给他使了个眼色。 “本元帅不打女人。” 胡铨又给他使了个更复杂的眼神。 “本官也不打女人,而且,这女人好像本官也确实打不过,还是你上吧!” 见胡铨指望不向,岳飞又看向刘大中,刘大中也马上回过来个眼神。 “我是个文官,打打杀杀不适合我。” 没想到刘大中这么不要脸,岳飞只好看向陆游。 “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快上!” 陆游回过来一个眼神。 “我还是个孩子啊!” 岳飞又回过去一个眼神。 “你也不想你的唐妹妹知道你上一次对着一只鞋表白吧?” 陆游又回过来一个眼神。 “算你狠!” 然后,陆游便观察起了场上的形势,见那高皇后虽然马上要逃出大殿的门,但其实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于是,他看准了一个高皇后被士兵们遮挡视线的时机,飞速冲上去,然后一个手刀砍在了她的脖颈上。 再然后,高皇后便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得手了之后,陆游扭头看向岳飞,眼神中的意思很明显。 “我是不是很厉害,第一次干别国皇后,就给人干晕了!” 然后,他就得到了岳飞一个大拇指。 ...... 十天之后,小皇帝终于坐上了前往临安的车。 如他所愿,并不是囚车,而是一辆超级豪华的马车。 本来给他的待遇确实是一辆囚车,但几人认真商量了高皇后的行为之后,发现按大宋的标准,这高皇后的行为得立个牌坊供起来。 于是乎,小皇帝便夫凭妻贵,坐上了豪华马车。 又一个月后,还是原来的驿馆之内。 刘大中把手中的笔一扔,一边揉着腰一边说道: “终于把这大理国理顺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回国了?” 刘大中这话一出,陆游和岳飞两人都是两眼放光。 陆游是想他的唐妹妹了,而岳飞却是想他的陛下了。 他们出使这一段时间,陛下几乎是每隔半个月一封信,从未间断过。 此时算算时间,已经出来又快半年了,该回去了。 然后,胡铨此时却说道: “急什么?” 一听胡铨这话,岳飞几人都有点儿懵。 “啊? 难道这大理还有事儿吗?” “当然有事儿!” “还有什么事儿? 大理的军队已经被我们接管,关键位置也都换成了蛮人将士。 而那几个大铜矿,我们也已经全部接管。 下一步,只要官家派人前来治理就行。 我们留在这里还有什么事儿?” 但胡铨却不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你们不觉得这大理缺了点儿什么东西吗?” 这个问题,把几人问的都是一头雾水。 “大理? 缺东西? 缺什么?” 见几人还没领会自己的意思,胡铨懒得跟他们多说,直接扔给他们一幅舆图。 “跟你们说不着,自己看吧!” 虽然胡铨的话气人,但他一说大理缺了什么东西,几人还是围着舆图认真的看了起来。 看是,他们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都快把舆图给翻烂了,还是没看懂胡铨到底想表达什么。 无奈之下,几人一番推让之后,还是把年纪最小的陆游给推了出去。 “还请大人指教,这大理到底还缺什么呀? 我们是真的没看了出来!” 听到陆游的话,胡铨用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眼神看了他们一眼之后,才来到了舆图面前。 然后,指着舆图说道: “来,你们看,这是大理,这是吐蕃,这是蒲甘,这是安南,这是我们大宋。 现在你们看出来,大理缺什么了吗?” 胡铨说完了之后,便期待的看向了几人。 但见到几人眼里满满的都是迷茫之后,胡铨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你们怎么就这么笨呢。 大理,他缺个出海口啊!” 第109章 大宋百姓太需要一场献俘仪式了! 大理,他缺个出海口啊! 胡铨说完这句话之后,岳飞几人把他这句话数了好几遍。 这句话一共几个字,每一个字他们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大理,他要什么出海口呢? 他出海干嘛? 而且他出海去哪? 见几人还没明白他的意思,胡铨已经要抓狂了。 “大理这么多的铜,总得运回去吧?” “那是必须的啊,要不运回去的话,咱们费这劲干嘛?” “那不就对了嘛,这一路山高林密的,要是走陆路运回去,得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这么消耗下去,一两铜等运回去,只怕顶多剩半两了吧?” 见人一估算,默默点了点头。 见几人点头,胡铨又接着说道: “还有,这大理本身有近十万军队,虽然还要鉴别,但总归能剩下个五六万吧。 再加上蛮人将士十二万,这加起来十七八万了。 将来收复故土的时候,你们舍得这十七八万人就这么放着不用?” 一听到这话,岳飞第一个摇头。 “那肯定不可能!” 听到岳飞的话,胡铨顺着说道: “那不就是了嘛! 可是元帅你算算,他们从大理走到战场上,得花多少时间?” 这一次岳飞倒是丝毫没犹豫,马上就答道: “半年!” “对啊! 那可是半年啊,什么仗能经得起半年的等待? 等他们到了战场,那真是再好吃的菌子也凉了。” “所以呢?” “所以啊,我说这大理需要一个出海口。” 说完之后,他又接向舆图说道: “你们来看,这里是大理,这里是蒲甘,而这里是西洋,西洋的这边就是天竺,只要我们从这里......”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岳飞给打断了。 “胡大人,您说的不对吧? 你刚才不是还说运铜还有运兵的吗? 我们到西洋干什么?” 见被岳飞打断了,胡铨干笑了一声。 “呵呵,这个倒是不急不急。” 见岳飞像是要说什么,胡铨赶紧说道: “来,你们再来看,这是大理对吧?” “对!” “这是安南,对吧?” “对!” “你们看,这条河叫做蒲定江,而且这个蒲定江的出海口是有码头的。 我们无论是要从大理往京城运铜,还是要往战场上运兵,都可以沿着蒲定江顺江而下,然后在入海口的码头换上海船。 然后,海船就可以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不出一个月就可以到达京城。 甚至,我们要运兵的话,还可以一直沿着海岸线继续北上,直插锦州,打金国一个措手不及。 怎么样,这样是不是很方便?” 到了这会儿,众人要是再听不懂他想说什么的话,那就真成傻子了。 但对于胡铨的这个想法,他们只能说,真有想法。 “胡大人啊,您还记得我们此行的任务是什么吗?” 对于刘大中话语里面的揶揄,胡铨只当自己没听到。 “我当然知道这一次出使是为了大理,但这大理不都已经拿下了嘛。 你说我们这大老远的跑一趟,顺手拿下安南也不是不可以嘛。 反正,来都来了!” 一听到这四个字,刘大中、岳飞、陆游三人一时间竟然觉得挺有道理。 不是,有道理个屁啊! 安南尼玛的也是个独立的国家啊,咱们几个这么一拍脑袋,给人拿下了? 玩呢? “不行,不行,这事必须要经过官家的同意才行!” 见岳飞、刘大中、陆游三人都是一个态度,胡铨那是相当的无奈。 出来的时候,是谁特么说要以汉使为师的。 汉使的精髓你们是一点儿没学到啊! 但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 在他理他是主使,便出了大理,他可就变成副使喽。 如果要是到了朝中,那他的地位,也就只能只陆游一比了。 毕竟那两个,一个是礼部大佬,一个是军界大佬,惹不起,惹不起。 想到这里,胡铨看向岳飞: “那要不,麻烦元帅给官家上个札子?” 一听到上札子,岳飞就有种不太妙的预感,但最终还是写了份札子,把眼前的情况和胡铨的计划讲了一遍。 然后,他们便开始了在大理逛吃逛吃的生活。 ...... 而在大宋的京城临安,百姓们听到了一个让他们不敢相信的消息。 五日之后,要在郊外举行一场献俘仪式。 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很多百姓被吓的差点儿哭出来。 官家什么时候又被抓走了? 难道又要开始过十几年前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了吗? 一想到十几年前的那种惨痛的经历,他们便已经心痛的无法呼吸。 然而,痛着痛着他们忽然发现了不对劲。 刚才听到的消息好像是献俘,而不是被俘吧? 也就是说,官家并没有被抓走? 不对,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们抓到了其他国家的俘虏? 还要在郊外举行献俘仪式? 不可能吧? 这是我们大宋能办到的事? 带着不可置信却又期待的心情,他们开始来回奔走,想要打听到更多的消息。 待他们打听到,原来是他们的岳元帅,奉官家的命令走了一趟大理,然后抓回来了大理国的皇帝。 几天之后要献的俘虏就是大理皇帝本人之时,无数百姓下意识的捂着嘴蹲在墙角偷偷的哭。 只不过,哭着哭着,这声音就变成了狂笑。 连续好几天,在临安各处都能看到这样又哭又笑的百姓。 与之相伴的,刚是临安城几乎日夜不停的爆竹声。 五天之后,小皇帝和他的皇后乘坐的马车终于到了临安郊外。 而刘禅的辂车,也从皇宫出发开始前往献俘的地点儿。 其实刘禅本身的打算是想等岳飞回来的时候,再举行这场献俘仪式。 他觉得这样的荣光,应该属于岳飞。 但是,岳飞坚决表示不用等他,一定要在大理国皇帝到达临安的第一时间就举行这场献俘仪式。 而且,声势一定要大,要让每一个百姓都知道,要让每一个百姓都能看到。 因为,大宋的百姓们等了太久了,他们比他更需要这样一场仪式。 岳爱卿都这么要求了,真能怎么办? 当然是顺着他了! 第110章 刘禅:众卿以朕为蛮夷乎? 因为岳飞说过,这一场献俘一定要搞的声势大一点儿,所以刘禅事先做足了宣传。 这一天,临安城里万人空巷,全都挤在了郊外想要亲眼见证这场大宋开国至今也不多见的献俘仪式。 甚至,为了方便百姓观看,刘禅还提前让人搭了高台。 当刘禅的辂车行至郊外,从辂车里面看到乌央乌央的人群之时,刘禅的心情也不由的跟着激动起来。 当了两世皇帝,他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 此时的他,心思不由的又回到了前世。 如果今天献俘的是魏国皇帝该多好啊,那样的话,自己就可以很自豪的去武候祠里面祭拜,相父也一定会很欣慰的吧! 心里想着这些,他的辂车也已经不知不觉的到了现场。 见到他的辂车出现之后,百姓们自发的便开始跪拜,万岁之声响彻山野。 礼毕之后,献俘的仪式便准备正式的开始。 今天来的人虽然前所未有的多,但整个流程其实并不复杂。 在决定举行这场献俘仪式之前,大臣们曾经为了仪式的流程进行过激烈的争吵。 都想把这场献俘仪式搞得空前的隆重。 秦桧甚至上札子建议让大理国的小皇帝行牵羊礼。 而他的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 当然了,也有一小部分人反对。 刚听到牵羊礼之时,刘禅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 毕竟这牵羊礼自周朝便已有之,需要失败者(一般是指皇帝)自缚上身跪行至胜利者面前请求宽恕,而他的旁边则有人牵着一只羊一直陪着。 这个动作的意义是表示失败者从此会像羊一样温顺,也代表了失败者对胜利者的彻底臣服。 但当听完了细节之后,刘禅才知道了秦桧所说的牵羊礼并非周朝的牵羊礼,而是金国的牵羊礼。 也就是被俘一方的所有人,无论男女,都要脱光衣服,披上羊皮跪行至胜利者一方的面前,跪到了地方之后也不是献上玉玺或者国书就完事儿。 而是要不停的磕头,一直磕到胜利者满意。 如果胜利者一直不满意,那就直到磕死了为止。 听完了这整个流程之后,纵然刘禅一直自认为脾气不错,也忍不住的怒了。 自古以来失败者确实不配谈论尊严,但如此的羞辱对方,胜利者的心思又何尝不是变态? 如果自己当年出降之时,也被这么羞辱的话,估计自己当时就得撞柱而死。 “众卿以朕为蛮夷乎?” 留下这句话之后,刘禅第一次在朝堂上直接拂袖而去,只留下一群懵逼的大臣。 第二在,刘禅便直接下了圣旨,仅需大理国皇帝一人从九尺之外跪行至御前,献上降表,归还大宋御赐的大理国王印,同时献上大理国自己刻的玉玺就行。 至于所有提议和支持金国牵羊礼之人,则全部官降一级,罚俸一年。 这道圣旨一下,所有人都懵了。 这一段时间官家的脾气突然变得太好,让他们都忘了官家也是会发怒了。 而这一怒,就落到了他们身上。 对于罚俸,他们倒是不太在乎。 都当官了,谁还靠工资生活啊。 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官降一级。 这尼玛好不容易才升上去了,其中很多人还是花了大价钱才升上去的。 这一道圣旨下来,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而这其中最郁闷的,莫过于秦桧。 当年他排挤走了赵鼎之后,朝中只剩下他一个宰相。 他也真正实现了权倾朝野,更是深刻明白了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 怎么说呢,那感觉......是真特么爽啊! 可是他还没爽多久,赵鼎竟然又回来了。 回来就算了,还官复原职了。 自己又从独相变成了二相之一。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便罢了,自己能排挤走他一次,就能再把他排挤走第二次。 可是,官家他不按套路出牌啊。 正常来说,就算他赵鼎回来了,自己顶多分他一半儿权
相关推荐:
龙王传说之圣剑使
宫女在逃
极品妖孽至尊
穿书后我终于有O了
黑夜游戏:从解剖诡异开始
琴晚天下
[综武侠]大家都来万花谷
末日重生之代号屠夫
带着火影系统逛斗罗
大反派,小甜妻